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自身免疫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细胞,蛋白,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马婷,郭艳英[1](2019)在《组蛋白修饰机制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组蛋白修饰作为表观遗传机制中的一种,主要包括组蛋白的乙酰化、磷酸化、甲基化、泛素化及ADP核糖基化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修饰之间可能存在联系,而环境介导的表观遗传学的改变亦需引起注意,组蛋白修饰在众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使得表观遗传修饰机制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目前已有大量关于组蛋白修饰与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系统性硬化、1型糖尿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但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的报道较少,因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基因表达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阐明组蛋白修饰的机制可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3期)
李珂颖,郝振华[2](2019)在《Tfh细胞和Tfr细胞的免疫平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是具有相反作用的CD4+T细胞亚群。Tfh细胞和Tfr细胞的免疫平衡对促进生发中心的正常形成、B细胞的适当增殖分化以及抗体的合理产生具有重要意义。Tfh细胞的过度活化或Tfr细胞的活性失控会导致免疫耐受性的丧失、生发中心的形成障碍以及高水平自身抗体的异常,从而诱导病理损伤和异常的免疫应答,最终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未来,Tfh细胞和Tfr细胞的免疫平衡可能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指标。(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3期)
孙琦,李晓冰,何晓静,菅凌燕[3](2019)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选择,在有关人类疾病的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相关单抗药物的研发已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热点。单克隆抗体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包括结合可溶性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阻断,调节受体和受体信号传导,以及通过抗体依赖性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及介导细胞信号等。从这些抗体中汲取的经验为未来治疗性抗体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本文就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丁翠玲,苗根,刘延刚,戚中田[4](2019)在《寨卡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寨卡病毒(ZIK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寨卡森林的恒河猴中分离,是一种有包膜的新现虫媒病毒,可导致小头畸形等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ZIKV可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视网膜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就寨卡病毒感染所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江涛,陈琳,王雪野,姜国平,吕英春[5](2019)在《外周血DN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外周血双阴(double positive, DN)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分布特点,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经过免疫治疗后DNT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首次确诊未经治疗的38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治疗前组,经过激素和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满4周的13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治疗后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叁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DNT细胞含量,比较叁组研究对象外周血DNT细胞含量。结果治疗前组患者外周血DNT细胞含量为(4.93±2.78)%,高于对照组的(3.90±1.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患者外周血DNT细胞含量为(2.20±0.80)%,低于治疗前组的(4.93±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外周血DNT细胞含量高于健康人群,说明DNT细胞有免疫促进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经过免疫治疗后DNT细胞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说明DNT细胞参与下调免疫反应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孙博文,杨孟雪,杨波,周雪,李飞[6](2019)在《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的变化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生发展有关,当肠道菌群失调破坏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耶尔森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幽门螺杆菌等菌属某些特定菌株蛋白与TSH-R、TPO、TG等具有相似的氨基酸序列,透过肠道黏膜屏障进入血液,并通过分子模拟等机制打破免疫耐受状态引起针对甲状腺的自身免疫反应,从而诱发AITD;而分节丝状细菌、普雷沃菌、直肠真杆菌等菌属可能通过影响Th17/Treg轴诱导或加重AITD。(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刘小丽,高惠英[7](2019)在《Pin1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Pin1是一种肽脯氨酰基顺反异构酶,可通过特异性磷酸化途径,改变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及磷酸化水平,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现有的多项研究已证明,Pin1在肿瘤、阿尔兹海默病、代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中作为一种催化剂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甚至预后,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治疗靶点。而近年来又有研究认为,Pin1在免疫系统方面亦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Pin1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中存在作用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袁叶双,蒋科,杨小红[8](2019)在《蛋白C途径的抗炎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C是由肝脏产生的血浆丝氨酸蛋白酶酶原,其活性形式为活化蛋白C(aPC)。aPC与凝血酶结合,具有抗凝血活性和细胞保护活性。其中,aPC的抗凝血活性受到广泛关注。除抗凝血活性外,aPC还具有一系列细胞保护活性,如抗凋亡、抗炎和调节基因表达等。近年来,许多研究人员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体内、体外实验中对炎症反应下aPC所诱导的细胞保护途径进行了研究,揭示了aPC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这为一些疾病(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等)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22期)
关怀,尚丽新[9](2019)在《妊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系列研究(5) 妊娠合并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和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T1DM)等。妊娠合并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仅危害妊娠期母胎健康,还可能对围生儿产生远期不良影响。妊娠合并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重在防治,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监测和管控能力,对于促进母儿健康、改善预后,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就妊娠合并AITD和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T1DM的病理机制、妊娠期筛查策略、诊断标准和治疗等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人民军医》期刊2019年11期)
杨爽,周晓霞,冯丽娜,杨明慧,周莜璇[10](2019)在《固有免疫在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是一组靶向CNS组织的自身免疫病,导致严重临床症状包括药物抵抗性癫痫、认知障碍和精神病学障碍等。目前研究显示这些疾病是抗体介导的,但固有免疫应答在其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阐明。小胶质细胞和浸润的单核细胞在病灶部位的扩增以及血脑屏障损伤均对该疾病发生有关键作用。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细胞产生促炎因子,维持神经炎症并促进癫痫的发生,最终出现神经退行性改变和长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对固有免疫在自身免疫性CNS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期待对相关领域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自身免疫性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细胞)是具有相反作用的CD4+T细胞亚群。Tfh细胞和Tfr细胞的免疫平衡对促进生发中心的正常形成、B细胞的适当增殖分化以及抗体的合理产生具有重要意义。Tfh细胞的过度活化或Tfr细胞的活性失控会导致免疫耐受性的丧失、生发中心的形成障碍以及高水平自身抗体的异常,从而诱导病理损伤和异常的免疫应答,最终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未来,Tfh细胞和Tfr细胞的免疫平衡可能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马婷,郭艳英.组蛋白修饰机制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19
[2].李珂颖,郝振华.Tfh细胞和Tfr细胞的免疫平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9
[3].孙琦,李晓冰,何晓静,菅凌燕.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4].丁翠玲,苗根,刘延刚,戚中田.寨卡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J].热带医学杂志.2019
[5].江涛,陈琳,王雪野,姜国平,吕英春.外周血DN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9
[6].孙博文,杨孟雪,杨波,周雪,李飞.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9
[7].刘小丽,高惠英.Pin1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2019
[8].袁叶双,蒋科,杨小红.蛋白C途径的抗炎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19
[9].关怀,尚丽新.妊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系列研究(5)妊娠合并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J].人民军医.2019
[10].杨爽,周晓霞,冯丽娜,杨明慧,周莜璇.固有免疫在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J].免疫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