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语音压缩编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音,余弦,速率,矿井,矩阵,脉冲,阶梯。
语音压缩编码论文文献综述
黎华[1](2019)在《以压缩感知为基础的语音数字编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通信是当前社会发展中基本通信方式之一,实现高质量语音通信的根本在于计算机、电子技术等相关科技领域的发展。文章指出语音数字编码技术主要用于将原本模拟信号的语音转化为数字信号形式,方便用户对语音进行处理、传输以及存储。文章基于压缩感知,对语音编码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9年21期)
曾冬梅[2](2019)在《基于预测编码的语音压缩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的语音信号具有非常巨大的数据量,语音信号的存储、传输和处理对计算机的性能、数据传输率和信道带宽提出极高的要求。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应用语音信号压缩技术,其重要分支之一是预测编码。这是一种较早用于信源编码的技术,利用信源的相关性对数据进行压缩。文章介绍了预测编码及两种相关的压缩方法:DPCM和ADPCM,并在Matlab中对它们进行仿真,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到有关的结论,验证了ADPCM编码方法优于DPCM编码方法。(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9年14期)
许佳佳[3](2016)在《基于压缩感知的语音编码新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语音信号的稀疏性,将压缩感知理论应用于语音信号的处理中,提出了一种语音编码的新方案。该方法在编码端采用随机高斯矩阵对语音信号进行观测,得到较少的观测值,然后使用矢量量化编码进一步压缩数据;在解码端,通过矢量量化解码得到观测值,根据语音信号在离散余弦域中的稀疏性,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重构语音信号。所用算法,在保证语音信号重构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计算复杂度,减小时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采样率为44 100 Hz,量化位数为16 bit,码速率为705.6 kbps单声道语音信号压缩到100 kbps左右仍具有较好的语音质量,同时算法时间延迟低。(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6年03期)
陈思钰[4](2015)在《语音压缩编码的发展和应用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编码是对音频与视频的声音信号的分析处理,这样的处理,对于语音信息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来浅析一下语音压缩编码的发展和应用,以为语音压缩编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信息化建设》期刊2015年11期)
陈玥如,陶晋宜,赵红玉,王鹏[5](2015)在《基于CELP的矿井无线透地通信语音压缩编码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矿井抢险救灾时语音在无线透地通信的信道中传输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码激励线性预测CELP(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coding)作为矿井无线透地通信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案,以达到对语音信号预处理的目的。利用Mat Lab软件对本压缩方案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压缩方案,在保证译码后语音基本不失真且能主观识别的前提下,能够压缩的语音范围是:250~3 500 Hz,编码速率可低至4.6 kb/s,基本满足了矿井无线透地通信对语音压缩处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5年07期)
陈玥如[6](2015)在《基于CELP的矿井无线透地通信语音压缩编码方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矿井灾害事故的高发国,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搜救被困人员会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损失。当矿井发生自然灾害或生产事故时,避难硐室内良好的通讯系统会为应急报警与井下人员搜救提供保障。矿井现有的有线通信系统或者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通信系统依赖矿井中的电缆以及管道,发生事故时,部分电缆和管道发生断裂或断电,从而致使通信系统瘫痪,搜救人员无法及时与井下被困人员取得联系,会延误搜救工作,因此对矿井无线透地通信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矿井无线透地通信信道进行了分析,此通信方式的信道是以穿透复杂的大地岩层为主,但是电磁波在此信道传输的过程中衰减大,对矿井无线透地通信中的语音传输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解决此问题,无线透地通信系统选取了甚低频电磁波。由于甚低频电磁波的选择会大幅度降低信道的带宽,使高速率的语音信号无法在信道中传输,所以,对发送的语音信号进行压缩编码、降低语音信号传输速率非常重要。为了建立一个适合矿井抢险救灾时透地无线通信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案,文章对电磁波在矿井信道和巷道中传播时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又根据矿井应急通信中对联络语音信号质量的要求,对编码方案提出了编码速率低、合成语音质量高、抗干扰能力强的要求。根据这几点要求,对波形编码、参数编码、混合编码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最后在混合编码中选择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coding)作为本课题矿井透地无线通信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法。在理解语音压缩编码的理论依据以及技术基础的前提下,本文对CELP方法中的各个模块进行原理分析、算法对比,选择使编码方法性能更好的算法,从而确定最终的编码方案,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压缩方案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译码后合成语音基本不失真且能主观识别的前提下,本课题的压缩方案能够压缩的语音范围是:250~3500Hz,传输速率可低至4.53kbit/s,基本满足了矿井无线透地通信对语音压缩处理的要求。(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5-05-01)
