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药配合针刺治疗胃痉挛40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培[1](2021)在《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痉挛性偏瘫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上肢痉挛的康复是其中的治疗难点和重点,及时解除痉挛,恢复上肢功能是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的关键。西医康复手段疗效较单一有限,且治疗费用相对高昂,不仅会削弱患者治疗意愿,还会影响病情预后。而中医针灸“简、便、验、廉”,已为更多人所选择,其中体针“调形”治疗已十分成熟,头针则可从“脑”调神以治形,然现有的文献中鲜有关于头体针并用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Meta分析入手,评价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及优势所在,为针灸治疗本病的可行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肢偏瘫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评估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本病针灸治疗方案的制定开辟新思路。方法Meta分析:根据相关检索词于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分别制定检索策略,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月1日的所有与“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独立研究者严格按照流程和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然后交叉核对,如有异议则由第三位独立研究者进行评判,最后提取所有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发表时间、样本量、干预措施、干预持续时间、结局指标、脱落情况、不良反应等数据。参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临床研究:干预措施为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常规康复、针刺(头穴为顶中线、瘫痪对侧顶颞前斜线,针刺时活动肢体;体穴为患侧肩髃、曲池、尺泽、内关、外关、合谷,阳经穴行提插补法,阴经穴行提插泻法),干预周期为一个月,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进行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Meta分析:最终纳入8篇文献(11组随机对照数据),共793例样本量(观察组394例,对照组399例)。Meta分析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偏瘫痉挛程度方面:观察组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runnstrom分期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3)上肢运动功能方面:自治疗第4周起,观察组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综合评定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生活质量方面:自治疗第2周起,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独立性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神经功能方面: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研究: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共收集到19例脑梗死后合并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予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干预1个月,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无病例脱落和剔除,结果示: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上肢改良Ashworth评分均较干预前显着降低,(上肢、手)Brunnstrom分期评分、简化Fugl 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精细运动、粗大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显着升高(P<0.05)。结论Meta分析表明,与常规康复手段相比,针灸在帮助患者尽早打破异常运动模式、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临床观察证明,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确有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
吴柏宽[2](2021)在《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查找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中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期刊类文献,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与关联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文献平台数据库,从2011年-2020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方法为检索词以题名“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含“针灸”或“针刺”或“刺络拔罐”。将检索到的结果排除明显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后,进行全文下载并阅读,严格地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将纳入的文献录入EXCEL表中并进行分类整理,EXCEL表中包含了腧穴出现频次统计、腧穴在经络分布统计(十四经)、奇穴与特定穴的统计、腧穴分布规律(头颈部、腰背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腑部)、评价方法和治疗方法(单法、双法、三法及以上)的结果。并将EXCEL表中的统计结果导入IBM SPSS Modeler 18.0以及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腧穴的关联分析与腧穴的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检索符合标准的文献147篇,纳入总的腧穴使用次数为990次。1.腧穴出现频次统计:25种腧穴使用频次≥10次,依据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前10种腧穴分别为风池、颈夹脊穴、百会、天柱、大椎、风府、太冲、太阳、完骨、合谷;2.腧穴在经络分布统计(十四经):督脉217次,足少阳胆经200次,足太阳膀胱经1 14 次;3.奇穴、阿是穴与特定穴的统计:奇穴、阿是穴与特定穴的腧穴一共出现574次,奇穴取穴频次最多174次,输穴76次、原穴75次;4.