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塘厦镇人民政府住房规划建设局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本文主要从环境因素、施工因素、材料设备因素及人为因素方面,简要概括了建工管理各方面影响因素,并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建工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具体实现路径,以便于广大管理者们能够切实地把握住这些方面影响因素,按照建工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具体实现路径,开辟建工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发展的新空间,确保建工整体管理效果得以提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
前言:
现代化及精细化,二者对于现阶段建工管理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属于围绕着建工项目全过程而提出的一种管理实施方案,依据方案开展标准化地施工建设活动。最终,达到避免施工失误情况出现,保证建工项目总体质量,为建筑业今后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建工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进行综述分析,望能够为相关专家及学者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或者依据。
1.各项影响因素
1.1环境因素
环境,主要指建工项目所处自然环境,可以说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具有着不抗力因素,如暴雨、大风等这些恶劣的天气状况,受其影响施工建设往往不得已停止,亦或者是改变原有施工工序。广大管理者应充分了解天气状况,制定恶劣天气状况的应急预案,防止环境因素影响到建工项目施工效率及安全。
1.2施工因素
施工建设方式,属于建工项目施工进程中前期暗杆与计划制定、后期监测控制等,施工环节众多。故而,管理施工方式即为图纸设计优化,确保图纸科学,且具有可行性,确保施工管理难度系数有所降低。
1.3材料设备因素
建材属于建工项目必需品,材料功能、质量往往后最终工程质量息息相关。故而,现代化及精细化工程管理实现进程中,应重视材料选择及管理这两个部分,以通过保证建材质量来提升建工项目总体安全及质量。对于设备而言,各项操作及性能可否良好,直接影响着建工进度。因而,管理者必须注重设备管理,充分认识到设备对于建工质量与进度来说的关键影响,保证性能良好,才可保证建工项目总体质量。
1.4人为因素
人为,属于一切活动重要执行者,对工程管理影响重大。在一定程度上,个人受教程度、操作水准及工作能力等,对实现现代化及精细化的工程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属于一项极具系统化的工作内容,内含的管理是对方面的,如技术操作者、管理者及施工者等。项目负责者应注重开展管理培训活动,确保岗位全员均能够深入了解管理新方式,放置人为管理失误情况出现。
2.现代化及精细化工程管理实现路径
2.1注重监管机制的完善化
主要完善工程管理各项制度,依据各施工节点管理者工作进程情况实施全方位的监督,确保全面管理得以实现,不会有施工细节遗漏问题出现。采用该种方式处理完毕后,管理者可从各种限制因素当中寻找到相应突破口,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各种管理问题,按照现阶段实际状况进行深入探索与分析,以寻找到实现管理精细化最佳的实施方案。逐步完善监管机制,实现对全员工作实施全面性监管,利用各项制度约束全员各种行为,在明确的制度规定之下,为施工者们创造良好施工环节,防止员工相互猜疑情况出现,合理明确各项岗位责任及任务。针对已确定施工操作方案,采用有效科学的方式将施工操作完成,确保各项制度内容均深入落实至工程施工操作当中,保证各个节点工作实现协调管理;同时,建筑单位还需确定施工管理责任机制,确定该项制度主要目的在于保证施工操作有序开展,明确人员责任与义务。该项制度要求把具体工作均落实到具体人头上,管理者对于自身所负责工作必须全面且深入地了解,熟悉各个方面管理内容,项目进行时,落实好挂牌的责任制,以明确最为基本的一方面职责,确保管理工作的公平性,也保证管理质量。依据工程实际状况,设定赏罚机制,确保全体施工者个人利益与建工项目建设质量相关联。在这种影响之下,全体施工者便会以保证施工效率为前期,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还可挖掘施工者个人的潜力,让施工者个人的能力得以充分凸显,为现代化、精细化工程管理早日实现提供保障。
2.2构建管理组织及体系
建工管理包含的部分相对较多,如前期设计环节、施工过程监管、后期验收等等。可以说,它属于一项极具复杂且系统化的工作内容,为能实现现代化、精细化工程管理最佳优化效果,需确保其可贯穿于各个环节当中,建筑单位需确定好各个管理部门,以当成制度深入落实的一个组织。确定过程中,需设定三个部门,即为监督、检查、管理,在此基础上,将各个部门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确定下俩,明确给出相应规范及制度,确保所有部门均能够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同时,发现各个部门内在关系,确定独立完成自身工作基础之上,相互配合协作,构建部门相互间协调管理机制,三个部门之间相互监督与制约。从而为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确保所有工作均能够协调完成。建设管理体系,属于现代技术的催生新品,依据时代发展所提出,通过通信技术、计算机等,充分了解与分析施工状况,以改进原有施工工艺,为实现现代化、精细化的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实现工程项目全面性控制。构建管理体系主要优势在于能够依据工程实况,通过合理方式处理,确保工程高效进展。管理体系构建方案:建筑单位购置大量计算机装置,确保管理者、软件、硬件等一同构建起网络连接。管理者均需配置1台专业装置,针对软件开发,可由单位技术员们独立完成,还可交给单位完成,软件系统设计完成后,便可借助实时化采集建工项目建设数据信息,实现自主分析与研究,将结果反馈值管理者,以实现动态化的监管,若有施工问题出现,便可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2.3重视意识培养及施工体系的完善化
建工项目施工工序较为复杂,且施工周期相对较长,从初始施工建设至后期验收工作,均会耗费大量物力、财力与人力。为实现现代化的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建设依序开展,便需全面提升管理者及施工技术员们对于现代化、精细化工程管理认识程度,将这一理念贯穿至各个环节当中,以实现新工程管理方式合理优化。注重施工体系的完善化,通过各项制度来对人员行为加以约束,确保其能够依据既定程序及规范化要求开展标准化的操作。
2.4科学运用创新的管理思维
管理思维,往往对管理者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起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对管理者各项管理行为均起着关键影响。对此,需建工单位想管理者能够更为重视管理思维的不断创新及深化,科学地运用创新的管理思维,将现代化及精细化这两种思维模式深入贯穿于管理理念当中,确保建工项目实现现代化及精细化的管理。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分析论述之后我们对于建工管理各方面影响因素,均能够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及了解。同时,也提出若干建工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实现路径。那么,为了能够在今后更好地实现建工管理现代化及精细化,便还需广大管理者们能够积极投身于实践探索中,多积累相关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的管理水平,逐步完善现代化及精细化工程管理方案与措施,确保提升建工项目总体的管理水平,能够让建筑业今后良好的发展提供坚实地保障,更好地推进着建筑业向着新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朱永志,张婷婷.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5(07):00012-00013.
[2]李晓亮.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36(10):321-322.
[3]娄嘉窈.创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实践探究[C].2018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2017,12(10):60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