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伏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光伏,组件,性能,单晶硅,光热,太阳能,电池。
光伏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强[1](2019)在《云南地区某光伏幕墙系统的发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安装于昆明地区某示范楼南立面(双玻单晶硅组件约120kW_p)与西立面(铜铟镓硒薄膜组件约20kW_p)的光伏幕墙系统进行了为期1年的运行性能跟踪与分析。结果显示,在1年的运行时间内,南立面双玻单晶硅组件的发电性能对安装倾角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别是在夏季,其发电功率与额定发电功率差距较大,但在秋冬季节,其发电性能表现优异;西立面的铜铟镓硒薄膜组件以其较好的弱光性能,在全年运行中都能实现较高功率的发电,特别是在傍晚时段有很好的表现。显然,在与建筑构件相结合时,尽管铜铟镓硒薄膜组件的效率与晶体硅组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其应用的综合效率较高,非常适合应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本文来源于《太阳能》期刊2019年11期)
金鑫,肖文波,吴华明,郭壮,李军华[2](2019)在《飞行参数对太阳能飞机中光伏组件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飞机的动力来自光伏组件的发电,飞机飞行参数(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会影响光伏组件的性能。因此,本文从飞行参数出发,分析并总结出其影响单晶硅光伏组件性能的规律。结论为:当飞行高度在0~12km范围内,光伏组件的性能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有饱和的趋势;当超过22km时,组件性能下降。飞行速度的增加有提升光伏组件性能的趋势,原因在于组件表面温度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下降。一天之中,光伏组件性能基本以太阳12点为轴近似对称,中午最强,上午略高于下午;一年中组件性能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当飞行区域处于低纬度时,一年之中光伏组件性能变化较小,总输出功率相对较大;而在高纬度区域,组件性能波动较大,总输出功率相对较小。本文为长时间驻空飞行的太阳能飞机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来源于《航空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上官小英,常海青,梅华强[3](2019)在《基于柔性可弯曲单晶硅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化、轻薄化是分布式光伏、光伏建筑一体化及便携可移动、可穿戴设备应用太阳能的重点研究方向,传统光伏因体积大、厚重难支撑在这方面的应用逐渐受限。介绍了柔性可弯曲单晶硅电池,将其与传统光伏电池进行性能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柔性单晶硅片及其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物理和电性能参数测试,然后提出主要设计原则和功能要求,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应用验证其性能及优点。结果显示,柔性可弯曲单晶硅电池不仅轻、薄,转换效率高,而且具有柔性,可根据需要弯曲进行调整。(本文来源于《能源与节能》期刊2019年10期)
杨耀彬,韩丹丹[4](2019)在《P_2Mo_(18)/MEB复合膜电极的光伏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交替沉积自组装技术(LBL)制备了Dawson型磷钼酸(P_2Mo_(18))和亚甲基蓝(MEB)复合膜电极。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膜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_2Mo_(18)和MEB被完好的组装到表面均匀光滑的复合膜中且膜增长均匀。电化学测试系统对其进行的光伏性能测试表明,相对于单一的MEB光电极而言,P_2Mo_(18)/MEB复合膜电极表现出更好的光电转换性能。多酸的引入增强了膜电极的光伏性能。(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冯相赛,黄慧,盖宁,杨瑰婷,韩婷婷[5](2019)在《自散热式光伏组件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常规光伏组件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进,研制出具有自散热功能的光伏组件,并通过同一户外试验平台对常规光伏组件和自散热式光伏组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自散热式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有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太阳能》期刊2019年08期)
