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接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接口,智能,传感器,总线,可编程,门阵列,集中器。
智能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周勇,马小博,索晓杰[1](2019)在《基于双CPU的智能接口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航空领域的高性能容错计算机对接口模块的运算性能及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一种基于双CPU的智能接口设计。此接口由CPU模块和DPM模块组成。CPU模块基于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与高性能PowerPC处理器,负责将DPM模块采集的数据进行高性能计算,并把结果通过双口传输给DPM模块。DPM模块使用DSP 6713,专职负责接口数据的采集并把计算的结果输出给外部设备,保证数据采集及输出的实时性。CPU模块通过PMC接口背在DPM模块上,减少智能接口的体积。双CPU并行协作,保证了智能接口模块性能和实时性要求。(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04期)
王晓勇,樊迪[2](2019)在《基于FPGA的机载智能接口处理模块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机载设备接口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会占用额外的处理器系统资源,设计了基于FPGA的智能接口处理模块,使用FPGA实现输入接口的数据采集和输出接口的控制,采用RS-422总线实现与上位机的交互,通过仿真验证及实物测试,接口模块能自主实现接口的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运行稳定可靠,可用于机载设备接口处理模块的设计。(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9年03期)
汤东,张明,徐亚超[3](2016)在《车用柴油机颗粒物传感器的CAN智能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漏电流式颗粒物传感器目前是一种新型检测汽车废气颗粒物含量装置。它首先将颗粒物浓度转化为nA级电流,再通过采集系统将电流转换为电压,通过ADS8364转化为数字量;因为在同样浓度的PM2.5颗粒物,输出电流受温度影响,此传感器中增加了温度检测电路,通过温度对PM2.5的浓度进行调正,调正后的值由CAN接口通过收发器发送到CAN总线,供其它装置使用。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受污染影响测量精度,传感器中设计了加热电路,对污染物加热,使其燃烧净化,以保证测量精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机化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姜云峰,董隽,巩俊强,王其林,孙辉[4](2016)在《变电站内一次设备智能接口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变电站内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间的连接部分自动化程度较弱,严重影响了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以逻辑运算代替传统电磁继电器回路,开发出一种变电站内一次设备智能接口装置,实现对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监测、具备自检和通信功能。通过性能检测试验和现场试验,对照接口装置的设计要求,检验了其在实际变电站运行中的可行性与可靠性。(本文来源于《陕西电力》期刊2016年02期)
李成文,王卫东,何立军,湛文韬,何小亚[5](2015)在《机载远程智能接口数据集中器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目的是研究新一代飞机机载计算机中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的远程智能接口数据集中器,以满足新一代飞机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要求;文章首先描述了远程智能接口数据集中器功能原理,然后重点介绍了AFDX网络通信、高速模拟信号采集、小信号处理、大功率控制、接口控制软件设计等远程智能接口关键技术,最后给出远程智能接口数据集中器具体实现;机载远程智能接口数据集中器已经在新一代飞机综合航电系统通过系统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远程智能接口数据集中器实现了各种传感器信息就近采集、及时进行数据转换和驱动输出控制的功能要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5年05期)
徐亚超,汤东,郑荣良,陈烈,李文华[6](2015)在《新型车载诊断系统颗粒物传感器智能接口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漏电流式颗粒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用来直接测量废气中颗粒物含量的车载装置。传感器首先将颗粒物的浓度转化为n A级的电流信号,再通过电路将电流转换为电压,通过S9S08DZ60单片机转化为数字量;由于同样浓度的PM2.5颗粒物,其输出电流受工作温度的影响,传感器中设计了温度检测电路,用温度对PM2.5的浓度值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值由单片机CAN接口通过收发器发送到CAN总线,共享到其他的发动机控制单元。传感器使用一段时间后,沉积在传感器内部的颗粒物会影响传感器正常工作,因此,传感器中设计了加热电路,烧掉沉积的颗粒物,从而恢复正常工作。(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5年03期)
