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凸极永磁电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永磁,转矩,电机,绕组,电抗,电感,同步电机。
双凸极永磁电机论文文献综述
寇宝泉,赵晓坤[1](2019)在《反凸极永磁同步容错电机的短路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凸极永磁同步容错电机的直轴电感大于交轴电感,电机运行于基速及基速以下时,直轴电流为增磁性电流,其空载反电动势低。将反凸极与正凸极永磁同步电机的空载反电动势、电感特性、电流控制规律、恒功率调速范围、转矩密度、永磁体用量和过载能力等做对比分析,归纳出反凸极电机的特点;分别通过端部短路和匝间短路仿真及解析验证了反凸极电机有更强的短路电流抑制能力。具体而言,反凸极电机在绕组端部短路时,短路电流相比正凸极更小。在分析反凸极电机绕组匝间短路时,采用等效磁路法对电感参数进行解析,得出短路电流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反凸极永磁同步容错电机的空载反电动势低,因此在不牺牲过载能力情况下可以有效抑制短路电流。(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22期)
周智庆,龙庆文,叶树林,田英[2](2019)在《两相整距绕组双凸极永磁电机等效磁路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整距绕组双凸极永磁(FMDSPM)电机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功率密度高、成本低和扭矩波动小的特点。由于绕组结构为分布式,FMDSPM电机相绕组等效磁动势与集中绕组存在很大不同。以一台6/4极FMDSPM电机为例,提出了将气隙分为五段的磁等效电路模型,并给出了各段的磁导率公式。通过迭代求解该模型,得到相绕组磁链、电枢反电动势和齿槽扭矩等特性,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9年11期)
寇宝泉,赵晓坤,王梦瑶,陈雯[3](2019)在《反凸极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凸极永磁同步电机的直轴电感大于交轴电感,与传统正凸极永磁同步电机相比,具有恒功率调速范围宽、过载能力强、空载反电动势低和永磁体不易退磁等特点,在数控机床主轴系统和电动车驱动系统等调速范围要求高的场合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文中针对反凸极永磁同步电机本体结构和电流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两方面进行综述。总结反凸极永磁同步电机的特点;分析国内外径向磁场和轴向磁场反凸极电机的结构特点和电磁特性,归纳出其共性规律和个性差别;阐述目前该类电机的电流控制技术;对该类电机及其控制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永平,段小丽,刘慧玲[4](2019)在《基于耦合电抗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凸极率及失步转矩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凸极率和失步转矩是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重要参数,凸极率的大小影响电机的牵入同步能力、转矩密度等多项性能指标,失步转矩大小直接反映电机过载能力的高低。提出采用直交轴磁路耦合电抗的电机凸极率和失步转矩算法,研究相应的测试理论,应用有限元法分析直交轴磁路耦合电抗,由等效的电压电流相量状态下的数据处理,构建了稳态状况下相关参数的测试平台,进而分析采用直交轴磁路耦合电抗的电机凸极率和失步转矩的测试方法,最后通过试验对算法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9年01期)
刘明纲[5](2018)在《双凸极永磁电机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凸极永磁电机(Doubly Salient Permanent Magnet Motor,DSPM电机)研究重点内容之一是转子位置信号的控制检测。文章根据DSPM电机的工作特点,选用无位置传感器方案,设计了电机转子位置信号控制的硬件部分与软件部分。硬件系统主要包括功率变换电路、隔离电路、主控制电路。软件体系主要考虑电机的起动、正交正弦波参考电流信号等。实验结果显示文章所选方案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能够有效实现DSPM电机的实时跟随控制。(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信息》期刊2018年30期)
汪旭东,翟中飞,许孝卓,孙伟翔,师宇飞[6](2018)在《一种大推力凸极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推力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凸极Halbach永磁直线同步电机(SH-PMLSM)的设计方案。首先,提出了凸极Halbach永磁直线电机的拓扑结构,基于有限元分析了该型电机的次级磁场分布,确定了电机初级绕组方案,在旋转电机尺寸关系基础上,确定了该电机的主要尺寸;其次,建立了SH-PMLSM的16极15槽单元电机的模型,分析了该型电机的电磁特性;最后,在等永磁体用量、相同的初级和气隙条件下,将其与隐极式永磁直线电机(S-PMLSM)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凸铁高度和宽度以及永磁体磁化方向对SH-PMLSM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H-PMLSM单元电机具有更大的推力密度,输出推力比隐极PMLSM提高了10. 61%;借助Halbach阵列具有的磁屏蔽性,SH-PMLSM改善了常规凸极永磁直线电机存在的漏磁较大、推力不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蔡国庆,姚文熙,章玮[7](2018)在《一种凸极式永磁同步电机闭环MTPA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速以下时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的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中,当给定转矩或负载转矩突变时,因电流调节器饱和而导致电机动态跟踪过程中实际工作状态脱离MTPA的问题,对凸极式永磁同步电机的MTPA控制、控制器饱和限幅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d轴电流环优先响应的控制器限幅策略,以优化系统动态跟踪过程中的电流跟踪轨迹提升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采用q轴反馈电流在线修正d轴给定电流的闭环MTPA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并利用基于TMS320F28335的电机控制系统对闭环MTPA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转矩突变时,d轴给定电流可以实时修正,并迅速跟踪,维持电机在动态跟踪过程中实际电流矢量在MTPA附近。