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王好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易水,本草,理论,学派,方药,中证,阴毒。
王好古论文文献综述
高雅,徐世杰[1](2019)在《以王好古为例探讨中医各家学说发展的“科学革命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库恩提出"科学革命论",认为科学的进步需要革命,是一种理论完全取代前一种理论的过程。中医各家学说的发展也有其学派更替,而医家个人的学术思想或通过师门相授,或私塾各承其说,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中医的发展并非完全否认和割裂前人的研究,而是批判性的继承,是一种较为平稳的过渡,不一定发生革命。本文以易水学派王好古学术思想为例,探讨其继承张元素脏腑辨证思想,添用药凡例即疾病或症状相应方药,于《汤液本草》中下卷列中药草部、木部、米谷部、玉石部、禽部、兽部及虫部,极大程度上扩增了中药品种,对后世中药分类影响颇深;继承并结合伤寒理论与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创阴证学说,强调外感于霜寒雾露、久雨清湿及山岚瘴气,或内伤于脾肾二脏易发阴证;创叁焦寒热用药并提及气血辨证,积累前人学说与个人创新,量变的积累启迪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达到质变的提高,借此说明库恩的"科学革命论"与中医各家学说发展的异同,强调各家学说发展需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高雅[2](2019)在《王好古火热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热,是医学发展中亘古不变的研究问题。医学理论无不是通过反复的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再从反复的认识中,形成的理性结论。所以火热理论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历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上升为理论知识的。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再至医学门户渐分的金元时期,医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注证发微,或从火热的概念层次,或从火热的六经分治;或以寒凉立论;或以阴火建说;或以滋阴立法;或以温补组方。这些诠释虽然扩充了火热理论内容,但叙述概念不清晰,解释理论不详细,影响了对火热理论的理解、解释与应用。其中易水学派以脏腑病机为理论依据,对内伤疾病中气血虚损等证的治疗,做了极为精辟的研究。王好古作为易水学派开山鼻祖张元素的弟子,继承其脏腑辨证思路,后来他又拜入易水弟子李东垣门下,深刻认识到脾胃中土清阳之气在火热疾病中的重要影响。王好古同时继承二人对命门及叁焦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阴证学说、外感及内伤疾病一统理论及叁焦寒热学说,重视阴证与阳证的鉴别,建立火热理论,指出火热症状不应拘泥于表象,而应“治病必求于本”。王好古在易水学派中不仅起着中坚作用,而且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启迪易水弟子罗天益初步提出叁焦辨证理论,及后世温病学派系统总结并建立叁焦辨证体系,并引起温补学派医家对“肾命关系”及“脾肾关系”的讨论,同时也影响着扶阳医家“阴阳平衡观”的形成。那么,王好古火热理论的形成背景、基础、内容,及其对火热疾病的指导作用是什么?王好古对火热的认识又与其他医家有何不同呢?研究目的:1.系统总结王好古火热理论,并建立模型,达到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2.针对王好古火热理论,比较分析不同学派火热理论异同,突出王好古个人特色,并揭示王好古在火热理论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位置。研究方法:1.