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效果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论文文献综述
祁景[1](2019)在《神经节苷脂(Gg)注射液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SCI)患者应用神经节苷脂(Gg)注射液治疗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SCI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甘露醇与脑复康治疗,观察组则加用Gg注射液治疗,评价两组效果,记录不良反应,测定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NSE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并比较。结果观察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NSE水平与GCS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SE水平更低,而GCS评分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 SCI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Gg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血清NSE水平与GCS评分,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马明圣,张梦奇,王薇,丁娟,宋红梅[2](2019)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神经精神性狼疮患儿的改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水平在有神经精神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儿的变化,以期发现诊断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NPSLE)的生化指标。方法选择2016年1~6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SLE患儿39例,分为NPSLE组和非NPSLE组。对比NPSLE组、非NPSLE组以及同期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血清NSE的水平。结果 NPSLE组25例,男2例,女23例,平均年龄(11.6±3.0)岁;非NPSLE组14例,男2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8±3.3)岁;正常对照组11例,男1例,女10例,平均年龄(11.2±1.3)岁。NPSLE组的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头痛12例,惊厥发作3例,认知障碍3例,急性意识紊乱2例,焦虑2例,脑血管病1例,精神病1例,脱髓鞘综合征1例。NPSLE组血清NSE为(11.8±3.0)ng/ml,明显低于非NPSLE组的(15.2±3.7)ng/ml和正常对照组的(17.9±2.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血清NSE水平的降低提示NPSLE患儿神经损伤和神经组织代谢减低,血清NSE可能是一种对于NPSLE诊断和随诊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朱琳,宋春兰,陈芳,王杨记[3](2019)在《硫酸镁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硫酸镁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03—12郑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伴血清NSE异常且处于急性期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A、B、C组),每组25例,均常规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对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节苷脂2 mL/d,A组给予小剂量硫酸镁[40 mg/(kg·d)],B组给予大剂量硫酸镁[80 mg/(kg·d)],C组给予神经节苷脂(2 mL/d)联合小剂量硫酸镁[40 mg/(kg·d)],7 d为1个疗程。对比4组治疗7 d后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治疗3 d、治疗7 d血清NSE的变化。结果治疗7 d后,4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4组血清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7 d,A、B、C组血清NSE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血清NSE降低水平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7 d血清NSE下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可有效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SE,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对病情的转归有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李玉霞,王梦,张萌[4](2019)在《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选取到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PICU治疗的8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分为轻症组(n=38例)与重症组(n=42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非颅内感染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进行NSE、S-100b蛋白检测。结果重症组、轻症组脑脊液、血清的S-100B蛋白、NS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恢复期、急性期患儿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患儿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恢复期(P<0.05)。结论检测脑脊液、血清NSE、S-100b蛋白变化可了解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及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马涛,张丽侠,姚进[5](2019)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二聚体对急性脑挫伤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D-二聚体对急性脑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轻型脑挫伤组(76例)和重型脑挫伤组(4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入院当天血清中NSE、D-二聚体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SE、D-二聚体在脑挫伤病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血清NSE、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轻型和重型脑挫伤组患者血清NSE、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1),重型脑挫伤组患者高于轻型脑挫伤组(P <0. 01)。血清NSE、D-二聚体水平在正常对照组和脑挫伤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967、0. 9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NSE和D-二聚体对脑挫伤的最佳诊断临界值为23. 77μg/L、0. 29 mg/L。血清NSE、D-二聚体水平在轻型和重型脑挫伤患者的AUC分别为0. 820、0. 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NSE和D-二聚体对重型脑挫伤的最佳诊断临界值为43. 17μg/L、0. 79 mg/L。结论 NSE、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脑挫伤的诊断参考指标,并能初步反映急性脑挫伤病情的严重程度。(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9年18期)
张旭帆,蒋琴,李盛,陈倩,郝玲[6](2019)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铁蛋白 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铁蛋白(SF),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中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为DPN的诊断及后期的治疗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5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DPN组, 5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且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T2DM组,选取50例通过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后,各指标正常者作为健康组。用电化学发光方法,分别检测叁个研究组血清中的NSE/SF水平,比较分析检测结果在DPN,T2DM及健康人群中的水平变化意义及相关性。结果:DPN组患者血清NSE、SF水平均明显高于T2DM组及健康组,且发现T2DM组血清SF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NSE、SF水平与DPN患者密切相关,可对DPN诊断和后期病情疗效评价提供帮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17期)
