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滇牡丹花粉贮存方法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乔琦,李剑峰,郭幸飞,侯小改[1](2020)在《牡丹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及其贮藏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牡丹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新型油料作物,但因其结实率低而导致产量普遍较低,通过杂交育种可提高结实率且加快育种改良速率,但牡丹花期短而集中致使其杂交育种面临花期不遇,花粉的活力及贮藏研究可有效解决该问题。为同类研究及牡丹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从牡丹花粉的采集、花粉活力测定、花粉培养条件和花粉贮藏等方面归纳,分析影响牡丹花粉萌发和贮藏寿命的因素,并提出下一步牡丹花粉贮藏研究的方向。
贾文庆,郭英姿,王艳丽,朱小佩,王政,刘改秀,刘会超,何松林,张翔宇[2](2020)在《贮存条件对卵叶牡丹花粉寿命的影响》文中指出为确定卵叶牡丹花粉萌发力准确测定的适宜培养基及高效保存方法,解析花粉在不同温度贮存下花粉萌发率变化的生理机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卵叶牡丹花粉表观特征,用离体培养法对卵叶牡丹花粉进行了4因素(蔗糖、硼酸、Ca(NO3)2、GA3含量)3水平正交试验,并研究了不同贮存温度及时间对花粉萌发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过氧化氢酶(CAT,Catalase)活性、丙二醛(MDA,Malondialdehyd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卵叶牡丹花粉畸形、瘪粒率达19.50%,是卵叶牡丹新鲜花粉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影响卵叶牡丹花粉萌发的因子依次为:蔗糖,硼酸,Ca(NO3)2,GA3;花粉萌发力检测的最适宜培养基为:110g/L蔗糖,45mg/L硼酸,55 mg/L GA3,30 mg/L Ca(NO3)2;2、-20℃分别适宜1~6个月花粉的短期贮存,-80℃适合花粉1 a左右的中期贮存,-196℃适合花粉的长期保存;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花粉萌发率与3种保护酶活性呈显着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呈显着负相关,3种保护酶活性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次序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不同贮存温度下,3种保护酶的敏感性不同,室温下,POD为敏感性保护酶;2、-20、-80℃下,SOD为敏感性保护酶;花粉丙二醛含量及3种保护酶活性基本稳定,氧化代谢保持平衡,是卵叶牡丹花粉在-196℃下贮存长久保持高萌发力的内因;保护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不能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生理代谢失衡是卵叶牡丹花粉在室温、2、-20℃下贮存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明[3](2020)在《凤丹种子发育特性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目前油用牡丹的主要实生栽培品种凤丹(Paeonia ostii‘Feng Dan’)牡丹为实验材料,分别对凤丹花粉、柱头和种子进行了解剖显微观察,并对凤丹产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其发育过程和产量构成因素,为完善凤丹胚胎学研究,也为凤丹的增值增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持。研究主要内容有:凤丹花粉的显微观察和离体萌发;花粉在柱头上萌发生长的荧光观察;种子不同发育时期的种皮胚乳半薄切片观察;凤丹不同年份边行和内行的产量构成指标的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粉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显示:花粉粒较宽有3条孔沟,膜上有明显的瘤状突起,花粉外壁有网状纹饰;花粉粒里有较多的蛋白质,花粉管有较多的线粒体。花粉离体培养的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凤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因素依次为:硼酸>蔗糖>四水硝酸钙。当蔗糖浓度为10%、硼酸浓度为0.1%、四水硝酸钙浓度为0.1%、光照强度为5000 LX和萌发温度为25℃时萌发率最高,最高萌发率为85.9%;花粉在1h萌发率为(9.0±2.5)%,1-2 h萌发率迅速提高,2 h萌发率为(66.9±2.3)%,4 h后萌发率趋于平稳,萌发率为(85.6±5.0)%,花粉管在20-40 min伸长较慢,之后迅速伸长,6h后达(1527.1±253.7)μm,为其直径的31倍,且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柱头的染色荧光观察到花粉0h在柱头上附着,2h花粉萌发,花粉管已到达柱头基部,6 h花粉管已经通过花柱,到达子房,12 h进入到子房中部,24 h到达子房基部,48 h已到达胚珠。(2)凤丹种子的半薄切片结果显示:凤丹的种皮在前期占据种子较大部分体积,贮藏薄壁组织在种皮中最厚,有12-14层,里面有大量淀粉储存。角质层和栅栏组织在30 d时明显伸长,栅栏组织也由前期的双层细胞变为锯齿状交错排列的单层细胞。种皮在40 d时厚度达到最大,贮藏薄壁组织积累的淀粉也最多。