本研究在诠释学的指导下,针对王好古火热理论进行知文达意、追根溯源、明理致用、对比析疑等方面的研究。2.本研究通过文字学的方法探究“火”“热”字义,知文达意;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收集古代文献及二次文献,溯源明理;运用分类学的方法,对火热概念进行整理与分层;应用隐喻认知理论,分析“火”“热”的隐喻特征。本研究以王好古火热理论为对象,考证王好古生平及着作,结合时代因素及师承私塾等理论形成背景,整理归纳王好古火热理论的形成基础,诠释理论内容、辨证施治及方药研究,同时遵循简单性原则,构建王好古火热理论模型,明理致用。本研究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针对王好古火热理论的不同方面进行医家学术思想比较研究,对比析疑,突出王好古火热理论特色,并验证其理论的辩证性与可行性,力求医学学术理论的突破与临床紧密结合。3.本研究依据简单性原则,建立火热理论模型,形成了以“症—脉—证”的辨证思路。研究结果:本研究从火热的字义及理论变迁概说、王好古的火热理论和火热理论的比较研究叁个方面逐渐深入。1.在火热的字义及理论变迁概说方面,先诠释了“火”“热”的概念,“火”与“热”本义均指相对于“冷”的温暖属性,症状多有重合,只是程度不同,在历史的发展中,概念逐渐分层,渐渐有了自然、哲学和医学的含义。中医学往往把自然之火隐喻至人体之火,这样,人体之火也具有了两面性,分为生理之火与病理之火。《内经》从物质、哲学与医学层面总结火热,并将神志类疾病与脾肾疾病多归入火热范畴,并列出正治和反治两种治法。在《内经》的启发下,《伤寒论》对火热的医学层面着重阐发,指出火热不仅有升腾躁动之性,鼓动气血,迫津外泄,动血扰神,还会阻遏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输布,导致阳气不达体表、津液输布不畅,血流运行受阻,甚至出现寒象。火热的特性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证候,包括火热的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及兼夹证。相应的,火热治法,也有对实证的正治及对虚证的反治,这时的反治主要集中于“热因热用”,即以热药来治疗热证。由此,完成了对火热的字义诠释,并回归经典,达到了知文达意、追根溯源的目的。2.在王好古的火热理论方面,首先考证了王好古的生平年代及着作,根据《金史》及《赵县志》推断,王好古生于1200年,卒于1308年,是一位享年百岁的名医。同时,确定王好古现存五本医书的底本、主校本及参校本,为后续探讨王好古学术思想做好了前期工作。接着探讨了火热理论的形成背景。战乱时期外感疾病及脾胃寒热失调症状多见、元代大一统时期思想的大融合、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方式和广大医家中医对变革道路的探索,四者构成了王好古火热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加之王好古师承易水张元素及李东垣,学习总结二人的脏腑辨治思想及脾胃学说,同时研读经典,博采众方,在时代背景和师承私塾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理论。而后探讨了王好古火热理论的基础,包括内外一统论,阴证学说及叁焦寒热学说。王好古提出内外一统论,指出虽然外感与内伤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但往往相互影响,外感与内伤可统一,及伤寒与杂病也可统一。王好古结合伤寒学说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作《阴证略例》,认为阴证的发生虽受外界清浊二邪影响,但根本原因是内在的“正气虚损”及“内已伏阴”。阴证的病因决定了阴证的治疗应以温补脾胃为主,注重中焦脾胃的运化,并重视用反治法来治疗阴证表现出的火热症状。王好古还明确了叁焦的位置,指出头上至心为上焦,从心至脐为中焦,从脐至足为下焦,在病理上,清邪易犯上焦,浊邪易犯中下焦,六淫邪气中的风邪与燥邪易犯上焦,寒邪与湿邪性质重浊易犯中下焦。叁焦疾病中,上焦以心肺症状为主,中焦以脾胃症状为主,下焦以水结及蓄血症状为主,这些见解多与后世温病医家系统总结的叁焦辨证不谋而合。