腧穴分布规律:头颈部641次、上肢部125次、下肢部133次;5.评价方法: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使用的最普遍,第二是使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第三则是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做出的疗效评价;6.148篇治疗方法大多使用双法98篇,占比66%;7.腧穴关联分析的研究:风池-颈夹脊穴、风池-百会、风池-颈夹脊穴-内关出现的频次最多;8.腧穴聚类分析的研究:分析频次大于20次的穴位,结果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可分6类,第一类为足三里、三阴交、印堂、太阳;第二类为太冲、内关、大椎;第三类为风府;第四类腧穴为合谷、后溪;第五类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第六类为天柱、完骨。结论:1.本研究认为,风池、颈夹脊穴、百会为CSA取穴频次前三的腧穴。督脉、胆经、膀胱经为CSA取穴频次前三的经脉,且前六条经脉都为阳经。2.头颈部为CSA取穴中腧穴分布频次最多的部位、下肢部次之。3.根据穴性分类结果,奇穴取穴频次最高,输穴次之。奇穴又以位于头颈部的颈夹脊穴取穴频次最多,与腧穴在人体部位分布规律相互呼应。
李菲[3](2020)在《针刺与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即时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和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分以及COX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对比针刺与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即时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的差异,为临床上选择更便捷、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参考。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按纳入时间先后顺序编号后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患者均分为针刺组及艾灸组。遵循患者月经周期,在每月痛经发作时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分以及COX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第一次治疗开始1 5 m i n后至治疗结束3 0 m i n后两组疼痛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在出针15min后较治疗开始30min后其止痛效果仍有明显改善(p<0.05),艾灸组在结束施灸后其疼痛指数较治疗开始30min后无明显改善(p>0.05)。经三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的疼痛症状、经质、经色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针刺组还能明显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经前乳房胀痛情况(P<0.05)。同时三个疗程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疼痛严重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2、第一次治疗开始1 5 m i n后两组即时止痛效果无明显差异(p>0.0 5);治疗开始30min后至治疗结束30min后针刺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艾灸组(p<0.05)。治疗三个周期后的随访期针刺组疼痛严重程度、疼痛持续时间、经质、经色及经前乳房胀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艾灸组(P<0.05)。3、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 2.7 6%,愈显率为6 5.5 1%,艾灸组总有效率为7 6.6 7%,愈显率为3 6.6 7%,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 5),但针刺组愈显率明显优于艾灸组(P<0.05)。结论:1、针刺与艾灸在治疗开始1 5 min后即能产生明显的即时止痛作用,且针刺组在出针后的15min内能持续的产生强化止痛效果。同时针刺与艾灸均能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疼痛严重程度、经质、经色等症状,且针刺能改善患者经前乳房胀痛。2、针刺与艾灸相比较,针刺能产生效果更佳的即时镇痛作用,并能更有效的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疼痛严重程度、经质、经色、经前乳房胀痛等症状。3、针刺与艾灸治疗原发性性痛经的疗效相当,但针刺愈显率明显优于艾灸。
李文康[4](2020)在《针刺对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递质、5-HT1AR(5-HT2AR)/AC信号通路与二者关联性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针刺改善PCPA失眠在中枢5-HT睡眠递质及5-HT亚型受体后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0只健康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抽选16只为正常组,剩余54只进行造模并筛选,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针刺(针刺脐内环合失眠穴方)组、非穴组,各16只。针刺组采用针刺脐内环合失眠穴方干预治疗,非穴组予针刺双侧肋下各2个固定点治疗,正常组、模型组则不采用任何针刺,仅予相同时间和强度的抓摸刺激。干预6天后,取大鼠海马组织,样本编号并相应保存待检;免疫组化法检测5-HT1A、5-HT2A受体形态学的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海马5-HT的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AC活性,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二者的关联性。结果:1.免疫形态学观察: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海马5-HT1AR阳性表达数减少,呈散在、疏松排列;5-HT2AR阳性颗粒数目明显增加,阳性表达区域趋于集中;通过针刺后,针刺组大鼠海马5-HT1AR阳性表达颗粒分布集中且较规则,颜色加深;而5-HT2AR棕色表达数则明显减少,阳性区域颜色较浅。2.实验指标显示:A、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海马区5-HT1AR表达下降而5-HT2AR表达上升(均P<0.01);海马内5-HT含量显着下降(P<0.01),AC活性降低(P<0.01),模型组海马5-HT含量损害与AC活性损伤呈正相关性,r=0.648,P<0.01;B、非穴组各组数据与模型组均无显着性差异(均P>0.05);且非穴组5-HT含量与AC活性相关性不强;C、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海马内5-HT1AR表达上升而5-HT2AR表达下降(P<0.01、P<0.01);5-HT含量显着升高(P<0.01),AC活性明显提高(P<0.01),针刺对5-HT含量提高与AC活性上调也呈正相关性,r=0.644,P<0.01;D、与非穴组比较,针刺组海马内5-HT1AR表达上升,而5-HT2AR表达下降(P<0.01、P<0.01);5-HT含量显着提高(P<0.01),AC活性明显上调(P<0.01)。结论:1.PCPA模型大鼠海马呈现5-HT1A、5-HT2A受体形态异常;针刺有改善PCPA失眠模型大鼠海马5-HT1A、5-HT2A受体形态作用。2.PCPA模型大鼠海马呈现5-HT含量、AC活性均受损降低及二者的受损呈一定正相关性;而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方有显着升高其5-HT含量、上调其AC活性的作用,对二者的改善也呈一定相关性。3.实验支持该针法通过改善5-HT睡眠递质、5-HT亚型受体后信号通路机制及其交互机制综合起到治疗PCPA失眠的作用机制。
