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性帕金森病线粒体DNA部分点突变的研究

早发性帕金森病线粒体DNA部分点突变的研究

王进, 林仲辉, 程道宾, 马朝桂, 袁志刚[1]2004年在《早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线粒体DNA部分点突变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验证线粒体DNA点突变与早发性帕金森病 (PPD)的相关性 ,并了解中国人线粒体DNA点突变特点。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斑点杂交、放射显影定性方法对 4 0例PPD患者及 4 8名健康对照组A4 336C、G5 4 6 0A、A10 398G、A13780G突变点进行检测 ,对 2 0例PPD组和 2 0例对照组碱基位点 10 2 5 6~ 10 5 77线粒体DNA片段测序。结果 PPD组A10 398G、G5 4 6 0A、A4 336C、A13780G ,4个位点的突变率均高于对照组 ,而且PPD组A10 398G突变率 (5 0 0 % )显着高于对照组 (14 6 % ) (P =0 0 0 0 1) ;其他 3个突变点PPD组的突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意义 ;新发现碱基位点 10 4 0 0C/T多态性。结论 线粒体DNA突变与PPD的发病存在相关性 ,A10 398G突变很可能是PPD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人线粒体DNA存在 10 4 0 0C/T多态性和PPD患者A10 398G高突变率 (5 0 0 % )特点

林仲辉[2]2004年在《早发性帕金森病线粒体DNA部分点突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为验证线粒体DNA点突变与早发性帕金森病(PPD)的相关性,并了解中国PPD患者线粒体DNA点突变特点。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斑点杂交、放射显影定性方法对40例PPD患者及48名健康对照组A4336C、G5460A、A10398G、A13780G突变点进行检测及测序20例PPD组和20例对照组碱基位点10256~10577线粒体DNA片段。结果 40例PPD组存在A10398G突变20例占50%;A13780G 5例占12.5%;A4336C 2例占5%;C10400T 19例占47.5%。对照组:A10398G 7例占14.6%;G5460A 2例占4.2%;A13780G 1例占2.1%;C10400T 20例占41.7%;未检测到A4336C突变。 PPD组A10398G、G5460A、A4336C、A13780G,4个位点的突变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PPD组A10398G突变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其它3个突变点PPD组的突变率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新发现碱基位点C10400T突变PPD组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线粒体DNA突变与PPD的发病存在相关性:A10398G突变很可能是PPD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人线粒体DNA存在:10400C/T多态性和PPD患者A10398G高突变率(50.0%)特点。

王进, 林仲辉, 程道宾, 马朝桂, 袁志刚[3]2004年在《早发性帕金森病线粒体DNA部分点突变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验证线粒体DNA(mtDNA)点突变与早发性帕金森病(PPD)的相关性,并了解中国人mtDNA点突变特点。方法用PCR,斑点杂交、放射显影定性方法对38例PPD患者及24名健康对照

罗曙光, 杨华丹[4]2008年在《帕金森病部分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帕金森病(Parkinson d isease,PD),由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在1817年首先描述,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D多发生于中老年人。部分患者发病时年龄较小,称为早发性帕金森病(praecox PD,PPD)。P

程道宾[5]2003年在《广西地区早发性帕金森病Parkin基因1~7号外显子缺失突变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Parkin基因1~7号外显子缺失突变与广西地区早发性帕金森病(PPD)的关系;分析PPD相关的临床特点。 方法:研究对象是39例广西地区的PPD患者,男29例,女10例;用PPD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TE缓冲液溶解DNA;每样本设立内对照,通过PCR扩增每位患者Parkin基因1~7号外显子、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arkin基因1~7号外显子缺失突变;最后,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39例PPD患者中,1例5号外显子缺失,汉族;1例6号外显子缺失,瑶族;发病年龄均大于30岁,无家族史;外显子缺失者临床特征与其他患者无明显区别,均有静止性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其中,21例(含6号外显子缺失者)服安坦和金刚烷胺,药量少,疗效好;18例(含5号外显子缺失者)服左旋多巴制剂,疗程0.5~14年,尚无运动障碍、开关现象和剂末恶化。 结论:Parkin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可能与广西地区部分PPD发病有关;广西地区汉、瑶族PPD患者Parkin基因1~7号外显子缺失突变与其他地区各民族PPD患者无明显差异;Parkin基因外显子缺失突变可见于发病年龄较大的PD患者;PPD患者普遍对安坦和金刚烷胺敏感,较少出现左旋多巴制剂所致的运动障碍、开关现象和剂末恶化。

