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激射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波,激射,金刚石,技术,轨道,能级,电信号。
微波激射器论文文献综述
[1](2018)在《金刚石微波激射器可连续在室温下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种改进版的"微波激射器"可以连续在室温下工作。未来,这一新型装置有望用于磁共振成像、安全通信和精密测量。相关成果3月22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世纪60年代,固态微波激射器首次被开发出来,但是由于它一般要求低温制冷和高真空系统,所以其应用相对受限。后来,科学家利用有机分子晶体研发出了室温微波激射器,但是它们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相对较(本文来源于《超硬材料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张梦然[2](2018)在《微波激射器首次实现室温下连续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21日发表了一项最新技术成果,英国科学家团队对一种微波激射器做了改进,成为全球首个可在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微波激射器。未来,这一新型装置有望用于磁共振成像、精密测量、太空通信及安全通信领域。激(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03-23)
[3](2012)在《可在室温下工作的微波激射器研制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英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首台可在室温下运行的微波激射器(maser),为其能够像自己的"兄弟"——激光器一样被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甚至有望给通信和空间探索领域带来革新。事实上,世界上第一台微波激射器早在50多年前就已经问世了,但早期的微波激射器大小如衣柜,却只能产生几纳瓦的能量。工作原理相同的激光器后来居上,如今牢牢把持着江山,微波激射器应用则仅限于增强航天器从(本文来源于《科技档案》期刊2012年03期)
甄书秀[4](2012)在《可在室温下工作的 微波激射器研制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科技日报》报道 英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首台可在室温下运行的微波激射器(maser),为其能够像自己的“兄弟”——激光器一样被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甚至有望给通信和空间探索领域带来革新。 事实上,世界上第一台微波激射器早在50多年前就已经问世(本文来源于《中国质量报》期刊2012-08-30)
陈丹[5](2012)在《可在室温下工作的微波激射器研制成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陈丹)据英国《自然》杂志8月16日(北京时间)报道,英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首台可在室温下运行的微波激射器(maser),为其能够像自己的“兄弟”——激光器一样被广泛应用铺平了道路,甚至有望给通信和空间探索领域带来革新。 事实上,(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2-08-17)
孔艳岩[6](2011)在《静电场加载同轴结构小轨道相对论电子微波激射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赫兹电磁波在电磁频谱中占有非常特殊的位置,表现出很多不同于其它频段电磁辐射的优越特性,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对太赫兹科学技术的研究已引起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极大兴趣,成为国际高科技研究最前沿的领域之一。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太赫兹电磁波辐射源成为限制太赫兹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探索产生太赫兹电磁波辐射的新机制和新方法就成了太赫兹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自由电子激光(Free Electron Laser,缩写FEL)和基于电子回旋脉塞(Electron Cyclotron Maser,缩写ECM)工作原理的回旋管器件,被公认为是能够实现太赫兹波输出的有效器件。其中"Maser"一词,原是Microwave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缩写,其基本涵义是“受激辐射放大器”,所以maser国内通行的中文译法,音译为“脉塞”或“麦塞”,意译为“微波激射器”或“激射器”。本文研究一种加载静电压的同轴结构小轨道相对论电子回旋脉塞,以期获得高功率太赫兹自由电子辐射源的新知识,探索出一种具有结构横向电尺寸大、束-波互作用强、单色性好、工程成本低、结构紧凑等优点的新型千瓦级高功率太赫兹电磁波辐射源。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的总结提炼,较为全面地回顾了国内、外静电场在电子回旋脉塞和自由电子激光中的应用和分析,进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2)建立了同轴结构静电场系统电子束-电磁波耦合互作用的基本模型,首先推导了同轴波导中TE模式的场表达式,然后在考虑了外加静电压的前提下得出了相对论性电子的运动方程,进而推导得到表征束-波能量交换的耦合方程,建立了加载静电压的同轴波导回旋脉塞的自洽非线性理论。对电子束-电磁波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相应的程序。