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反思论文-曹志远

批判性反思论文-曹志远

导读:本文包含了批判性反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识分子,《应物兄》,反思性,批判性

批判性反思论文文献综述

曹志远[1](2019)在《从批判性的反思到反思性的批判——关于《应物兄》的知识分子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毋庸置疑,李洱的《应物兄》是一部关于知识分子的作品。因此,对《应物兄》的研究集中于知识分子精神图景的时代画像与心灵探秘则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需要指出的是,如此一来《应物兄》的独异性则难以有效彰显。因为众所周知的是,从"五四"新文学诞生伊(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9年11期)

王雪松,左丹云,郝杰[2](2019)在《国内批判性思维研究(2000-2017)可视化分析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itespaceⅣ软件为研究工具,对我国2000-2017年批判性思维研究进行了可视化文献计量学分析,分析项目包括:研究总体情况和研究热点。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我国批判性思维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研究重心上浮;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对象重合。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批判性思维研究深入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77期)

侯卓[3](2019)在《“债务关系说”的批判性反思——兼论《税收征管法》修改如何对待债法性规范》一文中研究指出税收固然具有债之属性,但应否循债法的逻辑理解甚至重构税法,则属另一层次的问题。将税收法律关系界定为权力关系,实寄寓控权意涵。反倒是"债务关系说"的提出建立在曲解立法者原意的基础上,主要是为税法的学科独立性张本,其必要性在提倡"领域法学"研究范式的当下大为削弱。与通常认知相左,"债务关系说"对实体税法的制度设计无甚影响,塑造程序税法的能力反较突出。税收征管法吸纳债法规范应进行协调性、实效性评估,做好规范转化工作,破除债法逻辑必较公法逻辑对纳税人更有利的迷思。《税收征管法》的修改应立足征管过程的权力属性,对税务机关赋权与控权并举,强化纳税人权利保护;至于债法规范的植入,则应持谦抑立场。(本文来源于《法学》期刊2019年09期)

韩升[4](2019)在《在普世价值的批判性反思中阐扬人类共同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注重普遍交往的全球化时代,塑造人类共同价值是建构和谐共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基于平等对话的人类共同价值的塑造,必须在对抽象、孤立且内涵话语霸权的普世价值的批判中才能真正实现。要从"现实的个人"入手来反思"原子化自我"这一普世价值的存在论依托,基于"现实的个人"及其社会实践活动来彰显全球化时代人类通过平等话语交流而达成的生存共识,由此为人类共同价值建构进行存在论奠基。普世价值所具有的"独断论"认识前提,需要在一种基于视域融合的"生成论"共识中得到彻底批判,实现世界多样性文明的交流互鉴与和谐共在,由此才能澄清人类共同价值的认识论路线。普世价值的"历史终结论"漠视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复杂性,充斥着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狂妄自大。惟有确立和谐共在的全球化时代主题,以在场取代缺席,积极塑造人类共同价值,才能建构起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任俊,孙宏赟[5](2019)在《反思能力进路的正义理论:一个批判性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努斯鲍姆在批评契约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能力进路的正义理论。可以说,努斯鲍姆的能力进路开启了正义研究的新视野。然而,这一理论进路也存在不少疑点。从正义的尺度上看,单纯能力难以衡量个人的福祉;从正义原则的内容上看,能力清单难以成为重迭共识的对象;从正义原则的可行性上看,能力进路难以达到公开性的要求;从正义的论题上看,能力进路错失了相互性的正义维度。至少就目前来说,能力进路还不足以成为我们研究正义问题的主要理论框架。(本文来源于《哲学分析》期刊2019年04期)