王惠兰[5](2019)在《揿针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通过掀针疗法治疗寒凝血淤型PD,其主旨在于观察揿针疗法治疗寒凝血淤型PD与西方医学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初步阐明掀针疗法治疗寒凝血淤型PD之机理,为掀针疗法治疗寒凝血淤型PD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本课题搜集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妇科门诊66例符合寒凝、血瘀型PD诊断月经痛程度为轻、中度患者,患者自由抽取分组按照入组顺序决定编号,每组33例,进行疗效观察。揿针组于月经前7d施与揿针之法,直至月经来潮初天停止,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药物组(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0.3g,2次/d口服,出现月事痛症状时口服,3个经血代谢循环周期后根据评分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2组数据经过SPSS17.0分析得出结论,2组所用治疗方法都对PD之血瘀寒凝证有效,但揿针较另一组别所用口服药效果好。结论:经过临床观察患者相对更容易接受揿针治疗,不仅因为其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情况及伴法随症状。更因为其操作简便,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也避免了因床位问题等而产生的等待时间,节省了很多的时间成本,同时揿针治疗为外治法与口服西药对比,对胃肠功能和肝肾功能都没损伤,从而让更多的人选则此法治疗,且其与较传统针刺而言刺激强度大幅度降低,适用于对于传统针刺治疗存在恐惧心理的患者和晕针的患者,因此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罗盼盼[6](2019)在《壮医针刺治疗哪呷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壮医针刺治疗哪呷的临床疗效,探索壮医针刺在治疗哪呷上的临床优势,为临床上应用壮医针刺治疗哪呷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其分院壮医科门诊收集了符合本次课题研究标准的60例哪呷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壮医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患者各30例。壮医针刺组患者根据壮医“天圆地方”的取穴原则,处方如下:双侧外三桩(DWSz)、双侧内下杆(DNxg)、双侧手背二环3、4穴(TSBh2-3、4)、双侧足背一环7、8穴(DZBh1-7、8)。在壮医理论指导下运用“8”字环针法进行针刺:先针健侧的外三桩(DWSz),接着针患侧内下杆(DNxg),针健侧的内下杆(DNxg),针患侧的外三桩(DWSz),再针健侧手背二环3穴(TSBh2-3)、手背二环4穴(TSBh2-4),针患侧的足背一环7穴(DZBh1-7),足背一环8穴(DZBh1-8),针患侧的手背二环3穴(TSBh2-3)、手背二环4穴(TSBh2-4)。留针30分钟。隔天治疗1次,1周为1个疗程,总共治疗2个疗程。药物组患者予醋酸泼尼松片每天30mg口服,连续用5天,然后在5天内逐步减量至停用;甲钴胺片,每次口服0.5mg,每日服用三次,连服10天。服药期间禁食烟酒,按时作息。最后壮医针刺组和药物组患者均采用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制定的(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作为临床疗效主要判定标准,次要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制定的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Faciai Disability Index)。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指数,所得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House-Brackmann(H-B)分级量表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指数,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的总有效率分别为:壮医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100%;药物组的总有效率为86.7%,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课题研究运用壮医针刺治疗哪呷患者,对比运用醋酸泼尼松片+甲钴胺片药物治疗,壮医针刺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说明了壮医针刺临床疗效优于药物组。2.壮医针刺临床应用操作简便,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欧后玉[7](2019)在《疏肝健脾安神针法治疗失眠患者血清多巴胺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采用疏肝健脾安神针法对心脾两虚夹肝郁失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血清多巴胺(DA)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医症候评分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其对失眠患者血清多巴胺水平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证实疏肝健脾安神针法对失眠的作用机制及疗效的有效性,用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对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的90例心脾两虚兼肝郁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针灸组、药物组、综合组每组各30例。针灸组采用疏肝健脾安神针法(以疏肝健脾穴位为主)治疗,药物组予口服阿普唑仑治疗,综合组予疏肝健脾安神针法联合口服阿普唑仑治疗。针灸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2周,两周之间星期六、星期天休息;药物治疗每天1次,连续口服12天,三组均于12天后观察疗效此后1个月后随访。采用PSQI及中医证候评分对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后疗效评定,同时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多巴胺水平,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三组疗效的差异性。