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罗拉多大峡谷纪行(论文文献综述)
葛文峰[1](2020)在《吕碧城欧美游记诗词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吕碧城是中国近代文坛着名的女诗人、词人。吕碧城周游欧美诸国长达十余年,创作的游记诗词以"熔新材料入旧格律"着称。西方的雪山等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名胜等人文景观成为吕碧城游记诗词创作的主要素材。吕碧城的欧美游记诗词以跨文化视野洞察域外,又反观故土,抒发思乡怀国之情。其内容与形式均独树一帜,推动了民国诗词创作发展的现代性转变。
王之峰[2](2020)在《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评满族诗人王雪莹诗集《我的灵魂写在脸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族诗人王雪莹的《我的灵魂写在脸上》曾荣获全国第十届(2008-2011)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为满族诗歌创作赢得了令人羡慕的荣誉,也成为王雪莹个人诗歌创作的一座里程碑。如今有幸通读诗集,时时震撼、每每称奇,在收获了意料之外的审美快感的同时,也有了言说冲动。雪莹的诗不只写得端庄、率真、典雅、智性,作品中不时也流露出一种粗犷而野性的江湖侠义。她掷地有声的言辞,昭示诗人深厚的学养支撑下的果断与干练,在其儿女情长和"不忍
赵小琪,王婧苏[3](2020)在《新世纪旅美华人游记中的美国漫游模式论》文中指出新世纪以来旅美华人在作为异质他者的美国的漫游,既为他们展现多元化、立体化的美国形象提供了方便,也为他们对自我和自我文化的反思和重建提供了契机。在漫游认知的媒介上,旅美华人借助于汽车和信息技术,对美国进行了多方位的凝视。在汽车上,旅美华人对美国的看是直线、瞬间、表面性的,而借助于信息技术,旅美华人对美国的认知则是立体、多元、深刻的。在漫游节奏上,旅美华人的漫游节奏与时间和地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时间上,旅美华人心理时间与客观时间的错位主要表现为心理体验时间长于客观时值和心理体验时间短于客观时值两种形态。在地点上,旅美华人的漫游,既可能呈现出一种直奔预定的地点进行游览的形态,也可能呈现出一种围绕主要景点进行回旋式运动的形态。在漫游场所上,旅美华人无论是在美国的"大空间",还是在美国的"小空间",都格外尖锐地感受到权力对于空间的影响,都强烈地感受到自我作为他者的存在。
张儒雷[4](2019)在《美国纪行 从瀑布到峡谷的山水风情》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个旅行者,踏遍世界上令人惊艳的山山水水一直是我的梦想,这一次我便把目光放在了美国。提起美国,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她的都市文化,但这里的自然风光,从瀑布到峡谷,还有闻名世界的国家公园,论起吸引游人的目光,与城市文化相较也不遑多让。行走美国,看这一处的山山水水,见证自然的壮阔,算得上是这一年里旅行中浓重的一笔。尼亚加拉大瀑布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加拿大安略省和美国纽约州的交界处,瀑布源头为尼亚加拉河,尼亚加拉瀑布实际有三部分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马蹄形瀑布、美利坚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
周广鹏[5](2018)在《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文中提出时空穿越作为人类的梦想由来已久,相关的物理学探索和哲学思考也从未间断。不过,将穿越这一话题纳入旅游的学术研究领域,此前还十分鲜见。由于旅游的异地性和暂时性,使得旅游成为一定时空中的流动现象,并伴随着旅游者内心的复杂变化,使旅游者得以完成一次现世的身心状态转换,这也许可以算是一种身心的时空穿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穿越与旅游确实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本文即以这一联系为线索,展开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这一学术历程。本研究是一次大胆的探索之旅,尝试理解“穿越”在旅游体验中的意义,证实这一范畴对旅游体验研究的学术价值。本研究的框架是:第一部分首先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作为选题的缘起。在漫长的人类社会所积淀起来的对过往的追怀和对未来的憧憬,早已成为人类一种情结,并因此而培育起了穿越的愿望、需求。从上古的图腾崇拜,到野叟曝言式的仙乡淹留,以至于近现代的影像景观,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人类的穿越欲望,并试图为其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案。历史地看,穿越需求正在从早期的虚拟或幻想逐渐形化为物质实体或确切的时空存在,从而为人们的具身造访和体验提供了机会。换言之,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再到建筑实体以及主题化的运营空间,穿越的隐性需求逐渐外化为一种显性需要。于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有关穿越的新的解决方案应时而至,那就是现代旅游业的兴起。旅游这种具身的体验方式,真正能够借助于空间的转换,换取时间的扭曲,从而满足人类在时间廊道中穿梭回返的欲望。然而,旅游学术界对这一课题却没有给予适当的关注。本文的研究选题的确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浮现出来的。第二部分是针对本研究目标的研究设计。本研究使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文献上看,与穿越相关的旅游研究很少,如何获得直接相关的素材是本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研究运用网络民族志方法,以网络社区作为一个田野调查地点。在知乎平台发布了两个关于旅游穿越感的提问,结果很多网友给出了亲身经历,一些用户也在品评别人的回答,这种在线交互形成了本研究鲜活的质性分析资料。除了知乎问答,本研究还通过携程网、马蜂窝等旅游网站采集了相关游记130篇。本研究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定量研究材料,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采集数据2339份。最后对采集到的数据根据完成问卷所用时间、逻辑错误、雷同问题等标准进行了数据清洗,剔除问题问卷426份,保留有效问卷1913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81.8%。第三部分是文献综述部分。由于本研究缺乏相关的文献积累,因此分成两章对非旅游领域和旅游领域的文献分别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其中第三章主要依据非旅游领域的穿越研究相关成果,并从中梳理穿越的性质与功能。为了把旅游与穿越这两个话题合拢,探索其间的本质联系,首先对时空问题及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时空的整体性、主客互动属性以及时空的可转化性为旅游这种通过空间感受时间的穿越活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时间的“永前性”特征也构成了人类时间枷锁的客观前提,在束缚人类穿越实现的同时也激发了人类强烈的穿越需求。