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按蚊论文_Sana,ASGHAR,陈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华按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华,基因,抗性,触角,色素,版纳,荧光。

中华按蚊论文文献综述

Sana,ASGHAR,陈斌[1](2019)在《中华按蚊miRNAs的全基因组鉴定和分类》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分子RNA(miRNA)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在细胞凋亡、分化和先天性免疫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按蚊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分布最广的疟疾传播媒介,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注释了中华按蚊基因组的小分子RNA,测序和鉴定了7个样本的小分子RNA。这7个样本来自实验室拟除虫菊酯感性品系、3个野外拟除虫菊酯抗性群体和3个野外拟除虫菊酯感性群体。基于基因组序列共鉴定出272个miRNA,总长为24 978 bp,占基因组的0.009%。从这7个样本的测序和注释中,共鉴定出62个已知的miRNA和432个新的miRNA。这些样本间已知miRNA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这些已知的miRNA非常普通的,表达量最高。在实验室和野外样品之间以及除虫菊酯抗性和感性样品之间,新miRNA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提供了中华按蚊miRNA的信息框架,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揭示这些样品中miRNA种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miRNA在不同样品中对拟除虫菊酯抗性的调控机制。(本文来源于《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梁秋果[2](2019)在《贵州省中华按蚊抗药性靶标kdr、ace-1基因突变检测及种群遗传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贵州省不同地区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抗药性靶标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中华按蚊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和种群扩张情况及系统发育关系,为贵州省中华按蚊抗药性机制研究及其防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灯诱法在贵州省不同地区稻田周边采集成蚊,挑选经形态学鉴定的中华按蚊雌蚊,用WHO推荐的接触筒法测定中华按蚊成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然后提取基因组DNA扩增mtDNA-COI基因进行蚊种的分子鉴定;对确认为中华按蚊的DNA样本PCR扩增kdr、ace-1基因并测序,运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和比对,检测kdr基因1014位点和ace-1基因119位点的突变情况,计算相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使用DNASP5.0软件分析mtDNA-COI基因的多态性,计算种群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大小,并进行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使用MEGA7.1软件计算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并分析其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基于种群遗传距离构建种群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贵州省中华按蚊接触杀虫剂药膜1 h后,击倒率在34.31%~86.21%之间,24 h的死亡率在37.93%~89.74%之间;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12个种群共获得中华按蚊样本551只,经PCR扩增、测序拼接和比对,得到kdr、ace-1和mtDNA-COI基因序列各551条,其中kdr基因1014位点检测到5种等位基因,分别为1014L(70.50%)、1014F(24.44%)、1014C(0.63%)、1014S(2.17%)和1014W(2.26%),各种群突变基因频率在2.00%~57.69%之间,共发现18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在0.18%~56.48%之间;ace-1基因119位点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分别为119G(49.64%)和119S(50.36%),突变基因频率在6.00%~77.00%之间,共发现5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在0.18%~38.47%之间。551条mtDNA-COI基因序列中共检出329种单倍型,占总样本数的百分比为59.71%,各种群单倍型占其样本数的百分比在70%以上,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在0.99以上,核苷酸多样性在0.015以上,12个种群的Fst值在0.0008~0.4207之间,Nm值在0.0861~75.239之间,中性检验统计值均为负值,大部分种群错配分析的歧点分布曲线呈单峰,种群内遗传距离范围在0.0071~0.0529之间,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079~0.0522之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的决定系数R~2=0.1658,两者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都匀、织金种群系统发育进化树中较其他种群相对独立。结论:贵州省中华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kdr基因1014位点存在4种基因突变,基因突变频率较低,突变基因以L1014F为主;贵州省中华按蚊ace-1基因119位点发生G119S突变的频率较高且分布广泛,有一定抗药性风险;贵州省中华按蚊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大部分种群之间遗传分化较小,基因交流比较丰富,在历史上经历了种群扩张,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呈现出交流与隔离并存的分布格局。(本文来源于《贵州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8)

