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粒子共振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标度,粒子,方法,相对论,平均,理论,格林。
单粒子共振态论文文献综述
郭建友,刘泉,牛中明,衡太骅,王章银[1](2018)在《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共振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有趣现象。在核物理领域,存在许多奇特现象,共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介绍了近期发展的RMF-CSM、RMF-CGF和RMF-CMR方法及其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给出了~(120)Sn,~(31)Ne等核的单粒子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及其随质量数、形变的变化规律,分析了19C,~(31)Ne和~(39)Mg等核的晕形成的物理机制和在N=20附近能级反转的原因。特别是新发展的RMF-CMR方法,在描述稳定核和奇特核方面都取得了成功,支持Zr同位素存在巨晕的预言。(本文来源于《原子核物理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任素红[2](2018)在《格林函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范围内放射性核束装置的飞速发展和探测技术的不断升级,远离β稳定线的奇特原子核成为核物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描述这些原子核,理论上必须恰当处理连续谱,且对奇特原子核起重要作用的是连续谱中的单粒子共振态。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在描述奇特原子核结构性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格林函数方法能够严格给出单粒子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恰当的描述弥散的空间密度分布。本文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处理连续谱,完成以下工作:(1)将格林函数协变泛函理论拓展到超核的研究中。首先,以Λ61Ca为例,通过对态密度的分析,研究了Λ超子的单粒子共振态,并给出了相对应的能量和宽度。研究发现:宽度非常窄的单粒子共振态1f5/2和1f7/2的空间分布非常类似于束缚态,而较宽的1g7/2和1g9/2态则类似于散射态。然后,研究了质量数A = 53-73的单Λ超核Ca同位素链中Λ超子的能级结构,并在其中发现了明显的壳结构以及相对于核子而言非常小的自旋轨道劈裂。最后,研究了Λ超子对单中子共振态的影响,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的共振态,能量和宽度因为吸引的Λ N相互作用随着Λ超子个数的增加而减小。(2)将格林函数协变泛函理论拓展到形变原子核的研究中。绝大多数开壳原子核都是形变的,形变会改变连续谱阈值附近的单粒子能级顺序。本文首次利用格林函数方法求解具有四极形变Woods-Saxon势的耦合道Dirac方程,给出格林函数分波展开的细节,建立相关计算程序。通过与球形的格林函数方法以及形变的耦合常数解析延拓法和散射相移法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行了数值检验。然后,利用该程序,以实验上最新发现的p-波晕核37Mg为例,给出了包括束缚态以及共振态的单粒子能级,探讨了其形变晕的形成机制,发现形变参数β>0.5时态1/2[321]和5/2[312]的交叉现象可以增加来自于轨道2p3/2的态1/2[321]的占据几率。(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田亚娟[3](2018)在《复动量表象方法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在晕等奇特现象的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物理学家们发展了许多方法研究原子核的单粒子共振态。本文采用复动量表象(Complex Momentum Representation,CMR)方法研究原子核的单粒子共振态。分别以17O和31Ne为例,分析单粒子共振态在原子核奇特现象中扮演的角色。主要内容如下:一、阐述共振态的研究意义,概述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方法,包括R矩阵方法、S矩阵方法、J矩阵方法、K矩阵方法、实稳定化方法(RSM)、耦合常数解析延拓方法(ACCC)、复标度方法(CSM)和格林函数方法等。二、介绍复动量表象方法,推导CMR方法研究球形核的理论公式。以17O为例,用CMR方法研究原子核的单粒子共振态,分析获得的能量和宽度对数值计算参数的依赖性,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检验CMR方法研究单粒子共振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叁、推导CMR方法研究形变核的理论公式,研究31Ne的单粒子共振态,分析共振态能量和宽度与四极形变参数的关系。和其它方法比较,CMR方法不仅可以获得窄共振信息,而且可以获得其它类方法难以获得的宽共振。探究31Ne晕形成的物理机制,发现31Ne晕主要源自于p波组态,形变与能级p-f反转是31Ne晕形成的主要原因。计算的单粒子能级占据几率、均方根半径以及波函数支持31Ne是一个形变晕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2-01)