内外一统论模糊了外感与内伤之间的界限,阴证学说提供了以脉别阴阳二证的方法,叁焦寒热学说提供了火热理论的治法与方药,叁者有机结合,组成了以火热症状为中心,以脉辨证为诊断方法,以叁焦寒热学说和阴证学说分别治疗阳证及阴证的火热理论。王好古根据火热症状,指出,若脉为阳脉,则以叁焦寒热学说进行辨证施治;若脉为阴脉,则以阴证学说进行辨证治疗,这样就建立起了症状、脉象、证候叁者的有机联系。本研究以火热理论为基础,构建“症—脉—证”理论模型,并以火热疾病癍证及阴毒验证火热模型的可行性,并附王好古的相关病例作进一步说明。由此,达到了火热理论明理致用的目的。3.在学派内外的火热理论比较方面,分为易水学派医家比较、金元四大家的横向比较,和温补学派及扶阳医家的纵向比较。在易水医家理论比较中,明确了王好古的中坚作用,即其火热理论来源于张元素与李东垣的脏腑辨证理论、叁焦学说及命门相火说,在东垣“热中”证基础上发展了“寒中”证,强调脾肾联系,并分叁焦寒热用药及方剂,其叁焦辨证在之后的易水弟子罗天益叁焦辨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可见易水学派理论的一脉相承。在与金元四大家的火热理论的横向比较中,刘完素提出命门相火说,不注重叁焦火热,重视六气化火与五志化火,在甘温补脾的同时,照顾胃阴,并以寒凉立法,提出治疗火热病症应分表里。在表者,不仅重视以汗法去除寒邪,刘完素同时指出“怫热郁结”时,应使用辛凉或甘寒解表;在里者,则以峻下热结和清热解毒为主。张子和以汗吐下叁法去除火热邪气,火热去后以饮食自养,保护脾胃,忌用灸法。朱丹溪师从易水,又学河间,不同于刘完素与张子和,强调火热的生理特性,指出相火妄动才为邪气,治疗火热分虚实,实者需用泻法,虚者不可骤用凉药,在以参术甘草等顾护脾胃的基础上,滋阴降火;同时扩大了附子的使用范围,不仅可治疗阴证,还可鼓舞气血治疗漏疮及肥人中风,并外敷涌泉穴治疗虚火。此叁人均为河间学派医家,叁人对火热的治疗不同也体现河间学派治法从寒凉到温补的转变,而易水学派火热理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与后世的温补学派火热理论的纵向比较中,王好古探讨了易水学派肾与命门学说中“肾气本虚”及脾虚及肾的病机,温补学派医家则侧重探讨了张元素脏腑辨证中“水弱补之”的治法。赵献可与张景岳集中于对肾命关系的探讨,赵献可提出命门位于在两肾之间,其中蕴藏相火,以六味丸和八味丸分别补命门水火;张景岳指出命门寄于肾中,肾与命门各寄水火,阴阳互根互用,治疗则需阳中求阴和阴中求阳,并列出左归丸、右归丸、左归饮与右归饮,更有针对性地治疗真阴及真阳不足证。薛己与李中梓集中于对脾肾关系的探讨,薛己重视虚损病证,以脾胃为核心,以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虚损生热,以六味地黄丸治疗肾中虚火;李中梓强调脾肾的先后天关系,重视体内阳气,以温热之剂补虚。因此,温补学派治疗火热病症,强调在表者,汗之,佐以温补;在叁阴者,辛热祛寒,禁用风药,这与王好古用风药以升脾胃之阳,和用辛热之品治疗“寒邪犯本”有所不同。在与后世的扶阳医家火热理论的纵向比较中,本研究针对当今对“扶阳”的大肆渲染,探讨扶阳鼻祖郑钦安,追溯其思想来源——槐轩医学,归纳其“阴阳一统,阳主阴从”的阴阳平衡观,并提出扶阳学说的发展趋向,即从“阳主阴从”到“以火立极”,从重视扶阳到“以火消阴”,从阴阳分治,到阳虚者扶阳,阴虚者通阳。郑钦安与王好古对火热的认识、判断及诊疗有所区别。郑钦安认为火热症状为真阳的表现形式,而火热的治疗需首辨外感与内伤,外感者施仲景法,内伤者需再辨阳虚与阴虚,阳虚者以姜、附、草叁味为主,益火消阴;阴虚者,需去热滋阴,采用叁黄汤急泻火热,白虎汤泻火存阴,承气汤急下存阴,六味丸滋阴益真火。由此,从火热理论历史的发展中剖析火热理论的不同,对比析疑,突出了王好古火热理论的特色。至此,经过知文达意,溯源明理,对比析疑叁个方面的探讨,本研究首次总结了王好古火热理论,并整合出了一套依据火热症状、判别阴阳、辨证施治的理法方药理论模型,达到了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9-05-24)
高雅,徐世杰[3](2019)在《王好古《海藏癍论萃英》治癍叁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海藏癍论萃英》一书入手,提出并探讨王好古的治癍叁法,认为癍证当分未出、已显与出而不畅叁类。未出之时,常先有乍凉乍热等五脏证,应别脏腑而治;癍证已显之后,宜先安里解毒,继之以发散;若癍出不快者,当从叁阳经着眼,急发阳经之邪。从治癍叁法出发,王好古医学思想中的分经用药、重视脾胃、择宜选法、预防调护的特点得到了全面体现,而其内外同治的治癍方法,则拓展了癍证以内服为主的治疗思路,对后世影响颇深。(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12期)