丁保春[7](2015)在《关节发电器及其智能接口电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能源的不断减少,传统化学电池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各种问题。目前很多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又发展迅速,而其供电问题正亟待解决。为了寻找一种永久式的电源来替代传统的电池,人们一直在尝试各种从环境中采集能量的方法,包括太阳能、风能、电磁能、振动能等。其中,对人体动能采集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首先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适合人体膝关节处的关节发电器。它佩戴在膝盖的外侧,并用绷带固定。内部有一个与增速齿轮组连接的小型叁相发电机。走路时关节的摆动带动齿轮组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将人体动能转化成电能。其次,本文通过低功耗单片机和微调电位器对关节发电器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并实现对各种佩戴情况的自适应分析,得到最有效的控制模式。由于关节摆动的角速度决定了发电器的发电量及发电效率,而不同的佩戴者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关节摆动的幅度和角速度均不一样。本文通过程序采集佩戴者信息,分析处理后向单片机发出控制指令。最后,本文给出了一种能量存储装置。用户通过简单的行走就可以不断地存储电能,用来为手机、MP3等移动电子产品或一些可穿戴设备供电。储能装置同样也可以在各种急需电源的情况下提供电源,如户外活动或者是部队野外行军等。同时,当单片机电源电能不足时,也可以由储能装置进行充电,无需更换电源,就能基本实现自供电。(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5-03-01)
张小倩[8](2014)在《光伏系统直流微网智能接口及MPPT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它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直流微网中一个重要的能源来源就是光伏发电,但是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一般比较低,不能直接与直流微网中高电压等级的直流母线相连,因此需要通过一个中间接口与直流母线相连,这个中间接口即为电力电子变换元件。在光伏发电系统中,DC/DC变换器常常被用来作为这一中间接口,DC/DC变换器不仅可以将光伏电池输出的低电压升高到所需求的高电压,还可以对太阳能电池实现最大功率跟踪,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利用率。本文光伏智能接口主要由光伏电池,功率电路,传感器电路,调理电路,A/D转换电路,CPU控制板,手持器,Zigbee接口等组成。功率电路主要包括逆变电路,高频变压器和整流电路。传感器电路所采集的信号经过调理电路后进行A/D转换,A/D转换输出到CPU进行相应的运算与控制。手持器主要用于观测和修改参数。论文首先阐述了直流微网的现状与发展,光伏DC/DC控制器的特点和发展,分析了移相全桥ZVS PWM DC/DC全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分析和研究了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基础上,搭建了PSIM移相仿真模块,对其进行了验证。针对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中因特性不一致使变压器初级产生直流分量而导致的偏磁问题,提出了不对称移相的偏磁数字抑制方法,并给出了基于TMS320F28335 DSP不对称移相的实现方法,经仿真和实验表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系统在并入直流母线之前首先要将电压稳定到直流母线所设定的电压600V,有效的防止了在并网的瞬间将电网电压拉低。在升压时为了防止电压的过冲,加入了惯性环节,使系统使得整个系统可以安全有效的运行。最后,针对光伏电池的伏安特性具有强烈的非线性,对负载适应性较差,且太阳电池的输出功率随光照强度和温度等因素而变化的问题,采用基于正弦扰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非线性控制方法,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控制效果很好。在完成设计和调试基于TMS320F28335DSP的CPU控制板后,制作了功率板,调理板和传感器采样板,并进行了PWM移相、A/D转换和并网等主要程序的设计和调试。针对基于直流微网中的Zigbee通讯要求,设计了相应的通讯协议和串行通讯程序。(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11-01)
陈申杰[9](2014)在《具有误差修正和智能接口的DSP测试系统设计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DSP是以数字信号来分析大量信息的一种先进的微处理器器件。其基本理论是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1或0的数字信号,然后对这个信号进行弱化、修正、加强,同时通过芯片进行处理,把得到的数字信号数据转换回模拟信号数据或者现实应用中真实的环境格式。历经近数十年的飞速发展,利用DSP技术的商品已经遍及人们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而产生的DSP测试系统设计已引起业界的关注。现今无论在通讯、计算机行业中,甚至在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诸多产品行业中,都已逐步运用到这种集成度超高的由DSP芯片构成的系统。