随后,种皮厚度逐渐减小,贮藏薄壁细胞中的淀粉粒开始分解。100 d时,大多数细胞的细胞核分解,细胞扭曲变形,内容物消失,细胞死亡被挤压至边缘。凤丹的胚乳在前期以胚乳游离核的形式存在于种子的空腔,在40 d左右可以看到胚乳游离核细胞化,且胚乳中可以看到许多大液泡和细胞核,液泡周围聚集着大量的高电子致密物质和少量的大油滴。80 d时,油滴开始变小,细胞壁加厚,细胞核消失。100 d时,细胞内油滴达到最大,大小基本一致,一部分规则的聚集在液泡周围形成一个圆圈,部分则无规则分散在细胞内。(3)凤丹不同年份边行和内行的产量构成指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凤丹农艺性状单株种子数量、有效荚、分枝数、单荚粒重、单荚重和单荚种子数量的变异系数较大,性状差异明显;主茎粗、百粒重和株高的变异系数较小,性状较稳定。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从大到小排列为:单株种子数量>单荚粒重>单荚种子数量。单株产量与和各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为单株种子数量>有效荚数>主茎粗>株高>单荚粒重>分枝数>单荚种子数量>单荚重>百粒重。三年生凤丹和四年生凤丹都无明显的边行优势。三年生凤丹和四年生凤丹的边行和内行在株高、有效荚、单株种子数量和主茎粗这4个产量构成因素有显着差异。不同计产方法对不同年份单产高低及排序无影响,无论是以全小区折算、边行折算以及内行折算凤丹产量,四年生凤丹产量均显着高于三年生凤丹。
李泽迪[4](2019)在《园林植物花粉超低温长期保存效果评价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超低温保存是指将生物材料采用一定技术存入液氮中保存,使用时采取一定方法使其恢复生长,已成为种质资源保存的先进技术。目前,人们认为超低温保存是种质资源实现“永久”保存的唯一方法,但由于技术是近几十年逐渐成熟起来的,缺乏对液氮较长期保存的连续监测。本文对超低温保存6~11年的107个种/品种园林植物花粉的生活力进行测定,结合本课题组对花粉生活力的多年跟踪研究结果,评价花粉经过长期保存后的保存效果。选择花粉库长期保存后生活力不同变化类型的植物花粉进行相关生理研究,以揭示花粉超低温保存效果差异的生理机制,为花粉长期乃至“永久”保存的可行性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对超低温花粉库保存6~11年的花粉的效果进行评价,表明77.6%的园林植物(83个种/品种)在多年超低温保存后仍具有一定萌发率,说明超低温保存技术是花粉进行长期保存的有效方式。2)长期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生活力与当时新鲜花粉(CK)相比,出现三类不同变化趋势,包括生活力升高、生活力平稳、生活力降低,分别占花粉库(107个种/品种)花粉的 11.2%、20.6%和 68.2%。3)超低温保存6~11年后,与当时新鲜花粉(CK)相比,生活力升高的花粉02·-含量、H202含量和产生OH·的能力降低或无显着变化,MDA含量检测结果表明没有发生显着的氧化损伤;生活力平稳的花粉O2·-含量、H202含量和产生OH·的能力呈波动变化,但也未发生显着的氧化损伤或损伤较小;生活力降低的花粉活性氧含量波动上升显着,且大多数种类发生了氧化损伤。相关性分析表明,膜脂质过氧化程度与花粉生活力变化成负相关,花粉内MDA含量与产生OH·能力呈正相关,蛋白质羰基化程度与H202和产生OH·的能力呈正相关,表明ROS是花粉长期保存后生活力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4)超低温保存6~11年后,保存效果不同的花粉抗氧化系统相关物质的变化也存在差异:生活力升高类和平稳类花粉CAT活性和AsA含量升高或基本保持稳定,而生活力降低类花粉CAT活性和AsA含量大多有所降低。除’紫凤朝阳’外,GR活性均升高,且生活力升高类花粉GR活性升高比例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H202含量、产生OH·的能力与CAT活性、GR活性、POD活性、APX活性、AsA含量呈显着相关性,抗氧化物质对活性氧的清除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对活性氧的清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5)超低温保存6~11年后,生活力升高类花粉凋亡酶活性均低于新鲜花粉,生活力平稳类和降低类花粉凋亡酶活性大多经过波动变化和保存前无显着差异或有所降低。超低温保存后凋亡率均呈现一定升高,但并未对花粉生活力造成影响,且各种花粉均未出现DNA片段化现象。本研究结果表明,本课题组建立的园林植物花粉超低温保存库保存的花粉经6~11年仍有31.8%植物的花粉与当时入库时新鲜花粉对照无显着差异或显着高于对照,表明超低温保存花粉有实现“永久”的潜力,证实了花粉库的可靠性。经过6~11年保存后生活力呈现升高、平稳和降低三种状态,花粉生活力升高和平稳的种类与其花粉粒内较低ROS含量和较活跃的抗氧化物有关;同时表征细胞凋亡的凋亡酶活性较低,而花粉生活力降低类花粉凋亡酶活性较高,表明细胞凋亡在花粉超低温保存后生活力降低中有贡献,但三类花粉均未出现细胞凋亡晚期出现的DNA片段化现象,表明保存6~11年后,虽然有细胞凋亡发生,但尚未达到晚期。
李婷婷,薛璟祺,王顺利,薛玉前,韩丽,胡凤荣,张秀新[5](2019)在《秋发牡丹远缘杂交新材料筛选及系统优化》文中提出为获得牡丹新材料,本研究利用秋发牡丹与野生牡丹进行远缘杂交,同时通过牡丹花粉低温周年贮存,探索克服远缘杂交育种中花期不遇及缩短育种周期等问题,为优化牡丹远缘杂交育种技术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以7个秋发牡丹品种和3种野生牡丹为试材,调查了不同材料的成花生物学特性,并测定了不同贮藏条件及时长对花粉活力的影响,以解决杂交种中存在的花期不遇问题,最后本研究对不同远缘杂交组合的效率进行了筛选和评价,获得了部分优质组合可在今后加以推广。通过成花生物学特性调查,明确‘秋发1号’、‘秋发5号’、‘秋发7号’秋发特性较好,而3种野生牡丹中,狭叶牡丹成花率较其他两种高;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花粉的萌发力变化,明确了-18℃条件是储藏花粉最经济、有效且简便易行的方法,可实现周年贮藏;通过远缘杂交效率统计,发现以狭叶牡丹为父本‘,秋发5号’为母本是最优杂交组合,可在后期加以推广。
