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栲胶物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栲胶,物质,羧酸,衍生物,原位,光谱,土壤。
栲胶物质论文文献综述
郭彩霞[1](2018)在《栲胶脱硫体系中钒物质与含硫化合物间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栲胶脱硫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湿式催化氧化脱除H_2S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焦化、化肥等行业。然而,同其他的催化氧化脱硫方法一样,栲胶脱硫技术在将气相的H_2S转化为稳定态的单质硫的过程中,体系也会富集一定量的硫代硫酸盐、硫酸盐及硫氰酸盐等含硫副产物。这些副盐的积累对工业操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降低或抑制副产物的生成,成为当前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结果推理,HS~-向单质硫的转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反应步骤,而是分为两步。即HS~-与具有氧化性的五价钒作用立即生成多硫离子S_x~(2-),然后S_x~(2-)再缓慢转化为稳定态的单质硫S_8。由于S_x~(2-)性质活泼,极易被溶液中的氧化性物质氧化生成含氧硫副产物,显然,加快S_x~(2-)向S_8的转化对于减少或抑制副反应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本论文采用了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栲胶脱硫体系中钒物质与含硫化合物间的作用机理,旨在为减小副反应的发生提供理论思路。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发现,在碳酸盐缓冲液中,硫氢根离子与偏钒酸钠的吸收波长在300 nm之前,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物质在360 nm处有吸收,经证明该吸收是由多硫离子溶液引起,即在偏钒酸钠V(V)与HS~-反应时,优先产生多硫离子。同时360 nm可以作为定量研究V(V)与HS~-反应的最佳吸收波长,实验也表明,在该波长下多硫离子溶液的吸光度值与其浓度线性关系良好,这说明光谱法可以作为一种多硫离子的检测方法。此外,实验还发现,当硫化钠与偏钒酸钠浓度比为50:1时,生成的多硫离子浓度最高,此后随着HS~-浓度的增加,多硫离子S_x~(2-)的浓度逐渐降低,这表明在工业中硫化氢浓度不可过高,否则会加大其他含硫副产物生成的可能性。此外,反应温度对五价钒V(V)与HS~-的反应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反应时间对实验影响较大:在5 min内,S_x~(2-)浓度与0 min相比,降低了63.3%;在80min后,S_x~(2-)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多硫离子浓度降低了85.9%。(2)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发现快速扫描500 mV/s和5000 mV/s有利于实验研究,电解质KCl最佳浓度为0.5 mol/L,实验中在多圈扫描的情况下,选择数据较好的第二圈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地反应实验结果。通过采用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的循环伏安法研究,证明V(V)与HS~-反应过程中,S_x~(2-)的生成不可避免,且S_x~(2-)的存在形态主要是S_2~(2-)和S_3~(2-)。随着HS~-浓度的升高,S_x~(2-)的浓度也在不断升高,同时生成了新的产物S_4~(2-)。此时造成这种结果的机理可能是:2HS~-+HV_2O_7~(3-)?S_2~(2-)+HV_2O_5~-+2OH~-S_2~(2-)+HS~-+OH~-?S_3~(2-)+H_2O+2e S_3~(2-)+HS~-+OH~-?S_4~(2-)+H_2O+2e2S_4~(2-)?S_8此外研究还发现若是脱硫体系碱性过强或是酸性过强,都不利于偏钒酸钠发挥其氧化能力,最佳pH值范围是8.4左右。(3)对还原产物四价钒VO~(2+)与中间产物S_x~(2-)的络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在碱性环境下并未发生络合,而是生成一种棕黑色物质VO(OH)_2,并不是工业中所说的VOS物质。实验发现,VO~(2+)在OH~-、S~(2-)以及S_X~(2-)溶液的环境下,均可生成VO(OH)_2,且该物质仅在p H为5~11的范围内存在。18~oC时,VO(OH)_2的溶度积常数为1.63×10~(-11)。因此,钒物质并不是阻碍多硫离子快速转化为硫单质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董跃,张卫帅,凌开成,申峻[2](2012)在《含硫物质在栲胶脱硫过程中的氧化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H2S气体吸收转化生成的含硫物质HS-和Sx2-在五价钒V(V)和氧化栲胶以及两者共同作用下的氧化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反应过程可分为初始快速反应阶段和稳定慢速反应阶段.在各反应中,含硫物质和五价钒V(V)的反应速率比其和氧化栲胶的反应速率快;另外,氧化栲胶有助于S26-的生成,五价钒V(V)能够促进含硫物质向单质硫转化.(本文来源于《煤炭转化》期刊2012年01期)