实际应用中测试系统往往因受到传感器的工作频带过窄等原因,导致将某些有用的信号频率分量畸形化,最终出现测试数据失真的问题。传统的单片机或者集成电路甚至二者的结合,均无法实时修正上述原因产生的误差。可见,测试系统的响应时间、接收信号的瞬时性及真实性等参数,均为考查该系统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能够实时修正误差,则需要采用合适的数据处理芯片及算法使系统能够具有误差修正功能。本文采用TMS320F2812DSP芯片和自适应神经网络动态补偿算法,针对TMS320F2812DSP芯片特有的性能和结构特点,通过设计其外围硬件结构并结合外扩存储器,设计了具有误差修正功能和智能接口的DSP应用系统。将信号的动态输入、输出信号进行校正,创建数学模型。并且同时将信号逆建模,也就是将信号的输出看做是补偿系统的输入,信号的输入信号看做是补偿系统的输出,基于神经网络拟合算法最后获得相应的输入和输出的线性关系。通过实验验证得知:该测试系统能够正确地采集存储数据,并且可以高效弥补信号的动态误差,提高了信号调理的精度和实时性。论文的创新点如下:选用了核心器件TMS320F2812 DSP作为主要控制单元,并且基于其功能特性针对性地搭配性能良好的外围电路。数据处理上,利用自适应神经网络算法,进行逆建模,有效的提高了信号调理的精度和实时性。并将DSP的高速性和误差校正性与测试系统的智能拓展接口有效的整合在一起。本文设计的重点内容:主要是针对TMS320F2812DSP芯片特有的性能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外围电路,同时对于外接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与研究。(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4-06-01)
肖磊[10](2014)在《全自动血凝仪显示模块的智能接口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被普通老百姓所熟知,作为基础医疗设备的全自动血凝仪成为绝大多数医院为患者进行血液检测的首选设备。血液检测人员除了对血凝仪的检测速度和精度有所要求外,血凝仪显示模块的图形界面人机接口的友好型和易操作性也备受关注。本文是全自动血凝仪显示模块的智能接口设计与实现,主要设计了一款针对全自动血凝仪显示模块的控制器,并实现了该控制器中各个智能接口的基本功能。整个系统基于全自动凝血仪项目而提出,智能接口开发完成后,能够满足全自动凝血仪项目中特定的人机交互功能要求,而不必去购买昂贵的工业串口屏,有效地降低了研发成本;并且通过对显示模块的智能接口进行简单的系统功能修改与配置,便可满足其它嵌入式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显示需求。本文简单介绍了全自动血凝仪的系统组成,重点阐述了显示模块智能接口的硬件及软件设计与实现,整个显示模块的控制器共定义了四种主要的智能接口:裸屏的显示与触控驱动接口、下载数据文件的USB数据传输接口、基于Nandflash的数据存储接口、与下位机进行串口通信的命令接口。所有的智能接口均以微处理器LPC1788作为硬件核心,以μ C/GUI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包为软件核心;接口模块通过USB通信与PC机进行数据传输,将PC组态软件生成的图片、图标、字库、触控配置、变量配置等文件下载到嵌入式系统的存储设备Nandflash中;接口模块接收下位机的串口命令后,执行相应的触控配置和变量配置文件指令,完成相关的图形界面操作如图片显示、文本显示、变量显示、曲线绘制、按钮触摸等基本操作。为实现上述功能,全文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模块化布局,一共分六章对显示模块的智能接口设计与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第1章是绪论部分;第2章是总体方案设计;第3章和第4章是硬件与软件设计部分;第5章是系统调试部分,实现了显示模块智能接口的部分功能;第6章作为本文的最后部分,对整个系统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4-04-01)
智能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机载设备接口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会占用额外的处理器系统资源,设计了基于FPGA的智能接口处理模块,使用FPGA实现输入接口的数据采集和输出接口的控制,采用RS-422总线实现与上位机的交互,通过仿真验证及实物测试,接口模块能自主实现接口的数据采集和输出控制,运行稳定可靠,可用于机载设备接口处理模块的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1].周勇,马小博,索晓杰.基于双CPU的智能接口的设计[J].信息通信.2019
[2].王晓勇,樊迪.基于FPGA的机载智能接口处理模块设计[J].信息通信.2019
[3].汤东,张明,徐亚超.车用柴油机颗粒物传感器的CAN智能接口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6
[4].姜云峰,董隽,巩俊强,王其林,孙辉.变电站内一次设备智能接口装置设计[J].陕西电力.2016
[5].李成文,王卫东,何立军,湛文韬,何小亚.机载远程智能接口数据集中器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5
[6].徐亚超,汤东,郑荣良,陈烈,李文华.新型车载诊断系统颗粒物传感器智能接口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5
[7].丁保春.关节发电器及其智能接口电路[D].南京邮电大学.2015
[8].张小倩.光伏系统直流微网智能接口及MPPT研究[D].扬州大学.2014
[9].陈申杰.具有误差修正和智能接口的DSP测试系统设计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10].肖磊.全自动血凝仪显示模块的智能接口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