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褶菌论文_马布平,李朝东,闻绍峰,曹瑶,陈孟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裂褶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糖,肺部,营养成分,粒细胞,栽培技术,酸性,氨基酸。

裂褶菌论文文献综述

马布平,李朝东,闻绍峰,曹瑶,陈孟迪[1](2019)在《裂褶菌液体菌种培养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属珍稀食(药)用菌,栽培规模小,探索裂褶菌液体菌种培养方法,筛选出种子液最佳培养基配方,旨在为裂褶菌栽培出菇提供有效的液体菌种,为完善工厂化栽培工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裂褶菌种子液最佳培养条件为pH 5.5,温度24℃,转速150 r·min~(-1),对通气量要求不严格;液体菌种扩大培养温度为24℃,接种量为3%或4%,pH 5.5,培养时间3 d;本试验中培养出的液体菌种可以出菇。(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用菌》期刊2019年11期)

郭敏,邓在春[2](2019)在《裂褶菌相关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丝状担子菌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真菌,近年来已成为重要的人类病原体,引发了广泛的临床表现。裂褶菌是丝状担子菌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医学文献中很少报道裂褶菌与人类感染性疾病相关。既往报道裂褶菌感染人类主要为鼻窦炎,但近年来其在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裂褶菌病的报道很少,且临床分离到的裂褶菌大多是不育的,没有孢子形成,临床(本文来源于《现代实用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郝利民,刘晋[3](2019)在《裂褶菌发酵物抗缺氧抗疲劳功能评价及其生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对裂褶菌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对发酵液开展了安全性评价,并对发酵液的抗缺氧、抗疲劳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全面研究。发酵工艺研究表明,采用半合成培养基在5L发酵罐上进行裂褶菌培养,菌丝体和胞外多糖的产量分别比天然谷物汁培养基提高17.2%和30.0%。毒理研究结果表明,裂褶菌发酵物的最大耐受剂量MTD>20g/kgBW,小鼠经口无毒,发酵物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发酵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抗缺氧功能研究表明,裂褶菌发酵物可以显着延长小鼠常压密闭缺氧存活时间(P<0.01),可以显着提高小鼠在减压和常压条件下骨胳肌、心肌和肝脏的糖原含量,显着提高机体骨胳肌、心肌、肝脏和大脑中ATP含量,显着降低机体全血乳酸、骨胳肌乳酸和心肌乳酸含量,并能改善缺氧大鼠左心室肌SDH活性,有助于改善机体在缺氧条件心肌能量代谢,具有显着的抗缺氧作用。抗疲劳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裂褶菌发酵物可以显着延长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P<0.01),提高机体在运动中的血糖水平,降低血游脂酸和血尿素氮水平。具有显着的抗疲劳作用。(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陈浙娅,殷朝敏,史德芳,高虹[4](2019)在《辐照处理对裂褶菌多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辐照对裂褶菌多糖提取、分子量、结构及生物活性的影响,采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0 k Gy,6 k Gy,12 k Gy和18 k Gy)对裂褶菌干品进行辐照处理。结果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裂褶菌多糖的提取率和纯度有显着增加,经18 k Gy辐照处理样品多糖提取率和纯度较未经辐照处理样品分别提高了55.74%和32.39%;高效凝胶色谱实验显示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裂褶菌多糖平均分子量显着降低;色差和溶解性分析表明高剂量的辐照处理有助于改善裂褶菌多糖的色泽,低剂量辐照有助于提高裂褶菌多糖的溶解性;刚果红实验表明辐照对裂褶菌多糖叁股螺旋结构无影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裂褶菌多糖功能基团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一些新的吸收峰;扫描电镜实验表明高剂量的辐照处理使裂褶菌多糖表面更加致密,孔洞结构减少。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随着辐照剂量增加,裂褶菌多糖的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略有下降,但DPPH清除活性以及还原力略有增加;此外,辐照剂量越大,裂褶菌多糖α-淀粉酶抑制活性越弱,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变化不明显;体外肿瘤细胞抑制实验表明:多糖浓度和处理时间对HepG2、22RV1、He La和A549细胞抑制率影响较大,在相同条件下,6 k Gy辐照处理获得的裂褶菌多糖对4种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此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处理和未处理多糖对22RV1细胞凋亡诱导效果不明显;18 k Gy辐照处理获得的裂褶菌多糖对He La和HepG2细胞凋亡诱导效果最好,凋亡率分别为46.4%和79.7%;6 k Gy辐照处理获得的裂褶菌多糖对A549细胞凋亡诱导效果最好(凋亡率96.1%)。这表明一定剂量辐照处理可以显着提高裂褶菌多糖得率和纯度,多糖抗氧化、降血糖等生物活性在辐照处理后无较大变化,但低剂量辐照增强了裂褶菌多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将为裂褶菌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孙永明[5](2019)在《核桃裂褶菌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裂褶菌是一种兼性寄生真菌,既能腐朽枯立木和倒木,也能侵染活立木。笔者介绍了裂褶菌的分布及危害特点,阐述了山西省平定县核桃裂褶菌病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和爆发原因。最后,从改善林业技术措施、减少核桃树损伤、加强核桃溃疡病的防治、核桃裂褶菌病害化学防治4方面提出了核桃裂褶菌病害的防治技术。(本文来源于《山西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李朝东,马布平,陈孟迪,罗祥英,闻绍峰[6](2019)在《栽培裂褶菌与野生裂褶菌的营养效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家食品标准,通过测定人工栽培的裂褶菌菌株(LZJ-1、LZJ-5)子实体与野生裂褶菌(SM-1)子实体的蛋白质、灰分、粗脂肪、矿物质、氨基酸等的含量及组成,评价其营养效价。结果表明:3种裂褶菌子实体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脂肪含量低,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类食品;氨基酸配比最为合理的是人工栽培菌株LZJ-5(34.2%、55.7%),比较接近FAO/WHO规定值,为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比值系数LZJ-1的SRC值为77.7%,明显高于SM-1(75.5%)和LZJ-5(75.3%);鲜味氨基酸中特征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的为LZJ-1,分别达到1.36%、2.14%,明显高于野生种SM-1(0.72、0.97)。综合结果,LZJ-1营养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食药用菌》期刊2019年03期)

