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县红十字会医院广西合浦5361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问题,探讨相关的措施。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院200例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研究,对不合理应用药物种类、给药途径、表现部位、表现形式等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200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头孢菌素类(35.50%),其次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18.00%)、喹诺酮类(15.50%)、青霉素类(14.50%);静脉滴注不良反应病例数较多(78.50%),而口服不良反应较少(21.50%);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部位为消化系统、皮肤组织;药液浓度过高(43.50%)、药液滴速过快(20.50%)、给药时间过长(16.50%)为主要原因。结论针对抗菌药物应用的不合理问题,应加强培训与管理,采取处方评估制度,规范用药。
【关键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抗菌药物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352-02
抗菌药物的滥用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轻则难以发挥其治病作用,重则成为致病原因,长期滥用最终会使抗菌药物的存在失去意义。临床治疗时,一些医源性死亡的引发原因就是没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因此,警惕、谨慎应用抗菌药物是各个医院均需注意的问题[1]。为了探讨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本文特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问题进行分析,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200例病例为对象,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院200例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研究,所选病例由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排除因应用其他药物致不良反应患者。200例病例中,109例为女性患者,91例为男性患者;年龄9~84岁,平均(42.36±7.84)岁。
1.2方法
不合理处方筛选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新编药物学》为依据评价抗菌药物处方,评价内容包括诊断情况、处方日期、给药途径、用药剂量、药物规格、药物名称等。
分析200例抗菌药物处方,掌握处方基本信息如药品名称、给药方法、应用剂量、持续时间等,在此基础之上分析给药途径,涉及抗菌药物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原因、不良反应表现形式等。
2.结果
2.1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分析
由表1可见,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200例中,共有24种药物涉及其中,引起不良反应药物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头孢菌素类,达35.50%,其次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达18.00%,此外,喹诺酮类(15.50%)、青霉素类(14.50%)所占比例也较大。
2.2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分析
由表2可见,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200例中,静脉滴注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病例数较多、涉及药物较多,不良反应比例为78.50%,而口服不良反应仅为21.50%。提示相较于口服,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安全性较差。
2.3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表现部位分析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200例中,皮肤组织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部位,病例数为107例,所占百分比为53.50%,引起不良反应药物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为主;47例为消化系统,所占百分比为23.50%,引起不良反应药物以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为主;19例为神经系统,所占百分比为9.50%;17例为呼吸系统,所占百分比为8.50%;10例为心血管系统,所占百分比为5.00%。因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部位为消化系统、皮肤组织。
2.4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表现形式分析
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200例资料,应用不合理的表现形式为,87例为药液浓度过高,发生率为43.50%;41例为药液滴速过快,发生率为20.50%;33例为给药时间过长,发生率为16.50%;15例为未详细询问过敏史,发生率为7.50%;24例为联合用药不当,发生率为12.00%。
3.讨论
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会危及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增加出现医患纠纷的风险,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临床用药规范工作的重点内容,采取相应的控制与管理措施十分必要。本文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探讨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3.1原因
患者原因。一些患者对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并无全面确切的认知,服用抗菌药物较为随意,通常在感觉身体不适时自行购买、自主服用,或是对医生提出要求,使医生在处方中添加抗菌药物,这些都是引起不合理应用的原因[2]。
医务人员原因。部分医务人员没有能够全面掌握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如作用机制、用法、适应症、不良反应等,用药并不是从药动学角度考虑,多数是凭经验,导致临床用药不合理。一些医务人员用药盲目,未行药敏试验,不明确其用药指征;一些医务人员将多种抗菌药物盲目的同时应用,其本意是避免纠纷却导致了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药师配备不足的问题存在于一些医院中,同时因相关用药知识培训的缺乏导致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药品调剂审核[3]。药师审药主动性不足,这是医院重医轻药带来的不良影响,导致药师调剂药品时只是盲目的遵医嘱操作。
医院原因。对于抗菌药物的控制与管理,医院方面表现出一种较为矛盾的状态。非营利与盈利边界不清为公立医院的普遍状态,因此难以彻底转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药品带来的收入约占医院收入的70%,而药品收入中抗菌药物所占比例约为50%,这就导致医院管理与控制的矛盾状态。
药物原因。药品的降价与限价管理是国家以解决看病难问题为目的所采取的措施,其中特别注重对抗菌药物的管理。这一措施对一些药品生产企业造成了影响,这些企业以加大抗菌药物剂量方式来争夺市场份额,确保药物价格的稳定,以液体类药品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为例,0.2g为其原本的单位剂量,现已增加为0.4g,药品浓度因单位剂量的增多而提升,药品剂量过大时贮存难度也较大。大剂量、高浓度药品易引起其应用的不合理问题,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也相对增加[4]。
3.2措施
针对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首先,需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实施强化管理。医务人员的认知水平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医院需从医务人员入手,提升其认知,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定期开展指导与培训活动,培训主题为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并采取相应的考试或竞赛激发医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5]。将培训与指导结果与绩效、聘用、职称等挂钩,强化医务人员意识,降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
采取处方评估制度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重视评估或点评抗菌药物处方工作,从而对医院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确保不合理处方能够被及时发现。同时完善相应的管理方法,处罚开具不合理处方的相关医师,以警示方式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强化管理抗菌药物。以非限制级、限制级、特殊级分级方式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明确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与临床医师权限[6]。对于需超权限应用的紧急情况,需明确一天用量的限制,并在事后说明应用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规范应用抗菌药物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社会的和谐,因此,需对抗菌药物应用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从源头上提升抗菌药物应用的规范性。
表1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志强,方士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病案筛查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病案,2014,15(11):43-45.
[2]黄利华,潘兆麟,赵新国,等.多部门联动推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精细化管控[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2):61-62.
[3]KumarasamyKK,TolemanMA,WalshTR,eta1.EmergenceofanewantibioticresistancemechanisminIndia,Pakistan,andtheUK:amolecular,biological,andepidemiologicalstudy[J].LancetInfectDis,2010,10(09):597.
[4]梁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02):85-86.
[5]班华永.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成因及干预情况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05):476-479.
[6]李庚锋,周鹏,邱正国.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6):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