高雅,徐世杰[4](2018)在《王好古《阴证略例》之“阴证”与“阴毒”》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好古着《阴证略例》专述阴证指出阴证多因脾肾虚寒外有感寒内有伏阴,内外相守而致。太阴、少阴和厥阴症状虽有不同,王好古却以辨脉为先突出阴证本质。阴毒为阴证特殊类型,阴独盛而阳气暴绝并分叁候,症状逐渐加深,非单一汤药可治,需配合外治或熏蒸脐下或汤沐四肢以接阳气。服药与天地阴阳相参,同时可采取反佐之法,同气相从。《阴证略例》中阴证与阴毒,系统体现医家王好古的个人辨证思想,理法方药具备,希望本文对临证可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郭彦麟,陈东梅,王泷,孙钰,任北大[5](2018)在《浅议王好古论治“寒邪犯本”》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好古基于其师张元素的"肾命"辨证论治体系,着重阐发了肾阳虚有寒的证治,形成了"寒邪犯本"的系统理法,包括:中寒及下,当脾肾双温;阴阳离决,急温肾散寒。王好古创制了许多温阳散寒类方药,既可用于治疗肾伤寒,也可用于治疗下焦有沉寒的内伤杂病,如常见的慢性肾病、女子痛经、经闭、不孕等属下焦阳虚寒积的杂病。王好古的思想也促使易水学派的研究重点由中焦转向下焦,启发了明清温补学派对"肾命"的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郭彦麟[6](2018)在《基于易水学派的王好古学术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王好古的学术思想,理清易水学派核心理论的发展脉络,明确王好古在其中所做的贡献,可以填补对王氏学说研究的空白,弥合易水学派研究中的这一断层,并可加深对张、李学说的理解,进而解释从张、李之学到薛、赵等温补之学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主要是文献研究,即基于《医垒元戎》、《阴证略例》、《汤液本草》和《此事难知》这四部着作的文献分析和归纳总结。不是孤立地研究某个医家,而是从整个易水学派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中打开局面,从具体到抽象、以微观述宏观,通过详细分析和阐发王好古相关理论、方药,来呈现某一学说、观点的纵向发展,从而体现王氏学说之于易水学派学术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具体来说,在脏腑辨证理论方面,研究将从“寒中证”、“寒邪犯本”等具体的理论切入,通过构建这些理论的完整图景,来阐明王好古对易水学派脏腑辨证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在方药理论方面,是通过分析和总结王好古的临床用药经验,来呈现王氏对易水学派用药法的继承和发展。在仲景之学研究方面,通过分析王氏“内外统一论”的理论要点,来体会易水学派对仲景之学的发挥和借鉴。结果:第一,王好古经历了战乱和迁移,也经历了大一统和异族统治,这使其医疗实践有明显的军旅生活和民族融合的烙印,如其所说“时世之异,不可不知”[1]230。而宋金以来的儒学革新和中医学界的学术争鸣是王好古成长的学术环境,这使王好古有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理论总结能力。第二,关于脏腑辨证理论,张元素着重探讨了脏腑的寒热虚实病机,强调了脏腑本身正气强弱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李东垣阐发了“脾胃论”,发展了脏腑虚损从脾胃论治的理论。王好古在全面继承张、李学说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脾胃虚损“寒中证”不同发展阶段的病机、治则和用药,使易水学派以脾胃为本的内伤理论趋于完善。