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酶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土壤,活性,小球藻,夜蛾,肽酶,凝血酶。
酶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杨付来,王月华,赵真真,张兰,张燕宁[1](2019)在《甜菜夜蛾SeGrx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纯化及酶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克隆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u|¨)bner)的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Grx)基因,构建甜菜夜蛾的谷氧还蛋白原核蛋白表达系统,最终得到高纯度的谷氧还蛋白,并测定SeGrx1的酶动力学参数。RACE技术克隆甜菜夜蛾SeGrx1基因全长,构建pET16b-SeGrx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用镍柱初步纯化裂解菌液上清可溶性蛋白,Tev酶切除融合蛋白的6x His标签,再用Superdex75/200分子筛进一步纯化,目的蛋白的Western-bloting (WB)验证,酶动力学参数测定。SeGrx1基因的GeneBank的注册号MK318813,构建了表达效率很高的pET16b-SeGrx1重组质粒,最佳诱导方式:在细菌生长至OD_(600)=0.6时加入终浓度0.5mM的IPTG,30℃诱导4h;最佳纯化方式为:先用镍柱纯化菌液上清中可溶性蛋白,20mM,50mM咪唑梯度洗脱杂蛋白,300mM咪唑洗脱融合蛋白;最佳酶切融合蛋白的条件为:在含有0.5mM EDTA和1mM DTT的酶切缓冲液中,去除融合蛋白中的高浓度盐和咪唑,在pro:tev=2:5时(质量比)可以得好的酶切效果;再用Superdex 75/200分子筛进一步纯化,可获得纯度在95%以上目的蛋白。WB验证我们所表达的蛋白就是SeGrx1,以谷胱甘肽还原酶作为反应底物测定酶的活性为3.1倍hGrx1活性,酶学动力学参数Vmax=13.87 (±0.083),Km=6.5 (±0.17)×10~(-3)。成功在体外大量表达高纯度高活性的甜菜夜蛾谷氧还蛋白Grx1,并且获得了它的酶学动力学参数,将为进一步挖掘谷氧还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为探索以谷氧还蛋白作为特异性杀虫剂靶标打下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刘玉田[2](2019)在《小球藻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酶动力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基于目前生活条件变化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不断的增加,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许多方面仍是一个挑战,同时也促使他们在开发治疗糖尿病的疗法方面越来越具有创新性。小球藻除营养保健功效外,利用小球藻作为生物能源的生产原料也备受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关注。随着人类研究的逐步深入,其潜在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将被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小球藻资源必将前景广阔。研究表明小球藻中活性物质对人体大有益处,因此针对其对-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作相关性研究。实验内容主要涉及小球藻中的活性物质的粗提取方法操作,经高压热水抽提,离心、萃取、旋蒸、过滤等,获得的含有活性物质的粗提样品的分析。再经过硅胶板薄层层析法的纯化,不断摸索展开剂的两相和比例,使之呈现出条带并确定含有活性的条带。小球藻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中,对有机溶剂的比例、萃取时间进行了优化。在进行薄层层析分离时,对展开剂的选择和比例做优化处理。对小球藻粗提物进行了体外模型酶抑制反应的活性初测试。对小球藻活性物质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从该物质中分离出四种化合物。并对四种化合物做酶抑制活性检测,对其中一种有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的化合物进行收集和纯度检测。最终目标产物纯度为96.5%,可用于核磁分析。结果显示四种化合物对-葡萄糖苷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得到的C、H谱图结合和质谱图分析,推测目标产物有部分降解或含有其它化合物。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底物及其特征代谢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测量底物在不同起始浓度下的消耗和形成产物的速率。采用线性回归法和曲线拟合法求算酶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对酶反应体系中的样品浓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做最佳条件的摸索。