(3)建立了同轴结构静电场加载小轨道相对论电子的回旋自谐振脉塞(Cyclotron Autoresonance Maser,缩写CARM)放大器的非线性模拟模型,具体数值模拟了工作频率为0.14THz的情况,结果表明,加载静电压后,器件的饱和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调整参数,与不加静电压(V0=0)时相比,饱和功率可增加22%,最大效率也从10.2%增加到了12.5%。文中还对一些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外加静电压、横向纵向速率比、电子束导引中心半径的优化,并考察了电子束速度离散对输出功率的影响。(4)对同轴结构静电场加载小轨道相对论电子的回旋管(Gyrotron)放大器建立了理论模型,并对一种工作频率为0.14THz的情况进行了非线性模拟,然后对一些主要参数进行了调试和优化,包括外加静电压、横向纵向速率比、电子束导引中心半径的优化,并考察了电子束速度离散对输出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一是与不加静电压(V0=0)时相比可将回旋管的饱和功率提高18.6%;二是电子束初始横向速度离散的负面影响被减弱。(5)用电磁仿真软件CST对波纹壁边界的同轴结构静电系统进行了非线性模拟,得到了该系统中的场分布,并分析了波纹开槽的深度对场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将该系统用于调制相对论性电子的运动,通过跟踪电子的运动轨迹,发现该系统可以充当静电摇摆器,取代传统的静磁摇摆器。(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1-02-01)
雷仕湛,薛慧彬,王晓峰[7](2009)在《微波激射器的发明——兼谈科学的不可能与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1954年微波激射器问世,距今已有55年,这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然而,科学家对太空的探测结果表明,微波激射在宇宙空间已经存在了几十亿年。(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09年05期)
李冬生[8](2007)在《从雷达到微波激射器:P.M.艾伦的演进、创新经济理论应用于技术发展轨道的一项分析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起来的雷达不仅使微波技术和电子工程学获得长足发展,而且导致了微波波谱学的进一步研究,量子理论与微波波谱学的结合在技术上引出了微波激射器的发明,并进而发明了激光器。与两项发明有关的新技术形成了新的产业,引出了新的技术轨道。艾伦的演进、创新经济理论认为"波动"与"微观差异"是引起经济变革的两个重要动因,对经济系统的把握既要基于"精确分析"又要重视"随机估测"。以科学技术史为基础,将这一理论应用于上述技术轨道的分析,有利于对技术演进和新技术轨道形成的新的深入理解。(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张辉波,张世昌[9](2004)在《同轴腔电子回旋微波激射器电子效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非线性模拟计算同轴腔电子回旋微波激射器的电子效率,结果与德国卡尔斯鲁研究中心研制的同轴腔电子回旋微波激射振荡器的实验效率比较吻合,进而通过提高初始横纵向速率比和引入坡度磁场,使器件的电子效率从26.7%提高到34.6%。这种效率放大的物理机制是:坡度磁场改变了相对论电子的运动条件,有效地改善了波束互作用过程中电子的群聚状态,从而提高了电子束的换能效率。(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04年01期)
曲照军,柳盛典,杨传路[10](2003)在《两模微波激射器中叁能级原子布居数随时间的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互作用绘景中 ,得到了两模微波激射器的腔模与注入其内的Λ型三能级原子构成的相互作用系统的演化算符的矩阵表示 ,以及该系统的态函数随时间的演化关系 ,在此基础上导出了原子布居数随时间的演化关系 ,由此可进一步研究布居数的振荡、反转和捕获等问题。(本文来源于《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微波激射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日报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杂志21日发表了一项最新技术成果,英国科学家团队对一种微波激射器做了改进,成为全球首个可在室温下连续工作的微波激射器。未来,这一新型装置有望用于磁共振成像、精密测量、太空通信及安全通信领域。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激射器论文参考文献
[1]..金刚石微波激射器可连续在室温下工作[J].超硬材料工程.2018
[2].张梦然.微波激射器首次实现室温下连续工作[N].科技日报.2018
[3]..可在室温下工作的微波激射器研制成功[J].科技档案.2012
[4].甄书秀.可在室温下工作的微波激射器研制成功[N].中国质量报.2012
[5].陈丹.可在室温下工作的微波激射器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2
[6].孔艳岩.静电场加载同轴结构小轨道相对论电子微波激射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7].雷仕湛,薛慧彬,王晓峰.微波激射器的发明——兼谈科学的不可能与可能[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
[8].李冬生.从雷达到微波激射器:P.M.艾伦的演进、创新经济理论应用于技术发展轨道的一项分析性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9].张辉波,张世昌.同轴腔电子回旋微波激射器电子效率的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04
[10].曲照军,柳盛典,杨传路.两模微波激射器中叁能级原子布居数随时间的演化[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