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传统孝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孝道,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经济基础,适应性,新时代。
中国传统孝道论文文献综述
田北海,马艳茹[1](2019)在《中国传统孝道的变迁与转型期新孝道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社会的孝道具有长幼尊卑有别的无条件、权威性行孝和时空绵延的全面性行孝两大特征,农耕文明时代的小农经济、不平等的专制体制、流动性低的封闭社会、利他的集体文化、神秘的鬼神信仰为传统孝道提供了合法化基础。在社会转型期,工业化弱化了传统孝道的经济基础,民主化弱化了传统孝道的政治基础,流动性增强动摇了传统孝道的时空基础,个体化动摇了传统孝道的文化基础,世俗化淡化了传统孝道的智识基础。对于社会转型期的传统孝道变迁走向,学术界形成了传统孝道式微论、韧性论与转型论叁种代表性观点。与其说传统孝道已然式微或传统孝道仍具韧性,不如说传统孝道实现了转型。在孝道转型背景下,新孝道的建构应致力于:摒弃薄养厚葬,崇尚厚养薄葬;现实空间行孝与虚拟空间行孝并重;以父母需求为导向,量力而行行孝;摒弃权威性无条件性孝道,崇尚平等性互惠性孝道。(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于晓丽[2](2019)在《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承(3260)》一文中研究指出孝道文化内容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主要包括"养""敬""事""扬名"及"泛爱众"等内涵,从西周的宗族服从到汉朝确立为统治工具,因时代更迭不断变化的内涵使孝道从中得到了长久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孝道文化,通过规范教育与结合时代需求,关注法律和道德约束,取其精华之处重构内涵,继承和发扬孝道文化。(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29期)
王欢[3](2019)在《浅议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具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悠久历史的文明之邦,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包括孝文化合理价值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时代,传承和创新孝道文化,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7期)
刘函池[4](2019)在《新时代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转化与传承——基于全国公民孝道观念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孝作为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始基与元德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追念先祖与继志述事之初义、养亲与敬亲的基本要求与本质规定、尽职尽忠与显扬亲名的拓展延伸。通过对全国公民孝道观念的调查与分析发现,新时代中国公民的孝道观念呈现以下特征:养亲与敬亲并重是新时代孝道观念的主流;荣亲观念认同度明显下降;顺亲观念认同度较低;追念祖先观念式微。传统孝道思想在新时代的转化与传承,需要在把握孝道内涵与时代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新型孝道理论、整合孝德教育、筑牢制度保障、激活礼俗实践等思路来推进。(本文来源于《思想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黄丽娟[5](2018)在《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廉政价值考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挖掘传统孝道文化中的有益资源,有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形成崇尚廉洁、抵制腐败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但孝与廉之间仅是一种间接的关联,如果没有相关制度措施提供保障,不与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相结合,那以孝促廉的作用必然是有限的。除了弘扬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发挥其积极作用外,我们更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弘扬民主平等、公开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实现其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廉政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本文来源于《廉政文化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郭丹[6](2018)在《中国社会传统孝道的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孝道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歌颂与赞扬,中国社会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视孝道。从古代提倡的"以孝立国",到现在的家风建设,都是在宏观层面重视传统孝道的表现。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性的解放,个体对于传统孝道却出现了不同的认知。主要表现为"爱上不足、爱下有余"、行孝缺乏行动力等问题。本文从个体行孝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传统孝道对个人影响力削弱的表现以及原因,旨在说明行孝要趁早,别让等待成为遗憾。(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8年11期)
郭海涛[7](2018)在《欧美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孝道作为我国历史发展至今得以长久流传的传统美德已经成了世界范围内仰慕的文化,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为了对这种文化进行了解和研究络绎不绝地来到我国高校之中进行相关的学习。笔者通过对自身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和对相关材料进行研究,以此来对欧美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适应性进行简要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孝道"这一传统美德的更好传播贡献出一些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8年31期)
李和忠,薛柳[8](2018)在《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研究——阳明之孝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借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立足贵州,立足阳明文化发源地这一优势,阐述了阳明文化中的孝道思想这一思路对当今年轻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本文来源于《记者观察》期刊2018年30期)
刘江涛[9](2018)在《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发展困境及现代转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独具东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深深的融入到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性格当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从《孝经》提出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到王岐山在中纪委四次会上所讲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DNA,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可以充分看出关于孝道这一文化基因始终贯穿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然而在现代社会,传统“孝道”文化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承发展“孝道”文化将面临诸多困境,要实现传统“孝道”文化向现代转型,我们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批判继承并寻找现代社会新的发展点,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得以良性传承并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使其成为推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根基。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发展困境及其现代转型进行了探索研究。导论部分主要分析了文章主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论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传统“孝道”文化研究的现状,并就文章研究方法进行了总体阐述;第一部分主要对“孝”、“孝道”和“孝道”文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就孝道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第二部分详细总结分析了“孝道”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历史变迁,“孝道”文化起源于对原始社会的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形成于奴隶社会,确立于封建社会的汉朝,在唐朝达到鼎盛阶段,并按时间顺序对“孝道”文化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梳理;第叁部分对传统“孝道”文化的积极和消极作用进行分析,认真总结了“孝道”文化遭遇的现实发展困境,同时从孝道教育缺失、社会发展客观因素及孝道文化的自身不足叁个方面分析了存在困境的相关原因;第四部分在对上述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就传统“孝道”文化转型的必要性和转型的思路进行综合阐述,提出应重塑“慎终追远”的施孝理念,应把德治与法治有效结合,培养建立以关爱为核心的新型“孝道”文化。(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8-06-01)
左智勇[10](2018)在《朱德对中国传统孝道的继承和发扬》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①(本文来源于《2017年度文献研究个人课题成果集(上)》期刊2018-06-01)
中国传统孝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孝道文化内容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主要包括"养""敬""事""扬名"及"泛爱众"等内涵,从西周的宗族服从到汉朝确立为统治工具,因时代更迭不断变化的内涵使孝道从中得到了长久的传承和发展。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我们更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孝道文化,通过规范教育与结合时代需求,关注法律和道德约束,取其精华之处重构内涵,继承和发扬孝道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传统孝道论文参考文献
[1].田北海,马艳茹.中国传统孝道的变迁与转型期新孝道的建构[J].学习与实践.2019
[2].于晓丽.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内涵及其传承(3260)[J].智库时代.2019
[3].王欢.浅议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当代价值[J].青年文学家.2019
[4].刘函池.新时代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转化与传承——基于全国公民孝道观念的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19
[5].黄丽娟.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廉政价值考量[J].廉政文化研究.2018
[6].郭丹.中国社会传统孝道的现状分析[J].智富时代.2018
[7].郭海涛.欧美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孝道”文化适应性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
[8].李和忠,薛柳.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研究——阳明之孝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借鉴[J].记者观察.2018
[9].刘江涛.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发展困境及现代转型研究[D].延安大学.2018
[10].左智勇.朱德对中国传统孝道的继承和发扬[C].2017年度文献研究个人课题成果集(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