邓文靖[3](2003)在《栲胶物质原位钝化污染土壤Cu的机理与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第四纪红土红壤和石灰性潮土为供试土壤,以缩合类多酚为主的栲胶L和栲胶Y为有机钝化剂,采用络合试验、吸附解吸、室内好气培养、土柱淋滤试验、生物盆栽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了栲胶物质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Cu原位钝化的效果及其可能机制。 研究发现栲胶L和Y对Cu有较强的络合能力,而且栲胶Y与Cu的络合能力比栲胶L略强。表现在栲胶Y与Cu的最大络合容量和稳定常数比栲胶L的大。栲胶Y和L的单宁含量不同(前者为61.3%,后者为53.7%),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酚羟基含量也有差异(前者比后者多),是两种栲胶物质与Cu络合能力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pH对栲胶物质与Cu的络合有较大的影响,随着pH从2.0上升到8.0,栲胶L和Y对Cu的络合率线性上升,络合强度逐渐增强。栲胶与Cu形成的络合物并非水溶性的,而是以沉淀形式存在。 在红壤和潮土中施用栲胶L和Y后,明显增加土壤对污染元素Cu的吸持和抑制土壤Cu的溶出,而且在潮土上效果更大。与空白相比,污染红壤上和潮土上施用植物栲胶后土壤水溶性Cu显着下降,Cu浓度只有不施用栲胶对照的0.248-0.316倍。两种土壤对Cu吸持率随着多酚溶液浓度增加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0-400mgC/L的栲胶溶液浓度范围内,栲胶L和栲胶Y的浓度每提高100mgC/L,可分别使红壤对Cu的吸持率提高33.3%和56.6%,而使潮土提高14.1%和21.4%。 室内好气培养试验证实栲胶L和Y在污染红壤和潮土中钝化重金属Cu的效果并非保持恒定。随着栲胶在土壤中的降解,钝化效果将变差。栲胶物质在施用后的两周内降解相对较快。栲胶L和Y在两周内的降解数量可占到整个培养期(共12周)的65.3%和37.8%。随着栲胶物质的降解,土壤Cu被释出,其水溶性Cu浓度与残留在土壤中多酚浓度(以DOC浓度表示)呈负相关关系,尤其在潮土上更为明显。但尽管栲胶物质能在土壤中降解,但其钝化效果仍可长达8周。 土柱淋洗试验的结果发现,植物栲胶L和Y施入到污染土壤初期,会降低土壤Cu的活性,抑制Cu的淋溶。试验证实促进此作用的主要因素并非是植物栲胶物质施入土壤后土壤pH的下降所致,而是栲胶物质本身对土壤Cu明显吸持作用之故。栲胶Y溶液比栲胶L溶液更加抑制Cu的淋溶,这暗示着栲胶物质施入土壤后不会造成重金属向土壤深层迁移而污染地下水。 栲胶物质对土壤Cu的钝化效应可使生长在Cu污染土壤上的水稻和小麦对Cu的吸收大幅度减少,从而缓解Cu对作物的毒害效应。采用种植小麦和水稻的盆栽试验 拷胶物质原位钝化污染土壤cU的机理与效果研究 证实,植物持胶物质施入CU污染土跳,植物对cU的吸收减少N个5 0儿 通过测定 棚岭伤流液进一步发现,在含CU’”的溶液中施入撤物质后,水稻伤流液中 CU’” 败下降53个68人正是由于外源施用的拷胶物质的存在减少了植物对CU的吸收,从 而使小麦和水稻的生物产量或经济产量比对照提高卜2倍。污染土壤施用撤物质后 生长的水稻籽粒*含量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 刘究发现虽然持胶物质L和y+k{..ffe效果不如参比物质卜羟基伟,8一羟基喷淋 难以降解,钝化时间长,但是8一羟基初是化学合成物质,不能排除其可能对环境有 负面效应.因此采用天然有机物雕L和Y作为土壤重金属钝化剂有较大发展潜力。 本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撤物质 L或 Y的确能明显钝化污染土壤中 CU的化学活 性和生物活性,可促进仰和小麦在CU污染土壤中生长。因此,施用持胶物质原位 修复CU一污染土壤是可行的,效果也影良显着的。(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3-06-01)
陈素文,殷宁[4](1988)在《橡碗栲胶醇不溶物质组分的分析及其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橡碗栲胶醇溶性物质,用作金属防护涂料的螫合剂目前其用量仅占栲胶中单宁含量的63.48%,占栲胶中可溶性物质的49.39%,而剩下醇不溶性物质全部当作废渣处理。本项研究表明,将其醇不溶物转化后,可回收醇溶物占醇不溶物的59.11%。栲胶中醇溶物的利用率可提高到栲胶中可溶物的90%以上。醇不溶物转化后的基本组分,以经典手段定性为多元酚羧酸衍生物的混合物,与栲胶中原来的醇溶物质组分基本相同。(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1988年04期)
栲胶物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循环伏安法考察了H2S气体吸收转化生成的含硫物质HS-和Sx2-在五价钒V(V)和氧化栲胶以及两者共同作用下的氧化转化过程.结果表明,反应过程可分为初始快速反应阶段和稳定慢速反应阶段.在各反应中,含硫物质和五价钒V(V)的反应速率比其和氧化栲胶的反应速率快;另外,氧化栲胶有助于S26-的生成,五价钒V(V)能够促进含硫物质向单质硫转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栲胶物质论文参考文献
[1].郭彩霞.栲胶脱硫体系中钒物质与含硫化合物间的作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
[2].董跃,张卫帅,凌开成,申峻.含硫物质在栲胶脱硫过程中的氧化转化[J].煤炭转化.2012
[3].邓文靖.栲胶物质原位钝化污染土壤Cu的机理与效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
[4].陈素文,殷宁.橡碗栲胶醇不溶物质组分的分析及其利用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