车林茸,何正波,韩宝珠,陈晓洁,闫振天[3](2019)在《中华按蚊电转化显微注射技术平台的构建及其在基因瞬时过表达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在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中的电转化显微注射技术平台,并利用该技术平台实现活体基因瞬时过表达对其进行验证,为开展系统的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CUY21EDITⅡ电转仪为主体构建中华按蚊中的电转化显微注射技术平台;使用同源重组法构建EGFP和Bm-iAANAT基因的瞬时过表达质粒,在中华按蚊化蛹3 h时注射该质粒进入蛹体,随即使用电转仪对注射后的蛹进行电击,待注射个体发育至化蛹39 h时,利用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蛹体表皮着色和发光情况,并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EGFP和Bm-iAANAT的表达。【结果】构建了用于显微注射的PIZ-modi-Aepub-EGFP-SV40和PIZ-modi-Aepub-AANAT-T2A-EGFP-SV40过表达载体。PIZ-modi-Aepub-EGFP-SV40注射组中华按蚊在化蛹39 h时约87.5%的个体成活并正常黑化,这其中约92.7%的个体的表皮检测到明显的绿色荧光,注射无启动子载体PIZ-modi-EGFP-SV40并进行电击的阴性对照组和注射过表达载体PIZ-modi-Aepub-EGFP-SV40但未进行电击的阳性对照组个体则没有明显的绿色荧光;并且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注射组中发光个体的EGFP基因明显高表达。PIZ-modi-Aepub-AANAT-T2A-EGFP-SV40注射组的蛹在化蛹39 h时有80.4%个体存活,这其中92.2%的个体相对于注射无启动子载体PIZ-modi-AANAT-T2A-EGFP-SV40的阴性对照组和注射过表达载体PIZ-modi-Aepub-AANAT-T2A-EGFP-SV40但未进行电击的阳性对照组个体黑化明显受阻,且有明显的绿色荧光;并且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报告基因Bm-iAANAT和EGFP的表达明显提高。【结论】成功构建了在中华按蚊中的电转化显微注射技术平台;通过此技术平台能够便捷、快速和高效地实现报告基因在活蛹中的瞬时过表达,并产生了目的表型。这为中华按蚊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晶晶[4](2019)在《中华按蚊化感组织的转录组测序及化感基因的表达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蚊虫不仅叮咬骚扰人,还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登革热、丝虫病、寨卡热和乙型脑炎等。其中,疟疾是危害最严重的蚊媒病,主要由按蚊Anopheles传播,中华按蚊是中国疟疾传播的主要媒介,而且单一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疟区呈上升态势,因此阻断中华按蚊对疟疾的传播是控制我国疟疾传播的关键。蚊虫主要通过宿主释放的气味、CO_2,以及周围环境的化学信号等线索来追寻宿主、选择配偶和寻找产卵场所,这些化学线索主要依靠化学感受系统感知化学信号。触角、喙和下颚须是蚊虫化学感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上分布着各种不同形态的化学感受器。在化学感受器内部又分布着许多感受气味分子的蛋白因子,蚊虫通过这些因子的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化学物质的感受和信号的传递,进而产生行为反应。因而探究蚊虫化学感受系统的分子机制变得尤为重要。迄今为止,冈比亚按蚊、白纹伊蚊、南方库蚊、四斑按蚊和库态按蚊等蚊虫的触角和下颚须等组织已完成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出大量分布于嗅觉器官中的化学感受基因,其中冈比亚按蚊分析最为完善。但有关中华按蚊化学感受基因在不同嗅觉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尚无报道。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中华按蚊雌/雄触角、喙、下颚须中化学感受基因的表达谱,以期发现中华按蚊化学感受系统的关键基因,从而为今后研究中华按蚊以化学感受为基础的行为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组织中表达的化学感受基因数量共注释出109个表达的化学感受基因,其中雌蚊触角(FA)、喙(FP)、下颚须(FM)、整只蚊虫(以下简写为整蚊,FB)表达的化学感受基因数量分别是78、58、41和34;雄蚊触角(MA)、喙(MP)、下颚须(MM)、整蚊(MB)表达的化学感受基因数量分别是79、55、27和34个。雌、雄蚊的触角、喙和整蚊中鉴定出的化学感受基因数量差异很小,但雌蚊下颚须中的化学感受基因数量显着多于雄蚊下颚须。(2)化学感受基因的表达谱中华按蚊化学感受基因呈现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或偏好性表达模式。在化学感受组织中特异性富集表达的化感基因有67个,在化感组织和非化感组织中广谱性表达的基因有14个。雌蚊偏好性表达的化感基因有43个,雄蚊偏好性表达的化感基因有21个。触角特有化学感受基因31个,分别是AsOBP62、AsOR1、AsOR22、AsOR30等;喙中特有化学感受基因9个,分别是AsOR4、AsGR6、AsGR7、AsIR7x、AsGR26、AsGR36、AsGR60、AsGR63和AsGR71;下颚须特有化学感受基因5个,分别是AsOBP58、AsOR8、AsOR28、AsGR1和AsGR30。