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γ射线衰减法测量混相密度(论文文献综述)
许琴[1](2020)在《润滑系统开式油箱内滤网除气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润滑系统将清洁的润滑油输送到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减小系统内的摩擦阻力,减少机件磨损,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的润滑性能对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延长关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机械设备故障等意义重大。润滑系统在工作过程中混入空气会使原来理想的单相流动变为气液混合相流动,其流动性质发生很大变化,严重影响润滑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本文针对润滑系统中气泡的产生和去除,先设计了润滑油空气分离压测量桶装置,对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进行了测量,再根据某船用润滑系统油箱实际工况进行了滤网除气泡效果可视化实验研究和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对油箱内油液除气泡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润滑油中气泡的初生,设计了可视化的润滑油空气分离压测量桶装置,测量了L-HM46液压油和68号汽轮机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并观察气核成泡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润滑介质,空气分离压值与油液温度呈线性关系;观察到气泡普遍在测量桶非光滑表面或油液中微小杂质表面产生,为验证粗糙面更容易吸附气核的猜想,在桶内放置粗糙面和光滑面对照块,发现气泡总是在粗糙表面或者微细颗粒物的表面处先发生。因此,在实际工况中应尽量减少粗糙表面和杂质及其附着的气核。针对某船舶用润滑系统工作时油箱中出现大量气泡的现象,设计了开式油箱滤网除气泡可视化系统,对孔径0.15mm的两道滤网除气效果进行实验测量和流场数值模拟。通过加气装置为润滑系统通入一定量空气,采用取样静置法测量滤网前后油液气泡含量,发现第一道滤网竖直放置时的除气率为33.2%,倾斜放置时除气率为51.94%,故滤网倾斜放置的除气效果更好;流量相同时,滤网倾斜放置所引起的液位差小,故滤网倾斜放置对于泵的吸油影响更小。最后,采用FLUENT软件VOF多相流模型和多孔介质模型,并运用流场相似性原理,克服多相流和跨尺度计算难点,获得缩比三维流场及二维流场数值结果,与可视化实验总体吻合良好。
李星泊[2](2020)在《天然气水合物岩心船载检测系统与样品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全球储量巨大,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开采价值的非常规能源之一。我国南海水合物资源储量达800亿吨油当量,是我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的总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经过前期开展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普查,我国已进入天然气水合物前景矿区钻探详勘和目标区试采的关键时期,实现水合物储层高精度刻画,获得试采区水合物矿藏真实特征,是安全高效开采的首要前提。天然气水合物赋存于深海沉积层中,储层特征对原位条件极其敏感,保真条件下水合物岩心船载原位检测与基础物性解析是目前研究的主要难点。为此,本文针对水合物岩心检测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高压(~30MPa)水合物赋存形态声学反演方法、微观渗流特性可视化方法和原位力学特性测试方法,形成了一套超声波探测、X射线CT扫描与三轴力学测试一体化船载检测系统。多次赴我国南海水合物勘探靶区进行现场海试研究,提出了水合物样品岩心分析流程与方法,获取了南海试采区水合物岩心基础理化性质。首先,研发了天然气水合物岩心保压转移过程中水合物饱和度原位检测装置和分析技术。开发了高压(~30 MPa)水合物保压岩心归位整形与旋进式声波探测一体化系统,通过频率筛选确定了适用于南海钻探靶区水合物岩心声波测试的最佳频率为100 kHz,解决了超声波检测中的绕射难题。研究发现在水饱和条件下,水合物的生成会导致透射波主频峰值频率向低频位移,而气饱和条件仅伴随有主频峰值强度的变化。应用谱比法提取了透射波首波并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确定了波形的衰减系数,发现衰减系数随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为现场天然气水合物保压岩心声波数据分析建立了水合物饱和度声学反演模型。其次,为了获取天然岩心中水合物赋存形态及微观渗流特性,研发了一套螺旋式船载X射线CT扫描系统。提出了岩心加持装置的分层结构方案,解决了保压条件下的射线衰减和旋转偏心问题。完成了南海水合物岩心样品的原位扫描及三维结构重建,实现了天然岩心中各组分空间分布及水合物赋存形态可视化。基于CT扫描图像建立了天然岩心的孔隙网络模型,提取了天然气水合物岩心中与水合物骨架结构相关的渗流特征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埋藏深度和饱和度下天然岩心内气水两相渗流相对渗透率及毛细管力变化规律。第三,为了获取保真岩心原位力学参数以构建天然岩心强度准则,研发了一套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转移和三轴仪试验系统。样品转移装置在样品原位状态下,通过分离节点实现取样岩心的无形变脱膜,并移入三轴压力室,实现了保真岩心样品的力学特性测试。设计了带可视窗的三轴仪压力室,提供了岩心破坏模式的可视分析。