导读:本文包含了网格节点服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信誉,虚拟组织构建,网格,协同攻击
网格节点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崔永瑞,李明楚,江贺[1](2010)在《一种网格节点信誉评价算法及其在服务网格虚拟组织构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网格节点信誉评价算法.通过构建由实体间的直接信任构成的有向加权图,并通过修改经典的Dijkstra算法来计算实体间的推荐信任,结合直接信任刻画实体间的信誉评价,同时,该算法参考虚拟组织发起者对虚拟组织愿景特征的理解,将组织间信任关系以及虚拟组织所需服务或资源的种类作为信誉评价的重要依据,细粒度刻画候选者实体的信誉,从而适合具有自治域的服务网格环境中虚拟组织的构建.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网格实体间的信任关系,有效遏制不良节点对服务网格系统的危害,对虚假交易攻击以及诽谤攻击均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0年07期)
林剑柠[2](2010)在《基于网格节点服务质量约束的信任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格环境中提供大量不同QoS保证的服务,如何选择可靠的服务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以服务提供的质量属性为参考对象建立直接信任模型的方法,并在建立过程中引入偏序关系以达到屏蔽一些没有价值的参考历史纪录的目的;同时参考人类社会行为规律建立推荐信任模型,以及借鉴人类竞赛的打分机制,通过比较每个推荐信任度方差的方法屏蔽恶意推荐信息。最后针对采用本模型进行服务选择时产生的负载不均衡的现象,提出采用轮盘赌的方法进行服务选择。实验证明,本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网格环境中的信任问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现代化》期刊2010年04期)
刘璞[3](2009)在《网格环境下基于节点服务属性的信任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格被认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下一波大浪潮,它使用户能够协同的使用地理上分布的各种资源,达到资源的全面共享,因而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网格有如下性质:资源的地理分布极广,资源之间、资源和用户以及用户之间通过广域网连接;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巨大,而且要求一定程度的协同工作;资源是动态变化的,包括资源属性的变化以及在网格内的复制和迁移等;资源工作在异构平台上,并且由不同的管理策略控制。由于网格系统的异构、动态等特点,网格环境中的信任问题是当前网格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到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消费者之间的信任管理。因此,为了解决网格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信任问题,信任模型被引入到网格环境中,对实体的行为进行评价,反映出实体网络行为的可信程度。然而,许多信任模型只按照一种服务属性来对信任进行评估,这虽然使得信任模型非常简单,但是却不能应用于许多要求比较严格的场合。为了解决网格环境下服务多属性带来的问题,论文在研究现有信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网格环境下基于节点服务属性的信任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通过分级策略对节点进行预处理。分级策略会给每个节点分配一个数值,这个数值代表了节点大致的可信任程度,用于在决策过程中对投票节点进行选取。论文提出了两种方案来实现分级策略,一种方案适用于无中心节点的环境,方案采用的是完全迭代的方法;一种方案适用于有中心节点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论文的方案是通过服务关系图生成一个矩阵来进行综合计算。在信任决策过程中,论文引入了叁角模糊数描述信任关系,采用配置属性列表和权值向量的方式,区分出各个节点的属性偏好差异,并将模糊数与TOPSIS方法结合起来计算出候选服务节点的相对贴近度,从而使信任决策更加合理和准确。模型的属性列表、权值向量都可以进行扩展和修改,以满足不同的要求,体现了模型良好的可扩展性。实验分析表明,模型在节点偏好不同的情况下能够做出合理的信任决策,并能更加精确评估网格环境中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9-04-01)
王家耀,孙庆辉,吴明光,成毅[4](2009)在《面向智能空间信息服务的网格GIS节点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网格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系统的特点,将空间信息服务节点分为门户节点、管理节点、空间信息服务节点和功能服务节点四类,并对每类节点的构建进行了阐述,结合系统应用设计了一个试验环境,并进行了试验和总结。(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郭夙昌,杨波,黄洪钟[5](2008)在《考虑节点失效恢复能力的网格服务可靠性建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需要较长执行时间和占用较多计算机资源的"大任务",其节点可靠性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呈指数衰减的问题,给出了一种考虑节点失效恢复能力的网格服务可靠性模型.在星型网格系统的网格服务可靠性分析中引入了节点失效恢复机制,并考虑了节点软件可靠性对网格服务可靠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子任务并行处理和子任务冗余方法提高服务的可靠性.仿真结果验证了引入节点失效恢复机制对提高网格服务可靠性的积极影响,为解决"大任务"可靠性偏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方金云,何建邦[6](2004)在《并行栅格数据处理网格服务节点软件的关键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栅格数据处理共享环境的概念,它包括栅格数据计算节点内部集群环境中的共享内存、共享处理器、共享硬盘、共享显示等方面的技术和计算节点间的远程图像对象调用技术。前者通过在近于操作系统层为用户提供一个便于编程、效率高的图像并行处理接口(API),屏蔽用户对操作系统层的系统调用,使用户在编程时只关心图像处理算法正确性和精度。后者通过远程对象调用技术在中间件层实现对象间的分布式计算,从而对程序员屏蔽了系统的分布性和异构性。最后介绍了基于该共享环境构建的空间信息栅格服务节点软件的体系结构,即构建空间信息栅格网格服务节点的框架。(本文来源于《地球信息科学》期刊2004年01期)
网格节点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网格环境中提供大量不同QoS保证的服务,如何选择可靠的服务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以服务提供的质量属性为参考对象建立直接信任模型的方法,并在建立过程中引入偏序关系以达到屏蔽一些没有价值的参考历史纪录的目的;同时参考人类社会行为规律建立推荐信任模型,以及借鉴人类竞赛的打分机制,通过比较每个推荐信任度方差的方法屏蔽恶意推荐信息。最后针对采用本模型进行服务选择时产生的负载不均衡的现象,提出采用轮盘赌的方法进行服务选择。实验证明,本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网格环境中的信任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格节点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1].崔永瑞,李明楚,江贺.一种网格节点信誉评价算法及其在服务网格虚拟组织构建中的应用[J].电子学报.2010
[2].林剑柠.基于网格节点服务质量约束的信任模型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
[3].刘璞.网格环境下基于节点服务属性的信任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9
[4].王家耀,孙庆辉,吴明光,成毅.面向智能空间信息服务的网格GIS节点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
[5].郭夙昌,杨波,黄洪钟.考虑节点失效恢复能力的网格服务可靠性建模与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
[6].方金云,何建邦.并行栅格数据处理网格服务节点软件的关键技术[J].地球信息科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