表达水平较高的化感基因只在触角筛选到(FPKM值>15),其中雌蚊触角有7个,分别是AsOBP1、AsOBP2、AsOBP4、AsOBP7、AsOBP20b、AsOBP72和AsOR11;雄蚊触角只有AsOBP2高水平表达。触角、喙和下颚须叁个嗅觉组织比较,雌蚊中,触角中差异表达的化感基因最多;雄蚊中,喙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最多。触角是中华按蚊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器官,GO注释分析发现,雌蚊触角偏好性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富集在嗅觉感知,雄蚊触角偏好性表达基因的功能主要富集在味觉感知,同时雄蚊触角中可能有一种或几种蛋白等量替代了气味结合蛋白在运载气味分子中的功能。(3)特异表达的化学感受基因的功能推测通过表达谱研究,并与其他蚊虫进行比较分析,推测了部分特异性表达的化感基因的功能,比如:AsOR1、AsOBP1、AsOBP2、AsOBP4、AsOBP7、AsOBP20b、AsOBP72和AsOR11等可能在雌蚊追寻、识别宿主过程具有重要作用,AsOBP1和AsOBP4可能在找寻产卵场所中具有重要作用,AsOBP33和AsOBP42具有非嗅觉功能,AsOR37、AsOR40、AsOR52、AsOR58可能在幼虫中具有特定的功能,AsGR58、AsGR46和AsGR3等基因可能与感知气流运动有关。但这些基因的确切功能需要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张静[5](2019)在《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种群的接触性应激行为变化及其分子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按蚊是中国及东南亚国家最主要的疟疾等疾病的传播媒介之一,防控中华按蚊,切断其传播途径,是控制疟疾的关键。利用杀虫剂控制传播媒介是抗击疟疾的主要方法,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世界卫生组织唯一批准可用于浸渍蚊帐的杀虫剂,其中溴氰菊酯是中国应用最多的一种杀虫剂。在杀虫剂的长期作用下,蚊虫不仅形成严重的抗药性,其行为还发生改变,严重削弱现有防治手段的效果。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已有大量报道,但其行为变化还无相关研究。本研究以实验室敏感种群(WX-LS)和云南元阳(YY-FR)、重庆璧山(BS-FR)、安徽五河(WH-FR)野外抗性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WHO区分剂量标准和方法测定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水平,利用分子手段进行物种鉴定和检测kdr基因突变情况;利用WHO锥形器分别测定这四个种群对溴氰菊酯蚊帐的接触性应激行为;对云南元阳野外和实验室敏感种群进行转录组测序,初步探讨及推测其行为改变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华按蚊的抗性水平及kdr突变检测通过接触筒法对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药性进行生测,发现元阳、璧山和五河的野外种群对溴氰菊酯均产生了抗性,其中五河种群的抗性水平最高,其次是元阳和璧山种群。Kdr突变检测结果显示,璧山和五河种群均有3种kdr突变类型,分别为L1014F(TTT和TTC)和L1014C(TGT),元阳种群没有kdr突变。璧山种群的kdr突变频率为82.88%,五河种群的突变频率为100%。(2)不同地理种群对溴氰菊酯的接触性应激行为测定采用锥形器测定方法比较了实验室敏感蚊虫和野外抗性蚊虫对溴氰菊酯处理蚊帐(Deltamethrin treated net,DTN)的接触性应激行为,研究结果发现,敏感种群对溴氰菊酯有明显的接触性应激反应,而野外抗性种群对溴氰菊酯的应激反应与实验室敏感种群相比明显减弱。元阳抗性种群无kdr突变,其接触性应激行为也明显减弱,说明行为改变与kdr突变无关。(3)元阳行为弱化种群与实验室敏感种群的转录组测序与表达谱分析采用锥形器测定方法筛选应激行为弱化的元阳种群,通过转录组测序比较元阳种群和实验室敏感种群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发现有4101个基因显着差异表达,其中,在元阳种群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843个,下调表达的基因有2258个。GO注释的差异基因有2494个,主要显着富集在生物过程和分子功能两部分,包括氧化还原过程、单个有机体代谢过程、有机循环化合物结合和催化活性等类别。差异上调表达基因的KEGG分析结果显示共有10条通路是显着富集的,分别为真核生物核糖体合成、DNA复制、错配修复、RNA聚合酶、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RNA转运等;差异下调表达基因的KEGG分析发现碳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和丙酮酸代谢等通路是显着富集的。推测野外蚊虫接触性应激行为的减弱可能与能量供应水平减弱有关。(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张静,张晶晶,史宗畔,闫振天,陈斌[6](2019)在《疟疾媒介中华按蚊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雌成虫与幼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形态和分布。【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中华按蚊成虫与幼虫触角的形态结构,利用扫描电镜观察触角上的感器类型、形态和分布。