结果:1、针灸组、综合组治疗后血清多巴胺水平均显着低于药物组(P<0.01),但两组比较血清多巴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组、综合组对降低血清多巴胺水平均明显优于药物组,但两组比较无差异。2、针灸组、综合组治疗后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药物组(P<0.01),但两组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组、综合组改善睡眠质量效果优于药物组,但两组疗效无差异。随访后针灸组、综合组PSQ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随访后PSQI评分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针灸组、综合组分别与药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组、综合组对改善患者PSQI评分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且都优于药物组,但两组对比则无差异。3、针灸组、综合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着低于药物组(P<0.01),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针灸组、综合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上优于药物组,但两组疗效无差异。随访后针灸组、综合组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下降(P<0.01),药物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针灸组、综合组分别与药物组比较,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针灸组、综合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并且都优于药物组,但两组比较无差异。4、针灸组、药物组、综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0%、93.3%,其中针灸组、综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药物组(P<0.05),针灸组与综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疏肝健脾安神针法降低血清多巴胺水平明显优于药物组,与综合组比较疗效无差异。(2)疏肝健脾安神针法降低PSQI评分、改善睡眠质量及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优于药物组,与综合组比较疗效无差异。(3)疏肝健脾安神针法可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临床症状及其不良情绪,其作用机制与降低多巴胺水平有关。(4)疏肝健脾安神针法作为单一治疗方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操作简便,无依赖性成瘾性,安全性及治愈率高,并可减轻患者的治疗费用,且远期疗效明显等优势为治疗心脾两虚兼肝郁失眠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王新[8](2019)在《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试验进行观察,评价其近期临床疗效,进而总结通络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药配伍及证治规律。方法:严格筛选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将符合本次临床试验标准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经过统计学相关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各项安全性指标以及治疗前证候积分等方面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以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药物作为治疗方案,对照组仅给予四联疗法药物治疗,疗程为2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所有入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胃镜检查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各项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单项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等方面没有差异,具备可比性。2.胃镜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临床痊愈6例,显效23例,有效11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72.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临床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21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47.5%,总有效率为100%。经过统计分析后,治疗组的胃镜疗效优于对照组。3.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清除3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清除3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两组的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疗效经过统计分析后,未发现差异。4.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痊愈8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8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40例,经过治疗后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愈显率为25%,总有效率为85%。经过统计分析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指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以及心电图等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且经过统计分析后无差异;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在近期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并促进溃疡愈合,且安全有效。
阿如娜[9](2016)在《蒙医治疗胃痉挛临床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胃痉挛属于蒙医学中的"胃强哈病"之范畴。症状为剑突下、上腹部疼痛,其病因为肠胃衰弱之人饮食不节或突然受风,受凉,暴饮暴食,日光暴晒至胃火衰退,巴达干过盛,血希日凝结于脉窍,气血运行受阻,胃肠功能失调所致。本文结合蒙医临床上对胃痉挛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将蒙医临床上治疗胃痉挛的办法、方案总结归纳,方便临床参考和借鉴。