用制备的小球藻样品中活性物质对酶的抑制反应,做反应类型是否可逆,得出样品对小球藻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进一步探索这种抑制属于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类型是竞争性的还是非竞争性的。并根据米式方程求酶与底物反应的Km值,以及加了小球藻活性物质的酶与底物反应的Km值。本实验课题的研究表明,小球藻的活性物质中含有-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经分离纯化的抑制剂在体外试验中可抑制酶的活性。然而对于所得目标产物的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6-30)
[3](2019)在《水稻土碳氮循环关键酶动力学特征及其温度敏感性对外源碳添加的响应机制研究获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亚热带地区气候变化相比于其他地区更为明显。亚热带地区是水稻主产区之一,高强度的人为耕作干扰使水稻土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与旱地土存在显着差异。已有研究表明水稻土是全球重要的碳汇,但升温造成温室气体(如CO_2和CH_4)排放增加,产生进一步的温室效应,这种正反馈作用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江西饲料》期刊2019年03期)
张婧妍,刘亚婷,唐红进[4](2019)在《天然产物Salvianolic Acid A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酶动力学和分子对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嘌呤氧化酶(XO)是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重要药物靶点之一,天然产物是药物开发的重要源泉。通过酶动力学实验和分子对接初步探讨了天然产物Salvianolic Acid A与黄嘌呤氧化酶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化合物Salvianolic Acid A竞争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并表现出浓度依赖性,其IC50值为65.49±0.94μM;Salvianolic Acid A可逆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致其快速失活。此外,分子对接分析表明,Salvianolic Acid A可结合于黄嘌呤氧化酶活性中心,疏水相互作用和氢键相互作用对于配体-黄嘌呤氧化酶复合物构象稳定性的维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一龙[5](2019)在《基于酶动力学调控技术在金纳米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电沉积法,利用不同环境条件制备簇状金纳米结构,跨尺度增大金纳米材料有效反应表面积,精确调控纳米材料传感界面的生物分子识别效率,灵敏检测microRNA21的高表达,为实现精准快速检测microRNA21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提供方法,为实现精准快速检测生物分子、外泌体、血清等临床目标提供参考。方法在丝网印刷电极上沉积4层聚丙烯酸(PAA)和聚乙烯亚胺(PEI),通过(i)对电极施加-0.8V至-0.1V的电压;(ii)滴加0.1mg/ml至1mg/ml的氯金酸(HAuCl_4);(iii)将HAuCl_4的沉积时间调整为60s-1800s,以印刷碳电极为载体,在电极表面调控出不同形态的金纳米结构,选择其中最检测反应最灵敏的金纳米结构,在印刷碳电极上构建高性能的跨尺度生物传感界面SPCE-AuNSs。将实验分为E1和E0组,分别用SPCE-AuNSs和传统平滑金电极界面组装0.5μM末端标记亚甲基蓝(MB)的巯基DNA21,37℃反应2h,滴加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I酶)反应液,37℃反应0.5h,用方波伏安法(SWV)计算DNase I酶切割单链DNA21-MB的效率。用SPCE-AuNSs组装0.5μM末端标记亚甲基蓝(MB)的巯基DNA21,在含有0.2 U/mL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SN酶)和MicroRNA21的杂交液中捕获目标MicroRNA21,50℃反应1h,计算DSN酶切割双链DNA21/MicroRNA21的效率。结果1.在SPCE上沉积PAA/PEI:未沉积PAA/PEI的SPCE构建出的SPCE-AuNSs界面结构极易被纯水冲落,在SPCE上覆盖6层PAA/PEI后,构建的金纳米结构稳定性大幅度增强,不易被纯水冲落。2.构建金纳米结构的电压调控:沉积在SPCE表面的金纳米结构变化为刺状球形→分层花形→聚枝状结构。最佳反应电压为-0.3V。3.构建金纳米结构的HAuCl_4浓度调控:沉积在SPCE表面的金纳米结构从分层花形向纳米微球形态过渡。最佳HAuCl_4沉积浓度为0.3mg/ml。4.构建金纳米结构的反应时间调控:沉积在SPCE表面的金纳米结构直径从最初的约1.0μm变为约10μm。同时,这些金纳米结构在整个沉积过程中保留了完整的纳米结构臂和分支。最佳反应时间为1200s。5.增强界面酶动力学:SPCE传感器的DNA21/DNaseI酶反应效率为90%,而传统金电极传感器的DNA21/DNaseI酶反应效率仅为50%(P<0.05)。