【结果】中华按蚊雌成虫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鞭节有13个亚节。触角上共发现4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锐型和钝型)、刺形感器(大型和小型)、锥形感器(Ⅰ型和Ⅱ型)和腔锥形感器(大型和小型)。雌成虫触角各类感器总计约1 135.67±86.75个,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662.00±6.22个),随后是刺形感器(294.67±33.35个)和锥形感器(146.00±42.39个),腔锥形感器数量最少(36.50±5.90个)。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在鞭节的每个亚节均有分布,而大型腔锥形感器在第9-11亚节没有分布,小型腔锥形感器仅分布于第13节的顶端。幼虫触角的鞭节不分亚节,呈管状,触角末端有一个感觉锥,鞭节上分布有与成虫锥形感器相似的锥形凸起,初步定名为类锥形感器,其数量和大小随幼虫龄期的增长而显着增加,锥体表面的凹槽越来越明显,其功能还需要通过超微结构和电生理等研究进一步确定。【结论】本研究对中华按蚊幼虫和雌成虫触角感器的形态特征、类型、数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中华按蚊感器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程睿,付士红,范娜,何英,雷雯雯[7](2018)在《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子遗传进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分离自中华按蚊的版纳病毒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使用分子病毒学方法测定病毒全基因组12节段核苷酸序列,以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同源性和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2012年从云南省中缅边境地区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YN12234病毒株)能在C6/36细胞引起细胞病变并稳定传代,该病毒为12节段RNA病毒。根据病毒VP1蛋白(RdRp)氨基酸序列进行的分子遗传进化分析发现,YN12234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东南亚12节段RNA病毒属版纳病毒。对第12节段基因序列的进一步分析显示,YN12234病毒属于A2基因型版纳病毒。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还显示,从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与此前从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处在不同进化分支,且不同蚊虫分离的版纳病毒并非聚类在共同的进化分支。结论从中华按蚊分离的YN12234病毒株属于含有12节段的版纳病毒,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提示包括云南省分离的YN12234病毒在内的目前国内外从蚊虫分离的版纳病毒并不存在病毒与蚊虫种类之间的媒介适应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卫沫[8](2018)在《中华按蚊细胞色素P450超基因家族溴氰菊酯抗性相关主效基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是疟疾与丝虫病的重要媒介,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是我国平原水网和水稻种植地区的优势蚊种。蚊媒控制在疟疾防治与消除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以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与药浸蚊帐为主的成蚊干预方法是目前最主要的蚊媒控制措施。溴氰菊酯杀虫剂由于高效低毒的特点被长期大范围的使用,对控制疟疾在我国的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全国杀虫剂抗性监测显示各地的中华按蚊已经对溴氰菊酯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蚊虫杀虫剂抗性已经成为当前蚊媒控制的重要威胁。本研究通过对溴氰菊酯抗性相关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基因)在不同抗性水平的中华按蚊体内的表达水平的比较,分析在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产生中发挥主要作用的CYP基因,为探索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形成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抗性治理措施打下基础。本研究分叁个部分:一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水平检测与分析为检测不同地区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水平,本研究采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推荐的生物瓶测定法分别对实验室驯化和3个江苏现场(常州、盐城、泰州)采集的中华按蚊种群的溴氰菊酯抗性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不同地区现场中华按蚊样本溴氰菊酯抗性程度进行区分。