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腓肠肌交腿肌皮瓣修复电烧伤1例(论文文献综述)
豆倩影,黄立新[1](2021)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四肢严重烧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四肢严重烧伤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60例四肢严重烧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接受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对照组27例接受任意皮瓣修复手术。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受损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南阳市中心医院自行设计的《四肢严重烧伤患者修复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修复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31/33),高于对照组[70.37%(1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受损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1/33),低于对照组[25.93%(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为87.88%(29/33),高于对照组[66.67%(1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四肢严重烧伤患者效果显着,可促进受损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修复满意度,安全性高。
张晓启,王东亮,白旸,侯雨杉,唐亦复[2](2020)在《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深度创面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探讨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深度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辽宁省总队医院收治的31例膝关节周围组织深度损伤患者皮瓣移植修复局部创面,并配合早期功能锻炼,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除1例隐动脉皮瓣修复者术后皮瓣远端坏死行清创及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后创面愈合外,其余30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成活良好,创面一期愈合;随访6个月~2年,所有患者膝关节外形恢复良好,功能无明显异常。结论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深度创面,并配合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可促使膝关节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张丕红,黄晓元,黄跃生[3](2020)在《深度电烧伤创面早期修复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提出电烧伤的致残率相当高。尽管多年来逐渐积累了一些电烧伤诊治经验,但对电烧伤的创面修复尚缺乏相关的规范和共识。为提高电烧伤的救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创面修复科标准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经过专家讨论修改,形成电烧伤创面早期修复中国专家共识。本共识从电烧伤的损伤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创面临床表现和诊断、清创修复及诊治注意事项等方面,较系统地介绍电烧伤的规范化创面修复措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沈余明,陈辉,胡骁骅,黄雷,马春旭[4](2017)在《组织瓣移植联合骨延长技术分期修复烧创伤后下肢严重软组织与骨缺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组织瓣移植联合骨延长技术修复烧创伤后下肢严重软组织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严重股骨或胫骨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1937岁,平均2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高压电烧伤2例,CO中毒烧伤1例。伤后至该次入院时间为314 d,平均6.5 d。骨缺损长度818 cm,平均14 cm;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3 cm×8 cm25 cm×19 cm。一期彻底去除坏死组织和病变股骨或胫骨断端,组织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二期采用Orthofix单边外固定延长架或Ilizarov环形外固定延长架修复骨缺损。结果术后1例修复术后2个月皮瓣下出现一窦道,经扩创、去除坏死股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填充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骨延长期间,1例出现针道感染,经换药和加强护理后控制感染。患者截骨段延长818 cm,平均14 cm;停止延长后外固定支架继续保留412个月,平均6.5个月。患者骨缺损均修复,骨愈合时间为1222个月,平均17个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未见骨髓炎、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下肢功能恢复较好。结论组织瓣移植联合骨延长技术修复烧创伤后下肢严重软组织与骨缺损可获较好疗效。