吴明海,何亚平,费世民,陈秀明,王乐辉,蒋俊明[6](2015)在《油用芍药属牡丹组繁育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基于油用芍药属植物,从花部综合特征、传粉过程、花粉柱头活性特征、育性特征与受精卵发育命运上对该属植物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花粉量超大,花冠硕大,无花蜜,雌性先熟,花枝建成具有母枝大小依赖性;2)甲虫等古老传粉者与高效蜂类传粉者混合而具有过渡性,符合基部被子植物的进化地位,同花期伴生植物蜂类强度大时容易发生盗粉行为;3)花粉活力变异大,存在花粉活性和柱头活性最优期,花粉初级呈现高强度采粉访问和次级呈现低强度搜索访问并存,二者传粉模式不同;4)自交亲和,杂合性在遗传亲缘性越远而越低,合子前障碍为花粉管分枝与胼胝质阻塞;5)胚胎败育可能受到结构资源限制的调节,高产促成要率先考虑结实率,其次考虑败育率。芍药属牡丹组必须适度控制同花期伴生植物种类的访花蜂群规模而不能短时超强度过度采粉,访问高峰期与单花柱头花粉最优活性相吻合,并合理化个体与构件密度,优化营养和生殖关系。芍药属尺度上繁育系统多元系统研究利于粮油潜力量化评估和定向培育技术的系统集成。
盖树鹏,盖伟玲,郑国生[7](2011)在《不同条件下牡丹花粉的贮藏寿命》文中研究指明以2个牡丹品种"凤丹白"和"鲁荷红"为试材,以花粉萌发率和授粉结实率为依据,研究了室温(25℃)、4、-20、-86℃条件下的牡丹花粉贮藏寿命,以建立花粉贮藏技术。结果表明:牡丹花粉室温下保存7d、4℃下保存90d、-20℃下保存180d仍有很高的萌发率,-86℃下贮藏1a,花粉萌发率没有明显下降、授粉结实率高。室温干燥24h花粉贮藏后萌发率显着高于未干燥花粉。温度和含水量是影响牡丹花粉贮藏寿命的重要因素。自来水冲洗解冻效果最好。4℃和-86℃贮藏是解决牡丹育种花期不遇的有效措施。
蒲光兰,周兰英,贾其坤,沈杰[8](2011)在《贮藏条件对麻疯树花粉生活力的影响》文中认为以四年生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保存条件对花粉生活力的影响,以期为麻疯树的远距离杂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麻疯树新鲜花粉的生活力均为100%,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生活力呈下降趋势;相同保存条件下,发育阶段不同的花粉生活力差异不显着;相同发育阶段的花粉,贮藏方法不同,花粉生活力存在极显着的差异;麻疯树花粉生活力以冷冻(-20℃)贮藏方法处理的最高,冷藏(2℃)处理次之,高温贮藏花粉生活力下降最快。
宋春花[9](2011)在《芍药杂交亲和性的细胞学研究》文中认为杂交组合的亲和性及其细胞学机理研究是定向培育芍药新品种、改良芍药种质资源的重要基础研究内容,为此,本研究选取芍药(属)内性状优良的4个品种开展相关研究。杂交亲本主要包括:芍药(Peaonia lactiflora Pall.)品种‘粉玉奴’(‘Fen Yu Nu’)、‘紫凤羽’(‘Zi Feng Yu’)、‘红盘托金’(‘Hong Pan Tuo Jin’);牡丹品种‘凤丹’(P. ostii)。具体杂交组合则为:‘紫凤羽’(C)ב红盘托金’(E)、‘粉玉奴’(C)ב红盘托金’(E)、‘紫凤羽’(C)ב粉玉奴’(E)3个种内杂交组合、‘粉玉奴’(C)ב凤丹’(E)、‘紫凤羽’(C)ב凤丹’(E)2个种间杂交组合。授粉前通过对父本花粉进行活力、萌发率的测定和雄蕊发育进程的观察来探讨父本育性;授粉后分别对杂交受精过程和杂交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和细胞学观察,并结合杂交结实率,阐明杂交亲和或不亲和的细胞学机理,为提高杂交亲和性提供最直接的理论依据,进而为芍药杂交育种提供理论指导。一、从花粉活力和雄蕊发育过程探讨父本育性1.授粉前,半固体琼脂培养基法对‘粉玉奴’、‘红盘托金’和‘凤丹’3种父本花粉进行了形态学的显微观察、活力和萌发率的测定。结果表明:(1)3个品种的花粉粒形态一致,分为正常花粉和异常花粉。前者呈圆球形,体积较大,具萌发孔,能进行正常萌发,属于有活力花粉;后者体积明显较小,不能进行正常萌发。(2)‘红盘托金’和‘凤丹’的活力花粉所占比例高达92.4%和91.2%,花粉平均萌发率最高时可达85.1%和88.0%,故杂交时能提供足够的成熟父本花粉,花粉不会成为受精障碍的原因。(3)‘粉玉奴’活力花粉仅占40-50%,花粉萌发率仅有30%-50%;异常花粉数比例则高达50%-60%,因此‘粉玉奴’作为父本可能存在杂交障碍,为此进一步研究中舍弃了‘紫凤羽’ב粉玉奴’的杂交组合,转而对‘粉玉奴’雄蕊发育进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从而找出其异常花粉产生的原因。2.从小孢子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进程探讨‘粉玉奴’花粉异常的原因。根据活力和萌发率的差异,以‘红盘托金’和‘粉玉奴’为研究对象,对其花粉的小孢子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芍药花药具4个小孢子囊,药壁结构属双子叶型,腺质绒毡层。(1)活力花粉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形,少左右对称形,成熟花粉为2-细胞。(2)异常花粉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存在五分体和染色体桥等异常现象。二、通过荧光显微观察解析杂交受精过程荧光显微法观察了4个杂交组合在人工授粉后72 h之内的受精过程,杂交后分套袋和开放两种状态。结果如下:1.‘紫凤羽’ב红盘托金’的杂交组合在杂交套袋状态下,授粉后72 h可观察到少数花粉管进入胚珠;开放状态下,进入胚珠花粉管数量增加。2.‘紫凤羽’ב凤丹’和以‘粉玉奴’为母本的2个杂交组合,无论其授粉后套袋还是保持开放,在授粉后72 h内,其父本的花粉管不能到达子房,而是在柱头表面或花柱中扭曲缠绕或花粉管先端分枝而停止生长。