抗性测定结果显示实验室按蚊在接触溴氰菊酯诊断浓度下(12.5μg/bottle)诊断时间内(30min)死亡率为100%,证明实验室驯化的中华按蚊种群为溴氰菊酯敏感种群。结合不同浓度下蚊虫死亡率并通过数据拟合得到实验室中华按蚊溴氰菊酯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3.849μg/bottle。现场采集的按蚊种群中盐城市中华按蚊样本在125、250、375μg/bottle浓度下死亡率分别为11.11%、46.67%、100%,常州市中华按蚊样本在375、500、625μg/bottle浓度下死亡率分别为34.48%、46.43%、100%,泰州市中华按蚊样本在375、500、625μg/bottle浓度下死亡率分别为21.88%、40.83%、84.21%。本部分研究内容发现实验室中华按蚊为溴氰菊酯敏感按蚊,而现场中环按蚊则均为抗性按蚊,且现场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水平均为高度抗性。但不同地区现场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抗性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泰州市、常州市、盐城市。二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相关基因检测与分析为分析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的分子机制,首先采用Allglo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3个现场中华按蚊样本kdr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存在L1014F和L1014C两种kdr突变类型,基因型包括TTT/TTT,TGT/TGT,TTG/TTT,TTT/TGT,无野生纯合型TTG/TTG以及杂合型TTG/TGT,统计分析发现3个现场中华按蚊样本不同kdr等位基因频率以及L1014F和L1014C两种基因突变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3个现场中华按蚊样本溴氰菊酯抗性与kdr突变有关,但相互之间抗性水平的差异可能不是由kdr基因突变造成。其次,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技术(RT-qPCR)对3个现场中华按蚊样的6个相关CYP基因(CYP6M3、CYP6Y1、CYP6P5、CYP4H14、CYP4G17、CYP12F16)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分析发现除CYP4G17基因外其他CYP基因表达水平均是现场按蚊高于实验室按蚊,且溴氰菊酯抗性水平更高地区的中华按蚊,其体内CYP6M3基因表达水平也越高。本部分研究内容发现实验室中华按蚊kdr基因型均为野生纯合型,而现场按蚊均为突变型,且不同地区中华按蚊kdr基因突变情况无显着性差异,因而我们认为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与kdr突变有关,但抗性差异并非由kdr突变造成。在对抗性相关CYP基因表达检测中发现CYP6M3基因表达水平与抗性水平显着相关,推测其可能是抗性主效基因。叁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相关CYP基因表达特征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溴氰菊酯抗性相关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体内的表达特征,分别对实验室按蚊不同发育时期:卵、幼虫、蛹、成蚊(雌蚊、雄蚊);不同组织:唾液腺、马氏管、中肠、卵巢以及脂肪体;不同溴氰菊酯接触剂量:0、1.25、3.75、6.25、12.5μg/bottle;以及不同溴氰菊酯接触时间:0、5、15、30、60分钟这4种情况下抗性相关CYP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研究发现,CYP6M3与CYP6Y1基因在雄性成蚊体内的表达量最高;相关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不同组织内表达差异显着,表现出明显的富集性;CYP6M3基因与CYP12F16基因在马氏管内表达量分别是卵巢的38.9倍和4.4倍,CYP6Y1基因与CYP4G17基因在脂肪体内表达量分别是卵巢的9.1倍与4.6倍,CYP6P5基因在中肠内表达量是卵巢的30.3倍;接触不同溴氰菊酯剂量和时间对相关CYP基因的表达水平表现出一定的诱导效应,在接触不同溴氰菊酯剂量过程中,CYP6P5、CYPH14与CYP12F16基因随着接触剂量的增大表达水平逐渐增高,CYP6Y1基因表达水平先升高然后降低,CYP4G17基因表达水平先降低随后升高;在接触溴氰菊酯不同时间的过程中,抗性相关CYP基因表达水平变化随时间(5-60min)变化多数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且大多数基因表达水平均在30min处达到最大值。本部分研究内容发现抗性相关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不同组织内表达差异显着,且其表达水平在一些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富集性。抗性相关CYP基因表达水平随杀虫剂接触呈现一定的诱导效应,这些都进一步提示CYP家族成员在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期刊2018-05-01)