(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刘峻峰[8](2018)在《少稀土齿轭磁势互补型双凸极永磁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永磁无刷电机因具有功率密度大,调速范围宽,结构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传动、航空航天、电动汽车等领域,但受当前不断上涨的稀土材料价格的影响,永磁电机的制作成本也日益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永磁电机的发展。本文所研究的少稀土齿轭磁势互补型双凸极永磁电机(TYMC-DSPM),其励磁磁场由非稀土材料铁氧体与稀土材料钕铁硼共同形成,通过合理设计两种永磁体的位置与充磁方向,使两个磁场在空间上达到合理互补,提高了电机的气隙磁通。这种新颖的设计方式不仅减少稀土材料的用量,还保证了电机的功率密度与转矩输出能力,降低了电机制作成本,但这种特殊的电机结构与永磁体放置方式使TYMC-DSPM表现出较高的定位力矩。使得该电机在传统的矢量控制方式下,存在明显的转矩脉动,尤其是在低速运行时,电机还会出现明显的转速脉动与噪声,进而导致电机运行性能的下降。为了验证该电机的实际性能,实现电机的高性能运行,本文重点对该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并提出一种有效的转速脉动抑制策略以抑制电机低速运行过程中的转速脉动。首先详细介绍了TYMC-DSPM的结构特点、运行原理以及数学模型,并基于一种经典的空间矢量控制算法设计了该电机的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转速环与电流环的控制器均采用PI控制器,随后利用MATLAB仿真与具体实验对TYMC-DSPM的实际性能以及所设计的驱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分别进行验证。针对TYMC-DSPM低速运行时出现的转速脉动较大的问题,从理论与实验验证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为了尽可能降低电机运行时的转速脉动,文章采用一种在电流环与转速环PI控制器上均并联谐振调节器的方法以实现对转矩电流的补偿与无误差跟踪。其中转速环上的谐振调节器用于产生补偿转矩电流,电流环上的谐振调节器用于无误差跟踪给定的转矩电流。最后分别用仿真与实验对转速脉动抑制策略加入前后电机的运行性能进行探究,仿真与实验结果均表明:当不采用相应的转速脉动抑制策略时,本文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TYMC-DSPM的有效控制,但电机的运行性能较差。而将所提出的转速脉动抑制策略应用到TYMC-DSPM控制系统后,电机的转速脉动能够得到有效抑制,电机的运行性能得到较大提升。此外,本文设计出的驱动控制系统还能较好地发挥出TYMC-DSPM的性能,所采用的转速脉动抑制策略也较容易实现,为以后研究该类电机的转速脉动抑制策略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04-01)
李明,王巍[9](2018)在《凸极转矩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波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转矩波动是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主要缺点之一,而凸极转矩在转矩波动中占有一定比例。首先给出了包含凸极转矩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波动计算公式;其次,通过有限元法计算了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不同转子结构情况下空载反电动势谐波畸变率(THD)与电机电磁转矩波动的关系,揭示两者不成比例;最后利用保存磁导率法和傅里叶分解法将永磁转矩与磁阻转矩进行分离并进行了对比,得出两者在电磁转矩中所占的比例,同时计算了纹波转矩和凸极转矩的波动情况,得到永磁转矩产生的纹波转矩与EMF的THD有关,而磁阻转矩产生的凸极转矩与EMF的THD无关,为降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波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8年02期)
王志刚,吴文君,瞿遂春[10](2017)在《一种横向磁通双凸极永磁电机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横向磁通电机功率密度高,但普遍存在电机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横向磁通双凸极永磁电机的结构型式,对电机结构设计及主要尺寸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在保留了横向磁通电机的一些特点的基础上,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7年11期)
双凸极永磁电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整距绕组双凸极永磁(FMDSPM)电机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功率密度高、成本低和扭矩波动小的特点。由于绕组结构为分布式,FMDSPM电机相绕组等效磁动势与集中绕组存在很大不同。以一台6/4极FMDSPM电机为例,提出了将气隙分为五段的磁等效电路模型,并给出了各段的磁导率公式。通过迭代求解该模型,得到相绕组磁链、电枢反电动势和齿槽扭矩等特性,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凸极永磁电机论文参考文献
[1].寇宝泉,赵晓坤.反凸极永磁同步容错电机的短路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2].周智庆,龙庆文,叶树林,田英.两相整距绕组双凸极永磁电机等效磁路模型[J].微特电机.2019
[3].寇宝泉,赵晓坤,王梦瑶,陈雯.反凸极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技术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4].张永平,段小丽,刘慧玲.基于耦合电抗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凸极率及失步转矩算法研究[J].微电机.2019
[5].刘明纲.双凸极永磁电机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8
[6].汪旭东,翟中飞,许孝卓,孙伟翔,师宇飞.一种大推力凸极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特性分析[J].机电工程.2018
[7].蔡国庆,姚文熙,章玮.一种凸极式永磁同步电机闭环MTPA控制策略研究[J].机电工程.2018
[8].刘峻峰.少稀土齿轭磁势互补型双凸极永磁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研究[D].江苏大学.2018
[9].李明,王巍.凸极转矩对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波动的影响[J].微电机.2018
[10].王志刚,吴文君,瞿遂春.一种横向磁通双凸极永磁电机的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