王建超,蔡锦芳,王季,李宗玉,解琛[5](2016)在《15例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胫骨近端骨髓炎伴骨外露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治疗胫骨近端骨髓炎伴骨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15例胫骨近端骨髓炎伴骨外露患者,采用彻底清创、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进行修复治疗,皮肤缺损面积为5cm×4 cm8 cm×6 cm,切取皮瓣面积为6 cm×5cm9 cm×7 cm。术后对皮瓣成活率、并发症、膝踝关节功能、皮瓣外观满意度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15例中14例肌皮瓣一期愈合,1例二期愈合,术后随访618个月无感染复发病例,膝踝关节功能良好。根据改良ASAMI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0例,良4例,中1例,差0例。结论: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胫骨近端骨髓炎伴骨外露具有良好疗效。
王志刚,刘锵,刘韬,郝朝辉,孙英杰,许元飞[6](2016)在《多种外科皮瓣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的方式,回顾总结2009年10月至2016年3月我院实施的部分皮瓣移植手术病例,评估治疗效果,就皮瓣种类选择、各种部位皮瓣特点等展开讨论,积累和丰富创面修复临床经验。方法本组患者共80例,应用42种皮瓣修复84处各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77个皮瓣完全成活,创面及切口愈合良好。5个皮瓣边缘部分坏死,2个皮瓣完全坏死。结论选择适宜的皮瓣移植手术能够覆盖全身各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王建超[7](2016)在《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的解剖研究与改良腓肠内侧岛状肌皮瓣的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人体解剖学观察,研究腓肠内侧动脉及其穿支血管的解剖学基础。将解剖学数据应用于临床,设计以腓肠内侧动脉为血管蒂,并包含穿支血管的改良腓肠内侧岛状肌皮瓣,探讨改良腓肠内侧岛状肌皮瓣对胫骨近端骨折术后感染伴钢板或骨外露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选取8侧成人新鲜尸体下肢标本,经股动脉灌注乳胶硫酸钡溶液,解剖并观察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的数目、起始部外径、穿出点外径、血管蒂长、穿支穿出点位置。测量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取2例剥离的体被组织行X线观察腓肠内侧动脉及其穿支走行情况。2.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收治的15例胫骨近端骨折术后感染伴钢板或骨外露患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458岁,平均35.6岁,左侧10例,右侧5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0例,重物砸伤3例,机械损伤2例。其中GustiloⅠ型12例,GustiloⅡ型3例,入院前均一期或分期实施了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因皮肤软组织坏死感染而出现骨或内固定外露,外露时间11天74天,平均34天。入院后术前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鲍氏不动杆菌1例。在我科采用清创及改良腓肠内侧岛状肌皮瓣进行治疗,皮瓣大小和形状根据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与形状进行设计,其中切取皮瓣面积为3.6 cm×4.2 cm5.3 cm×6.5 cm,术后对皮瓣成活率、并发症、膝踝关节功能、皮瓣受区与供区外观满意度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在8侧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上,观测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共18支,平均2.3支,其中13支(72.2%)发自于腓肠内侧动脉后支,5支(27.8%)发自于腓肠内侧动脉前支。穿支穿出点外径平均为0.87±0.25 mm(0.6 mm1.1 mm),穿支起始部外径平均为1.82±0.47 mm(1.3 mm2.3 mm)。穿支蒂长为3.2 cm8.2 cm(平均5.4 cm),血管蒂长6.5 cm15.7 cm(平均为11.2cm)。穿支浅出点集中出现在距腘皱褶以远7.6 cm17.8 cm(平均10.9 cm),距后正中线1.3 cm4.2 cm(平均2.8 cm)的范围内。2.本组15例患者皮瓣均成活,14例一期愈合,1例二期愈合。本组住院时间1250天,平均27.3天。15例患者均进行了至少6个月(624月)的术后随访,在末次随访中,供区愈合良好,皮肤感觉功能未见受到影响,皮瓣平整、质软柔和,患者对受区及供区外形满意。15例患者骨折最后全部愈合,无骨不连、畸形愈合、骨髓炎发生,未见明显膝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生活及工作未受到明显影响。根据改良ASAMI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10例,良4例,中1例,差0例。结论1.腓肠内侧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较为恒定,腓肠肌内侧岛状肌皮瓣切取时以腓肠内侧动脉为蒂,并包含穿支血管或携带其源动脉时,可获得较为稳定血供,是改良腓肠内侧岛状肌皮瓣成活的解剖学基础。2.改良腓肠内侧岛状肌皮瓣能够一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术后钢板或骨外露并感染,避免钢板取出,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皮瓣具有薄而柔软,受区外形美观,供区创伤小等优点。