卫沫,唐建霞,李菊林,张梅花,陈静[9](2018)在《中华按蚊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6种溴氰菊酯抗性候选细胞色素P450(CYP)基因(CYP6M3、CYP6Y1、CYP6P5、CYP4H14、CYP4G17、CYP12F16)在中华按蚊体内的表达特征。方法收集中华按蚊不同发育时期(卵、幼虫、蛹、雌性成蚊和雄性成蚊)和组织(唾液腺、马氏管、中肠、卵巢以及脂肪体)样本,以及雌性成蚊在暴露于不同溴氰菊酯剂量(0、1.25、3.75、6.25、12.5μg/瓶)和时间(0,5、15、30、60 min)后的样本.提取总RNA,利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q PCR)技术分析CYP6M3、CYP6Y1、CYP6P5、CYP4H14、CYP4G17、CYP12F16基因在中华按蚊不同发育时期、组织以及不同溴氰菊酯接触剂量和时间下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CYP6M3与CYP6Y1基因在雄性中华按蚊成蚊体内的表达量最高,CYP6M3基因在雄性成蚊体内的表达量是雌性成蚊的35.1倍,CYP6Y1基因在雄性成蚊体内的表达量是雌性成蚊的61.4倍;CYP4H14基因在幼虫期表达量最低,且在雌性成蚊体内表达量是四龄幼虫体内表达量的22.5倍。候选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不同组织内的表达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YP6M3基因在马氏管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38.9倍,CYP6Y1基因在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9.1倍,CYP6P5基因在中肠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30.3倍,CYP4G17基因在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4.6倍,CYP12F16基因在马氏管内的表达量是在卵巢中的4.4倍。接触不同溴氰菊酯剂量和时间对候选CYP基因的表达水平表现出一定的诱导效应,影响候选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体内的表达。结论候选CYP基因在不同发育期中华按蚊体内和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暴露于不同溴氰菊酯剂量和时间影响CYP基因在中华按蚊体内表达。(本文来源于《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尹华春,张莉娟,陈斌[10](2018)在《中华按蚊血红素过氧化物酶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特征和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全基因组上鉴定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血红素过氧化物酶(heme peroxidase,HPX)家族基因,并预测其基本特征,探究双翅目中5种代表性昆虫HPX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和进化。【方法】以NCBI数据库中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家蚕Bombyx mori等昆虫HPX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询问序列,通过本地Blast搜索鉴定中华按蚊基因组上HPX家族基因,并鉴定了冈比亚按蚊Anopheles gambiae、致倦库蚊Aedes aegypti和埃及伊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基因组上的HPX基因;基于冈比亚按蚊HPX基因的命名系统,对中华按蚊HPX基因进行命名;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中华按蚊HPX基因的特征,包括基因的结构及在scaffold的定位,氨基酸的替换率和保守结构域,蛋白质3D结构等,通过与冈比亚按蚊共线性分析定位了中华按蚊HPX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于HPX核苷酸序列,采用PAUP4.0和MEGA6.0软件利用最大相似法构建了5个双翅目代表性种HPX基因的系统发生树。【结果】中华按蚊基因组共有20个HPX基因,冈比亚按蚊、埃及伊蚊和致倦库蚊基因组分别有18,14和12个HPX基因。这4种蚊虫的HPX蛋白都被分类进入Peroxinectin,Peroxidasin,DBLPX和DUOX 4个亚家族,其氨基酸的分子量介于61.6~186.6 k D之间(除As HPX8为29.6 k D)。中华按蚊20个HPX基因共具有98个外显子,75个内含子,其外显子与内含子分布模式在基因间差异较大。中华按蚊HPX基因被定位到10个scaffold上,对应到冈比亚按蚊的2R,3R,2L,3L和X染色体。这些中华按蚊HPX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除DUOX)都具有1个血红素结合位点和5个Ca~(2+)结合位点,在N端和C端各具有2个半胍氨酸位点并界定了两个二硫键。中华按蚊与冈比亚按蚊同源基因对的ω值都小于1,说明HPX基因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受到明显的环境选择压力。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表明,5种双翅目昆虫的HPX基因可以分为16个组,其中11个组在进化上呈明显的单系,具有至少83%的bootstrap支持。【结论】本研究提供了中华按蚊的HPX基因的基础信息。不同蚊虫种具有相似分子量的HPX蛋白,这与HPX家族蛋白结构的高度保守性有关。蚊虫的DUOX随着主要功能位点的缺失逐渐失去其功能,这与其特殊环境适应相关。DBLPX亚家族的peroxidase结构域在HPX家族所有亚家族中是最保守的。(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中华按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贵州省不同地区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抗药性靶标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中华按蚊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和种群扩张情况及系统发育关系,为贵州省中华按蚊抗药性机制研究及其防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灯诱法在贵州省不同地区稻田周边采集成蚊,挑选经形态学鉴定的中华按蚊雌蚊,用WHO推荐的接触筒法测定中华按蚊成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然后提取基因组DNA扩增mtDNA-COI基因进行蚊种的分子鉴定;对确认为中华按蚊的DNA样本PCR扩增kdr、ace-1基因并测序,运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和比对,检测kdr基因1014位点和ace-1基因119位点的突变情况,计算相关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使用DNASP5.0软件分析mtDNA-COI基因的多态性,计算种群分化系数和基因流大小,并进行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使用MEGA7.1软件计算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并分析其与地理距离的相关性,基于种群遗传距离构建种群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贵州省中华按蚊接触杀虫剂药膜1 h后,击倒率在34.31%~86.21%之间,24 h的死亡率在37.93%~89.74%之间;经形态学和分子鉴定,12个种群共获得中华按蚊样本551只,经PCR扩增、测序拼接和比对,得到kdr、ace-1和mtDNA-COI基因序列各551条,其中kdr基因1014位点检测到5种等位基因,分别为1014L(70.50%)、1014F(24.44%)、1014C(0.63%)、1014S(2.17%)和1014W(2.26%),各种群突变基因频率在2.00%~57.69%之间,共发现18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在0.18%~56.48%之间;ace-1基因119位点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分别为119G(49.64%)和119S(50.36%),突变基因频率在6.00%~77.00%之间,共发现5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在0.18%~38.47%之间。551条mtDNA-COI基因序列中共检出329种单倍型,占总样本数的百分比为59.71%,各种群单倍型占其样本数的百分比在70%以上,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在0.99以上,核苷酸多样性在0.015以上,12个种群的Fst值在0.0008~0.4207之间,Nm值在0.0861~75.239之间,中性检验统计值均为负值,大部分种群错配分析的歧点分布曲线呈单峰,种群内遗传距离范围在0.0071~0.0529之间,种群间的遗传距离范围在0.0079~0.0522之间,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的决定系数R~2=0.1658,两者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都匀、织金种群系统发育进化树中较其他种群相对独立。结论:贵州省中华按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kdr基因1014位点存在4种基因突变,基因突变频率较低,突变基因以L1014F为主;贵州省中华按蚊ace-1基因119位点发生G119S突变的频率较高且分布广泛,有一定抗药性风险;贵州省中华按蚊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大部分种群之间遗传分化较小,基因交流比较丰富,在历史上经历了种群扩张,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呈现出交流与隔离并存的分布格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华按蚊论文参考文献

