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众参与机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公众参与,机制,风险,城市规划,公众,差值,社会监督。
公众参与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孟华[1](2019)在《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发生机制——以制止或抓捕盗抢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安全服务中,公众看客心理有时会带来沉重后果,因此,高风险性公众参与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相当重要。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发生机制关注不够。以制止或抓捕盗抢者为例,利用逻辑斯特回归方法,研究内在性动机、风险感知以及参与能力等对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解释作用可以发现:内在性动机能够显着提高高风险性公众参与,同时,它的自我奉献维度正向影响作用显着;风险感知中,个人-公众风险感知差值显着负向影响高风险性公众参与,风险感知总值的影响有限;另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参与能力变量也产生了显着正影响。因此,为提升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行为,应该培养和识别个人内在性动机特别是自我奉献精神,并提供机会引导个人发挥内在性动机的作用,降低个人风险感知以抑制风险感知的消极影响,不断提升公众参与能力,并将参与能力合理纳入志愿者招募活动等。(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群[2](2019)在《公众参与司法的责任追究机制研究——基于主体的类型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权利行使的正当性和妥当性是公众参与司法必须直面责任追究问题的法理维度;重公众参与者责任、轻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重笼统式责任的素描、轻类型化精准责任的细分,是公众参与司法必须直面责任追究问题的现实维度。对公众参与者的责任追究机制应当区分决策型参与者、咨询型参与者和监督型参与者并匹配不同的责任形式和内容;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机制,不仅要有道德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责任阶梯,还要形成从司法机关到司法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链;对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机制应坚持轻轻重重的原则,除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行为由司法机关对相关单位和个人作出提出纠正意见、公开通报等处罚外,还要特别发挥刑罚手段在其中的威慑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陈勇军,郭彩琴[3](2019)在《公众参与视角下邻避冲突的预防治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邻避问题日益凸显,有时甚至升级为环境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因而邻避冲突的预防治理显得尤为重要。检视已有的理论和实践,基于经济利益、公共精神、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传统差序格局的影响,公众有积极参与邻避冲突预防治理的要求。然而,当前公众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参与程度与决策效率"、代表"与"被代表"、权利表达与权力回应、维权与维稳的互动困境。要完善邻避冲突预防治理中有序的公众参与机制,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公众参与决策机制、有效的公众利益表达机制和公正的民主协商机制。(本文来源于《领导科学论坛》期刊2019年19期)
侯倩倩,肖凤[4](2019)在《公益代表与公众参与——构建双赢、多赢、共赢的公益诉讼机制研讨会观点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施一年以来,在制度定位、社会关注认同和支持、实际效果等方面有了新发展、新成效,但同时在公益诉讼的理论准备、制度供给、实践作为等方面暴露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为此,与会代表从建构法教育学上的原理体系、完善制度供给、构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完善公益诉讼责任承担、拓展案件线索渠道、扩大公众参与空间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公益诉讼机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14卷 总第14卷)——杨浦检察院论文集》期刊2019-11-01)
赵睿[5](2019)在《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显,这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了威胁。环评审批工作的实施,能够加强对新建项目的合理控制,防止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则是提升环评审批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论文分析了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机制存在的问题,探索了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何溪[6](2019)在《历史文化保护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探讨——以某镇老街规划实施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众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模式逐渐走向历史文化保护领域。在城市经济增长大背景下,历史文化遗产稀缺性及不可再生的特征使部分中小城镇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利益矛盾常态。本文从某镇老街规划实施这一实际项目出发,通过规划编制启动原因、规划实施中的前期多方利益调查、规划编制中的多角色协作机制对历史文化保护中的公共参与进行分析与实效评价,针对国内现状历史文化保护中公众参与机制,借鉴国内外实践案例,提出全过程公众参与;增强行政程序的明确性;形成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公众参与方式人性化发展等建议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期刊2019-10-19)
谢凯,朱琪[7](2019)在《浅探新时代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新路径与新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城乡规划公众"想参与"与"如何参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相关理论与发展历程,明确了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阶段特征。其次,从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出发,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乡规划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其中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是造成公众参与制度流于形式的主要根源。最后,以上海等城市的公众参与实践为启示,探索了新时代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新路径与新机制。建议建立顶层设计与拓宽参与渠道,完善法律保障、建立互动反馈与利益平衡机制,以更好实现城乡规划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公共政策的职能。(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期刊2019-10-19)
胡杨浩博[8](2019)在《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公众参与研究——以美国加州公众参与机制与方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不断建设和公民意识的逐步提高,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需求和热情日益高涨。但相较于欧美国家的公众全过程深度参与规划的各个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实践还有着较大差距。目前我国规划实践工作中公民参与机制尚不健全,参与的途径和方式十分有限,仍处于"市民参与阶梯"理论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公众宣传、咨询等表面参与层次。本文选取美国加州为案例,通过梳理分析加州地方政府对于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介绍公众参与的具体组织形式和方法,以此构建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公众参与方式。其对于国内在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的保障制度的设计,参与内容的划分,参与途径的构建,互动平台的搭建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期刊2019-10-19)
孙琳琳,姜宇[9](2019)在《多元创新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机制探索与实践——以长春市总体规划编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春市总体规划编制为契机,介绍现行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和长春市总体规划公众参与的创新、实践及实施效果,通过"五大阶段、七大群体、多种形式"公众参与方案的制定,探索全过程、全社会、多形式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促进作用,提升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陈迎欣,张凯伦,于春红[10](2019)在《系统论视角下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动力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为研究工具,将应急救助作为一个系统,从自系统与他系统两个角度分析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动力机制,有助于厘清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关键动力节点,从而帮助决策者科学地设计和规划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路径与策略。(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8期)
公众参与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权利行使的正当性和妥当性是公众参与司法必须直面责任追究问题的法理维度;重公众参与者责任、轻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重笼统式责任的素描、轻类型化精准责任的细分,是公众参与司法必须直面责任追究问题的现实维度。对公众参与者的责任追究机制应当区分决策型参与者、咨询型参与者和监督型参与者并匹配不同的责任形式和内容;对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机制,不仅要有道德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责任阶梯,还要形成从司法机关到司法工作人员的主体责任链;对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追究机制应坚持轻轻重重的原则,除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行为由司法机关对相关单位和个人作出提出纠正意见、公开通报等处罚外,还要特别发挥刑罚手段在其中的威慑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众参与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1].孟华.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发生机制——以制止或抓捕盗抢者为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王群.公众参与司法的责任追究机制研究——基于主体的类型化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
[3].陈勇军,郭彩琴.公众参与视角下邻避冲突的预防治理机制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9
[4].侯倩倩,肖凤.公益代表与公众参与——构建双赢、多赢、共赢的公益诉讼机制研讨会观点综述[C].《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19年第14卷总第14卷)——杨浦检察院论文集.2019
[5].赵睿.环评审批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路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
[6].何溪.历史文化保护中公众参与机制的探讨——以某镇老街规划实施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2019
[7].谢凯,朱琪.浅探新时代公众参与城乡规划的新路径与新机制[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2019
[8].胡杨浩博.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公众参与研究——以美国加州公众参与机制与方式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2019
[9].孙琳琳,姜宇.多元创新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机制探索与实践——以长春市总体规划编制为例[J].黑龙江科学.2019
[10].陈迎欣,张凯伦,于春红.系统论视角下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动力机制[J].价值工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