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利用哈佛大学GCMT数据中心和前人积累的历史地震资料(1962~2016年MW> 4.0地震)以及Crust2.0地壳结构统计分析了喜马拉雅地区、天山地区的地壳区域构造与地震活动间的相关性。此外,利用GFZ地学研究中心提供的静态卫星重力模型GGM03S/EGM2008和地形模型Topo计算了2个地区的各类重力异常场,同时还模拟了不同地壳弹性参数下的重力异常场,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地区重力异常场在水平、垂直方向的梯度特征远大于天山地区的异常特征,且喜马拉雅地区的有效弹性板厚度T_e(6~15km)小于天山地区的有效弹性板厚度T_e(20~30km)。最后,利用喜马拉雅地区与天山地区的GPS震间三维形变场约束了断层运动模型,结果显示两者主前缘断裂的断层闭锁深度及应力积累状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认为,造成青藏高原及邻区的边界地壳区域地震活动性差异的动力学因素,与地壳有效弹性板厚度、孕震断层参数及区域应力积累状态等密切相关。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陈应君
关键词: 历史地震活动性,有效弹性板厚度,活跃断层参数,喜马拉雅地区,天山地区
来源: 中国地震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317)资助
分类号: P315
页码: 305-318
总页数: 14
文件大小: 14542K
下载量: 60
相关论文文献
- [1].跨国传播与泛喜马拉雅地区的社会发展——第一届泛喜马拉雅地区传播学术论坛综述[J]. 新闻界 2018(08)
- [2].脆弱的东喜马拉雅地区发现数百新物种[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0(05)
- [3].化剑为犁——记喜马拉雅地区古代武备收藏[J]. 国家电网 2016(09)
- [4].喜马拉雅地区跨国水域水资源开发国际法问题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09)
- [5].喜马拉雅地区宗教生活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纽约召开[J]. 民族学刊 2013(02)
- [6].跨喜马拉雅地区投资环境指数估算以及对INFDI的影响——基于对该地区五个主要经济体的实证分析[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8(06)
- [7].东喜马拉雅地区多孔菌区系和生态习性[J]. 生态学报 2015(05)
- [8].喜马拉雅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物来源——汇聚板块边缘物质构造属性[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9)
- [9].“第三届中印喜马拉雅地区生物多样性及环境变迁学术研讨会”征稿通知[J]. 科技导报 2012(14)
- [10].我国藏语卫视跨喜马拉雅地区传播的成效与拓展方向[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9(12)
- [11].“喜马拉雅地区气候变化适应项目”中国研究概述[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04)
- [12].中科院植物学家完成喜马拉雅地区植物野外考察[J]. 生物学教学 2009(04)
- [13].听瓦利给你讲故事[J]. 风流一代 2020(14)
- [14].锡金喜马拉雅地区的农业:保护与发展具有全球意义的传统农业系统[J]. 资源科学 2009(01)
- [15].喜马拉雅地区族群历史与文化——与藏学家扎洛先生对话[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6].西喜马拉雅地区气候变化与果蝇分布界限的移动(英文)[J]. 昆虫学报 2008(03)
- [17].17-19世纪喜马拉雅地区的羊绒贸易和战争[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8(04)
- [18].跨喜马拉雅地区经济发展与直接投资互动关系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15)
- [19].跨喜马拉雅地区的中尼关系及其发展前景[J]. 南亚研究季刊 2018(02)
- [20].“泛喜马拉雅地区”跨文化传播共同体建构的可能性[J]. 新闻界 2018(11)
- [21].喜马拉雅地区国际河流信息提取与分析[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03)
- [22].西藏喜马拉雅地区发现水鹿[J]. 四川动物 2017(05)
- [23].喜马拉雅地区的大坝建设[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09(07)
- [24].藏式宗堡建筑在喜马拉雅地区的分布及其艺术特征研究[J]. 西藏研究 2008(04)
- [25].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在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机遇与挑战[J]. 四川环境 2014(02)
- [26].中印在崛起中是否能保持和平?[J]. 文化纵横 2012(04)
- [27].利用水电资源推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J]. 水利水电快报 2014(07)
- [28].西藏喜马拉雅地区三叠系-侏罗系界线动物群扩散事件及古环境[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