花粉管在萌发过程中,柱头乳突细胞内、花柱细胞内及花粉管内均产生强烈的胼胝质反应。‘粉玉奴’ב红盘托金’杂交组合中有极少量花粉管到达胚珠。三、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母本自然状态下及杂交后的胚胎和胚乳发育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1.‘紫凤羽’自然状态和‘紫凤羽’ב红盘托金’杂交状态下,其胚胎均发育正常,但因实验材料限制未能找到胚胎发育从棒形胚到子叶型胚的全过程。胚乳发育形式为核型胚乳,经历游离核阶段和细胞化阶段,并在合点端发现胚乳吸器。2.‘紫凤羽’ב凤丹’、‘粉玉奴’自然状态下、以‘粉玉奴’为母本的2个杂交组合杂交后,其胚胎均存在胚胎异解现象。败育胚胎中,胚乳絮状异解导致了胚败育。但因实验未能观察到双受精过程,胚胎发育的异常是否是双受精过程异常引起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四、比较了不同杂交组合不同处理的结实率分别对母本‘粉玉奴’、‘紫凤羽’自然状态下和上述杂交组合授粉套袋状态结实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1)‘紫凤羽’自然状态下结实率为50%-70%;采用本实验杂交组合人工辅助授粉后结实率为上升为70%-80%。(2)‘粉玉奴’自然状态下结实率仅为13%-15%,虽人工杂交后(本实验中,为‘粉玉奴’ב红盘托金’)结实率有所提高,但也仅为20%-25%。(3)芍药和‘凤丹’的种间杂交组合均未得到杂交种子,结实率为0。这些差异与细胞学观察结果一致。不同杂交组合亲和性差异的细胞学机理不同:(1)‘紫凤羽’ב红盘托金’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亲和性,而细胞学观察结果也支持了该亲和性结果,即:A.‘红盘托金’花粉具有较高的活力和萌发率;B.柱头上萌发的花粉管能顺利到达胚珠;C.受精胚正常发育;(2)‘紫凤羽’ב粉玉奴杂交不亲和主要是因为父本花粉败育,而父本花粉的败育主要在于其花粉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存在五分体和染色体桥等异常现象;(3)‘粉玉奴’ב红盘托金’的不亲和主要表现为母本的柱头识别作用和杂交胚的败育,即存在受精前后的双重障碍;(4)以‘紫凤羽’、‘粉玉奴’为母本、以‘凤丹’为父本的杂交组合表现出种间杂交完全不亲和,则主要是因为遗传距离较远,存在远缘杂交障碍。本研究结果为高效开展芍药的定向杂交奠定了基础。‘紫凤羽’为母本杂交结实率高,是很好的杂交亲本;而‘粉玉奴’虽观赏性状优良,但是由于花粉败育且作为母本时杂交亲和性低,因此在不采取合理措施前提下不适宜作为杂交亲本。
张艳丽[10](2011)在《滇牡丹花色类群遗传背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 Franch.)为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牡丹组(Sect. Moutan DC.)灌木或亚灌木,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特有种。滇牡丹具丰富的花色变异,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和开发潜力的野生花卉资源。本文主要从形态性状、EST-SSR分子标记及孢粉学等方面对滇牡丹10个花色类群的遗传背景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制定正确的选育种策略和系统进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滇牡丹花色类群形态变异丰富。未发现所有花部性状均为同色的花色类群;从花色与其它质量性状的连锁看,绿色类群较为特殊,其均具绿色柱头,且是唯一存在直立花朵、绿色花丝及绿色花药的类群;10个花色类群13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32.80%50.56%,说明类群内个体间的性状稳定性差异较大;10个花色类群平均表型方差分化系数为42.25%,表型性状频率分化系数为12.58%,表明滇牡丹10个花色类群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类群内,类群间的表型变异也较为突出。(2)滇牡丹花色类群间花粉形态存在差异。在花粉形状方面,DS1类群和ZH2类群较特别,多呈近球形,部分花粉具沟膜有瘤状突起。花粉表面纹饰不规则,LT类群多为穴状纹饰,DS1和DS2则多为穴网状纹饰,其余四类群多为网状纹饰,这一结果与聚类结果一致。(3)滇牡丹花色类群丰富的表型变异具有相应的分子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10对EST-SSR引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类群多态位点为50.42%,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4,均值2.5;遗传多样性(He)为0.2638,固定指数(Fit)为0.7065,(Fis)为0.2990;类群间基因流(Nm)为1.0432,基因分化水平(Gst)为0.4278,分子方差分析39.19%变异来源于类群间而60.81%变异则来源于类群内。综上推知:滇牡丹花色类群遗传多样性为中等水平,变异主要来自于类群内。(4)滇牡丹花色类群更宜作为多目标育种亲本。从表型、花粉形态及分子多层次综合分析,滇牡丹花色类群间虽有较高的遗传分化,但同一类群内个体间遗传多态性也较高。因此,花色类群更宜作为多目标育种亲本,但作为确定目标性状的育种亲本仍需进一步提纯。
二、滇牡丹花粉贮存方法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牡丹花粉贮存方法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牡丹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及其贮藏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牡丹花粉的采集 |