进而王好古又由中焦转向下焦,阐述了“寒邪犯本”的两种证型及其治疗经验,开易水学派研究肾命之端,为金元之后脏腑辨证理论研究中心的转移打下了基础,对于脾肾为本的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第叁,张元素的升降浮沉、药类法象、归经和引经报使理论是与其脏腑辨证理论相契合的遣药制方法度,其弟子李东垣将这些理论充分应用于临床,创制了许多方剂,并示以随时随证加减之法。王好古在张、李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药物的作用机制,深化了对药物药性的认识,使药物的临床应用更加灵活。此外,王好古对药物剂型、服药法和方药制备等也有独到的见解,丰富了易水学派的用药方法。第四,王好古是易水学派研究仲景之学的集大成者,创立了以六经统御伤寒、杂病的辨证体系和方药体系,实现了脏腑辨证与六经辨证、脏腑用药与分经用药的一体化。从而使医者在面对内证与外证兼见、新感与旧伤交迭的复杂症状时,可以如临阵用兵,秩序井然。结论:张元素系统地阐述了脏腑辨证理论和脏腑用药理论,提出了“养正积自除”、“古方今病不相能”等观点,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家的医学探索。李东垣在学习张元素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体会,创造性地阐发了“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王好古全面继承了张元素和李东垣的学术成果,在脏腑辨证理论、方药理论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易水学派发展到此时已经进入一个阶段性总结的时期,这一工作主要是由王好古完成的。在脏腑辨证理论方面,王好古分别阐述了“寒中证”和“寒邪犯本”的理论和治法,使研究的重点由中焦转向下焦。在药学理论方面,王好古系统总结了张、李的用药经验,深入探讨了药物的药性,丰富了易水学派的用药方法。在仲景之学研究方面,王好古建立了伤寒与杂病相统一的诊疗体系。在王好古之后,易水学派的学术特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即研究重点由脾胃转向肾命,用药由相对均衡转向偏重温补,故后世又将薛己、赵献可、张景岳等明清时期易水学派的几位医家称为温补学派。(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郭彦麟,陈东梅,孙钰,任北大,王泷[7](2018)在《王好古“寒中证”治法探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藏经》《小儿药证直诀》等基础上,张元素阐发了系统的脏腑辨证理论。认为人之患病在于"本气虚",故其脏腑辨证理论又尤重于探讨各脏腑虚损证治,其中关于脾胃虚损的探讨更是贯穿于易水学派发展的始终。在张元素脏腑辨证理论的指导下,李东垣、王好古先后阐发了脾胃虚损"热中证""寒中证"的治法,形成了脾胃虚损证治的完整体系。脾胃虚损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脾胃内伤初期的"热中证"之后尚有"外阳内阴""内外俱阴"或"中寒湿盛"的不同证型演变。王好古对各种"寒中证"的辨证论治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对这些认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提炼可为临床脾胃虚损辨治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王翰昶[8](2015)在《海藏老人王好古》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医古文载:王海藏治一女,形肥年将笄,时患目,或一月或两月一发,每发则红肿,如此者叁年,服祛风热药,左目反生顽翳,从锐眦起遮瞳人,右目亦生翳,自下而上。洁古云,从外走内者少阳也,从下走上者阳明也,此少阳阳明二经有积滞也,六短滑而实,轻取则短涩,遂用温白丸,减川芎、附子叁分之二,倍加胆草、黄连下之,服如东垣痞(本文来源于《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期刊2015年07期)