6.SPCE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经反应和计算,SPCE传感器的检测限低至10aM水平。0.5μM DNA21-MB与100fM MicroRNA21/DSN(0.2 U mL~(-1))的反应信号比与单个、两个和多个碱基错配的MicroRNA/DSN(0.2 U mL~(-1))的反应信号高20%(P<0.05)。结论1.采用电沉积方法在SPCE表面制备出了簇状金纳米结构,大幅增加SPCE沉积金的表面积,加强了Au和DNA巯基的反应强度,通过计算DNA捕获探针的组装密度精确调控了电化学传感界面生物分子识别效率。2.SPCE-AuNSs纳米传感界面提供了相对较高的探针密度和绝对分子数,展现出良好的空间效应,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分子间碰撞可能性,增强了界面酶动力学。(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期刊2019-06-04)
高延静[6](2019)在《基于脂质体与DNA的酶动力学与细胞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磷脂双分子层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自组装结构之一,它不仅为细胞和亚细胞区室提供保护性容器,还承载了许多用于细胞通讯和跨膜转运的蛋白。人工制备的脂质体和固体支持的磷脂双分子层膜(SLB)作为最简化的细胞和细胞膜模型,为研究细胞内生化反应,跨膜转运,以及膜表面化学提供了极好的平台。DNA分子是自然界中另一种具有卓越自组装能力的材料。近年来,DNA纳米结构与功能化修饰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药物递送,逻辑计算等领域。将磷脂双分子层与DNA纳米技术进行合理交叉结合,并借助当前的单分子技术,使得研究膜内或膜表面酶促反应,药物递送等成为可能。本论文主要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支撑平台,结合DNA纳米技术,研究细胞环境下单分子酶的动力学机制以及细胞内递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针对在细胞环境中单分子酶动力学机制研究比较匮乏,本论文构建了在模拟的细胞环境中对单分子酶可视化研究的平台。通过将单个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包封在含有拥挤试剂的脂质体中再连接到SLB界面,就可利用全内反射显微镜实时监测单分子酶促反应过程中荧光强度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拥挤限域环境中酶分子活性状态和抑制状态的相关性减弱,产物对酶抑制程度降低。进一步,利用小角X射线散射实验和模型重构,建立了拥挤环境中酶分子动力学参数变化与构型变化的关系,对于理解生物学过程及研究细胞内信号转导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第二,目前,在溶液环境中对快速扩散的蛋白动态过程难以在单分子水平上进行观测,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构建了二维SLB膜上单分子酶级联反应的平台,实现了对单个酶行为的可视化研究。将上游酶(过氧化氢酶)和下游酶(葡萄糖氧化酶)以不同方式锚定在SLB界面,就可以利用全内反射显微镜实时追踪二维界面上游酶和下游酶的运动行为。对单个酶运动轨迹的分析结果显示,下游酶扩散系数的增加呈现底物依赖性,但是运动方向随机。实验和理论推导表明酶分子的‘趋向运动’是由平动与转动竞争平衡的结果。本工作为研究蛋白质的动态相互作用、抑制剂筛选等提供了新的思路。第叁,将蛋白质直接递送到活细胞中在基础研究和治疗应用中仍然具有挑战。本论文将胆固醇功能化的DNA分别修饰到脂质体和细胞膜表面,实现了DNA反平行杂交介导的脂质体与细胞的膜融合以及蛋白的胞内递送。其中,HRP被包裹在脂质体内并递送到细胞胞浆,利用HRP催化反应产生的荧光产物可视化验证了膜融合的发生,而且此过程不依赖于细胞内吞。此外,利用链置换反应和杂交链式反应研究了膜融合的时空可控性,并在多元体系中实现了DNA介导脂质体与细胞的特异性融合。最后将细胞色素C递送到胞浆中引发细胞凋亡。此膜融合策略在蛋白药物递送,基因编辑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冯程程[7](2019)在《松嫩石油污染及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酶动力学及热力学特征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嫩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改良石油污染和盐碱胁迫的退化草地对维持和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壤酶是土壤中产生专一生物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其活性能够指示石油污染及重度盐碱化草地的生物化学变化。土壤酶动力学及热力学参数能够表征石油污染和盐碱化土壤酶-底物复合体之间的紧密程度、作用过程及反应过程的能量状态,从酶促反应机理上解释石油污染和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酶的变化。