1.1 采集时间 |
1.2 采集方法 |
2 花粉活力测定方法 |
2.1 染色法 |
2.2 离体萌发测定法 |
3 花粉培养条件 |
3.1 培养基成分 |
3.1.1 蔗糖和硼酸 |
3.1.2 其他成分 |
3.2 培养条件 |
3.2.1 培养时间 |
3.2.2 温度 |
3.2.3 pH |
4 花粉贮藏 |
4.1 温度 |
4.2 含水量 |
4.3 超低温贮藏后的解冻方式 |
5 小结与展望 |
(2)贮存条件对卵叶牡丹花粉寿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花粉收集、处理与贮存 |
1.1.1 花粉收集、处理 |
1.1.2 花粉贮存 |
1.2 花粉超微结构观察 |
1.3 卵叶牡丹花粉萌发最适培养基的筛选试验 |
1.4 不同贮存温度对卵叶牡丹花粉萌发、丙二醛含量及3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卵叶牡丹植物形态及花粉表观特征 |
2.2 不同培养基对卵叶牡丹花粉萌发的影响 |
2.3 不同贮存温度下花粉萌发率随时间的变化 |
2.4 不同贮存温度下卵叶牡丹花粉MD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
2.5 不同贮存温度下卵叶牡丹花粉保护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 |
2.5.1 不同贮存温度下卵叶牡丹花粉SOD活性随时间的变化 |
2.5.2 不同贮存温度下卵叶牡丹花粉POD活性随时间的变化 |
2.5.3 不同贮存温度下卵叶牡丹花粉CAT活性随时间的变化 |
2.6 卵叶牡丹花粉萌发率与MDA含量、3种保护酶活性的关系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培养基对卵叶牡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3.2 不同贮存温度卵叶牡丹花粉萌发率随时间的变化 |
3.3 不同贮存温度下花粉萌发率与丙二醛含量的关系 |
3.4 不同贮存温度下花粉萌发率与3种保护酶活性的关系 |
4 结论 |
(3)凤丹种子发育特性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双子叶植物种子发育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双受精过程研究进展 |
1.1.1.1 雌配子体 |
1.1.1.2 雄配子体 |
1.1.1.3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 |
1.1.1.4 双受精过程 |
1.1.2 双子叶植物胚胎发育研究进展 |
1.1.3 双子叶植物胚乳发育研究进展 |
1.1.4 双子叶植物种皮发育研究进展 |
1.2 影响双子叶植物生物学产量的因素及提高途径 |
1.2.1 影响双子叶植物生物学产量的因素 |
1.2.2 双子叶植物生物学产量提高途径 |
1.3 凤丹种子发育及其产量研究进展 |
1.3.1 牡丹的生殖生物学研究 |
1.3.2 影响牡丹产量的因素 |
1.3.3 凤丹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3.1 花粉的采集与活力测定 |
1.3.3.2 花粉贮藏 |
1.3.3.3 柱头可授性测定 |
1.3.3.4 花粉管进入胚囊及精细胞的释放 |
1.3.3.5 双受精过程 |
1.3.3.6 凤丹胚发育过程 |
1.3.3.7 凤丹胚乳发育过程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凤丹的双受精过程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凤丹花粉的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 |
2.2.1.1 样品包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
2.2.1.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2.2 凤丹花粉的适宜萌发培养基探索 |
2.2.2.1 花粉提取 |
2.2.2.2 花粉培养方法 |
2.2.2.3 花粉萌发率统计 |
2.2.2.4 花粉萌发的单因素实验设计 |
2.2.2.5 花粉萌发的正交试验设计 |
2.2.3 花粉萌发规律 |
2.2.3.1 花粉培养 |
2.2.3.2 花粉管长度统计 |
2.2.3.3 花粉萌发统计 |
2.2.4 凤丹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并进入胚珠的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凤丹花粉的形态及微观结构观察 |
2.3.1.1 凤丹花粉的形态观察 |
2.3.1.2 花粉的透射电镜观察 |
2.3.2 花粉萌发最适条件的单因素实验分析 |
2.3.2.1 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2.3.2.2 硼酸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2.3.2.3 四水硝酸钙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
2.3.3 花粉萌发的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3.4 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下的萌发规律 |
2.3.5 凤丹花粉管进入胚珠的动态过程 |
2.3.5.1 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 |
2.3.5.2 花粉管通过花柱进入子房的过程 |
2.3.5.3 花粉管进入胚珠 |
2.4 讨论 |
第3章 凤丹种皮和胚乳的发育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凤丹种皮和胚乳的树脂包埋 |
3.2.2 凤丹种子淀粉分布与种子活力 |
