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238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在临床中针对相关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总结发生原因及采取的针对措施。结果:37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出现症状后,予以测血糖低于正常范围,立即监测血糖,给与口服糖水或进食后观察,1小时后复测血糖,血糖仍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意识模糊,精神失常等表现者,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40ml,每30分钟监测血糖一次,观察症状有无改善,直至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病情稳定。结论:注意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变化,监测血糖,规范用药,指导饮食,避免重体力劳动,积极治疗其他疾病,才能有效的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280-02
老年糖尿病(DM)是指老年人由于体内胰岛素(insulin)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引起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物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高血脂,蛋白质水与电解质等紊乱的一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1]。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其诊断标准为血糖≤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就属于低血糖的范畴[2]。本文就3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随即给予积极护理干预后,患者症状消失,病情稳定,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我急诊科的3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1岁~80岁(65岁±6.1岁);糖尿病病史2年~20年(10年±2.2年);所有病人均符合1990年的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给予降糖药物治疗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
1.2方法
37例患者均给与降糖药物治疗或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治疗期间发现低血糖时,检测血糖,结果≤3.9mmol/L,症状轻者即出现肌肉颤抖,心悸,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心率加快,四肢冰冷,立即监测血糖,给与口服糖水或进食后观察,1小时后复测血糖,血糖仍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意识模糊,精神失常,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40ml,每30分钟监测血糖一次,观察症状有无改善,直至恢复正常。
2.结果
37例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主要原因包括:10例为用药不合理,7例为饮食缺乏,5例为肺炎患者,5例为情绪低落,3例为脑梗死患者,3例为劳累过度,3例为腹泻患者,1例为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见表1。所有患者出现症状后,予以测血糖低于正常范围,立即监测血糖,给与口服糖水或进食后观察,1小时后复测血糖,血糖仍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意识模糊,精神失常等表现者,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40ml,每30分钟监测血糖一次,观察症状有无改善,直至恢复正常。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病情稳定。
3.护理干预
3.1心理干预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也不断的变化。由于各脏器功能减退或衰弱,老年人受自身病痛的折磨,老年人的心理逐渐消极化,而我们在老年人疾病的治疗中经常会忽视心理护理。护士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与患者交谈,让患者能把心中的担忧,顾虑等悲观情绪吐露出来,帮助患者及家属一起正确对待疾病,积极治疗,保持良好乐观积极的情绪。
3.2监测血糖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对低血糖的防治非常有效。自我监测血糖可了解血糖控制水平及波动情况,给规范治疗提供依据。老年DM患者一般空腹血糖宜控制在≤7.8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即可,当血糖为≤3.9mmol/L即可出现低血糖症状;其次要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①选择穿刺部位(手指指端温暖,皮肤完好,无红肿,硬结,破溃)②消毒穿刺点待干,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切不可使用含碘消毒液③插入试纸,将试纸电极一端插入血糖仪插口,插入后血糖仪会提示采血(注意手指不可触碰试纸吸血端以及保持血糖仪插口处清洁干燥,血糖试纸条码与血糖仪显示型号一致或免条码试纸不需调节)④取采血针,采血:a.温暖并按摩手指以增加血液循环。b.将手臂短暂下垂,让血液流至指尖。c.用拇指顶紧要采血的指间关节,再用穿刺针在指尖一侧刺破皮肤。⑤采样,从血糖试纸的侧面吸入。注意:刺皮后勿用力挤压,以免组织液混入血样,影响监测结果⑥显示结果,血糖仪可在7至20秒内显示出当前的血糖值,用棉签按压采血点。⑦弃去按压棉签及采血针;还要教会患者识别低血糖症状,当患者在家中出现症状应第一时间监测血糖,采取积极处理措施,当症状只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时可以立即口服糖水或进食,若未缓解或继续加重应立即送往医院处理[3]。
3.3规范用药
老年DM患者的医从性较差,特别是血糖不稳定者。该患者经常会出现下例情况:①会在原有服用降糖药剂量或注射胰岛素剂量的基础上添加剂量;②用药方法不正确;③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进食时间不对;④在正常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不及时进餐。结果出现低血糖反应。如何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就必须规范用药?根据医嘱用药量要准确,用药方法要正确,用药时间要精确,用药后要及时进餐。
3.3.1根据医嘱用药量要准确。老年DM患者监测血糖较高时,由于知识缺乏,会想当然自行增加降糖药或胰岛素的剂量,从而出现低血糖。许多口服降糖药的主要副作用就是低血糖,比如说磺脲类(格列齐特片、格列吡嗪片、格列美脲片)、格列奈类(瑞格列奈片),还有许多口服降糖药物当与胰岛素联合用药时就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比如双胍类(二甲双胍肠溶片、二甲双胍缓释片)、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片、罗格列酮片),随意的增加用药量必然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应该根据医嘱剂量用药,同时调节饮食结构和适当的运动,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
3.3.2用药方法要正确。由于老年DM患者记忆力减退,经常把服药方法记错,也容易导致低血糖。格列齐特片和格列吡嗪片应整片吞服,不能嚼碎、分开或碾碎,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应要嚼服,这就需要老年人的子女和医护人员一起监督老年人服药了。
3.3.3用药时间要准确。磺脲类降糖药必须餐前30min服用,这类药的作用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才能发挥效应,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如瑞格列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若餐前半小时服药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故应餐前5~20分钟口服。
3.3.4用药后要及时进餐。在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不及时进餐极易引起低血糖。葡萄糖是脑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由于脑细胞本身不能储备糖原,也不能利用循环中的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只能依靠葡萄糖提供,所以极易发生低血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4指导饮食,避免重体力劳动
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制定总热量,合理安排食物组成及分配。适当的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等,最佳运动时间为餐后1小时,运动强度以活动时患者的心率达到个体60%的最大耗氧量为宜,活动时间为30~40min/天。
3.5积极治疗其他疾病
根据临床收集资料发现:37例低血糖患者其中5例为肺炎,3例为脑梗死,3例为腹泻,1例为糖尿病肾病,所以说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易出现低血糖。
本组资料显示老年DM患者的心理护理应需进一步增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退,极易力差,认知功能下降,对糖尿病自身疾病的知识缺乏,不能准确用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积极治疗其他疾病,从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总之,老年DM患者要积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努力,规范用药,监测血糖,提高警惕,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从而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艳.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鼻饲患者引起低血糖的因素及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1(2):185.
[2]陈淑芳.对行腹腔镜胃转流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4(17):98.
[3]梁阳娣.护理干预对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效果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4,01(10):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