本研究以松嫩石油污染和重度盐碱化草地为对象,研究不同温度石油污染和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脲酶的活性、动力学及热力学特征的变化趋势,并对两种生境的酶活性、动力学及热力学特征进行比较,从而探究石油污染和重度盐碱化草地植物修复和升温后土壤酶酶促反应行为特征,揭示土壤酶活性变化机理,以期为恢复松嫩石油污染盐碱草地的退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5种土壤酶活性在石油污染草地(距石油工作区1 km、5 km、15km裸地和羊草修复地)和不同植物生长(自然草地、羊草、燕麦、苜蓿修复地)重度盐碱化草地中随温度和底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随温度升高,5种土壤酶活性都表现为逐渐增大趋势。在石油污染草地中,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活性随底物浓度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土壤转化酶活性在35℃和45℃随底物浓度增加也呈逐渐增大趋势,但在15℃和25℃时呈逐渐减小趋势;在重度盐碱化草地中,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底物浓度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而土壤转化酶和脲酶活性随底物浓度增加呈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趋势。2.在石油污染草地和重度盐碱化草地两种生境中,各样地土壤酶活性大小不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距石油工作区1 km裸地和1 km羊草修复地显着大于其他石油污染草地和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为距石油工作区5 km裸地显着大于其他石油污染草地和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碱性磷酸酶、转化酶、脲酶活性表现为在不同植物生长的盐碱化草地和石油污染羊草修复地显着大于石油污染裸地。3.5种土壤酶动力学参数K_m(米氏常数)、V_(max)(酶促反应最大速度)、V_(max)/K_m(催化效率)在石油污染和重度盐碱化草地中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石油污染草地中,随温度升高,5种土壤酶的K_m值没有规律性变化;5种土壤酶的V_(max)值均呈逐渐增大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的V_(max)/K_m值呈逐渐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两种趋势,土壤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脲酶的V_(max)/K_m值都呈逐渐增大趋势。在重度盐碱化草地中,随温度升高,土壤过氧化氢酶的K_m值呈逐渐增大趋势,土壤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脲酶的K_m值呈逐渐减小趋势;5种土壤酶的V_(max)值均呈逐渐增大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的V_(max)/K_m值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土壤多酚氧化酶、碱性磷酸酶、转化酶、脲酶的V_(max)/K_m值都呈逐渐增大趋势。4.在石油污染和重度盐碱化草地两种生境中,各样地土壤酶的K_m值、V_(max)值、V_(max)/K_m值大小不同。土壤过氧化氢酶的K_m值表现为在自然草地、羊草、燕麦、苜蓿修复地都大于石油污染草地,V_(max)值表现为距石油区1 km羊草修复地显着大于其他石油污染草地和重度盐碱化草地,V_(max)/K_m值表现为距石油区1 km裸地和1km羊草修复地显着大于其他石油污染草地和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多酚氧化酶的K_m值无规律性变化,V_(max)值表现为距石油区5 km裸地?距石油区1 km、15 km裸地和羊草修复地?盐碱化自然裸地?距石油区5 km羊草修复地?自然草地、羊草、燕麦、苜蓿修复地,V_(max)/K_m值表现为盐碱化自然裸地?距石油区5 km裸地?距石油区1 km、15 km裸地和羊草修复地?自然草地、羊草、燕麦、苜蓿修复地;土壤碱性磷酸酶、转化酶、脲酶的K_m值无规律性变化;V_(max)值和V_(max)/K_m值表现为不同植物生长的盐碱化草地大于石油污染草地,其中石油污染羊草修复地又大于石油污染裸地。5.5种土壤酶热力学参数?G(活化自由能)、?H(活化焓)、?S(活化熵)、Q_(10)(温度系数)、E_a(活化能)在石油污染和重度盐碱化草地中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随温度升高,5种土壤酶Q_(10)、?H、?S呈逐渐减小趋势,?G呈逐渐增大趋势。6.在石油污染和重度盐碱化草地两种生境中,各样地土壤酶Q_(10)、?H、?S、E_a大小不同,?G差异不显着。土壤过氧化氢酶?H、?S、E_a无规律性变化;土壤多酚氧化酶?H、?S、E_a在石油污染草地小于重度盐碱化草地(除羊草修复地外);土壤碱性磷酸酶、转化酶、脲酶?H、?S、E_a在不同植物生长的盐碱化草地小于石油污染草地,且石油污染羊草修复地又小于石油污染裸地。(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鲁文花[8](2019)在《弓形虫氨基肽酶N3的定位和酶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生动物,属于顶端复合体,可感染几乎所有.