[1].Sana,ASGHAR,陈斌.中华按蚊miRNAs的全基因组鉴定和分类[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9

[2].梁秋果.贵州省中华按蚊抗药性靶标kdr、ace-1基因突变检测及种群遗传学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9

[3].车林茸,何正波,韩宝珠,陈晓洁,闫振天.中华按蚊电转化显微注射技术平台的构建及其在基因瞬时过表达中的应用[J].昆虫学报.2019

[4].张晶晶.中华按蚊化感组织的转录组测序及化感基因的表达谱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9

[5].张静.中华按蚊溴氰菊酯抗性种群的接触性应激行为变化及其分子机制初探[D].重庆师范大学.2019

[6].张静,张晶晶,史宗畔,闫振天,陈斌.疟疾媒介中华按蚊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J].昆虫学报.2019

[7].程睿,付士红,范娜,何英,雷雯雯.中华按蚊分离的版纳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子遗传进化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8

[8].卫沫.中华按蚊细胞色素P450超基因家族溴氰菊酯抗性相关主效基因研究[D].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2018

[9].卫沫,唐建霞,李菊林,张梅花,陈静.中华按蚊细胞色素P450基因表达特征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8

[10].尹华春,张莉娟,陈斌.中华按蚊血红素过氧化物酶家族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特征和进化[J].昆虫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中华按蚊四龄幼虫中华按蚊幼虫肠道中华按蚊幼虫中肠细菌DGGE分离图...中华按蚊不同地理种群l)CI之扩增...湖北1993-2010年中华按蚊对DDT...我国中华按蚊对DDT抗药性水平

标签:;  ;  ;  ;  ;  ;  ;  

中华按蚊论文_Sana,ASGHAR,陈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