3.2.2.1 凤丹种子淀粉分布 |
3.2.2.2 凤丹种子活力测定 |
3.2.3 凤丹种皮和胚乳的半薄切片 |
3.2.4 凤丹种皮和胚乳的结构观察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凤丹种子各组织发育关系 |
3.3.1.1 凤丹种子重要组织结构 |
3.3.1.2 凤丹种子各组织发育关系 |
3.3.2 凤丹种皮发育 |
3.3.2.1 凤丹种子角质层栅栏组织发育 |
3.3.2.2 凤丹种子贮藏薄壁组织发育 |
3.3.2.3 凤丹种子种皮发育不同时期形态对比 |
3.3.3 凤丹种子胚乳发育 |
3.4 讨论 |
第4章 凤丹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凤丹个体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试验 |
4.2.2 凤丹不同年份小区试验的边行产量和内行产量的研究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凤丹个体的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4.3.1.1 凤丹农艺性状表现 |
4.3.1.2 凤丹单株粒质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4.3.1.3 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粒质量的通径系数 |
4.3.1.4 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
4.3.1.5 应用TOPSIS评价法对凤丹单株产量性状的综合比较 |
4.3.2 凤丹不同年份小区试验的边行产量和内行产量的研究 |
4.3.2.1 凤丹不同年份小区试验的边行产量和内行产量数据 |
4.3.2.2 各年份小区边行、内行产量及边行优势差异性比较 |
4.3.2.3 边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性比较 |
4.3.2.4 内行产量构成因素差异性比较 |
4.3.2.5 各产量构成因素的边行优势差异性比较 |
4.3.2.6 不同方法折算单产差异性比较 |
4.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园林植物花粉超低温长期保存效果评价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花粉的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 |
1.2 花粉超低温保存效果的评价 |
1.2.1 花粉生活力染色测定法 |
1.2.2 花粉生活力萌发测定法 |
1.2.3 花粉生活力田间授粉测试法 |
1.3 花粉超低温保存机理的研究 |
1.3.1 花粉超低温保存中氧化应激的研究 |
1.3.2 花粉超低温保存中的细胞凋亡研究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园林植物超低温花粉库长期保存效果评价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花粉化冻方法 |
2.2.2 花粉离体萌发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超低温花粉库的花粉长期保存后与入库前的生活力对比 |
2.3.2 园林植物花粉超低温保存过程中花粉生活力的变化情况 |
2.4 讨论 |
2.4.1 建立花粉超低温保存库的意义 |
2.4.2 花粉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生活力的变化 |
2.5 小结 |
3 生活力不同变化的花粉超低温保存前后活性氧变化及氧化损伤程度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2 化学药品及试剂 |
3.3 试验方法 |
3.3.1 花粉含水量测定 |
3.3.2 花粉萌发率的测定 |
3.3.3 花粉超低温保存 |
3.3.4 花粉活性氧(ROS)生成量测定 |
3.3.5 花粉超氧阴离子(O_2~(·-))含量测定 |
3.3.6 花粉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测定 |
3.3.7 花粉羟自由基(OH·)含量测定 |
3.3.8 花粉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3.3.9 花粉蛋白质羰基化程度测定 |
3.3.10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试验材料的筛选 |
3.4.2 超低温保存前后不同生活力变化花粉活性氧及氧化损伤程度情况 |
3.4.3 花粉超低温保存过程中活性氧与氧化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
3.5 讨论 |
3.5.1 花粉超低温保存中活性氧和氧化胁迫的关系 |
3.5.2 花粉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差异与活性氧及氧化损伤程度的关系 |
3.6 小结 |
4 生活力不同变化的花粉超低温保存前后抗氧化系统相关物质变化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化学药品及试剂 |
4.3 试验方法 |
4.3.1 花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4.3.2 花粉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4.3.3 花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4.3.4 花粉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测定 |
4.3.5 花粉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测定 |
4.3.6 花粉抗坏血酸(AsA)含量测定 |