这种需求在时间的方向上体现为向后回返和奔向未来两个矢量,具体到人类的行为上,表现为追求永恒与不朽和怀旧情结。时空穿越在物理学理论中仅仅存在理论的可能,相当长的未来还无法变成现实。在无法通过现实的途径获得满足的情况下,神游成了穿越体验的替代形式。当大众旅游时代到来之际,旅游活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类的穿越需求,成为穿越体验更为现实的替代方式。总体来说,纯粹的神游是在生活世界里的一种凭空想象,旅游是伴随着进场行为的具身体验,这种进场行为将更有利于高水平神游的出现,更容易获得穿越体验。通过第三章的分析可以明确看出,旅游是满足人类穿越需求的现实替代品。于是,第四章聚焦于旅游作为一种穿越替代形式的深入分析。穿越无疑是以时空转换为核心的一种活动,旅游活动最主要的外部特征是“异地性”和“暂时性”,它们归根结底是时间和空间问题,这一点与穿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对旅游定义的文本考古研究发现,旅游定义中唯一获得共识的就是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通过时空转换获得穿越体验成为现实的选择,但这种转换是把空间转换为时间,通过空间来感受时间的方式。这种方式无疑需要空间中具有富含时间信息和易于唤起人的主观共鸣的事物的存在,并非所有的空间都具有这样的功能。在这一点上,旅游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世界是以旅游景观为核心的时空,那些成为景观的吸引物本身往往是富有历史文化特征、永恒意义或者未来感的景观,可以满足人类在回返过去和奔向未来两个方向上的穿越需求。最后,由于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具身体验行为,使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获得的穿越体验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多感官体验。这种临场感和多感官的特征无疑也给旅游者带来了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其中的穿越体验也更为全面和印象深刻。第四部分在此前思辨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者的穿越体验的动机和行为进行实证意义上的考察。关于旅游动机的理论观点,突出地显示了人们对旅游者试图借助于旅游体验的时空转换机制,并以某种比梦游、神游更为有效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穿越体验诉求。但是,旅游中的穿越动机往往是潜在的。为了从实证的角度对此加以验证,本研究对游记文本进行内容分析,从中很清楚地可以看到这一点。总体来说,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以及形成旅游期望的过程中,获得穿越体验往往不是主要动机、甚至完全是一种潜在的动机,由于环境的提示或激发作用,才使得这些潜在的动机被唤起,最终以意外惊喜的形式获得了穿越感,由此也反向证明了穿越动机是真实存在的。由于穿越动机具有潜在性,穿越感的发生常常是出人意料的,总以不经意的方式’突袭’某个人。基于旅游的穿越感假定,进而分析与其关联的几种休闲活动之间在穿越感维度上的相关程度。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旅游相对于日常休闲活动可以带给个体以更强的穿越感,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发现,旅游与其他日常休闲活动都具有较高的相关度。这个结果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诸如阅读、观影视、听音乐、尝美食等活动本身除了具有穿越唤起的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埋下穿越需求的种子,进而形成动机和期望。二是在旅游过程中都可以进行上述休闲活动,只不过这些活动是在异地进行的,进入了时空转换后的新的世界,具有了旅游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活动因旅游被赋予了新的价值,旅游者可以获得不一样的体验。由于旅游是真实的空间移动,旅游者真实地进入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当中,因此,其体验必然是具身的,可看、可听、可闻、可触摸、可品味,当然也可以想象。当这些感知的对象带给感知主体以超越于其个人日常生活经验的阈限时,感知主体便能获得穿越的精神体验。为了确定旅游者在偏好选择方面具有怎样的规律性。依据问卷调查的数据,围绕穿越体验的活动偏好做了细致的样本描述统计分析、分组比较、伴随休闲偏好的相关分析、旅游景观的类型偏好分析;进而针对旅游活动偏好和景观类型做了相应的因子和聚类分析,相关假设都得到了证实。第五部分基于游记文本的内容分析,针对旅游中的穿越感,这一穿越体验的核心概念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穿越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性使得穿越的目的地可以是有客观支撑的现实时空,也可以是某种来自想象的虚拟时空,抑或二者兼具的情形,移动到有一定客观依托的目的地空间,通过想象来穿越时间,这种情形就是旅游。历史感和未来感作为穿越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穿越感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穿越感是伴随一种动态的感觉,而历史感和未来感则有可能是静态的。但在具体旅游情境当中,穿越感往往会表现为历史感和未来感。通过文本分析显示,穿越感具有建构性,这种建构对于旅游者而言主要受到其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和居住环境等因素影响。穿越感的唤起主要来自一种与相似情境的互动或接触。通过游记分析发现,历史感的获得与旅游情境中的历史原貌性、熟悉感和相似性、相对落后等特征有关;未来感则更多地来自科技感、先进感、新鲜感,甚至陌生感。历史感和未来感不都是绝对的,二者都可以通过时间刻度的相对性原理而获得。穿越感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旅游者个人、景观质量、旅游氛围因素等方面。这些影响因素中的负面干扰因素,我们称之为“反穿越”因素,主要包括:不符合景观时代特征的各种“刺点”和各种形式的“噪音”,同时也发现,旅游者对于这些反穿越因素存在自我调适的倾向。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归结为:人类普遍存在穿越情结;旅游是获取穿越体验的现实替代品;穿越体验是旅游活动中的“激励因素”;旅游活动中的穿越体验呈现断续性贯穿的特点。并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景观特征和穿越方式的比较提出了旅游穿越体验的模型,模型显示了旅游与神游相比在形成穿越体验的过程和结果方面存在显着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将穿越和旅游的关照跳出旅游以及穿越本身的审视水平,从人生意义的角度解释旅游穿越体验的意义在于人生的“圆满”。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领域的创新本研究率先在旅游研究领域对旅游的穿越体验展开大规模的专题研究,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价值:首先,明确了穿越体验研究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价值。