简圣宇[6](2019)在《回归教育的本质——关于当代教育问题的批判性反思之六》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需要呼唤有品格、有情怀的高等教育,倡导通过具体的科学化管理来积极面对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出现的各种偏离教育本质的浮躁。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状况是需要教师正视和思考的现实问题。同时,初等教育"抢跑"留下的诸如"透支性厌学"等后遗症也是高等教育界亟需应对的难题。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逐步获得超越知识本身的能力。教育不是讲授具体的技能,而是让学生在焕发自身潜能的过程中真切地认识自己、社会和世界。(本文来源于《沿海企业与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宋运来[7](2019)在《批判性阅读:让“说理”可信——《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文化的土壤里,缺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在人们的思维素质中,逻辑观念淡薄,批判性思维意识严重匮乏[1]。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下,教师的职责是传授知识,学生的任务是学习知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往往被忽视。鉴于此,笔者近期开设了一堂阅读教学公开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旨在引发大家反思: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教材所提供的说理文,在"说理"上是否严密可信?(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9年16期)

毕文章[8](2019)在《批判性反思:后现代学者对社会学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摘录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学者对于科学的论述。从叙事的载体语言开始讲起,认为语言有自身的规律,是一种人类的表达。后现代的语言表达风格是反对宏大叙事,发现社会生活的意义性,从而突出语言表达的价值性,进而突出了这种表达方式的批判性。这些批判和反思这对于当下的中国社会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22期)

李华[9](2019)在《建筑概念:批判性范畴的构筑与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解读阿德里安·福蒂的《词语与建筑物:现代建筑的语汇》为基础,探讨现代主义建筑概念的构筑方式,及其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的关系,反思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希望借此说明建筑概念的构筑是知识构成的一种方式,其意义不在于词语的语义,而是在建立批判性范畴中发挥的作用。由此,对建筑概念构筑的解析可以为我们理解、检视、重构建筑知识,比较跨语境下不同的建筑话语建构,提供一个有效的路径。(本文来源于《新建筑》期刊2019年03期)

左美惠[10](2019)在《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反思及其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是扬弃式的批判,是彻底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的批判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和政治经济学家的片面认识。他们从辩证的、全面的角度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和客观局限性。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与经济危机之间的相关性的分析,阐释了其必然走向自我否定的内在动因。现时代,全面地梳理和归纳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论,对于增强我国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通过以下五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概念的澄明。从剖析“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两个核心概念出发,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概念是“以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以追逐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在概念明晰的基础上,批判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思想家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片面认识。第二部分,理论的梳理。在经典文本梳理的基础上,整合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典论断。文章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两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思与评价;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与经济危机之间的相关性。第叁部分,理论超越。阐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内涵和超越意义。在历史和理论的双重逻辑下,揭示经济落后国家在生产方式选择时应坚持的原则,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第四部分,当代审视。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当今的新变化,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在当今时代的隐匿性与顽固性。彰显马克思恩格斯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理论在当代的感召力与生命力。第五部分,意义阐发。整体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批判,结合当今世界的新变化,揭示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理论的理论价值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批判性反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CitespaceⅣ软件为研究工具,对我国2000-2017年批判性思维研究进行了可视化文献计量学分析,分析项目包括:研究总体情况和研究热点。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我国批判性思维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研究重心上浮;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对象重合。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批判性思维研究深入发展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批判性反思论文参考文献

[1].曹志远.从批判性的反思到反思性的批判——关于《应物兄》的知识分子书写[J].芒种.2019

[2].王雪松,左丹云,郝杰.国内批判性思维研究(2000-2017)可视化分析与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9

[3].侯卓.“债务关系说”的批判性反思——兼论《税收征管法》修改如何对待债法性规范[J].法学.2019

[4].韩升.在普世价值的批判性反思中阐扬人类共同价值[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5].任俊,孙宏赟.反思能力进路的正义理论:一个批判性的考察[J].哲学分析.2019

[6].简圣宇.回归教育的本质——关于当代教育问题的批判性反思之六[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9

[7].宋运来.批判性阅读:让“说理”可信——《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反思[J].语文建设.2019

[8].毕文章.批判性反思:后现代学者对社会学的贡献[J].长江丛刊.2019

[9].李华.建筑概念:批判性范畴的构筑与反思[J].新建筑.2019

[10].左美惠.论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反思及其当代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19

标签:;  ;  ;  ;  

批判性反思论文-曹志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