沈余明,马春旭,胡骁骅,王成,张琮[8](2015)在《膝关节周围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组织瓣修复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修复膝关节周围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组织瓣选择及方法。方法2008年6月-2014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54例膝关节周围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有肌腱、骨外露或坏死或假体外露,其中5例膝关节损伤,行彻底清创或肿瘤切除术后创面面积为5 cm×5 cm46 cm×22 cm。采用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3例,改良缝匠肌肌皮瓣修复7例,腓肠肌肌皮瓣修复8例,腓肠肌肌瓣修复1例,小腿后侧皮瓣+腓肠肌肌瓣修复2例,股二头肌肌瓣+腓肠肌肌瓣修复1例,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3例,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腓肠肌肌皮瓣修复2例,膝上外侧皮瓣修复2例,股后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隐动脉皮瓣修复11例。4例行髌韧带重建。组织瓣面积5 cm×5 cm38 cm×19 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或采用同侧/对侧大腿中厚皮移植修复。结果本组54例患者采用59个组织瓣修复创面,其中50例患者移植的55个组织瓣全部成活;其余4个组织瓣远端部分坏死,包括隐动脉皮瓣1个、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2个、游离背阔肌肌皮瓣1个。3个远端坏死皮瓣经扩创再植皮修复愈合,1个远端坏死肌皮瓣经腓肠肌肌皮瓣移植修复。随访636个月,组织瓣外形及质地良好,大部分膝关节功能良好;4例重建髌韧带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5例膝关节损伤者中4例出现膝关节僵硬。结论修复膝关节周围广泛皮肤软组织缺损首选游离背阔肌肌皮瓣;修复膝前创面首选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其次是隐动脉皮瓣;修复膝外侧创面主要选择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较小创面可考虑膝上外侧皮瓣;膝内侧创面首选改良缝匠肌肌皮瓣和隐动脉皮瓣;对膝后侧创面采用股后侧逆行岛状皮瓣或膝上外侧皮瓣;感染重或腔隙大的创面首选腓肠肌肌皮瓣或肌瓣或改良缝匠肌肌皮瓣;需髌韧带重建者首选股前外侧皮瓣或腓肠肌肌皮瓣。
雷晋,侯春胜,郝振明,段鹏[9](2015)在《烧创伤毁损性创面早期功能重建及外形修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烧创伤毁损性创面在修复创面的同时早期功能重建与外形修复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13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太钢总医院收治的97例各种原因导致的毁损性创面患者,在注重早期清创及创面处理质量基础上,运用美容美学理念、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周密设计手术方案,皮瓣转移时,同期行肌腱移植等深部组织修复;应用游离、带蒂皮(肌)瓣中的筋膜、肌肉组织进行缺损区韧带、肌肉修复并封闭创面,利用预构皮瓣及复合组织移植再造缺损区功能及外形,早期邻近软组织预扩张技术一期修复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及器官再造。结果 97例患者,其中一期清创后行局部皮瓣、轴型皮瓣、游离组织瓣修复17例。另清创后行封闭负压引流,应用带蒂、游离组织瓣预制、延期器官再造、功能重建80例,其中,肌腱移植+皮瓣移植11例;神经吻合3例,神经移植3例;利用组织瓣筋膜、肌腱修复髌韧带7例、修复半侧颜面毁损后鼻再造1例;早期软组织扩张皮瓣预置扩张修复骨缺损、外露及创伤性秃发19例;复合组织瓣预制唇龈沟重建,下颌缺损修复5例;热压伤分指袋状皮瓣保指术6例;阴囊/肛门修复再造4例;足跟踝部组织瓣修复21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达到保留和重建局部功能、外观较满意的修复效果。结论贯彻整形美容理念,"前移"整形外科手段,结合各种创面处理措施,是实现部分毁损性创面早期功能重建及外形修复的理想方法。
徐强[10](2014)在《前界和/或下界扩大的改良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前界、下界扩大或两者均扩大的改良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的动脉解剖基础;解剖学定量测量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的旋转弧;总结上述改良皮瓣的临床经验。方法:因肿瘤行膝上截肢新鲜标本12例,5例经股动脉灌注乳胶硫酸钡溶液,解剖观察小腿筋膜皮肤穿支的起源、分布、数量、外径,然后剥离的体被组织行X线检查。1例行亚甲蓝灌注研究。6例观察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远端到达的小腿区段(分为九段18区),定量测量它们的旋转弧。临床应用前界和/或下界扩大的改良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25例,其中16例前界扩大、2例下界扩大、7例前界合并下界扩大。23例皮瓣前界超过腓骨前缘1.5至7.5cm,平均3.9cm。9例下界扩大的皮瓣中,2例位于外踝上3cm,4例位于外踝上5cm,3例位于外踝上7cm。3例创面累及下1/3段。结果:胭窝外侧皮动脉在胭窝横纹上平均1.3cm起始后行向外下;膝下外侧动脉在腓骨头上0-1cm发出的1穿支至外侧间室皮肤,2穿支至前间室皮肤;旋腓骨动脉在腓骨头下平均3.4cm发出1穿支至外侧间室皮肤。X线观察显示:膝下外侧动脉在深筋膜浅层与胭窝外侧皮动脉、胫前动脉系统上段穿支、旋腓骨动脉穿支及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网有吻合;胭窝外侧皮动脉、腓肠外侧动脉的肌皮穿支与小腿后外侧肌间隔附近筋膜皮肤穿支血管链、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网有丰富的吻合,并与小腿前间室筋膜血管网在小腿中上段有丰富的横行吻合支,可见的连接可达踝间线水平。下界为外踝上3cm的改良皮瓣远端达17区(第九段)、16区(第八段),踝间线上平均5.5cm。22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下界分别为外踝上3ccm、5cm的皮瓣部分坏死,1例下界为外踝上5cm的皮瓣边缘坏死。结论:(1)供血动脉的多源性(包括腓肠肌外侧动脉、胭窝外侧皮动脉、膝下外侧动脉等)是前界和/或下界扩大的改良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存活的血管解剖基础。(2)下界扩大的改良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可修复部分小腿下1/3段胫前创面,肌(皮)瓣旋转弧的定量测量能为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3)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前界扩大和下界扩大是可行的,前界扩大的改良是安全可靠的。