乔一琦[10](2019)在《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比较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与常规针刺两种治疗方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初步探寻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优势,同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提供优化治疗方案,并在临床上推广方氏头皮针的应用以扩大其应用范围。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门诊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接受治疗的病人,结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严格筛选病人6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以1:1的比例随机分为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组30例和常规针刺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隔天治疗一次,6次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共计12次。研究采用PSQI评分量表及SAS评分量表为疗效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及2个疗程治疗后对这两个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同时在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临床疗效做出评定。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及PSQI评分量表的六个项目积分及总积分、SAS评分量积分)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对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组与常规针刺对照组在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PSQI评分量表各项目积分和总分及SAS评分量表总积分组内及组间的比较;组内比较发现两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量表各项目积分和总分及SAS评分量表总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法和常规针刺治疗法均可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和焦虑情绪;组间比较发现两组PSQI评分量表中的入睡时间和总分及SAS评分量表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SQI评分量表中剩余五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障碍)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虽然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和常规针刺均可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和情绪焦虑,但在改善患者入睡时间上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在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障碍上两种疗法疗效相当。3.2个疗程后对两组总疗效做出评定发现,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其中治疗组痊愈1人,显效9人,有效17人,无效3人;对照组痊愈和显效均为0人,有效20人,无效10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均可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和焦虑情绪;但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特别是在改善患者入睡时间方面疗效更好,可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二、蒙药配合针刺治疗胃痉挛4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蒙药配合针刺治疗胃痉挛40例(论文提纲范文)
(1)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研究进展 |
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文献基本特征 |
2.3 文献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偏倚性分析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依从性评价 |
3 讨论与结论 |
4 不足与展望 |
第二章 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
1 病例采集 |
2 病例选择 |
3 研究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疗效判定标准 |
6 统计学分析 |
7 研究结果 |
7.1 一般情况 |
7.2 干预前后量表评分比较 |
7.3 临床疗效 |
8 讨论与结论 |
8.1 立题依据 |
8.2 干预策略 |
8.3 评价手段选择 |
8.4 结论 |
8.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中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证候分型 |
4 中医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 |
4.1 针刺治疗 |
4.2 针法与灸法联合治疗 |
4.3 针刺联合中药 |
4.4 针刺联合推拿 |
4.5 针刺联合针刀 |
4.6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 |
4.7 针刺联合拔罐 |
5 小结 |
二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 |
1 椎动脉型颈椎病概述 |
2 流行病学 |
3 颈椎病的定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进展 |
4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4.1 机械压迫性学说 |
4.2 交感神经学说 |
4.3 体液学说 |
4.4 血液流变学 |
4.5 血管自身病变 |
5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
5.1 非手术治疗的基本疗法及应用原则 |
5.2 手术治疗 |
6 小结 |
前言 |
第二部分 数据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数据预处理 |
3.2 文献规范化 |
3.3 腧穴名称规范化 |
4 数据分析 |
4.1 使用的软件 |
4.2 数据分析的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统计结果 |
6. 讨论 |
6.1 结果分析 |
6.2 数据挖掘小结 |
7 问题与展望 |