的有核细胞,引起人畜共患的弓形虫病。目前,弓形虫病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迫切需要找到有效的药物靶点,以开发治疗弓形虫的新型药物。氨基肽酶作为一种蛋白酶在蛋白质成熟、多肽降解和蛋白质稳定等方面起关键性作用,并作为药物靶点已在人类和动物疾病的防治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尤其是疟原虫病的防治已经将这些氨基肽酶联合作为有效的药物靶点,而关于弓形虫氨基肽酶的研究,非常少见。因此,本研究为氨基肽酶作为弓形虫药物靶点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弓形虫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弓形虫氨基肽酶N3(TgAPN3)的亚细胞定位和生化特性。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同源性比对显示,TgAPN3的氨基酸序列与哈氏哈蒙德虫酶具有高度同一性(97%),与人源氨基肽酶N的同源性较低(24%);细胞定位分析显示TgAPN3定位于虫体的胞浆内,与致密颗粒的标志性蛋白共定位;为了分析TgAPN3的酶活性,使用大肠杆菌对重组的弓形虫氨基肽酶N3(rTgAPN3)进行了体外表达,纯化后的蛋白对H-Ala-MCA荧光底物显示出了明显的酶活性;pH的变化对TgAPN3的酶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该酶在酸性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活性,在pH为7.0时显示出了最大酶活性;不同金属离子影响TgAPN3的酶活性,与其他金属离子相比,Co2+离子对酶活性的增强效果最为明显;底物偏好性鉴定结果显示,该酶优先选择含有N-末端为Ala残基的底物,其次是Tyr和Cys;酶抑制剂的鉴定结果显示,bestatin和phebestatin显着抑制了 rTgAPN3的酶活性。因此,TgAPN3在酸性环境及金属离子Co2+作用下,以H--Ala-MCA作为底物时具有高活性。弓形虫分裂期间在致密颗粒和PV中检测到TgAPN3,表明致密颗粒蛋白成熟和分泌的潜在作用。这结果对TgAPN3的定位分析为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而TgAPN3体外生化特性的鉴定为该酶作为弓形虫药物靶点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21)
姬强,马媛媛,刘永刚,王锐,孙权[9](2019)在《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结构体与活性碳分布、转化酶动力学参数及小麦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生物质炭输入土壤后与水稳性团聚体的作用机理,及对土壤活性碳库、微生物活性、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以生物质炭和秸秆碳为外源碳材料,两者等碳量添加条件下,在小麦不同生育期采用湿筛法、电镜扫描、酶动力学方程等方法,测定土壤结构、酶活性、活性有机碳、及小麦产量等指标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生物质炭添加下,土壤>0.25 mm大颗粒团聚体显着增加了16.9%—45.8%;土壤结构体分布以土壤大颗粒团聚体为主,含量约为小颗粒团聚体的2倍。生物质炭少量或适量添加(0.8%或2.4%),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加了9.7%—33.6%,溶解性有机碳降低了12.6%—27.5%;而过量添加下(8%),则呈现正好相反的规律。生物质炭输入下,转化酶动力学参数Km、Vmax、k分别下降了17.3%、17.0%、16.1%。生物质炭适量添加下,小麦产量增加了14.9%—19.1%;秸秆3%和10%添加水平下,小麦产量则下降了37.3%和90.1%。整体而言,生物质炭通过增加>0.25 mm大颗粒团聚体的形成及土壤转化酶的活性来促进土壤结构和作物的生长的改善,且生物质炭在2.4%水平下的生物质炭添加改善作用最为突出,有助于研究区域过剩秸秆资源的资源化利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李娜,兰海英,康乐,陈宏超,徐梅[10](2019)在《重组突变巴曲酶酶动力学及活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重组突变巴曲酶进行酶动力学初步研究,并建立一种蛇毒类凝血酶活性测定方法。方法使用可控温(37℃)紫外分光光度计,采用酶动力学测定法,测定重组突变巴曲酶的米氏常数,优化活性测定方法的反应时间和线性范围,验证此方法精密度,并用发色底物法与血浆凝集法同时测定不同蛇种来源的类凝血酶活性。结果重组突变巴曲酶的米氏常数(37℃)Km值为256.28μmol/L、Vm值为0.005 077μmol/min。该法呈现相应的剂量关系曲线,反应时间优选为0~20 min,线性范围优选为1~16.8 nmol/L,拟合度R~2≥0.99,方法精密度的变异系数≤5.0%。两种不同方法测定不同蛇种来源类凝血酶的活性单位比例范围为3.3~3.7(发色底物法/血浆凝集法),比例关系一致。结论建立的蛇毒类凝血酶活性测定方法拟合度优,精密度高,可测定不同来源的类凝血酶活性,并可替代传统血浆凝集活性测定法。(本文来源于《蛇志》期刊2019年01期)