4.3.7 花粉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 |
4.3.8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生活力不同变化花粉超低温保存中抗氧化系统相关酶的变化 |
4.4.2 不同生活力变化花粉超低温保存中抗氧化系统非酶类物质的变化 |
4.4.3 不同生活力变化花粉抗氧化相关物质与活性氧的相关性 |
4.5 讨论 |
4.5.1 花粉超低温保存后抗氧化系统的变化 |
4.5.2 抗氧化系统的变化对花粉超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 |
4.5.3 花粉超低温保存后抗氧化系统与活性氧的关系 |
4.6 小结 |
5 生活力不同变化的花粉超低温保存前后细胞凋亡现象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花粉凋亡酶(Caspase-3-like)活性的测定 |
5.2.2 花粉凋亡率的测定 |
5.2.3 花粉DNA片段化的测定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花粉超低温保存前后细胞凋亡指标变化 |
5.3.2 生活力变化不同花粉超低温保存后ROS与细胞凋亡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
5.4 讨论 |
5.5 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秋发牡丹远缘杂交新材料筛选及系统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果与分析 |
1.1 秋发牡丹两季开花与野生牡丹成花分析 |
1.2 秋发牡丹和野生牡丹花粉贮存及花粉萌发率测定 |
1.2.1 秋发牡丹不同贮藏温度下花粉萌发力变化 |
1.2.2 野生牡丹周年贮藏萌发力变化 |
1.3 野生牡丹和秋发牡丹杂交试验结果分析 |
2 讨论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牡丹材料 |
3.2 生物学特性调查 |
3.3 花粉周年贮藏萌发力测定 |
3.4 远缘杂交组合筛选 |
3.5 统计分析 |
作者贡献 |
(6)油用芍药属牡丹组繁育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油用牡丹的花部综合征 |
2油用牡丹的传粉过程 |
3油用牡丹的花粉柱头活性特征 |
4油用牡丹的育性特征 |
5油用牡丹受精卵的发育命运 |
6油用牡丹繁育系统综述运用 |
(7)不同条件下牡丹花粉的贮藏寿命(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 |
1.2.2 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花粉萌发率 |
1.2.3 解冻方法 |
1.2.4 冰冻保存花粉的授粉结实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新鲜花粉和干燥花粉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萌发率 |
2.2 室温下花粉的保存寿命 |
2.3 低温贮藏下的花粉萌发率 |
2.4 解冻方法对牡丹花粉超低温保存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8)贮藏条件对麻疯树花粉生活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室温保存的花粉生活力 |
2.2 冷藏保存的花粉生活力 |
2.3 模拟原产地自然温度环境的花粉生活力 |
2.4 冷冻保存的花粉生活力 |
3 小结与讨论 |
(9)芍药杂交亲和性的细胞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芍药品种现状 |
1.2 芍药属育种研究进展 |
1.2.1 生殖生物学 |
1.2.2 杂交育种 |
1.3 植物杂交亲和性研究进展 |
1.3.1 亲和性判断指标 |
1.3.2 亲和力大小影响因素 |
1.3.3 亲和性机理 |
1.3.3.1 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和杂种胚不发育性 |
1.3.3.2 种间杂交不亲和性和杂种胚不发育性的类型 |
1.3.3.3 克服种间杂交不亲和性和胚不发育性的途径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材料 |
2.2.1 杂交亲本 |
2.2.2 杂交组合 |
2.3 方法 |
2.3.1 父本育性的观测 |
2.3.1.1 花粉活力和萌发特性 |
2.3.1.2 雄蕊发育进程 |
2.3.2 授粉受精过程的荧光显微观察 |
2.3.3 胚胎发育 |
2.3.4 结实率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父本育性 |
3.1.1 花粉活力和萌发特性 |
3.1.1.1 花粉粒形态 |
3.1.1.2 活力和萌发特性 |
3.1.2 雄蕊发育进程 |
3.1.2.1 花药壁的发育和结构 |
3.1.2.2 花粉粒的发育和结构 |
3.1.2.3 芍药花蕾的外部形态与雄配子体发育阶段对照 |
3.2 授粉受精过程 |
3.2.1 芍药雌蕊结构 |
3.2.2 不同杂交组合的授粉受精过程 |
3.2.2.1 ‘紫凤羽’ב红盘托金’杂交母本柱头上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 |
3.2.2.2‘粉玉奴’柱头上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 |
3.2.2.3 芍药与‘凤丹’种间杂交柱头上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 |
3.3 胚胎发育过程 |
3.3.1 正常胚的发育 |
3.3.1.1 胚囊的发育 |
3.3.1.2 胚胎的发育 |
3.3.1.3 胚乳的发育 |
3.3.2 败育胚的发育 |
3.3.3 胚珠发育的形态学观察 |
3.3.3.1 正常胚发育 |