李尚靖[7](2015)在《基于压缩感知的语音数字编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Big Data)时代的到来带来了飞速增长的信息量和信息处理任务。传统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提出的最低采样速率在面对超宽带信号或冗余度较高的信号时,不仅在采样端处理任务复杂,而且在后续的存储和压缩时对系统资源造成了浪费。压缩感知技术近年来由于可以实现对信号在采样过程中同时压缩,受到信号处理领域的广泛关注。对于完整的数字语音处理系统而言,采样后的量化编码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然而,目前压缩感知理论还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对压缩采样后的观测序列处理技术如编码的研究还很少涉及。压缩感知技术作为一种可以代替奈氏采样的信号采样技术,而编码是压缩感知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的必要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压缩感知为基础,研究语音信号压缩感知观测序列的数字编码技术。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归纳如下:(1)经典的基于奈氏采样语音压缩编码技术中,基于模型的编码得到广泛应用。受到传统语音模型中正弦模型的启发,本文首先对一种利用正弦原子构造的字典和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对语音压缩感知观测序列进行建模,对于每帧观测序列幅度、相位和频率叁类参数,根据各类信号序列自身特点采用合适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提高传输的效率。在解码端,利用解码后的参数合成观测序列。之后对其利用基追踪算法重构出合成语音信号,并后置低通滤波器提高合成语音的人耳听觉效果。仿真实验表明:该编码方案在实现对语音信号观测序列压缩编码的同时,主客观重构质量均可以得到保证。(2)利用压缩感知框架下行阶梯矩阵投影后观测序列可保留部分语音特性的特点,采用稀疏表示字典对观测序列进行数学建模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语音压缩感知编解码器。首先在训练阶段,先利用K奇异值分解方法对大量训练语音通过行阶梯投影后的观测序列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语音观测序列码本字典;然后在编码阶段,选取字典内的少量原子对实时语音观测序列建模,编码时仅对少量选择原子的位置和幅度进行编码并传输;解码端利用恢复后的观测序列和压缩感知重构算法恢复语音信号。通过仿真实验表明:基于稀疏表示的语音观测序列编码方案可有效的降低编码传输码率,并且保证良好的重构语音性能。(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5-03-01)
李尚靖,朱琦,朱俊华[8](2015)在《基于压缩感知和正弦字典的语音编码新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提出一种压缩感知框架采样下的语音编码方案。根据压缩感知原理,利用行阶梯矩阵投影产生的观测序列保留了部分语音信息的时域特征,利用正弦字典和匹配追踪算法对观测序列进行建模,对于每帧观测序列的模型参数,根据各自特性采用合适的编码方式进行编码。在解码端对解码后的观测序列利用基追踪算法重构合成语音,并后置低通滤波器提高合成语音的人耳听觉效果。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编码方案在2.8~5.7 kbps时得到的合成语音平均MOS分为2.81~3.23,在压缩感知框架下取得了较好的语音编码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5年04期)
武朋辉,杨百龙,时磊[9](2015)在《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语音压缩采样和编码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语音无线通信中带宽资源受限的问题,提出基于压缩采样的低速率语音编码算法。以基尼系数为指标,比较不同稀疏变换域下语音信号的稀疏性,分析常见重构算法对语音信号压缩采样观测信号的重构特性。对标准耳蜗滤波器——伽马啁啾滤波器组的参数进行研究,并以梯度投影稀疏重建(GPSR)算法重构语音信号。利用语音质量感知评估(PESQ)、信噪比和主观听觉测试,对编解码后的合成语音信号进行了质量评估。实验表明,基于压缩感知的语音编码器以4 kbps的低速率对语音进行编码时,PESQ得分可达到3.16,计算复杂度相对较低,可以用于实际的语音编码环境。(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15年01期)
朱俊华,谷鹏,潘海琦,丁飞[10](2014)在《量化压缩感知在语音压缩编码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语音信号在离散余弦变换(DCT)域的近似稀疏性和量化压缩感知理论,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量化压缩感知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案。编码端利用压缩感知技术,将语音信号投影成数据量大大减少的观测序列,然后对观测序列采用Lloyd-M ax量化得到量化后的观测样值;解码端直接利用量化后的观测样值,结合重构算法重构出原始语音信号的DCT系数,经过DCT反变换得到重构后的语音信号,并采用后置低通滤波器改善重构语音的听觉效果。该编码方案解码端不需要进行反量化,而是直接利用量化后的观测样值进行重构,有效降低了解码端的运算量及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量化迭代硬阈值(QIHT)算法重构效果优于迭代硬阈值算法(IHT),重构语音的信噪比能达到20 d B以上,MOS分达到3.26。(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发展》期刊2014年11期)
语音压缩编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数字化的语音信号具有非常巨大的数据量,语音信号的存储、传输和处理对计算机的性能、数据传输率和信道带宽提出极高的要求。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应用语音信号压缩技术,其重要分支之一是预测编码。这是一种较早用于信源编码的技术,利用信源的相关性对数据进行压缩。文章介绍了预测编码及两种相关的压缩方法:DPCM和ADPCM,并在Matlab中对它们进行仿真,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到有关的结论,验证了ADPCM编码方法优于DPCM编码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音压缩编码论文参考文献
[1].黎华.以压缩感知为基础的语音数字编码技术[J].无线互联科技.2019
[2].曾冬梅.基于预测编码的语音压缩技术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
[3].许佳佳.基于压缩感知的语音编码新方案[J].电子设计工程.2016
[4].陈思钰.语音压缩编码的发展和应用浅析[J].信息化建设.2015
[5].陈玥如,陶晋宜,赵红玉,王鹏.基于CELP的矿井无线透地通信语音压缩编码方案[J].煤矿安全.2015
[6].陈玥如.基于CELP的矿井无线透地通信语音压缩编码方案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
[7].李尚靖.基于压缩感知的语音数字编码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
[8].李尚靖,朱琦,朱俊华.基于压缩感知和正弦字典的语音编码新方案[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
[9].武朋辉,杨百龙,时磊.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语音压缩采样和编码算法[J].应用声学.2015
[10].朱俊华,谷鹏,潘海琦,丁飞.量化压缩感知在语音压缩编码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