历来的旅游体验研究,基本上是就体验谈体验,旅游体验研究的知识细化和深化还没有充分展开,其中也缺乏独特的理论范畴来作为支撑和引导。穿越体验的提出,可能为旅游体验研究开拓一片新的研究领域,展现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洞察旅游体验的本质,可能增加了一个新的工具。其次,勾勒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范围、领域和方向。尽管本研究还只是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开始,很多课题都仅仅是初露端倪,但本研究也努力探索了穿越体验在旅游体验研究中的地位和理论疆域,尝试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方法,经验性地涉猎了旅游穿越体验研究的材料来源。这些对未来的旅游体验研究都具有较大的理论启发意义。从探讨的内容广泛性而言,本研究涉猎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研究课题。最后,就旅游穿越体验领域自身而言,它是一个未曾得到应有的学术关注的领域。在这一领域展开科学研究,可能会开拓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领域,增进旅游体验研究问题域的广度和深度,对丰富旅游学科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二)理论观点的创新本研究在理论观点方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提出了一些新的范畴和命题,并对已有的一些范畴的概念内涵进行了检讨和辨正。其中主要的内容有:首先,本研究提出了穿越体验、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穿越感、旅游世界的时空转换、旅游世界的时间景观等多个新的概念,同时,还对“旅游”的定义从知识考古的角度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强化了对旅游定义中暂时性和异地性两个时空维度的重视,从而为旅游穿越体验命题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提出了大量的理论命题,在传统的旅游体验研究中还几乎没有涉及过。例如,本文认为,穿越诉求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心理情结;旅游体验就是一种时空转换的穿越体验;现代社会正在推动人类满足穿越诉求的手段走向具身化等。本文类似这样的命题还有很多。这些命题尽管有些仍属于思辨性命题,但它们对后续的实证研究会有较大的启发价值。最后,本研究也致力于追求范畴界定与命题构建方面的自洽和协调,为穿越体验研究理论的体系化做出一些努力。(三)研究视角的创新半个多世纪以来,旅游研究经历了多次研究视角的转换,从经济的视角转向社会文化的视角,从综合的视角转向分析的视角,从本真性的视角转向体验的视角。在体验理论逐渐占据旅游理论的核心地位的历史背景下,视角创新成为旅游体验研究的新的策略。人们在这一领域正在逐渐走向多元化,本文以穿越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及旅游体验的本质,为这种视角创新或视角转换提供了新的例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按照这个新的视角审视旅游体验,可能获得更为深刻的知识,并将旅游体验研究从原有的仅限于心理学为主体的学科边界拓展至更为宽广的领域。
刘诗芹[6](2017)在《《高山之光》翻译实践报告(第一章1-4节)》文中提出本论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报告,翻译原文为乔·胡托(Joe Hutto)所着《高山之光》(The Light in High Places)第—章1-4节内容。源文本介绍了作者在怀俄明州一边亲近自然一边进行大角羊野外考察的经历,再现了作者在大角羊实地考察中的情感体验。源文本词汇丰富,涉及大量的动物学、生态学、微生物学、地质学、人类学等学科词汇,知识性强,翻译源文本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同时,源文本集文学与研究为一体,语言严谨,叙事通俗,笔调婉约,句子多用从句和修辞句,这对于提升译者的翻译水平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翻译报告由四章构成,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源文本的内容以及翻译的意义;第二章主要从词汇和句子的层面介绍源文本的文本特征,同时对尤金· A·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和译者所做的译前工作准备进行说明;第三章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运用翻译实例解读译者的翻译过程,包括对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形容词等词语的翻译,对多以介词短语、分词短语为插入成分的从句和修辞句等句子的翻译;第四章是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所得到的启发和获得的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高山之光》是一部集文学与研究为一体的优秀作品,译者结合尤金·A ·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力求在实践中将源文本的文学性和知识性表达出来。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对跨学科知识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有了更深的解读,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翻译水平,受益匪浅。
星志,立柱[7](2013)在《美国西部见闻——美国纪行之二》文中研究说明离开夏威夷后,我们游览了美国西部的主要城市: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旧金山、圣地亚哥,还去了与加州比邻的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以及亚利桑那州西北部凯巴布高原上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和金门海峡从夏威夷飞到洛杉矶后,我们先转机去了旧金山。旧金山是加州的第二大城市,着名的硅谷就在这里。旧金山也是海外华人在美国的一处聚集区,据统计,