肖华,卓芬,黄娟娟,蔡月红,何超明[7](2019)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淀粉样蛋白A及低氧诱导因子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及低氧诱导因子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1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出院3个月后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97例)和预后不良组(39例)。对比两组入院时基础资料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血清NSE、SAA、HIF-1α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NSE、SAA及HIF-1α对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病以及血糖、血脂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预后不良组患者NIHSS评分、梗死体积以及血清NSE、SAA及HIF-1α水平均显著大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SE、SAA及HIF-1α水平升高、高NIHSS评分以及梗死体积大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NSE、SAA及HIF-1α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0.876、0.825,预测灵敏度为84.6%、84.6%、76.9%,特异度为74.2%、78.4%、76.3%。结论血清NSE、SAA及HIF-1α水平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朱金艳[8](2019)在《不同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热性惊厥与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差异及特点,从而帮助判断不同惊厥引起脑损伤的程度,以便指导临床治疗并改善预后。方法 60例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惊厥类型不同分为热性惊厥组(热性惊厥患儿, 30例)与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组(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 30例)。两组均于惊厥发生24 h内采集静脉血,检测NSE水平,观察两组患儿NSE水平。结果热惊厥组患儿NSE水平(21.87±2.35)μg/L与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组的(21.67±2.45)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24 h内惊厥发作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久,其NSE水平越高。结论热性惊厥与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患儿NSE水平差异不显着,但两种惊厥程度越重,患儿血清NSE水平越高, NSE水平与患儿惊厥程度有着直接关联,可以作为评估患儿早期脑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重视。(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何飞平[9](2019)在《针灸对智力低下儿童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灸对智力低下患儿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本院儿童康复科收治住院的诊断为智力低下患儿共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采取针灸加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含量差异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NSE含量、D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且观察组NSE含量、DQ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更有效减低智力低下儿童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16期)
李欣,范国锋,陆健辉,胡金莲[10](2019)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PD患者55例为PD组,另收集正常健康人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精神能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并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PD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NGF、BDNF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中晚期PD组血清NSE明显高于早期PD组,血清NGF、BDNF水平明显低于早期PD组(P<0.001)。合并认知功能损害PD患者血清NSE水平显着高于无认知功能损害PD患者,血清NGF、BDNF水平显着低于无认知功能损害PD患者(P<0.01)。PD患者认知功能评分与受教育年限、血清NGF、BDNF水平呈正相关,与H-Y分级、NSE呈负相关(P<0.05)。PD患者血清NSE水平与NGF、BDNF水平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血清高NSE浓度可能为PD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检测该指标可能有助于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水平在有神经精神症状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儿的变化,以期发现诊断神经精神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NPSLE)的生化指标。方法选择2016年1~6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SLE患儿39例,分为NPSLE组和非NPSLE组。对比NPSLE组、非NPSLE组以及同期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血清NSE的水平。结果 NPSLE组25例,男2例,女23例,平均年龄(11.6±3.0)岁;非NPSLE组14例,男2例,女12例,平均年龄(11.8±3.3)岁;正常对照组11例,男1例,女10例,平均年龄(11.2±1.3)岁。NPSLE组的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头痛12例,惊厥发作3例,认知障碍3例,急性意识紊乱2例,焦虑2例,脑血管病1例,精神病1例,脱髓鞘综合征1例。NPSLE组血清NSE为(11.8±3.0)ng/ml,明显低于非NPSLE组的(15.2±3.7)ng/ml和正常对照组的(17.9±2.6)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血清NSE水平的降低提示NPSLE患儿神经损伤和神经组织代谢减低,血清NSE可能是一种对于NPSLE诊断和随诊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论文参考文献
[1].祁景.神经节苷脂(Gg)注射液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9
[2].马明圣,张梦奇,王薇,丁娟,宋红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神经精神性狼疮患儿的改变[J].北京医学.2019
[3].朱琳,宋春兰,陈芳,王杨记.硫酸镁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
[4].李玉霞,王梦,张萌.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19
[5].马涛,张丽侠,姚进.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二聚体对急性脑挫伤的诊断价值[J].医学综述.2019
[6].张旭帆,蒋琴,李盛,陈倩,郝玲.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铁蛋白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J].人人健康.2019
[7].肖华,卓芬,黄娟娟,蔡月红,何超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淀粉样蛋白A及低氧诱导因子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评估意义[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
[8].朱金艳.不同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
[9].何飞平.针灸对智力低下儿童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10].李欣,范国锋,陆健辉,胡金莲.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标签:重症颅脑损伤; 神经节苷脂注射液;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