3.3.3.2 败育胚发育 |
3.4 结实率统计 |
3.4.1 自然状态下结实率 |
3.4.2 芍药种内杂交结实率 |
3.4.2.1‘紫凤羽’ב红盘托金’杂交结实率 |
3.4.2.2‘粉玉奴’ב红盘托金’杂交结实率 |
3.4.3 芍药与牡丹种间杂交结实率 |
4 讨论 |
4.1 杂交不亲和的机理 |
4.2‘粉玉奴’低育性的细胞学机理 |
4.2.1‘粉玉奴’花粉粒的二型性 |
4.2.2 柱头和花柱中强烈的胼胝质反应 |
4.2.3 胚胎的异解 |
4.3 芍药结实率高低与品种的单重瓣性、人工辅助授粉与否的关系 |
4.4 定向杂交和远缘杂交在芍药品种改良中的前景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说明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硕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
(10)滇牡丹花色类群遗传背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遗传标记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 |
1.2.2 滇牡丹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滇牡丹花色类群形态性状变异分析 |
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材料 |
2.1.2 调查研究方法 |
2.1.3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滇牡丹表型性状相关性分析 |
2.2.2 滇牡丹花色类群花部质量性状及其频率 |
2.2.3 滇牡丹花色类群数量性状变异特征 |
2.2.4 滇牡丹花色类群分化程度 |
2.2.5 表型性状值的频率分布 |
2.2.6 滇牡丹花色类群聚类分析 |
2.3 小结 |
2.3.1 滇牡丹花部质量性状研究 |
2.3.2 滇牡丹数量性状变异特征 |
2.3.3 滇牡丹类群内与类群间表型变异特征 |
第三章 滇牡丹孢粉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观察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粉形态特征分析 |
3.2.2 滇牡丹花色类群聚类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滇牡丹花色类群EST-SSR 遗传标记分析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基因组DNA 提取 |
4.1.3 牡丹EST-SSR 序列查找 |
4.1.4 EST-SSR 引物设计开发 |
4.1.5 PCR 扩增实验 |
4.1.6 PCR 产物电泳及检测 |
4.1.7 统计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牡丹EST-SSR 分布、频率及特点 |
4.2.2 DNA 检测 |
4.2.3 EST-SSR 引物的筛选 |
4.2.4 滇牡丹EST-SSR 的多态性分析 |
4.2.5 滇牡丹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6 滇牡丹不同花色类群遗传关系 |
4.3 小结 |
4.3.1 牡丹EST-SSR 分布、频率及特点 |
4.3.2 滇牡丹 EST-SSR 引物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4.3.3 滇牡丹遗传多样性 |
4.3.4 滇牡丹花色类群遗传分化结构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滇牡丹花色类群遗传多样性水平 |
5.2.2 滇牡丹花色类群遗传分化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图版 |
图版Ⅰ 滇牡丹花色类群图 |
图版Ⅱ 滇牡丹花粉类群花粉扫描图 |
摘要 |
Abstract |
四、滇牡丹花粉贮存方法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牡丹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及其贮藏研究进展[J]. 李婷,乔琦,李剑峰,郭幸飞,侯小改. 贵州农业科学, 2020(09)
- [2]贮存条件对卵叶牡丹花粉寿命的影响[J]. 贾文庆,郭英姿,王艳丽,朱小佩,王政,刘改秀,刘会超,何松林,张翔宇. 农业工程学报, 2020(14)
- [3]凤丹种子发育特性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研究[D]. 陈明. 扬州大学, 2020(04)
- [4]园林植物花粉超低温长期保存效果评价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李泽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秋发牡丹远缘杂交新材料筛选及系统优化[J]. 李婷婷,薛璟祺,王顺利,薛玉前,韩丽,胡凤荣,张秀新. 分子植物育种, 2019(08)
- [6]油用芍药属牡丹组繁育系统研究[J]. 吴明海,何亚平,费世民,陈秀明,王乐辉,蒋俊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15(04)
- [7]不同条件下牡丹花粉的贮藏寿命[J]. 盖树鹏,盖伟玲,郑国生. 北方园艺, 2011(18)
- [8]贮藏条件对麻疯树花粉生活力的影响[J]. 蒲光兰,周兰英,贾其坤,沈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11(18)
- [9]芍药杂交亲和性的细胞学研究[D]. 宋春花.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10]滇牡丹花色类群遗传背景分析[D]. 张艳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