张涵,刘志伟,任政学,孙保元[4](2018)在《基于实稳定方法求解单粒子共振态的Wigner函数》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坐标空间的实稳定方法,求解了一维势场中单粒子散射态与其中共振态的本征值问题,由得到的单粒子本征波函数进一步给出相应的Wigner函数,分析了单粒子散射态与其中共振态的相空间分布特征.发现除了本征能量与本征波函数存在差异,Wigner函数在相空间的具体分布行为也可用于区分单粒子共振态与一般的散射态,在相关的量子测量实验中可能用作确定量子态的特征判据.(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8年01期)
仕敏[5](2017)在《相对论框架下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在晕、能级反转和幻数移动等奇特现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复标度方法(CSM)、复标度格林函数(CGF)方法和复动量表象(CMR)方法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结合,发展了RMF-CSM、RMF-CGF和RMF-CMR理论方法,并用这些方法研究了原子核的单粒子共振。主要内容如下:一、将复标度方法和描述形变核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结合,发展了描述形变核的RMF-CSM理论方法。以A=31原子核为例,研究了原子核的单粒子共振态,获得了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等共振参数,分析了共振参数与原子核形变的关系,给出了单粒子束缚和共振态的能级结构及其随形变的变化规律,解释了 31Ne晕现象的形成根源。二、为了消除CSM方法计算结果对复标度参数的依赖,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本文将复标度格林函数方法拓展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发展了RMF-CGF理论方法。通过消去连续谱的干扰,将反映共振态的共振峰清晰地表现在连续能级密度上,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和准确地确定共振态和相应的共振参数。用RMF-CGF方法研究了 120Sn的单粒子共振态,获得与其它理论方法一致的结果。比较而言,本文的结果更加准确。叁、尽管RMF-CGF方法可以相当准确地确定共振参数,由于复标度方法的局限性,RMF-CGF方法不能很好地确定宽共振,而连续阈附近的宽共振在奇特现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此,本文进一步将CMR方法拓展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发展了RMF-CMR理论方法,研究了原子核的单粒子共振态,发现RMF-CMR方法不仅能够统一描述束缚态、共振态和连续谱,而且能够很好地描述窄共振态和宽共振态,解决了其它方法难以同时描述窄共振态和宽共振态的困难,展现了RMF-CMR理论方法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5-01)
陈琼[6](2013)在《球形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简述了共振态的相关性质以及研究共振态的一些方法。然后详细介绍了复标度(CSM)方法。最后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利用复标度方法对球形核单粒子共振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解释了共振态的含义,概述了共振态的研究意义及方法,重点讨论了复标度方法。二、介绍了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的基本框架,以及在相对论平均场(RMF)理论框架下发展的复标度方法(RMF-CSM)。叁、利用RMF-CSM方法对球形核单粒子共振态进行了研究。以Pb和Ni两条同位素链作为例子,演示了用复标度方法找共振态,并通过θ轨迹法确定共振态的能量及宽度。最后系统地研究了Pb和Ni这两条同位素链的共振态性质,发现两条同位素链的单粒子共振态能量都随原子核质量数的增加而减小。(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3-04-01)
陈琼,郭建友[7](2013)在《复标度方法对Pb同位素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对论平均场(RMF)理论框架下,采用复标度方法研究Pb同位素的单粒子共振态.研究复标度哈密顿量Hθ的本征值随复标度参数θ变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连续谱随θ转动,当θ增加到一定值时,共振态开始出现;共振态出现后,共振态位置不随θ变化.同时利用θ轨迹方法得到201~212Pb的共振态能量和宽度,并进一步研究Pb同位素链的共振态能量和宽度随原子核质量数变化的情况.(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刘野,陈寿万,郭建友[8](2012)在《复标度方法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利用复标度方法研究了Zr同位素的单粒子共振问题.以~(122)Zr为例,演示了复标度方法确定共振态的具体步骤,确定了~(122)Zr所有可能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以及相应共振态的复标度波函数,并与耦合常数的解析延拓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研究了Zr同位素的共振问题,获得了与散射相移方法一致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刘野[9](2012)在《复标度方法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这篇论文应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系统研究了120Sn、122Zr核。