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

项利娟, 陈春晓[1]2006年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308(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IBD)遗传易感性、疾病活动性和严重性的关系。方法IBD患者共52人,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组32例,克罗恩病(CD)组20例。TNF-α-308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并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评估IBD临床疾病活动指数。结果UC和CD组TNF1、TNF2两种多态性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BD患者中,TNF2型的CRP水平(21.40±10.56mgL)较TNF1型(11.47±6.02mgL)显着增高(P<0.05),TNF2型中,中重度临床疾病活动指数的患者所占比率高于TNF1型携带者(P<0.05)。结论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为炎症性肠病的非遗传易感因素,而与其活动性、病情严重程度相关,TNF2等位基因频率的增加预示IBD的活动及疾病的更严重

周国胜, 吴正祥[2]2008年在《炎症性肠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与克罗恩病,病因至今未明,可能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后者受其基因多态性影响.肿瘤坏死因子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基因携带率影响炎症性肠病的疾病易感性与临床表现,存在种族与区域差异,对疾病的发展和预后产生重要作用.

项利娟[3]2004年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免疫介调的慢性炎症性胃肠道疾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但在免疫、遗传、和病原学叁方面日臻完善。一些临床观察提示遗传因素促成炎症性肠病的易感性,包括炎症性肠病的家族集聚。人类研究多种基因产物促成了炎症性肠病的个体危险性,候选基因包括编码HLA抗原、肿瘤坏死因子(启动子序列多态性)等。关于TNF-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的研究国外有相关报道,但国内少有报道。本组研究TNF-α-308位点多态性基因型在中国人群炎症性肠病中的分布情况,及该分布频率与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IBD临床活动指数(CAI)的关系,其目的是为研究TNF-α-308位点多态性与IB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基因多态性与IBD活动性、严重性的关系。通过TNFα-308位点多态性分析,以探讨TNF-α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根据2000年成都会议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治规范,通过临床、放射学、内镜、病理检查确诊,一组IBD患者共52人,均为浙一医院、邵逸夫医 鲤旦竺巫丝选兰丝二一一一一一一一院消化科住院病人,其中UC病人犯例,男22人,女10人,年龄18一63岁,平均年龄43.8岁;CD病人20例,男10人,女10人,年龄14一78岁,平均年龄38.1岁。以上病例收集自2003、7至2004、3。另一组来自上虞市人民医院不相关的健康体检者中正常人设立对照,共30人,男18人,女12人,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8.6岁。 2、研究方法:所有研究对象下NF一a一308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卿erase Chain Reae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fength polymorphism,P CR一RFLP)方法。病人组血清C一反应蛋白浓度测定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D活动指数(C DAD临床上采用较为简便实用的Harvey和Bradshow标准(简化CDAI),UC活动指数(UCAI)根据Liehtiger标准,CDAI全5为疾病中重度活动,UCAI扒O为中重度活动,入院叁天内评分 3、统计方法:基因型采用直接基因计数法计算,病人组与对照组组间基因型分布及病人组组内两种基因型分布与IBD临床活动指数CAI的关系比较采用广检验,P值以Fisher精确概率法估计,病人组两种多态性基因型分布与CRP关系的比较用非参数检验Wllconxon秩和检验,P<0.05表明差别有显着意义。均在SPSS12.0软件包上完成。叁、结果与讨论 本实验研究的结果发现二TNF一a一308位点基因型分布如下:UC组TNFI/1型21/32(62.5%)厂1,NFI/2型10/32(34.4%)厂INFZ/2型l/32(3.1%);CD组TNFI八型13/20(65.0%)厂rNFI/2型7/20(35.0%),TNFZ/2型0/20(0.0%);对照组rINFI/l型19/30(63 .4%),TNFI/2,10/30(33.3%)厂rNFZ/2型l/30(3.3%)。UC和CD组下冈Fl、TNFZ两种多态性基因型分布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别 (P>0.05)。IBD患者中,TNFI型的CRP平均浓度为11 .47士6.02mg/L,TNFZ型平均浓度为21.40士10.56m叭,TNFZ型携带者的C即水平较TNFI型显着高第2页共2页…~.............一一一一一一鲤望登巫垫塑选鱼至一(P<0.05)。UC、CD组TNFZ型UCAI全10、CD户J全5者分别为9/12(75.0%)、5/7(71.4%),TNFI型UCA仓10、CDAI全5者分别为6/20(30.0%)、2/13(15.4%),统计结果发现IBD中,TNFZ型携带者中、重度活动期的患者所占比率高于TNFI型携带者(P<0.05) 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一a)是一种在广泛疾病领域起作用的促炎和免疫调节因子,基因位于人类MHC第3区第6号染色体6pZI处,TNF一a基因与MHC基因紧密连锁,在启动子区域具有多态性,包括微卫星多态性和寡核普酸多态性。已研究的寡核普酸多态性位点包括一1031(T*C)一863(C*A)一851(C*T)一429(G*C)一376(G*A)一308(G*A),和·238(G*A)。由于TNF一a基因与MHC基因紧密连锁,TN下一a基因多态性有可能是机体对MHC相关疾病有遗传易感性的原因;TNF一a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分布是非随机性的,而很可能与选择性的功能表达相关。许多研究表明TN下一a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密切相关。己有多个多态性位点以被研究证实,其中一308位点研究较多。T刊[F一a基因启动子区域内一308位点的双等位基因多态性,表现为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形式:将一308位是鸟嚓吟(G)的等位基因定义为常见型TNFI(纯合子),为腺嚓吟(A)时定义为稀少型TNFZ,即TNF一308位G被A替换,形成TNFZ等位基因形式(包括TNFZ/2纯合子和TNFI/2杂合子)。一些体外试验表明TNF一308位多态性可影响转录和产量,许多研究表明TNFZ等位基因较TNFI有更强的转录活性。有研究报道TNTZ与发病率及疾病病情密切相关。本实验通过对52名中国人群IBD患者TNFa一308位点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TNFI、TNFZ型在UC、CD中的携带频率与健康对照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CRP?

