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德州市253000
摘要:目前工程建筑常见结构类型以混凝土结构居多,混凝土以其较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工程建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较为复杂,施工技术标准较高,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的影响而发生质量问题,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混凝土的结构优势,就需充分了解混凝土内部结构,掌握其专业施工技术从而降低各种不利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实现各物质要素的优化配置,为提高工程建筑整体质量创造条件。
关键词: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在整个工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要想确保整个工程建筑的整体质量,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具有积极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建筑企业只有不断完善施工技术,加强对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努力提升工程建筑的质量和性能,才能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在工程建筑中,建筑企业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完善,了解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和提升混凝土建筑质量奠定基础。
1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与影响因素
1.1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常用的施工材料,它通过对水泥骨料的科学配比,借助水分与添加剂等辅料的帮助,再经过专业的技术处理而形成的硬度、形状等符合建筑需要的混合材料。混凝土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可根据工程需要塑造成不同的整体造型。搭配钢筋使用后,其稳定效果和承载能力会进一步增强,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结构之一。混凝土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可塑性,并且组成混凝土的施工材料获取简单,总体造价较低,因此已经成为当前工程建筑中使用极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的抗震性、稳定性能满足现代工程建筑的需求,并且可根据工程建设标准及结构变化,对其受力能力进行调整。并且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废料(如粉煤灰)等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不仅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节约了施工成本。但是由于混凝土自重大、养护耗时长的劣势,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裂缝,所以要通过强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来不断提升混凝土的结构性能。
1.2影响结构质量的各个因素
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裂缝问题,由于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种类较多,且各项性能指标、配合比例具有较高的要求,经过专业的配比、搅拌后形成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在搅拌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裂缝。裂缝问题是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之一,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有温度、混凝土自缩和材料配合比三个方面。混凝土在成品过程中,外界环境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时就容易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加大,混凝土组成材料在发生热胀冷缩的过程中会产生温度应力,温度应力与混凝土内外温差呈正相关关系,当温度应力超出混凝土自身结构承受的受力范围时,就会产生裂缝,另外由于水泥的水化热造成的温度应力也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混凝土的自缩是在其制造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导致混凝土含水量下降,水分的蒸发量大于混凝土的正常蒸发水分总量,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收缩引发裂缝;组成混凝土材料的粗集料种类繁多且标准较高,不仅要求粗骨料清洁、干燥,同时要求其没有受到风化影响,也没有混合其它杂质,其原料直径以及粗细骨料配比等要素都会影响到混凝土质量,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容易引发混凝土质量缺陷。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
2.1运输和搅拌
运输和搅拌是混凝土施工环节必不可少的工序。混凝土搅拌前要对构成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砂石料、石灰、水、各种添加剂等的质量符合施工标准。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要求确定混凝土结构最佳配合比,要通过科学计算,多次试验来确保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搅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搅拌顺序和相关操作规范进行,同时要控制好搅拌温度,以此降低搅拌过程中各种干扰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转载次数都要控制在最低限度,同时运输过程中要通过涂刷防粘液的方式来降低离析现象的发生几率。运输到现场的混凝土还必须经过严格的检验,在塌落度等指标满足施工标准的前提下方可使用,若发生混凝土离析现象,要经过二次搅拌处理后才能使用。
2.2控制温度应力
温度应力是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应从合理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入手。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或合理控制水泥用量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造成的温度应力影响。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低热水泥材料,可以合理应用新材料来控制温度应力。合理控制水泥用量,加入适量的减水剂控制热量增长也是消除温度应力的有效方式。另外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要降低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夏季施工要避开一天当中的高温时段,采取遮阳、喷雾洒水、敷设冷水管等方式来降低外界高温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冬季施工时可降低拌和用水量、提高水泥标号、拌和设备经过防寒处理等措施来控制温度应力。
2.3严格控制浇筑程序
混凝土的浇筑程序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点控制环节,浇筑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基于此,混凝土浇筑环节要严格依据浇筑规范标准、操作流程等有效开展,同时要合理控制好浇筑时间和浇筑高度。整个浇筑工作要采取分层推进的方式,在上层混凝土完全覆盖住下层混凝土时方可进行浇筑,并且要严格控制好相邻两层混凝土之间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因浇筑时间、浇筑高度、厚度不合理引发的混凝土层与层之间的凝固现象。外界自然环境中的温湿度等对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大影响,混凝土浇筑工作也要注意天气变化,相关技术人员要时刻关注外界自然天气,结合外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好作业时间。
2.4振捣与养护
振捣过程中所采用的振捣设备要保证插电均匀,以免因存有遗漏之处影响混凝土的散热而产生裂缝。振捣作业主要是针对混凝土顶部,中部和坡脚三处进行,振捣操作要掌握好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严禁漏振或过振现象,确保振捣工作要全面不留死角,同一个地方不应超过12S,直到外观上看到没有气泡冒出即可。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反复抹压,从而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裂痕,并利用保鲜膜和塑料袋覆盖的方式进行防护。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相应的养护。针对外界温度的不同采取的养护措施也会有所差异,如外界温度影响较小的时候可采取自然养护的办法,在夏季或冬季要采取必要的人工养护。通过覆盖麻袋或湿草,定期洒水等方式来保持混凝土表面水分,降低裂缝发生几率。
结语
在建筑市场竞争形势愈发严峻的今天,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确保工程建筑整体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新时期城市化发展规模的逐步扩大,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建筑企业只有通过优化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才能有效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相关人员需结合现代化工程建筑特点及需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来解决混凝土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明昊.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04):193-194.
[2]钮依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2019(08):99.
[3]张子照.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居舍,2019(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