二、腓肠肌交腿肌皮瓣修复电烧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腓肠肌交腿肌皮瓣修复电烧伤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四肢严重烧伤的效果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及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手术方法 |
1.2.2 疗效判定标准 |
1.2.3 观察指标 |
1.2.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受损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2.4 修复满意度 |
3 讨论 |
(2)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深度创面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3.1 治疗结果 |
3.2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5)15例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胫骨近端骨髓炎伴骨外露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术后处理 |
1.4 术后评估 |
2 结果 |
3 讨论 |
(6)多种外科皮瓣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判定标准: |
2 结果 |
3 典型病例 |
4 讨论 |
(7)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的解剖研究与改良腓肠内侧岛状肌皮瓣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的解剖研究 |
一、前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附图 |
第二章 改良腓肠内侧岛状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
一、前言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全文总结 |
综述一、腓肠肌皮瓣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
综述二、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解剖与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烧创伤毁损性创面早期功能重建及外形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二、治疗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0)前界和/或下界扩大的改良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解剖学研究 |
2.2 临床应用 |
2.3 统计学分析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解剖学研究 |
3.2 改良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
第四章 讨论 |
4.1 前界和/或下界扩大的改良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的动脉血管解剖基础 |
4.2 腓肠肌肌(皮)旋转弧的解剖学研究 |
4.3 前界和/或下界扩大的改良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的临床应用 |
第五章 研究局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腓肠肌交腿肌皮瓣修复电烧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治疗四肢严重烧伤的效果及安全性[J]. 豆倩影,黄立新. 河南医学研究, 2021(06)
- [2]皮瓣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深度创面疗效观察[J]. 张晓启,王东亮,白旸,侯雨杉,唐亦复.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0(06)
- [3]深度电烧伤创面早期修复专家共识(2020版)[J]. 张丕红,黄晓元,黄跃生. 中华创伤杂志, 2020(10)
- [4]组织瓣移植联合骨延长技术分期修复烧创伤后下肢严重软组织与骨缺损[J]. 沈余明,陈辉,胡骁骅,黄雷,马春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7(02)
- [5]15例腓肠肌岛状穿支肌皮瓣修复胫骨近端骨髓炎伴骨外露的临床观察[J]. 王建超,蔡锦芳,王季,李宗玉,解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34)
- [6]多种外科皮瓣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J]. 王志刚,刘锵,刘韬,郝朝辉,孙英杰,许元飞. 中国医药指南, 2016(28)
- [7]腓肠内侧动脉穿支血管的解剖研究与改良腓肠内侧岛状肌皮瓣的临床应用[D]. 王建超. 第二军医大学, 2016(04)
- [8]膝关节周围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组织瓣修复策略[J]. 沈余明,马春旭,胡骁骅,王成,张琮. 中华烧伤杂志, 2015(05)
- [9]烧创伤毁损性创面早期功能重建及外形修复[J]. 雷晋,侯春胜,郝振明,段鹏.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5(01)
- [10]前界和/或下界扩大的改良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 徐强. 中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