祝嵩[8](2012)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文中研究说明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条大河,其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发育历史对于青藏高原地质研究有比较重要的意义。由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理环境恶劣,前人对该区河谷地貌和地质环境演化的研究工作做的较少,即使有一些工作,但是也缺乏确切的年代测定,使得人们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至今还不足很清楚。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不限于前人研究较多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而且跑遍了整个雅鲁藏布江中游及下游一段,重点解剖了雅鲁藏布江人拐弯、林芝、加查、桑日、杰德秀和人竹卡等剖面,从而对于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比较清楚的了解。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分布江冰川泥石流和风成砂,对于该区地质灾害防治有重要意义。讨论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冰川沉积、冰水沉积和古土壤等地貌,对于研究该区古气候有重要意义。野外调查发现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广泛分布河湖相沉积物、冰碛物、古土壤和河流相沉积物等,采集了大量的样品。用ESR(Electron Spin Resonance)、14C、 OSL(Op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ecence)等测年方法分析采集到的样品并确定雅鲁藏布江多个多期古堰塞湖的存在。结合样品的孢粉分析,得到了雅鲁藏布江流域古气候环境演化。在研究区采集多个花岗岩样品,用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和夷平而证据得到古雅鲁藏布江流域的河谷地貌。测量了雅鲁藏布江河谷两岸阶地,结合样品所测得年代,确定了雅鲁藏布江在第四纪期间的发育历史。对雅鲁藏布江流域拉孜县、仁布县、曲水县、桑口县和林芝县等不同地点采集22个花岗岩样品进行了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为分析该流域新近纪隆升剥蚀过程和构造地貌演化提供了热年代学资料约束。所获得的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6+0.2)~(21.8+1.2)MaBP,径迹长度为(12.1+2.6)~(14.2+1.4)μm,单颗粒年龄和径迹长度均呈单峰分布。锆石裂变径迹年龄集中在33-23MaBP,22-9MaBP。1.6-21.8MaBP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与9-5MaBP的碰撞后事件相符,代表主要的隆升剥露期,是区内发生高速率沉积事件的记录。并且结合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夷平面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形成时代探讨了雅鲁藏布江早期发育过程。通过对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地貌和构造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状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峡谷和宽谷相间为主要特征,经历了碰撞、挤压和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韧性剪切、正断层等构造变形样式。该段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受构造运动和气候等影响。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流至少从上新世以来沿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发育而成。野外考察发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发育了11级以上河流阶地,应用ESR、OSL、14C、风成砂和红土-古土壤序列等定年方法,初步确定了阶地的形成时代分别为T11>2000kaBP、T10-1783kaBP、T9-1238kaBP、 T8-684kaBP、T7-382kaBP、T6-150kaBP、T5-82kaBP、T4-67kaBP、T3-43kaBP、T2-28kaBP、Tr-10kaBP,从而对雅鲁藏布江发育历史有了明确认识。根据阶地的沉积特征和年代数据的分析,发现基准面变化、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河曲移动共同控制着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的形成。最高级河流阶地是河流开始出现的重要标准。在加查县虾日拔河高度560m和朗县北格拔河高度630m雅鲁藏布江的最高级阶地发现渐新世-早中新世大竹卡组砾石,说明雅鲁藏布江最高级阶地在渐新世-早中新世之后形成,由于最高级阶地接近青藏高原主夷平面海拔高度,因此至少7MaBP(中新世晚期)雅鲁藏布江已经存在,这套古老巨厚的河流相砾石层在接近雅鲁藏布江谷底位置的发现,表明雅鲁藏布江很早就已经从青藏高原山顶面下切了2000m以上,已在接近其现今谷底的位置上存在,把青藏高原隆升时代争论推向第四纪之前。这对于研究古雅鲁藏布江的河谷发育及其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雅鲁藏布江历史上多次被阻塞形成众多的堰塞湖,已报道过有萨嘎、汀当、大竹卡、仁布、杰德秀、格嘎等古堰塞湖,但都缺乏全而认识雅鲁藏布汀古堰塞湖。本文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第四纪堰塞湖沉积典型剖面观测的基础上,提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第四纪发育4期堰塞湖,测定了堰塞湖沉积时代,探讨了堰塞湖与冰川发育之间的关系。确定该湖泊4次存在时问是691~505kaBP中更新世冰期、75-40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27-8kaBP末次盛冰期和1.8~1.2kaBP新冰期,湖泊存在时间逐渐缩短反l映冰川规模和堰塞坝冰碛物补充能力逐渐减小,堰塞湖和堰塞坝规模也逐渐减小。格嘎至赤白12km雅鲁藏布江河谷为堵江地点。从构造和气候等因素分析了南迦巴瓦峰西坡则隆弄冰川仲入雅鲁藏布江河谷堵江成湖及堰塞湖消亡原因。雅鲁藏布江河谷植被与地质地貌有密切关系,尤其是植被分布与雅鲁藏布江河谷独特的地貌-垂直自然带较大差异分布有紧密关系。雅鲁藏布江河谷的第四纪孢粉组合有的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草本植物花粉为主,有的以蕨类植物化粉为主,其含量随地而异。古植被景观主要处于高山灌丛草甸、草原与草甸、草原和森林的交替变化之中。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河谷典型沉积剖面的孢粉组合,揭示了青藏高原南部第四纪晚期的古植被演化历史和古气候环境变迁过程。
张明[9](2012)在《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景观理论体现了对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地理景观象征意义的探索和发掘。地理景观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和综合景象,反映了社会信仰体系和当地文化的运转过程。影像景观是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映照和呈现,其本身也可以理解为是屏幕塑造的一种景观。和地理景观一样,影像景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被赋予了不同的解释。人类学纪录片是通过参与观察对现实生活进行客观地“深描”和理性记录,在真实美学原则的导引下,多面向地展示和呈现影像表现主体及其内在涵义的一种记录文本。藏地人类学纪录片可分为文化类、社会类、自然类和宗教类四种。本文依据笔者对藏区跨地域人文地理景观的田野调查,结合对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百年发展史的梳理,将之放置在社会变迁和景观空间演变的视野下进行观照。