石振华[6]2008年在《过表达线粒体铁蛋白在由6-OHDA诱导的帕金森模型中的保护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帕金森病是和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特异性退行病变。一些神经毒剂如6-羟多巴胺(6-OHDA)可以在一些试验模型中模拟这一病理过程。研究表明,神经细胞内铁平衡紊乱和氧化应激与PD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细胞质铁蛋白可以截获储存铁,因而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潜在的铁诱导的自由基损伤。线粒体铁蛋白(mitochondrial ferritin, MtFt)是2001年发现的一个定位在线粒体上的蛋白质,和细胞质铁蛋白的H链(H-ferritin)有很高的同源性,而且它们的亚铁氧化酶中心的氨基酸序列相当保守。其功能还不明了。最近的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MtFt可以特异的在脑的皮质和脊髓神经细胞内表达,而这些区域是耗氧较多、代谢活性较高的区域。以前的研究表明,过表达MtFt可以造成细胞内铁的重新分布,导致细胞内铁缺乏,使得癌细胞对叔丁基过氧化氢造成的氧化损伤的敏感性增加。为了研究MtFt在6-OHDA诱导的PD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我们在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SH-SY5Y中过表达鼠的MtFt,建立了MtFt-SY5Y和P10-3-SY5Y(空质粒对照)细胞系。实验中我们选择了6-OHDA诱导的SH-SY5Y、MtFt-SY5Y和P10-3-SY5Y细胞作为细胞模型,运用了MTT、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成相,细胞免疫荧光和蛋白质杂交等方法研究了氧化应激状态下MtFt-SY5Y细胞的凋亡特性。结果如下:(1)成功的将MtFt基因转入到神经细胞SH-SY5Y中,建立了MtFt-SY5Y和P10-3-SY5Y细胞系,发现过表达MtFt可以显着的抑制细胞的生长,这可能是由于胞质内铁缺失造成的。(2) MtFt的表达抑制了由6-OHDA造成的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钙离子和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增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这些指标差异显着(p<0.01)。(3)一个有趣的现象是,MtFt的表达上调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的表达,造成细胞内NO浓度显着升高。与野生型SH-SY5Y或转空质粒P10-3-SY5Y细胞相比,NO增加了两倍多,差异极其显着(p<0.01)。(4) MtFt的表达保护了线粒体复合物I的酶活性,经6-OHDA处理的P10-3-SY5Y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其线粒体复合物I的酶活力下降了约70%,而经6-OHDA处理的MtFt-SY5Y细胞,其线粒体复合物I的酶活力仅降低了约20%,统计结果表明,其差异极其显着(p<0.01)。(5)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均证明了MtFt的表达抑制了细胞色素C的释放。(6) MtFt的表达显着的抑制了由6-OHDA诱导的LIP的升高,经6-OHDA处理的P10-3-SY5Y细胞,其胞内的LIP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150%,而MtFt-SY5Y细胞经相同条件处理后,于对照组相比,其LIP仅增加了约50%,统计结果显示,差异显着(p<0.01)。(7)核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分析技术都证明了MtFt的表达抑制了由6-OHDA引起的细胞凋亡。SH-SY5Y和P10-3-SY5Y细胞经药物处理后凋亡率分别为70%和67%左右,而MtFt-SY5Y的凋亡率仅为10左右%,统计结果显示,其差异极其显着(p<0.01)。(8) Wester blot研究发现, MtFt的表达降低了Bax的表达,对于MtFt-SY5Y细胞,Bcl-2、ferritin、TfR和NF-kB的表达水平无论是用药物处理还是不用药物处理都没有显着变化。相反,对于P10-3-SY5Y细胞,这些检测指标都发生了显着变化。结论:本论文首次将MtFt转染到神经细胞SH-SY5Y中,在6-OHDA诱导的PD细胞模型上,研究了MtFt在氧化应激状态下的功能以及铁代谢和PD的关系。本研究结果首次证明,MtFt在保护神经细胞线粒体免受由6-OHDA诱导引起的氧化损伤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铁的代谢,抑制Fenton反应,从而减少活性氧和过氧亚硝基的生成,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防止线粒体膜电位崩溃,保持细胞内钙离子平衡,阻止LIP的增加和细胞色素C的释放,抑制凋亡信号通路上促凋亡蛋白的表达,维持抗凋亡蛋白的表达等多途径而起到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的。尽管MtFt上调了iNOS的表达,增加了细胞内NO的水平,但是由于ROS的产生减少,所以ROS和NO反应产生的过氧亚硝基也会减少,从而阻抑了由6-OHDA诱导的通过ROS/NO途径对细胞引起的凋亡信号通路,而起到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调节MtFt在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可以十分有效的防止PD的发生,显着的阻抑由神经毒素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本研究结果对于人们深入了解PD的致病机理和今后的有效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MtFt属于内源性蛋白,所以它的表达不会对机体产生副作用,因此深入了解并掌握MtFt的调控机制应当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我们的工作对于PD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策略。

王玉全, 李程程, 孟爱民, 樊飞跃[7]2019年在《线粒体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过程。众多疾病与细胞衰老有关,衰老机制的研究对相关疾病致病机制的认识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于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氧化自由基学说、DNA损伤积累和端粒缩短等。线粒体的质量、活性改变与细胞衰老密切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活性氧类代谢紊乱,造成DNA损伤,激活DNA损伤应答,导致细胞衰老。线粒体自噬能够选择性清除衰老、损伤的线粒体,促进线粒体更新,维持线粒体功能,缓解细胞衰老。

参考文献:

[1]. 早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线粒体DNA部分点突变的研究[J]. 王进, 林仲辉, 程道宾, 马朝桂, 袁志刚.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2]. 早发性帕金森病线粒体DNA部分点突变的研究[D]. 林仲辉. 广西医科大学. 2004

[3]. 早发性帕金森病线粒体DNA部分点突变的研究[C]. 王进, 林仲辉, 程道宾, 马朝桂, 袁志刚. 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4

[4]. 帕金森病部分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罗曙光, 杨华丹. 内科. 2008

[5]. 广西地区早发性帕金森病Parkin基因1~7号外显子缺失突变的研究[D]. 程道宾. 广西医科大学. 2003

[6]. 过表达线粒体铁蛋白在由6-OHDA诱导的帕金森模型中的保护机制的研究[D]. 石振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08

[7]. 线粒体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J]. 王玉全, 李程程, 孟爱民, 樊飞跃. 医学综述. 2019

标签:;  ;  ;  ;  

早发性帕金森病线粒体DNA部分点突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