曾湘安,揭敢新,王俊,陈心欣,许楚斯[6](2019)在《不同类型晶硅光伏组件在湿热环境下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不同类型晶硅光伏组件在相同环境下其性能体现会有较大的差异,为了研究不同晶硅光伏组件在湿热气候环境下的实际应用性能,本文选取单晶组件、多晶组件A、多晶组件B以小型组串系统形式投试到海南湿热气候环境光伏实证试验场,通过对各光伏试样组串电性能参数、组件表面工作温度、试验场地气象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对光伏组件的实验室I-V性能进行周期性测试,分析研究不同光伏试样组件在真实湿热气候环境应用的性能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环境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周青山,张志刚[7](2019)在《玻璃盖板与光伏板间距对PV/T系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PV/T系统中的光伏板和玻璃盖板进行热平衡分析,探讨光伏板与玻璃盖板之间的板间距对PV/T系统光热效率的影响。根据天津地区典型年气象参数,计算出在不同的板间距不同光伏板温度的情况下,PV/T系统中光伏板散热量和光热效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随着板间距变大,PV/T系统的光热效率开始快速升高,达到极大值后随着板间距继续增加,光热效率有所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又有所上升。PV/T系统中光伏板散热量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对所分析的两种光伏板温度(40℃、50℃),最佳板间距随着光伏板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光伏板的温度控制在40℃时最佳板间距为6 cm,当光伏板的温度控制在50℃时最佳板间距为5 cm。由于调节板间距容易实现,所以选择合适的板间距对提高PV/T系统的光热效率有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煤气与热力》期刊2019年08期)
雷学俭,陈东,谢继红,金程[8](2019)在《光伏型太阳能热泵膜蒸馏装置及其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介绍光伏型太阳能热泵膜蒸馏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以从海水中制取淡化水为背景,给出了装置的特性方程。计算并分析了当太阳能光照强度变化时,海水进膜组件温度、膜组件性能指标、热泵性能指标、装置总体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可为光伏型太阳能热泵膜蒸馏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化工装备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李雪华,林坤华[9](2019)在《光伏建筑用硅酮密封胶耐候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封端107硅橡胶为基胶,配以填料、增塑剂、交联剂、阻燃剂等制备了脱醇型硅酮密封胶,并考察其耐候性能。结果表明:填料的粒径及其与基胶的相容性对密封胶的耐老化性能有较大影响,经硬脂酸表面处理且小粒径的钙粉能极大地提高密封胶的耐高温高湿老化性能;二甲基硅油增塑剂的最佳加入量为6%;大侧链基团的交联剂耐高温高湿的老化性能相对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防水》期刊2019年08期)
周欣,李茂刚[10](2019)在《光伏压延玻璃表面形态对其抗冲击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冲击强度是玻璃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影响着玻璃的质量及应用。通过对光伏压延玻璃的抗冲击强度的研究,结合高速摄像和微观形貌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玻璃厚度的增加,玻璃的抗冲击强度随之增大;当玻璃的厚度相同时,不同表面形态的光伏压延玻璃的抗冲击强度不同,抗冲击强度随着表面形态不同由高到低表现为:压花面>绒面>镜面,压花面可提高玻璃的抗冲击强度。(本文来源于《玻璃》期刊2019年07期)
光伏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太阳能飞机的动力来自光伏组件的发电,飞机飞行参数(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会影响光伏组件的性能。因此,本文从飞行参数出发,分析并总结出其影响单晶硅光伏组件性能的规律。结论为:当飞行高度在0~12km范围内,光伏组件的性能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有饱和的趋势;当超过22km时,组件性能下降。飞行速度的增加有提升光伏组件性能的趋势,原因在于组件表面温度会随着速度的增加而下降。一天之中,光伏组件性能基本以太阳12点为轴近似对称,中午最强,上午略高于下午;一年中组件性能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当飞行区域处于低纬度时,一年之中光伏组件性能变化较小,总输出功率相对较大;而在高纬度区域,组件性能波动较大,总输出功率相对较小。本文为长时间驻空飞行的太阳能飞机的研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伏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王强.云南地区某光伏幕墙系统的发电性能研究[J].太阳能.2019
[2].金鑫,肖文波,吴华明,郭壮,李军华.飞行参数对太阳能飞机中光伏组件性能影响的研究[J].航空科学技术.2019
[3].上官小英,常海青,梅华强.基于柔性可弯曲单晶硅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研究与实现[J].能源与节能.2019
[4].杨耀彬,韩丹丹.P_2Mo_(18)/MEB复合膜电极的光伏性能[J].功能材料.2019
[5].冯相赛,黄慧,盖宁,杨瑰婷,韩婷婷.自散热式光伏组件的性能研究[J].太阳能.2019
[6].曾湘安,揭敢新,王俊,陈心欣,许楚斯.不同类型晶硅光伏组件在湿热环境下的性能研究[J].环境技术.2019
[7].周青山,张志刚.玻璃盖板与光伏板间距对PV/T系统性能的影响[J].煤气与热力.2019
[8].雷学俭,陈东,谢继红,金程.光伏型太阳能热泵膜蒸馏装置及其性能分析[J].化工装备技术.2019
[9].李雪华,林坤华.光伏建筑用硅酮密封胶耐候性能研究[J].中国建筑防水.2019
[10].周欣,李茂刚.光伏压延玻璃表面形态对其抗冲击性能影响的研究[J].玻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