并通过对游牧生活、茶马古道、神山圣湖等环境空间和社会生活的描述,勾勒出雪域藏族独特而富有丰富内涵的景观轮廓,以及他们的观念信仰和民族特征等。透视藏地纪录片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藏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以及这种变迁所引致的藏人自我意识和心理的嬗变。文化复兴后的藏传寺院依然随着季节的轮转进行着恒久的仪式,“吃糌粑的人”面对流转的岁月又是如何保持着他们珍视的传统和信仰。藏地人类学影像从不同的视角呈现了藏区社会变迁中的文化形态和人物命运。文化多样性是各族群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的形式,多元文化建构的影像元素使得西藏文化多样性的地域特质通过文化演示的方式得以多维呈现和传播,转型期的藏地民族志纪录片承载了与以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藏地影像民族志在呈现藏族社会生活事象和多元文化的同时,也为往昔的历史留下了一份可供拷贝和再度分析的影像文化典籍。论文从喜马拉雅文化保护的角度,阐述了现代影像技术在保存人类文明记忆和记录正在消失的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角色和重要性。数码影像技术的当代发展为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传播平台,民族志影像化传播对记录和延续史诗“格萨尔”口传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的精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文化线路的展示也为我们留存了消逝中的民族文化和族群记忆。弗拉哈迪、让·鲁什等纪录片大师为“纪录田野”树立了“分享人类学”的典范,除了时间要素之外,记录的过程也是一个“修缮自我”的过程,它要求创作者以多元文化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异文化模式,才能真正了解、进入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针对“民族志的缺失造成了社会科学知识生产的许多缺陷”这一实际情形,与国内人类学界提出的“用中文重新写文化”相呼应,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影像重新写文化”的观点。最后,本文在人类学视野和文化景观理论的支撑下,对藏族人类学纪录片的影像景观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影像景观的形塑既有大传统话语体系的意识形态锻造的作用,也是民间社会小传统力量互动营造的结果。
夏凯生[10](2011)在《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与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岩溶区面积广大,分布广泛,岩溶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碳酸盐岩的分布面积计(含埋藏在非可溶岩之下者),可达3.46×106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3;而且类型多种多样,总体上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南方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干旱半干旱区岩溶、温带半湿润区岩溶和西部高原高山岩溶。我国的岩溶地貌研究具有世界意义,与世界其他地区岩溶区相比,我国岩溶形态丰富多彩、个性鲜明。这是因为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有独特的优势,即中国大陆碳酸盐岩古老坚硬、新生代以来大幅度抬升、未受末次冰期大陆冰盖的刨蚀破坏、以及季风气候水热配套(夏湿冬干)等四个条件,使得各个地质时期,尤其是新生代以来发育的岩溶形态保存完好,因而具有较长的、连续的岩溶发育的历史记录。中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被称为大陆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的“博物馆和教科书”,在中国岩溶地貌研究中有重要地位。2007年7月,中国南方岩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乌江下游岩溶地貌作为亚热带峡谷岩溶地貌的代表也被列入。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研究对中国南方岩溶中山峡谷岩溶地貌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在的研究还很薄弱。形态学的研究主要应用了岩溶形态组合的研究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避免“异质同相”在岩溶地貌形态研究中所引起的混乱。我们应用岩溶形态组合对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的典型地点的岩溶形态组合特征进行了探讨,并且和岩溶地貌形态发育阶段结合起来,探讨其演化过程。沉积形态的研究是研究岩溶地貌演化的关键,把溶蚀形态和沉积形态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对典型地点沉积物特征的研究来探讨岩溶环境的演化过程是本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岩溶地貌发育控制因素的分析,我们运用岩溶动力系统理论,把岩溶地貌形成原因研究放到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相互作用中去研究,探讨内外力作用对本区岩溶地貌形态发育演化的影响。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本地区岩溶地貌十分发育,具有独特的亚热带岩溶中山峡谷特点,以峰丛洼地(谷地)、大型漏斗(天坑)、岩溶峡谷、天生桥等为代表的地表岩溶和以大型溶洞和丰富的洞穴次生化学沉积为代表的地下岩溶最为普遍,独具特色。(2)不同地貌面上岩溶形态组合是岩溶地貌不同发育阶段的产物:鄂西期夷平面分布在海拔1700~2000m的高分水岭地区,形态组合特征是低矮的峰丛和平坝、大的多边形、浅碟形洼地相组合,石峰形态浑圆,峰与峰之间的疏离度高,平均为500m以上;溶洞不多,发育规模不大,沉积形态为红粘土,其岩溶形态组合反映了老年期岩溶地貌发育的特点,其形成在古近纪至新近纪初。山原期地面分布在海拔1200~1500m的地区,主要表现为高大的峰丛和大型洼地结合的岩溶台面。峰丛与洼地、岩溶台面之间的相对高差可达25~30m左右,峰与峰之间疏离程度变小,一般在300~400m;岩溶洞穴十分发育,有较丰富的次生沉积物。沉积物为红粘土,发育有铁质风化壳,总体上为壮年期地面特点。剥蚀面分布在海拔500~800m地区,以峰丛-槽谷、谷地为主,比高为60~100m,峰与峰之间疏离程度极小,一般在250m以下,基座紧密相连,石峰形态不太典型,顶部平坦,保留原始地貌面的特点,沉积物以黄色石灰土为主,体现为青年期岩溶地貌发育阶段的特点。(3)岩溶地貌发育的受岩性、构造、气候、土壤、水动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区岩溶地貌发育的主导因素为新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和气候;通过对典型地点岩溶作用强度的研究发现:在现在气候条件下,鄂西期山地的岩溶作用比较弱,而盆地期地面岩溶作用比较强,说明鄂西期岩溶形态组合有古老性的特点,为第三纪末干燥气候形成的;盆地期剥蚀面之所以为青年期地面,和其发育历史较短有关。