张沁园[9](2014)在《王好古伤寒阴证学术特色浅议》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好古(1200—1264年)字进之,晚年退居草堂,号海藏老人,元代赵州(河北赵县)人。进士出身,博通经史并广览医籍多年。早年与李东垣同受业于张元素,但少于李东垣岁,又师事之,尽得其学,是易水学派的一个中坚人物,成为金元时期着名医家之一。其平生着述甚丰,现存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斑论萃英》等。《阴证略例》和《汤液本草》是易水学派王好古的学术代表作,集中体现了提倡伤寒阴证论和独具易水特色的药性理论。其中《阴(本文来源于《全国第二十二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07-25)
张沁园[10](2014)在《王好古学术特色浅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元时期着名医家王好古作为易水学派中坚人物,其学术思想特色集中体现在伤寒阴证论和易水特色药性理论,代表作为《阴证略例》和《汤液本草》。两书奠定了阴证学说的基础,继承并发展的药物归经学说、引经报使说、药物升降浮沉说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4年05期)
王好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火热,是医学发展中亘古不变的研究问题。医学理论无不是通过反复的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再从反复的认识中,形成的理性结论。所以火热理论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历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上升为理论知识的。从《黄帝内经》到《伤寒论》,再至医学门户渐分的金元时期,医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其注证发微,或从火热的概念层次,或从火热的六经分治;或以寒凉立论;或以阴火建说;或以滋阴立法;或以温补组方。这些诠释虽然扩充了火热理论内容,但叙述概念不清晰,解释理论不详细,影响了对火热理论的理解、解释与应用。其中易水学派以脏腑病机为理论依据,对内伤疾病中气血虚损等证的治疗,做了极为精辟的研究。王好古作为易水学派开山鼻祖张元素的弟子,继承其脏腑辨证思路,后来他又拜入易水弟子李东垣门下,深刻认识到脾胃中土清阳之气在火热疾病中的重要影响。王好古同时继承二人对命门及叁焦的认识,创造性地提出阴证学说、外感及内伤疾病一统理论及叁焦寒热学说,重视阴证与阳证的鉴别,建立火热理论,指出火热症状不应拘泥于表象,而应“治病必求于本”。王好古在易水学派中不仅起着中坚作用,而且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启迪易水弟子罗天益初步提出叁焦辨证理论,及后世温病学派系统总结并建立叁焦辨证体系,并引起温补学派医家对“肾命关系”及“脾肾关系”的讨论,同时也影响着扶阳医家“阴阳平衡观”的形成。那么,王好古火热理论的形成背景、基础、内容,及其对火热疾病的指导作用是什么?王好古对火热的认识又与其他医家有何不同呢?研究目的:1.系统总结王好古火热理论,并建立模型,达到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2.针对王好古火热理论,比较分析不同学派火热理论异同,突出王好古个人特色,并揭示王好古在火热理论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位置。研究方法:1.本研究在诠释学的指导下,针对王好古火热理论进行知文达意、追根溯源、明理致用、对比析疑等方面的研究。2.本研究通过文字学的方法探究“火”“热”字义,知文达意;运用文献学的方法,收集古代文献及二次文献,溯源明理;运用分类学的方法,对火热概念进行整理与分层;应用隐喻认知理论,分析“火”“热”的隐喻特征。本研究以王好古火热理论为对象,考证王好古生平及着作,结合时代因素及师承私塾等理论形成背景,整理归纳王好古火热理论的形成基础,诠释理论内容、辨证施治及方药研究,同时遵循简单性原则,构建王好古火热理论模型,明理致用。本研究同时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针对王好古火热理论的不同方面进行医家学术思想比较研究,对比析疑,突出王好古火热理论特色,并验证其理论的辩证性与可行性,力求医学学术理论的突破与临床紧密结合。