杨小明, 智发朝, 赵芯梅, 吕超兰, 王焕景[4]2009年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多项研究证明TNFα基因启动子序列的G-308A多态位点与西方白种人炎症性肠病(IBD)明显相关。目的初步探讨TNFα基因G-308A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和中国部分汉族人IBD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50例健康对照者、45例克罗恩病患者和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该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TNFα基因G-308A位点在叁组研究对象中均未发现突变型基因型。结论TNFα基因G-308A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炎症性肠病无相关性。

夏冰, JBACrusius, 张贵水, 郭海建, 邓长生[5]1997年在《炎症性肠病患者淋巴毒素α、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以及白介素6产量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测定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淋巴毒素α基因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以及白介素6产量的关系。2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20例溃疡性结肠炎,2例克隆病)和10例健康对照者参加研究。淋巴毒素α基因和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片段由基因组DNAPCR扩增而来,采用ELISA法测定周围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以及白介素6产量。结果:炎症性肠病淋巴毒素α基因型1和2杂合子略高于正常对照组(11/12对1/10,P=0049);而且淋巴毒素α等位基因2与周围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的高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产量有关。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与炎症性肠病无显著性相关。认为:中国人群炎症性肠病患者淋巴毒素α基因可能对肿瘤坏死因子α产量起一定作用。

袁岸龙, 夏冰, 侯炜, 余玉红, 毛琳[6]2004年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病因不明。许多现象提示IBD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相关,例如IBD的家族聚集性,单卵双生子共患率高于双卵双生子,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高于患者配偶等。最近发现NOD2 /CARD15基因是CD的易感

包文霞[7]2016年在《中国汉族人群PRKCDBP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以慢性、反复复发为其特征。该病最先在北欧和北美洲人群中发现,随后在西欧、南欧、日本等世界各地均有报道,近年来,随着我国内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IBD在我国被发现,关于IBD的发病机制领域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以往IBD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近年来多个研究证明IBD特别是CD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自2001年Hugot研究小组及Ogura研究小组发现第一个CD易感基因(NOD2,后改名为CARD15)后,越来越多的基因被发现与IBD相关。目的:初步探讨蛋白激酶C delta结合蛋白(protein kinase Cdelta-binding protein,PRKCDB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051992,T507C)的遗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81例IBD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抽提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FLP-PCR)联合基因测序验证检测PRKCDBP基因rs1051992位点基因型,计算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采用?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分析IBD与对照组该位点SNP的分布差异,并统计分析该位点基因型与IBD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CD组、UC组及正常对照组PRKCDBP基因rs105199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CD组与正常对照组、UC组与正常对照组rs1051992(T507C)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型-临床资料分析发现CD患者基因型分布与性别相关,CT基因型为男性CD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OR=12.8,95%CI:2.095-78.597),而与发病部位、疾病行为、有无肛周病变无关。UC患者基因型分布与性别、发病部位无关(P>0.05)。结论:PRKCDBP基因rs1051992位点CT杂合子基因型为男性CD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PRKCDBP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男性CD患者发病相关。