酶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事这项研究工作的目的和重要性:基于目前生活条件变化和工作压力的增大,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不断的增加,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许多方面仍是一个挑战,同时也促使他们在开发治疗糖尿病的疗法方面越来越具有创新性。小球藻除营养保健功效外,利用小球藻作为生物能源的生产原料也备受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关注。随着人类研究的逐步深入,其潜在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将被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小球藻资源必将前景广阔。研究表明小球藻中活性物质对人体大有益处,因此针对其对-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作相关性研究。实验内容主要涉及小球藻中的活性物质的粗提取方法操作,经高压热水抽提,离心、萃取、旋蒸、过滤等,获得的含有活性物质的粗提样品的分析。再经过硅胶板薄层层析法的纯化,不断摸索展开剂的两相和比例,使之呈现出条带并确定含有活性的条带。小球藻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中,对有机溶剂的比例、萃取时间进行了优化。在进行薄层层析分离时,对展开剂的选择和比例做优化处理。对小球藻粗提物进行了体外模型酶抑制反应的活性初测试。对小球藻活性物质进行高效液相分析,从该物质中分离出四种化合物。并对四种化合物做酶抑制活性检测,对其中一种有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的化合物进行收集和纯度检测。最终目标产物纯度为96.5%,可用于核磁分析。结果显示四种化合物对-葡萄糖苷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得到的C、H谱图结合和质谱图分析,推测目标产物有部分降解或含有其它化合物。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底物及其特征代谢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测量底物在不同起始浓度下的消耗和形成产物的速率。采用线性回归法和曲线拟合法求算酶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对酶反应体系中的样品浓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间做最佳条件的摸索。用制备的小球藻样品中活性物质对酶的抑制反应,做反应类型是否可逆,得出样品对小球藻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进一步探索这种抑制属于可逆反应中的反应类型是竞争性的还是非竞争性的。并根据米式方程求酶与底物反应的Km值,以及加了小球藻活性物质的酶与底物反应的Km值。本实验课题的研究表明,小球藻的活性物质中含有-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经分离纯化的抑制剂在体外试验中可抑制酶的活性。然而对于所得目标产物的结构有待进一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酶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杨付来,王月华,赵真真,张兰,张燕宁.甜菜夜蛾SeGrx1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纯化及酶动力学研究[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刘玉田.小球藻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酶动力学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3]..水稻土碳氮循环关键酶动力学特征及其温度敏感性对外源碳添加的响应机制研究获进展[J].江西饲料.2019
[4].张婧妍,刘亚婷,唐红进.天然产物SalvianolicAcidA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的酶动力学和分子对接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9
[5].李一龙.基于酶动力学调控技术在金纳米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D].湖北科技学院.2019
[6].高延静.基于脂质体与DNA的酶动力学与细胞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9
[7].冯程程.松嫩石油污染及重度盐碱化草地土壤酶动力学及热力学特征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8].鲁文花.弓形虫氨基肽酶N3的定位和酶动力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9
[9].姬强,马媛媛,刘永刚,王锐,孙权.秸秆生物质炭对土壤结构体与活性碳分布、转化酶动力学参数及小麦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9
[10].李娜,兰海英,康乐,陈宏超,徐梅.重组突变巴曲酶酶动力学及活性分析研究[J].蛇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