3.本研究依据简单性原则,建立火热理论模型,形成了以“症—脉—证”的辨证思路。研究结果:本研究从火热的字义及理论变迁概说、王好古的火热理论和火热理论的比较研究叁个方面逐渐深入。1.在火热的字义及理论变迁概说方面,先诠释了“火”“热”的概念,“火”与“热”本义均指相对于“冷”的温暖属性,症状多有重合,只是程度不同,在历史的发展中,概念逐渐分层,渐渐有了自然、哲学和医学的含义。中医学往往把自然之火隐喻至人体之火,这样,人体之火也具有了两面性,分为生理之火与病理之火。《内经》从物质、哲学与医学层面总结火热,并将神志类疾病与脾肾疾病多归入火热范畴,并列出正治和反治两种治法。在《内经》的启发下,《伤寒论》对火热的医学层面着重阐发,指出火热不仅有升腾躁动之性,鼓动气血,迫津外泄,动血扰神,还会阻遏气机,影响气血津液输布,导致阳气不达体表、津液输布不畅,血流运行受阻,甚至出现寒象。火热的特性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证候,包括火热的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及兼夹证。相应的,火热治法,也有对实证的正治及对虚证的反治,这时的反治主要集中于“热因热用”,即以热药来治疗热证。由此,完成了对火热的字义诠释,并回归经典,达到了知文达意、追根溯源的目的。2.在王好古的火热理论方面,首先考证了王好古的生平年代及着作,根据《金史》及《赵县志》推断,王好古生于1200年,卒于1308年,是一位享年百岁的名医。同时,确定王好古现存五本医书的底本、主校本及参校本,为后续探讨王好古学术思想做好了前期工作。接着探讨了火热理论的形成背景。战乱时期外感疾病及脾胃寒热失调症状多见、元代大一统时期思想的大融合、宋明理学“格物致知”的认识方式和广大医家中医对变革道路的探索,四者构成了王好古火热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加之王好古师承易水张元素及李东垣,学习总结二人的脏腑辨治思想及脾胃学说,同时研读经典,博采众方,在时代背景和师承私塾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理论。而后探讨了王好古火热理论的基础,包括内外一统论,阴证学说及叁焦寒热学说。王好古提出内外一统论,指出虽然外感与内伤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但往往相互影响,外感与内伤可统一,及伤寒与杂病也可统一。王好古结合伤寒学说与东垣脾胃内伤学说,作《阴证略例》,认为阴证的发生虽受外界清浊二邪影响,但根本原因是内在的“正气虚损”及“内已伏阴”。阴证的病因决定了阴证的治疗应以温补脾胃为主,注重中焦脾胃的运化,并重视用反治法来治疗阴证表现出的火热症状。王好古还明确了叁焦的位置,指出头上至心为上焦,从心至脐为中焦,从脐至足为下焦,在病理上,清邪易犯上焦,浊邪易犯中下焦,六淫邪气中的风邪与燥邪易犯上焦,寒邪与湿邪性质重浊易犯中下焦。叁焦疾病中,上焦以心肺症状为主,中焦以脾胃症状为主,下焦以水结及蓄血症状为主,这些见解多与后世温病医家系统总结的叁焦辨证不谋而合。内外一统论模糊了外感与内伤之间的界限,阴证学说提供了以脉别阴阳二证的方法,叁焦寒热学说提供了火热理论的治法与方药,叁者有机结合,组成了以火热症状为中心,以脉辨证为诊断方法,以叁焦寒热学说和阴证学说分别治疗阳证及阴证的火热理论。王好古根据火热症状,指出,若脉为阳脉,则以叁焦寒热学说进行辨证施治;若脉为阴脉,则以阴证学说进行辨证治疗,这样就建立起了症状、脉象、证候叁者的有机联系。本研究以火热理论为基础,构建“症—脉—证”理论模型,并以火热疾病癍证及阴毒验证火热模型的可行性,并附王好古的相关病例作进一步说明。由此,达到了火热理论明理致用的目的。3.在学派内外的火热理论比较方面,分为易水学派医家比较、金元四大家的横向比较,和温补学派及扶阳医家的纵向比较。在易水医家理论比较中,明确了王好古的中坚作用,即其火热理论来源于张元素与李东垣的脏腑辨证理论、叁焦学说及命门相火说,在东垣“热中”证基础上发展了“寒中”证,强调脾肾联系,并分叁焦寒热用药及方剂,其叁焦辨证在之后的易水弟子罗天益叁焦辨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可见易水学派理论的一脉相承。在与金元四大家的火热理论的横向比较中,刘完素提出命门相火说,不注重叁焦火热,重视六气化火与五志化火,在甘温补脾的同时,照顾胃阴,并以寒凉立法,提出治疗火热病症应分表里。