随后概述复标度方法(CSM)发展过程,研究了120Sn、122Zr核共振现象。在目前RMF的研究发展下,拓展了CSM和RMF综合模型(RMF-CSM方法),研究了原子核的单粒子共振态能量、宽度。以122Zr为例,演示了复标度方法确定共振态的具体步骤,确定了122Zr中子所有可能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以及相应共振态的复标度波函数,并与耦合常数的解析延拓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研究了Zr同位素的共振问题,同时也给出了120Sn质子所有可能的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并将计算结果与耦合常数的解析延拓方法、散射相移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着重研究了120Sn单质子共振态的复标度波函数,其结果和耦合常数解析延拓方法的结果一致。获得了与散射相移方法一致的结果。最后,应用RMF-CSM法进一步探讨单粒子共振现象中的赝自旋规律。依然以122Zr,120Sn为例,数值计算波函数的实部,结果分析表明:非连续谱或连续谱赝自旋对称性结论和其他文献一致。(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2-04-01)
张力,周善贵,孟杰,赵恩广[10](2007)在《单粒子共振态的实稳定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实稳定方法的基本思想,在坐标空间求解了一维势阱和叁维球对称势阱中的单粒子共振态,得到的共振能量、宽度和波函数等与散射相移法以及耦合常数的解析延拓方法的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07年07期)
单粒子共振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世界范围内放射性核束装置的飞速发展和探测技术的不断升级,远离β稳定线的奇特原子核成为核物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描述这些原子核,理论上必须恰当处理连续谱,且对奇特原子核起重要作用的是连续谱中的单粒子共振态。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在描述奇特原子核结构性质中取得了巨大成功,格林函数方法能够严格给出单粒子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恰当的描述弥散的空间密度分布。本文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理论,利用格林函数方法处理连续谱,完成以下工作:(1)将格林函数协变泛函理论拓展到超核的研究中。首先,以Λ61Ca为例,通过对态密度的分析,研究了Λ超子的单粒子共振态,并给出了相对应的能量和宽度。研究发现:宽度非常窄的单粒子共振态1f5/2和1f7/2的空间分布非常类似于束缚态,而较宽的1g7/2和1g9/2态则类似于散射态。然后,研究了质量数A = 53-73的单Λ超核Ca同位素链中Λ超子的能级结构,并在其中发现了明显的壳结构以及相对于核子而言非常小的自旋轨道劈裂。最后,研究了Λ超子对单中子共振态的影响,发现对于绝大多数的共振态,能量和宽度因为吸引的Λ N相互作用随着Λ超子个数的增加而减小。(2)将格林函数协变泛函理论拓展到形变原子核的研究中。绝大多数开壳原子核都是形变的,形变会改变连续谱阈值附近的单粒子能级顺序。本文首次利用格林函数方法求解具有四极形变Woods-Saxon势的耦合道Dirac方程,给出格林函数分波展开的细节,建立相关计算程序。通过与球形的格林函数方法以及形变的耦合常数解析延拓法和散射相移法的结果进行对比进行了数值检验。然后,利用该程序,以实验上最新发现的p-波晕核37Mg为例,给出了包括束缚态以及共振态的单粒子能级,探讨了其形变晕的形成机制,发现形变参数β>0.5时态1/2[321]和5/2[312]的交叉现象可以增加来自于轨道2p3/2的态1/2[321]的占据几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粒子共振态论文参考文献
[1].郭建友,刘泉,牛中明,衡太骅,王章银.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进展[J].原子核物理评论.2018
[2].任素红.格林函数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8
[3].田亚娟.复动量表象方法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8
[4].张涵,刘志伟,任政学,孙保元.基于实稳定方法求解单粒子共振态的Wigner函数[J].大学物理.2018
[5].仕敏.相对论框架下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7
[6].陈琼.球形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3
[7].陈琼,郭建友.复标度方法对Pb同位素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刘野,陈寿万,郭建友.复标度方法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J].物理学报.2012
[9].刘野.复标度方法对原子核单粒子共振态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2
[10].张力,周善贵,孟杰,赵恩广.单粒子共振态的实稳定方法研究[J].物理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