由于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本区岩溶形态组合呈现出多代性的特点,岩溶峡谷和夷平面交替出现,同时,夷平面受到后期的改造,由于强度不同,在不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远离现代排水基面的流域分水岭地区,新构造运动影响较小,地面完整性较好,岩溶地貌以峰丛洼地为主,地貌面发育以横向发育为主。乌江及主要支流河谷地带受新构造影响很大,因溯源侵蚀,普遍发育峡谷地貌,在河间地块因受新构造运动地貌影响较大,地面表现为锥状岩溶峰丛洼地和岩溶谷地景观。(4)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形成,经历了鄂西期、山原期、盆地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形成鄂西期、山原期夷平面、盆地期剥蚀面和深切峡谷。通过对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和演化的研究,我们对亚热带岩溶峡谷的形态、发育和过程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因此本研究对长江三峡形成演化的研究有借鉴意义。同时,本地区的岩溶地貌发育深受新构造运动和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河流侵蚀和溶蚀作用叠加在一起,使本区的岩溶地貌发育强度增大,这既可以形成了景色迷人的乌江峡谷,又使本区生态环境及其脆弱,水旱灾害、水土流失、石漠化、地面塌陷等灾害频频出现;我们也注意到不同地区岩溶作用强度和方式不同,不同地貌面和岩溶峡谷区在进行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时必须要注意到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
二、科罗拉多大峡谷纪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罗拉多大峡谷纪行(论文提纲范文)
(1)吕碧城欧美游记诗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吕碧城欧美游记诗词中的自然风光 |
二、吕碧城欧美游记诗词中的人文景观 |
三、吕碧城欧美游记诗词中的思乡怀国 |
四、结语 |
(2)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评满族诗人王雪莹诗集《我的灵魂写在脸上》(论文提纲范文)
没有比爱情更悲伤的物质 |
放歌山水,追问人生 |
漂泊中对爱的感悟与栖居里的诗意 |
(3)新世纪旅美华人游记中的美国漫游模式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漫游认知的媒介:从汽车到信息技术 |
(一)汽车漫游:矢量位移的直线、快速的看 |
(二)信息传输:立体、多元的认知 |
二、漫游节奏与心灵觉知 |
(一)时值体验———客观时间与心理时间的错位 |
(二)定点与迂回———急速与舒缓 |
三、漫游场所与异质空间 |
(一)“大空间”的液态监控 |
(二)“小空间”中的在场他者 |
(5)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的缘起:人类的穿越情结 |
1.1 穿越的含义 |
1.2 人类的穿越心理:从文学和影视作品的角度看 |
1.2.1 穿越题材的文学作品 |
1.2.2 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 |
1.3 穿越心理的满足:现实世界的景观供给 |
1.3.1 由虚渐实的穿越供给 |
1.3.2 旅游业的穿越供给 |
1.4 穿越情结的学术审视 |
1.4.1 哲学家的观点 |
1.4.2 文艺批评家的观点 |
1.4.3 文学中的科学:穿越的交叉学科研究 |
1.4.4 空白与可能性:旅游学术界对穿越的研究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总体思路 |
2.1.1 研究问题 |
2.1.2 研究框架 |
2.2 定量研究设计 |
2.2.1 定量研究假设 |
2.2.2 问卷设计 |
2.2.3 定量资料采集 |
2.2.4 定量资料分析策略 |
2.3 定性研究设计 |
2.3.1 定性资料采集1:知乎问答 |
2.3.2 定性资料采集2:游记收集 |
2.3.3 定性资料采集3:问卷调查的开放式问题 |
2.3.4 定性资料分析策略 |
2.4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2.4.1 定量研究的信度 |
2.4.2 定量研究的效度 |
2.4.3 定性研究的信度 |
2.4.4 定性研究的效度 |
2.4.5 混合研究设计的进一步讨论 |
3 穿越的性质与功能 |
3.1 人类的时空观:穿越的集体意识基础 |
3.1.1 中西方的整体时空观 |
3.1.2 时空特性 |
3.1.3 时空转化:穿越体验的可能性 |
3.2 世界的流动性 |
3.2.1 流动性的含义 |
3.2.2 西方哲学中的“流动性” |
3.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流动性” |
3.3 幻想与怀旧:穿越情结的两个矢量 |
3.3.1 幻想——奔向未来 |
3.3.2 怀旧——回返过去 |
3.3.3 无所依凭的白日梦:神游与梦游 |
3.4 旅游:在未来与过去之间穿越 |
3.4.1 旅游与穿越 |
3.4.2 旅游与神游 |
3.4.3 三种穿越方式的比较 |
4 旅游景观的时空分异与旅游体验的时空转换 |
4.1 旅游定义中的时空维度 |
4.1.1 旅游定义的现状 |
4.1.2 旅游定义的知识考古 |
4.1.3 关于“异地性”内涵的深度阐发 |
4.1.4 关于“暂时性”内涵的深度阐发 |
4.2 旅游世界:维度与景观性 |
4.2.1 旅游世界与非惯常环境的比较分析 |
4.2.2 旅游世界的维度 |
4.2.3 旅游世界的景观 |
4.3 旅游景观的空间分异 |
4.3.1 自然景观的空间分异 |
4.3.2 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异 |
4.3.3 景观空间分异的文化解释 |
4.4 旅游世界的时间景观 |
4.4.1 旅游世界的时间与时间景观 |
4.4.2 景观的时间性 |
4.4.3 时间景观 |
4.4.4 景观的时间刻度 |
4.5 旅游作为一种穿越 |
4.5.1 旅游领域“有名无实”的穿越研究 |
4.5.2 旅游领域“有实无名”的穿越研究 |
4.6 旅游体验研究中的穿越思想 |
4.6.1 旅游体验中的穿越意味 |
4.6.2 旅游体验的主客互动 |
4.6.3 旅游体验视角下的“旅游场” |
5 穿越体验的动机与行为测量 |
5.1 旅游动机中的穿越取向 |
5.1.1 传统的旅游动机研究 |
5.1.2 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旅游动机 |
5.1.3 旅游活动中的穿越动机 |
5.2 旅游体验的穿越感及其相关因素 |
5.2.1 休闲活动的穿越感 |
5.2.2 旅游与其他休闲活动的相关分析 |
5.3 穿越体验——在场的具身体验 |
5.3.1 旅游体验的具身转向 |
5.3.2 穿越体验的在场性 |
5.3.3 穿越体验的多感官性 |
5.4 穿越体验的活动偏好与景观类型分析 |
5.4.1 穿越体验的偏好分析 |
5.4.2 旅游活动偏好的因子分析 |
5.4.3 旅游活动偏好的聚类分析 |
5.4.4 旅游景观类型的聚类分析 |
5.4.5 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结果的进一步比较 |
6 穿越体验中的穿越感 |
6.1 穿越感 |
6.1.1 穿越感的含义 |
6.1.2 穿越感与本真性命题 |
6.1.3 穿越感的主观建构性 |
6.1.4 旅游穿越感的获得方式 |