杨小明[8]2009年在《OCTN1、OCTN2及TNF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和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近年来IBD的发病率尤其是C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双气囊小肠镜的应用,CD的检出率逐年上升。以往一直认为IB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近年来诸多研究证明IBD特别是CD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炎症性肠病是携带遗传易感基因的宿主在环境因素作用下,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因此遗传因素在炎症性肠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对基因研究的重点已由全基因组序列测定转移到了对基因组中个体基因多态性和功能的研究。个体基因多态性的主要形式是单链核苷酸多态性(Singl 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NP被公认为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微卫星多态性”这两种遗传标记之后出现的“第叁代DNA遗传标记”,是目前全世界基因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2001年欧洲Hugot研究小组及美国Ogura研究小组几乎同时发现了人类第一个CD易感基因NOD2基因,后改名为CARD15,并证实该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Arg702Trp、Gly908Arg和Leu1007fsinsC是白种人CD的易感基因,但后续的研究证明此叁个SNP位点与日本人及我国香港人、浙江人CD患者无关。我们课题组对广东地区CD患者NOD2基因的上述叁个SNP位点进行研究发现其与CD无显着相关,但通过基因测序的方法发现了可能与中国人CD密切相关的P268S位点,并已成功构建了该位点的突变型真核表达载体。此后,西方多个研究小组通过全基因扫描的方法分别对欧洲高加索人、犹太人、英国、法国、巴尔干、德国、加拿大(魁北克)等地区的IBD患者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些与IBD,特别是CD患者密切相关的SNP位点,主要位于OCTN1、OCTN2、TNFα、IL23R、ATG16L1、PTPN2、10q21、NKX2、IRGM、MST1、DLG5、5p31等基因中。其中位于OCTN1基因中的rs1050152位点、OCTN2基因中的rs2631367位点和位于TNFα基因中的G-308A位点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rs1050152位于OCTN1基因第9外显子中,正常为C,突变为T,导致第503位的氨基酸由亮氨酸(Leu)变成苯丙氨酸(Phe),而影响对肉毒碱的转运,使细胞内肉毒碱含量下降,导致脂肪酸氧化受抑,能量产生不足,最终出现细胞代谢紊乱;rs2631367位于OCTN2基因启动子区,正常为G,突变为C,其发病机制可能是该突变破坏了OCTN2基因的热休克元件(heart shock element),从而影响肉毒碱的转运,Peltekova等首次报道了以上两个SNP位点与欧洲CD患者明显相关,存在其中一个突变可使CD的患病风险提高2.5倍,同时具有两个变异发病风险提高4倍;G-308A位于TNFα基因启动子区,Wilson等首先报道了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内-308位点的双等位基因多态性,各项研究表明TNFα在IB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G-308A位点多态性可影响TNFα的生物学作用从而可能参与IBD的发病。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基因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初步探索与西方人CD患者相关的上述叁个多态性位点与中国部分汉族人IBD患者的相关性,进一步为IBD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有可能为临床治疗IBD提供一种新的基因治疗靶点。材料和方法:1、收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及普外科确诊、临床资料完整、彼此无血缘关系的广东及外省籍(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CD和UC患者(诊断标准采用2007年制定的IBD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除外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各45例。UC患者中病变位于直肠6例,左半结肠12例,右半结肠6例,全结肠21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58±15.81)岁;CD患者中病变部位位于小肠19例,结肠14例,小肠合并结肠9例,直肠3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32.91±10.54)岁。对照组取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7.62±12.62)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外周血5ml。2、CD、UC及健康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5ml置于加入枸橼酸钠的抗凝管中,-20℃保存。按TIANGEN公司提供的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应用特异性结合DNA的硅基质材料离心吸附柱法提取血液白细胞基因组DNA,提取成功后置-70℃保存。3、针对上述叁个SNP位点用Primer5.0软件设计PCR引物,PCR方法扩增分别包含这叁个SNP位点在内的DNA片段,扩增产物以1.5%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以确保目的片段扩增成功,然后采用切胶纯化试剂盒(TIANGEN公司提供)将目的片段纯化回收,并用分光光度计检测纯化产物浓度。4、将纯化产物分别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roducts,PCR-RFLP)进行研究;测序结果用chromas2判读SNP位点的基因型。酶切产物以2.0%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电泳结果判读SNP位点的基因型。采用基因计数法计算叁个SNP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OCTN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50152与中国部分汉族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通过DNA测序发现,OCTN1基因第9外显子上的rs1050152位点只有少数发生杂合突变(CT),所有叁组研究对象均未发现纯合突变(TT),其中CD组有3例,UC组有4例,健康对照组有6例发生杂合突变,以上发生突变的样本均通过反向测序验证。CD患者该位点基因型频率为6.7%,等位基因频率为3.3%,UC患者该位点基因型频率为8.9%,等位基因频率为4.4%。CD组、UC组与对照组该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12.0%和6.0%)比较叁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0.812和0.770;P值分别=0.715和0.727)。提示rs1050152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IBD无明显相关性。2、OCTN2基因多态性位点rs2631367与中国部分汉族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DNA测序发现CD患者、U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该位点基因型均全部为野生型纯合子GG,即未发现G-207C突变型基因型。提示rs2631367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IBD无明显相关性。3、TNFα基因多态性位点G-308A与中国部分汉族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CD患者、UC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该位点基因型均全部为野生型纯合子GG,即未发现G-308A突变型基因型。提示G-308A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IBD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国外报道的与西方人CD易感性相关的OCTN1基因多态性位点rs1050152和OCTN2基因多态位点rs2631367在中国部分汉族人CD、UC和正常健康对照组之间并无显着性差异,考虑OCTN1/2基因中与西方人CD易感性相关的以上两个主要SNP位点与中国部分汉族IBD患者易感性可能无关。2、位于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G-308A位点未检测出突变型基因型,考虑TNFα基因G-308A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部分汉族人群IBD无明显相关性。