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针刺与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即时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与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内容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安全性观测 |
3.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
1. 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分比较 |
3. 两组患者治疗一疗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分比较 |
4. 两组患者治疗两疗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分比较 |
5. 两组患者治疗三疗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分比较 |
6. 两组患者随访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分比较 |
7. 两组患者COX痛 经症状量表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
8. 两组患者COX痛 经症状量表疼痛持续时间评分比较 |
9.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讨论与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刺与艾条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针刺对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递质、5-HT1AR(5-HT2AR)/AC信号通路与二者关联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 |
1.1 失眠概念及分类 |
1.1.1 原发性失眠 |
1.1.2 继发性失眠 |
1.2 失眠的影响因素 |
1.3 失眠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1 与睡眠相关的脑结构及功能 |
1.3.2 中枢神经递质与失眠 |
1.3.3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与失眠 |
1.3.4 AC活性与cAMP含量异常 |
1.4 失眠的西医治疗 |
1.4.1 药物治疗 |
1.4.2 非药物疗法 |
1.4.3 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足 |
2 祖国医学对失眠的研究进展 |
2.1 失眠的中医病因 |
2.1.1 外感六邪 |
2.1.2 内伤情志 |
2.1.3 胃肠不和 |
2.1.4 气血亏虚 |
2.2 失眠的中医病机 |
2.2.1 《黄帝内经》的睡眠理论 |
2.2.2 阴阳失调 |
2.2.3 脏腑不调 |
2.2.4 血瘀气郁 |
2.2.5 虚实为纲 |
2.3 失眠的中医发病学说 |
2.4 中药对失眠的治疗 |
2.5 针灸治疗失眠 |
2.5.1 针刺疗法 |
2.5.2 特种针法 |
2.5.3 灸法对失眠的治疗 |
2.5.4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失眠 |
2.6 其他疗法 |
2.6.1 推拿对失眠的治疗 |
2.6.2 民族医学 |
2.7 中医针灸治疗的优势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剂与设备 |
1.2 动物与分组 |
1.3 造模 |
1.4 干预方法 |
1.5 标本采集与储存 |
1.6 操作方法 |
1.6.1 使用ELISA法测定5-羟色胺(5-HT)含量 |
1.6.2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5-HT_(1A)、5-HT_(2A)受体的表达 |
1.6.3 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腺苷酸环化酶(AC)活性 |
1.7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各组大鼠海马5-HT、AC活性及二者相关回归方程 |
2.2 诸组大鼠海马5-HT_(1A)R、5-HT_(2A)R免疫组化病理影响 |
2.2.1 200倍镜下病理形态学描述 |
2.2.2 各组大鼠海马5-HT_(1A)R、5-HT_(2A)R的表达 |
3 讨论 |
3.1 实验研究选择PCPA模型的理由 |
3.2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方组方用穴分析 |
3.3 针刺失眠穴方合脐内环有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作用机制分析 |
3.4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海马5-HT_(1A)与5-HT_(2A)受体表达的机制分析 |
3.5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失眠大鼠海马5-HT含量及AC活性的作用及意义 |
3.5.1 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失眠大鼠海马5-HT含量及AC活性的作用 |
3.5.2 针刺脐内环穴合失眠穴方调节5-HT含量与AC活性的关联性探讨 |
3.5.3 5-HT含量与AC活性关联性研究结果的意义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穴位埋线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揿针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国传统医学对PD的研究进展 |
1.1 病名发展史 |
1.2 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 |
2 中国传统医学治疗PD的研究进展 |
2.1 传统药物治疗 |
2.1.1 辩证分治 |
2.1.2 专方治疗 |
2.1.3 民族医药治疗 |
2.2 针灸治疗 |
2.2.1 火针疗法 |
2.2.2 电针疗法 |
2.2.3 针刺疗法 |
2.2.4 针刺手法运用 |
2.2.5 灸法 |
2.2.6 温针疗法 |
2.2.7 耳针疗法 |
2.3 多重疗法相合治PD |
2.4 其他疗法治疗PD |
3 现代西方医学对本病的研究进展 |
3.1 流行病学关于本病的研究 |
3.2 病因解析 |
3.3 PD 疼痛机理与产生因素 |
3.3.1 疼痛机理 |
3.3.2 致疼痛产生因素 |
4 现代医学治疗PD药物及原理 |
4.1 一般治疗 |
4.2 PG合成酶抑制剂 |
4.3 口服避孕药 |
4.4 β-受体激动剂 |
4.5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
4.6 维生素类 |
4.7 其他疗法 |
实验研究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对象 |
3 分组方法 |
4 诊断标准 |
4.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
4.2 中国传统医学诊断标准 |
5 纳入标准 |
6 排除标准 |
7 痛经积分标准 |
8 痛经程度划分标准 |
9 疼痛积分标准 |
10 病例剔除标准与脱落标准 |
11 实验终止标准 |
12 治疗方法 |
13 揿针治疗注意事项 |
14 痛经患者经期注意事项 |
15 疗效评定标准 |
16 实验数据分析 |
17 结果分析 |
讨论 |
1 选题依据 |
2 关于揿针 |
2.1 揿针起源与理论依据 |
2.2 揿针简介 |
2.3 揿针的临床应用情况 |
3 穴位选择理论依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壮医针刺治疗哪呷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壮医对哪呷的认识 |