6.1.5 印刻理论与场所依恋 |
6.2 穿越体验中的历史感 |
6.2.1 历史感的含义 |
6.2.2 旅游历史感的形成要素分析 |
6.3 穿越体验中的未来感 |
6.3.1 未来之地:未来感在哪里获得 |
6.3.2 未来之貌:先进科技的武装 |
6.3.3 未来之质:新鲜、陌生与幻想 |
6.4 穿越感的影响因素 |
6.4.1 旅游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因素 |
6.4.2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因素 |
6.4.3 核心景观因素 |
6.4.4 旅游体验的场所氛围因素 |
6.4.5 旅游者的在场自我调适因素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人类普遍存在穿越情结 |
7.1.2 旅游是获取穿越体验的现实替代品 |
7.1.3 穿越体验是旅游活动中的“激励因素” |
7.1.4 旅游活动中的穿越体验呈现断续性贯穿的特点 |
7.1.5 旅游穿越体验模型 |
7.1.6 穿越体验与圆满 |
7.2 研究创新 |
7.2.1 研究领域创新 |
7.2.2 理论观点创新 |
7.2.3 研究视角创新 |
7.2.4 方法与资料的创新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高山之光》翻译实践报告(第一章1-4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Translation Project Background |
1.2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 Two Background Information |
2.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Text |
2.1.1 Vocabulary |
2.1.2 Sentences |
2.2 Theoretical Basis |
2.3 Preparation before Translation |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
3.1 Translation of Vocabulary |
3.1.1 Terminologies |
3.1.2 Names |
3.1.3 Adjectives |
3.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
3.2.1 Subordinate Clauses |
3.2.2 Rhetorical Sentence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Problems to Be Solved |
4.2 Enlightenment and Lessons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ppendix Ⅱ Glossary |
(8)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和科学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工作量和研究成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及邻区区域地质构造及相关特征 |
第一节 区域地层 |
第二节 区域构造 |
第三节 现代气候特征 |
第四节 泥石流和滑坡 |
第五节 风成沙和古土壤 |
第六节 冰川地貌 |
第七节 冲积、洪积地貌 |
第八节 泉华堆积 |
第九节 湖积 |
第十节 雅鲁藏布江支流河谷地貌 |
第十一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雅鲁藏布江早期河谷地貌发育的裂变径迹和夷平面证据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样品与分析 |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
第四节 夷平面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雅鲁藏布江加查地区河谷地貌对气候与构造的响应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水系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三节 雅鲁藏布江加查段河谷形态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
第四节 干流河床纵剖面对构造运动的响应 |
第五节 支流河床纵剖面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六节 阶地对构造运动和气候的响应 |
第七节 结论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雅鲁藏布江中游阶地形成时代和成因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阶地特征 |
第三节 阶地时代 |
第四节 阶地成因 |
第五节 讨论 |
第六节 结论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雅鲁藏布江古堰塞湖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古堰塞湖分布区地质环境特征 |
第三节 古堰塞湖沉积物剖面特征 |
第四节 古堰塞湖空间分布特征 |
第五节 古堰塞湖时间分布特征 |
第六节 古堰塞湖形成和消亡原因 |
第七节 讨论与结论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质环境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孢粉组合 |
第三节 古植被与古气候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9)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影视人类学理论综述 |
第三节 “人类学”与“纪录片”在中国语境的阐释 |
第四节 人类学纪录片的界定与分类 |
一、 民族志电影与人类学纪录片的界定 |
二、 人类学纪录片的分类 |
第五节 在纪录美学与科学性之间 |
一、 早期民族志电影的科学性取向 |
二、 纪实美学与“科学性”理念的嬗变 |
第二章 影像中的藏族社会变迁 |
第一节 影像中的近代藏族社会 |
一、 费尔希纳等人拍摄的西藏纪录片 |
二、 《神秘的西藏》与《西藏巡礼》 |
三、 郑君里与《民族万岁》的创作 |
第二节 孙明经的早期民族志电影创作 |
一、 民族志电影《西康》系列片的拍摄 |
二、 《雅安边茶》与《西康跳神》 |
三、 中国的“格里尔逊” |
第三节 藏地民族志电影的拍摄 |
一、 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影片的特征与类型 |
二、 民族志电影《西藏的农奴制度》和《僜人》 |
第三章 文化景观视野下的雪域影像 |
第一节 雪域影像作为历史重写本 |
一、 拉萨的电影物语 |
二、 十八军进藏和康藏公路的修筑 |
三、 西藏的社会主义改造 |
四、 《西藏谍影》与“冷战的孤儿” |
五、 中印边界之战 |
第二节 雪域自然生态纪录片的景观 |
一、 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 |
二、 埃德蒙·希拉里: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 |
三、 自然生态纪录片的景观 |
第三节 寻找香巴拉 |
一、 文化寻根:纪录片聚焦“江河古道” |
二、 朝圣:一段心灵的旅程 |
三、 在神山圣湖的怀抱里 |