兰秀彩[9]2017年在《LILRA3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基因多态性和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主要累及胃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及粘液脓血便,具有发作与缓解交替发生的特点。对于IBD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的探讨一直是消化系临床医师和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IBD发病机制虽然还不明确,目前世界范围普遍接受的观点为,IBD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应对某些药物、周围环境及肠道微生态变化而产生的失调的免疫反应。人类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活化性受体成员3(Leukocyte Immunoglobulin Like Receptor A3,LILRA3),又称为 ILT-6 或 CD85e,是人类白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家族(Leukocyte Immunoglobulin Like Receptors,LILRs)中的一员。目前国内外关于LILRA3的研究为数不多,已有研究报道其基因多态性同人类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相关,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及淋巴瘤等,且LILRA3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表达增高,这些研究提示LILRA3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人体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关于LILRA3的研究几近空白,鉴于在IBD发病及疾病进展过程中,自身免疫因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推测LILRA3可能参与IBD的发病。为此本研究我们初步探讨了 LILRA3同IBD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9月到2016年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且明确诊断的CD患者185例、UC患者193例及同期在中南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对照者509例。对纳入的研究者收集外周血1ml并详细记录纳入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提取全血基因组DNA,采用PCR-LD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tion Detection Reaction)方法测定LILRA3基因下述位点基因多态性:6.7kb片段缺失、rs103294及rs410852。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同CD及UC发病的关系,分析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同CD及UC各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利用实时定量 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 LILRA3mRNA表达情况,并根据样本基因型信息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研究各位点基因多态性对LILRA3 mRNA表达量的影响。招募于中南医院内镜中心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IBD患者,肠道息肉或肠道新生物患者(即非IBD患者,NIBD)并收集IBD患者结肠炎症部位肠黏膜,NIBD患者正常结肠黏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LILRA3在肠黏膜中的表达定位及在各组黏膜中的表达量。采用qRT-PCR方法研究LILRA3在各组肠黏膜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提取IBD患者及NIBD对照者肠黏膜中的总蛋白,利用western-blotting方法研究LILRA3在各组肠黏膜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慢病毒转染方法构建LILRA3过表达U937细胞系及空载体U937细胞系,采用qRT-PCR方法研究LILRA3过表达后U937细胞主要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等的表达情况;利用Transwell方法研究LILRA3过表达细胞株迁移功能的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研究LILRA3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CCK8方法研究LILRA3对U937细胞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进一步研究LILRA3发挥上述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结果:6.7kb缺失及rs410852无论在基因型水平还是等位基因水平同CD及UC发病均无相关性(P>0.05)。rs103294在基因型水平同CD及UC发病均不相关,但是在等位基因水平,其等位基因频率在C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中的分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4,OR=1.32,95%CI=1.01-1.73),但在U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中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78)。6.7kb及rs103294基因型同CD及UC各临床表型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含有rs410852突变基因型(GG,AG)的CD患者同野生型患者(AA)相比发生肠道狭窄和穿孔的风险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狭窄,P=0.03,OR=0.23,95%CI=0.07-0.75;穿孔,P=0.04,OR=0.20,95%CI=0.05-0.74),rs410852基因型同UC各临床表型之间无相关性。6.7kb片段缺失能够影响LILRA3 mRNA表达,具体表现为纯合子缺失个体(-/-)LILRA3mRNA表达极少,几乎测不出,杂合子缺失(-/+)和野生型个体(+/+)LILRA3 mRNA表达量均明显增高。将叁组中纯合子缺失个体剔除后重新统计发现CD及UC组LILRA3 mRNA表达量较健康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CD vs.HC,P<0.01;UC vs.HC,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LILRA3定位在黏膜固有层细胞的细胞胞浆中,提示LILRA3是一种可溶性的蛋白,这与国外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我们研究还发现在CD及UC患者结肠黏膜标本中LILRA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非IBD组结肠标本(CDvs.NIBD,P<0.01;UCvs.NIBD,P<0.05)。成功构建LILRA3过表达U937细胞株后进一步研究发现,(1)LILRA3能够抑制U93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及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6,IL-6);(2)LILRA3能够减少U937细胞趋化因子的分泌,减少其细胞膜表面上趋化因子受体的数量从而减弱U937细胞的趋化迁移能力;(3)LILRA3能够增加细胞胞膜上清道夫受体的数量从而上调U937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能力;(4)LILRA3可以同时激活细胞内AKT和MEK通路调控U937细胞增殖;(5)LILRA3对U937细胞凋亡没有影响。结论:(1)LILRA3基因是中国IBD人群的易感基因,虽然我们研究结果提示其基因型与IBD的临床表型有关联,但仍需要在其他人口及更大样本人群中进行验证。(2)6.7kb缺失同IBD发病无明显相关性,但能影响LILRA3 mRNA水平的表达。(3)LILRA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IBD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标本中均显着增高(CD患者升高尤为显着),且IBD患者肠黏膜LILRA3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相比亦明显增多,这些新发现为今后LILRA3成为IBD尤其是CD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4)LILRA3能够抑制U937细胞分泌某些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和IL-6等。(5)LILRA3能够减少U937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减少U937细胞胞膜上趋化因子受体的数量从而减弱U937细胞的迁移能力。(6)上调LILRA3的表达对U937细胞凋亡没有影响。(7)上调LILRA3的表达能够增加U937细胞胞膜上清道夫受体的数量,从而促进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8)LILRA3可能通过共同激活细胞内AKT和MEK信号通路调控U937细胞的增殖能力。