张鹏亮,贺文芳,周磊,周柯,孔美娟[7](2019)在《普通裂褶菌致肺部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普通裂褶菌(schizophyllumcommune)致肺部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支持依据。方法 2018年6月,两次收集1名胸闷、气短男性患者肺泡灌洗液进行真菌培养,通过真菌菌落和镜下形态及ITS测序鉴定菌株;用YEAST ONE和FUNG 3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普通裂褶菌用沙保弱培养基和马铃薯培养基在28℃和35℃均生长良好,3~5 d生长白色绒毛样菌落;经乳酸棉酚蓝和真菌荧光染色,镜下均可见菌丝有钉状突起和闭锁联合结构;15~20 d可在培养基见到子实体;ITS测序为普通裂褶菌;体外药敏试验MIC分布为0.25~256 mg/L,伊曲康唑和泊沙康唑MIC值最低(0.25 mg/L),氟康唑MIC值最大(256 mg/L)。结论普通裂褶菌为条件致病菌;临床病例少,易误诊漏诊;需熟悉形态,准确鉴定,正确选药,才能有效诊疗。(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马琳静,方晓红,吕彦飞,王满盈,白明峰[8](2019)在《豫西南地区裂褶菌栽培技术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又称白参、树花、白花、八担柴等,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裂褶菌科,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1])。裂褶菌食用价值高,质嫩味美,具有特殊浓郁香味,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平,具有滋补、镇静作用~([2])。裂褶菌在食品工业、医药卫生、生物化学等方面应用广泛。裂褶菌人工驯化栽培成功,始于云南昆明云蕈科(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19年02期)

柴新义,桑振,于士军,张微微,孙星[9](2019)在《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主要营养成分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科学有效的利用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资源,采用国家最新标准对两者子实体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子实体在灰分、粗脂肪、粗纤维等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着(P<0.05),而在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上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本文来源于《食用菌》期刊2019年02期)

吴继宏,余菁菁,周林,朱爽[10](2019)在《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发酵液中的裂褶菌多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裂褶菌发酵液为原料,采用双水相体系对裂褶菌多糖(SPG)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比较乙醇/Na_2CO_3、乙醇/K_2HPO_4、乙醇/(NH_4)_2SO_4、PEG/(NH_4)_2SO_4 4种组成的双水相体系对SPG的萃取率和分配系数的影响,确定最佳双水相体系;考察有机相和无机相的质量分数及料液比对SPG萃取率及蛋白质清除率的影响,进一步优化了萃取条件;最后采用红外光谱验证了多糖的结构。结果表明:最佳双水相萃取体系为25%乙醇/20%Na_2CO_3,最适料液比(v/w)为1:15时,SPG的萃取率达94.14%±1.59%,蛋白质清除率为93.35%±5.73%;红外光谱可以推断分离的多糖为裂褶菌多糖,含有呋喃环,糖苷键可能为α型。(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裂褶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丝状担子菌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真菌,近年来已成为重要的人类病原体,引发了广泛的临床表现。裂褶菌是丝状担子菌病的主要致病原之一,医学文献中很少报道裂褶菌与人类感染性疾病相关。既往报道裂褶菌感染人类主要为鼻窦炎,但近年来其在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裂褶菌病的报道很少,且临床分离到的裂褶菌大多是不育的,没有孢子形成,临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裂褶菌论文参考文献

[1].马布平,李朝东,闻绍峰,曹瑶,陈孟迪.裂褶菌液体菌种培养技术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9

[2].郭敏,邓在春.裂褶菌相关肺部感染的研究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19

[3].郝利民,刘晋.裂褶菌发酵物抗缺氧抗疲劳功能评价及其生化机制研究[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4].陈浙娅,殷朝敏,史德芳,高虹.辐照处理对裂褶菌多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5].孙永明.核桃裂褶菌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19

[6].李朝东,马布平,陈孟迪,罗祥英,闻绍峰.栽培裂褶菌与野生裂褶菌的营养效价研究[J].食药用菌.2019

[7].张鹏亮,贺文芳,周磊,周柯,孔美娟.普通裂褶菌致肺部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

[8].马琳静,方晓红,吕彦飞,王满盈,白明峰.豫西南地区裂褶菌栽培技术要点[J].食用菌.2019

[9].柴新义,桑振,于士军,张微微,孙星.人工栽培与野生裂褶菌主要营养成分的对比[J].食用菌.2019

[10].吴继宏,余菁菁,周林,朱爽.双水相体系萃取分离发酵液中的裂褶菌多糖[J].食品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裂褶菌生长形态1裂褶菌镜下形态注:a为乳酸棉酚...一1裂褶菌子实体照片裂褶菌子实体及其的纵剖面⑴子...人工栽培裂褶菌子实体2 电镜下裂褶菌菌丝

标签:;  ;  ;  ;  ;  ;  ;  

裂褶菌论文_马布平,李朝东,闻绍峰,曹瑶,陈孟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