第四节 影像媒介的藏地纪录片创作 |
一、 西藏电视台的成立 |
二、 新影厂西藏站的纪录片创作 |
三、 青海电视台纪录片巡礼 |
第四章 雪域人类学纪录片的景观空间 |
第一节 书写现代藏区农牧民生活 |
一、 《藏北人家》对游牧文化的解析 |
二、 其他牧民生活的纪录片 |
第二节 永远的茶马古道 |
一、 《茶马古道》的文化地理景观 |
二、 田壮壮的《德拉姆》 |
三、 有关茶马古道的其他纪录片 |
第三节 藏传佛教纪录片 |
一、 纪录片《达赖喇嘛》 |
二、 有关十世班禅的纪录电影 |
三、 曲静拍摄的《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 |
第四节 圣城拉萨的神圣空间 |
一、 《布达拉宫》 |
二、 《大昭寺》 |
第五节 藏地民族志纪录片的拍摄 |
一、 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等机构拍摄的民族志影像 |
二、 《三江源》与雪域环境生态变迁 |
第五章 藏地人类学影像的文化分析 |
第一节 《八廓南街 16 号》的叙事解析 |
一、 纪录理念的流变 |
二、 怀斯曼“直接电影”理念的影响 |
三、 作为叙事的“隐喻” |
第二节 哭泣的可可西里 |
一、 藏文化的环保观 |
二、 康巴环保英雄:扎巴多杰 |
三、 从《平衡》到《可可西里》 |
第三节 《西藏一年》:影像民族志的新面向 |
一、 信仰与仪式的影像解读 |
二、 文化复兴和文化多样性 |
三、 作为文化展演的民族志影像 |
第四节 独立制作人的藏地影像创作 |
一、 独立影像的兴起 |
二、 民间草根影像的兴起 |
第五节 域外经典藏地纪录片速描 |
一、 《更敦群培》 |
二、 《盐程万里》与其他海外藏地纪录片 |
第六章 藏地人类学影像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深描:用影像重新写文化 |
一、 人类学影像记录范式的现代变迁 |
二、 影像对“他者文化”的重构 |
第二节 藏地人类学影像的纪录田野 |
一、 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 |
二、 “分享”的记录过程 |
三、 多元文化主义的观察视角 |
第三节 影像与喜马拉雅文化保护 |
一、 博物馆展示与民族志影像化传播 |
二、 “格萨尔”口传文化与非遗文化的保护 |
三、 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文化线路的保护 |
第四节 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的未来走向 |
一、 数字影像技术和网络传播的发展 |
二、 人类学纪录片的镜头语言 |
三、 人类学纪录片的受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藏地人类学纪录片年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与课题 |
科研活动 |
后记 |
(10)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与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岩溶地貌研究现状 |
1.3 乌江下游地区岩溶地貌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岩溶地貌研究取得的进展与不足 |
1.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 |
1.6 本研究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预计达到的目标 |
1.7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背景 |
2.1 自然条件 |
2.2 地层 |
2.2.1 前寒武系基底构造层 |
2.2.2 地台期沉积盖层 |
2.2.3 地洼期沉积 |
2.2.4 表层-第四系 |
2.3 乌江下游碳酸盐地层的分布 |
2.4 区域构造 |
2.4.1 北东向构造 |
2.4.2 南北向构造带 |
第3章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个体形态及分布 |
3.1 岩溶地貌形态学的研究方法 |
3.2 乌江下游岩溶形态整体特征 |
3.3 乌江下游岩溶个体形态 |
3.3.1 地表形态 |
3.3.2 地下形态 |
第4章 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岩溶形态组合特征 |
4.1 岩溶形态组合指标体系 |
4.2 形态参数 |
4.3 结果和讨论 |
4.4 乌江下游岩溶形态组合特征 |
第5章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过程和阶段控制因素研究 |
5.1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的地质背景 |
5.2 气候水文对岩溶地貌发育的影响 |
5.3 现代气候和岩溶形态组合关系的典型地点研究 |
第6章 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岩溶地貌分布和发育阶段 |
6.1 乌江下游不同地貌面分布及年代探讨 |
6.2 洞穴作为区域岩溶地貌演化的载体的研究 |
6.3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典型剖面地表沉积物的研究 |
第7章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史的探讨 |
7.1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发育史的探讨 |
7.2 乌江河谷发育 |
7.3 长江三峡贯通方式的探讨-以羊水河峡谷系统为例 |
第8章 结论和展望 |
8.1 初步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问题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参加课题、学术活动 |
四、科罗拉多大峡谷纪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吕碧城欧美游记诗词探析[J]. 葛文峰. 新余学院学报, 2020(05)
- [2]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评满族诗人王雪莹诗集《我的灵魂写在脸上》[J]. 王之峰. 满族文学, 2020(05)
- [3]新世纪旅美华人游记中的美国漫游模式论[J]. 赵小琪,王婧苏. 贵州社会科学, 2020(04)
- [4]美国纪行 从瀑布到峡谷的山水风情[J]. 张儒雷. 旅游纵览, 2019(05)
- [5]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研究[D]. 周广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6]《高山之光》翻译实践报告(第一章1-4节)[D]. 刘诗芹.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1)
- [7]美国西部见闻——美国纪行之二[J]. 星志,立柱. 百姓生活, 2013(02)
- [8]雅鲁藏布江河谷地貌与地质环境演化[D]. 祝嵩.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2(09)
- [9]藏地人类学纪录片研究[D]. 张明. 西南民族大学, 2012(06)
- [10]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发育与演化研究[D]. 夏凯生. 西南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