在表者,不仅重视以汗法去除寒邪,刘完素同时指出“怫热郁结”时,应使用辛凉或甘寒解表;在里者,则以峻下热结和清热解毒为主。张子和以汗吐下叁法去除火热邪气,火热去后以饮食自养,保护脾胃,忌用灸法。朱丹溪师从易水,又学河间,不同于刘完素与张子和,强调火热的生理特性,指出相火妄动才为邪气,治疗火热分虚实,实者需用泻法,虚者不可骤用凉药,在以参术甘草等顾护脾胃的基础上,滋阴降火;同时扩大了附子的使用范围,不仅可治疗阴证,还可鼓舞气血治疗漏疮及肥人中风,并外敷涌泉穴治疗虚火。此叁人均为河间学派医家,叁人对火热的治疗不同也体现河间学派治法从寒凉到温补的转变,而易水学派火热理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与后世的温补学派火热理论的纵向比较中,王好古探讨了易水学派肾与命门学说中“肾气本虚”及脾虚及肾的病机,温补学派医家则侧重探讨了张元素脏腑辨证中“水弱补之”的治法。赵献可与张景岳集中于对肾命关系的探讨,赵献可提出命门位于在两肾之间,其中蕴藏相火,以六味丸和八味丸分别补命门水火;张景岳指出命门寄于肾中,肾与命门各寄水火,阴阳互根互用,治疗则需阳中求阴和阴中求阳,并列出左归丸、右归丸、左归饮与右归饮,更有针对性地治疗真阴及真阳不足证。薛己与李中梓集中于对脾肾关系的探讨,薛己重视虚损病证,以脾胃为核心,以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虚损生热,以六味地黄丸治疗肾中虚火;李中梓强调脾肾的先后天关系,重视体内阳气,以温热之剂补虚。因此,温补学派治疗火热病症,强调在表者,汗之,佐以温补;在叁阴者,辛热祛寒,禁用风药,这与王好古用风药以升脾胃之阳,和用辛热之品治疗“寒邪犯本”有所不同。在与后世的扶阳医家火热理论的纵向比较中,本研究针对当今对“扶阳”的大肆渲染,探讨扶阳鼻祖郑钦安,追溯其思想来源——槐轩医学,归纳其“阴阳一统,阳主阴从”的阴阳平衡观,并提出扶阳学说的发展趋向,即从“阳主阴从”到“以火立极”,从重视扶阳到“以火消阴”,从阴阳分治,到阳虚者扶阳,阴虚者通阳。郑钦安与王好古对火热的认识、判断及诊疗有所区别。郑钦安认为火热症状为真阳的表现形式,而火热的治疗需首辨外感与内伤,外感者施仲景法,内伤者需再辨阳虚与阴虚,阳虚者以姜、附、草叁味为主,益火消阴;阴虚者,需去热滋阴,采用叁黄汤急泻火热,白虎汤泻火存阴,承气汤急下存阴,六味丸滋阴益真火。由此,从火热理论历史的发展中剖析火热理论的不同,对比析疑,突出了王好古火热理论的特色。至此,经过知文达意,溯源明理,对比析疑叁个方面的探讨,本研究首次总结了王好古火热理论,并整合出了一套依据火热症状、判别阴阳、辨证施治的理法方药理论模型,达到了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王好古论文参考文献
[1].高雅,徐世杰.以王好古为例探讨中医各家学说发展的“科学革命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
[2].高雅.王好古火热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
[3].高雅,徐世杰.王好古《海藏癍论萃英》治癍叁法探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9
[4].高雅,徐世杰.王好古《阴证略例》之“阴证”与“阴毒”[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
[5].郭彦麟,陈东梅,王泷,孙钰,任北大.浅议王好古论治“寒邪犯本”[J].中医学报.2018
[6].郭彦麟.基于易水学派的王好古学术思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
[7].郭彦麟,陈东梅,孙钰,任北大,王泷.王好古“寒中证”治法探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
[8].王翰昶.海藏老人王好古[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5
[9].张沁园.王好古伤寒阴证学术特色浅议[C].全国第二十二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10].张沁园.王好古学术特色浅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