陶雪娥[10]2013年在《中国人群炎症性肠病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多基因复杂疾病,其家族聚集性及同卵双生子高共患率的现象均提示遗传因素在IBD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不同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对IBD易感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种族、地区及人群差异性。近来国外研究显示,欧洲人群IBD的易感基因/位点多达99个,其中与克罗恩病(CD)及炎症性肠病(UC)均相关的有28个。过去一直认为IBD好发于西方国家,但近20

参考文献:

[1].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J]. 项利娟, 陈春晓. 浙江医学. 2006

[2]. 炎症性肠病与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 周国胜, 吴正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3].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D]. 项利娟. 浙江大学. 2004

[4].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研究[J]. 杨小明, 智发朝, 赵芯梅, 吕超兰, 王焕景.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9

[5]. 炎症性肠病患者淋巴毒素α、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以及白介素6产量的关系[J]. 夏冰, JBACrusius, 张贵水, 郭海建, 邓长生.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7

[6].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J]. 袁岸龙, 夏冰, 侯炜, 余玉红, 毛琳. 中华消化杂志. 2004

[7]. 中国汉族人群PRKCDBP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D]. 包文霞. 苏州大学. 2016

[8]. OCTN1、OCTN2及TNF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的研究[D]. 杨小明. 南方医科大学. 2009

[9]. LILRA3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基因多态性和表达及其对单核细胞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D]. 兰秀彩. 武汉大学. 2017

[10]. 中国人群炎症性肠病易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 陶雪娥. 山东医药. 2013

标签:;  ;  ;  ;  ;  ;  ;  ;  ;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