1.1 哪呷的定义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原则 |
1.4 治疗概况 |
2 中医对面瘫的认识 |
2.1 面瘫的定义 |
2.2 病因病机 |
2.3 临床表现及分型 |
2.4 治疗方法概述 |
3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3.1 周围性面瘫的定义及其发病率 |
3.2 面神经解剖学 |
3.3 病因病机 |
3.4 临床表现及分期 |
3.5 鉴别诊断 |
3.6 治疗方法 |
4 文献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技术路线 |
2 临床资料 |
2.1 研究对象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方法 |
3.2 壮医针刺组 |
3.3 药物组 |
3.4 临床疗效指标评价 |
3.5 统计学处理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比较 |
4.2 观察资料分析 |
4.3 总疗效评价 |
4.4 安全性评价 |
5 讨论 |
5.1 立题意义 |
5.2 创新点 |
5.3 存在的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疏肝健脾安神针法治疗失眠患者血清多巴胺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研究方法 |
1.7.1 分组设计 |
1.7.2 治疗方法 |
1.7.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
1.8 统计方法 |
1.9 临床结果分析 |
1.9.1 一般资料分析 |
1.9.2 三组治疗前后血清多巴胺水平比较 |
1.9.3 三组PSQI量表评分比较 |
1.9.4 三组中医证候评分 |
1.9.5 总有效率比较 |
1.9.6 安全性指标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2.1 西医对失眠的认识 |
2.1.1 失眠的概述及流行病学 |
2.1.2 失眠的病因 |
2.1.3 失眠的发生机制 |
2.1.4 西医对失眠的治疗 |
2.2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
2.2.1 失眠的中医病名 |
2.2.2 失眠的病因病机 |
2.2.3 中医对失眠的治疗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选穴依据 |
3.2 导师的学术思想 |
3.3 疏肝健脾安神针法的理论依据 |
3.4 疏肝健脾安神法在失眠中的应用 |
3.5 电针干预多巴胺水平的依据 |
3.6 对失眠患者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3.7 研究创新、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8)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蒙医治疗胃痉挛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蒙医临床上研究报告 |
1.1 蒙药治疗 |
1.2 蒙药和疗术结合 |
2 结果 |
3 结论 |
(10)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研究现状 |
1.1.1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定义及分类 |
1.1.2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诊断 |
1.1.3 现代医学对失眠发病因素的认识 |
1.1.4 现代医学对失眠发病机制的认识 |
1.1.5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治疗 |
1.2 祖国医学对失眠的研究现状 |
1.2.1 祖国医学对失眠病名的认识 |
1.2.2 祖国医学对失眠病因的认识 |
1.2.3 祖国医学对失眠病机的认识 |
1.2.4 祖国医学对失眠治疗的认识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临床资料 |
2.2.1 研究对象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脱落与剔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病例分组及实验方法 |
2.3.2 样本含量 |
2.3.3 治疗方法 |
2.3.4 观察方法 |
2.3.5 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 |
2.4 研究结果及数据分析 |
2.4.1 基线资料分析 |
2.4.2 治疗前后PSQI、SAS评分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
2.4.3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临床疗效的比较 |
2.4.4 研究结论 |
2.5 不良事件处理 |
第三章 讨论 |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依据 |
3.1.1 头皮针的理论依据 |
3.1.2 方氏头皮针的理论依据 |
3.1.3 常规针刺组的选穴依据 |
3.2 研究结果的说明 |
3.2.1 治疗前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
3.2.2 治疗后两组疗效指标的比较 |
3.2.3 治疗后两组总疗效的比较 |
3.3 不足与展望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四、蒙药配合针刺治疗胃痉挛4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D]. 李红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D]. 吴柏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针刺与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即时止痛效果及临床疗效观察[D]. 李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针刺对PCPA失眠大鼠海马5-HT递质、5-HT1AR(5-HT2AR)/AC信号通路与二者关联性影响研究[D]. 李文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揿针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临床观察[D]. 王惠兰.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壮医针刺治疗哪呷的临床疗效研究[D]. 罗盼盼.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疏肝健脾安神针法治疗失眠患者血清多巴胺及睡眠质量的影响[D]. 欧后玉.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通络愈疡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胃络瘀阻型消化性溃疡的近期疗效观察[D]. 王新.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蒙医治疗胃痉挛临床研究进展[J]. 阿如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8)
- [10]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观察[D]. 乔一琦.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