研究了埋藏深度和水合物饱和度对岩心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发现170m比120m埋深岩心呈现出更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水合物岩心的强度和初始刚度随着含水合物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本研究成果为构建水合物保真岩心强度准则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作者搭载中海油708地质勘探船赴南海琼东南、荔湾水合物勘探靶区,开展了现场海试研究。应用开发的船载岩心检测系统完成了多次南海试采靶区现场海试,获得全站位多个采样深度保压岩心的粒径、孔隙水氯离子浓度等理化性质,发现了 120~170 m埋深范围内的取样岩心粒径分布和氯离子浓度均出现了异常变化,结合随钻测井数据判定,该深度范围是水合物的主要富集区。通过多次海试现场试验,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参与完成了中海油水合物岩心基础理化性质测试与分析企业规范标准的制定,总结整理了两套分别针对非保真和保真岩心样品的检测分析流程,为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程俊豪[3](2020)在《超声波矿浆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铁精粉的生产中,越来越多的选矿厂采用干排法来处理主要的废弃物—尾矿。在尾矿干排流程中,为了提高沉淀效率,选矿厂往往会在沉淀池中安装絮凝剂添加系统。但是流入沉淀池中的矿浆浓度是时刻变化的,为了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就必须在线检测矿浆浓度,以此来控制絮凝剂添加系统的阀门开口度。本课题基于尾矿干排的背景,以测量排入沉淀池中的矿浆浓度为实际应用,以超声波衰减法为理论基础,通过MATLAB进行数值分析,最后设计实验平台并进行实验验证,以理论与实验的方法来表明超声波法测量矿浆浓度的可行性。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并且对当今测量固液两相流浓度的方法进行了阐述,选取了超声法作为本次课题的测量方法。接着分析了超声波衰减的类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散射衰减、黏滞衰减、热传导衰减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控制变量法探讨了频率、粒径、浓度等因素对超声波衰减系数的影响。其次,对实验平台进行了设计和搭建。提出了两种实验方法,选取了直射式的方案。整个超声波矿浆浓度检测系统主要由单片机系统、直流偏置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示波器、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组成,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探究和解决。搭建后的实验平台能够完成衰减系数的测量,并且稳定可靠。最后,利用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验。首先进行了静态及动态浓度测量实验,通过改变矿浆浓度的大小,得到了浓度与衰减系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实验中控制粒径、浓度不变,通过改变流速、温度的大小和起泡剂的含量,探究了超声波衰减系数与流速、温度、气泡的关系,得出了相关规律,提高了检测系统的精度。除此之外还对检测系统进行了具体的系统设计,包括在选矿厂中的安装方式、原理图的设计、清洁和维护方式等。
杨思远[4](2020)在《超临界和亚临界CO2的定压比热和密度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由于超临界流体具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随着认识和研究的深入,超临界流体在萃取、快速膨胀技术和抗溶剂技术、制冷和发电循环以及再生冷却技术等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近年来国家逐步提高了对于新能源形式和能源开发转化技术手段的要求,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效无污染的能量转化工质,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关注。相应的SCO2布雷顿循环由于具有设计紧凑、占地小以及热效率较高等优点,近年来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SCO2布雷顿循环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循环方式和循环优化,但是针对CO2在相应工况条件下的物性研究则相对较少。CO2的热物性参数是深入理解整体循环传热过程、提升循环效率的基础,定压比热容和密度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数据,是计算其他物性参数和了解流体的流动状态及流动性质的必要条件。由于CO2在循环过程中始终为流动状态,传统的离线式的静态测量方法无法模拟CO2复杂多变的状态变化,故需要在流动状态下实现CO2定压比热容和密度的在线测量。本文为了测量定压比热和密度,分别以流动量热法和振动法为基础,设计搭建了两套在线测量实验系统,这两套系统适用于亚临界和超临界压力条件,其中定压比热测量实验系统的温度测量范围为25-80℃,对应的密度测量系统的温度测量范围为25-60℃,测量压力均可达12 MPa,扩展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1.66%-2.46)%和(1.52-2.02)%(置信因子k=2)。选取纯水、环己烷、正戊烷和甲苯等纯净物进行定压比热和密度的测量,将实验结果与各个纯净物所对应的国际通用的状态方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充分证实了实验测量系统的可靠性、精确性及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温度25-60℃,压力6.7-12 MPa工况范围内CO2的定压比热和密度进行测量,绘制出了定压比热和密度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曲线,分析了超临界和亚临界压力下两物性数据的变化规律。测量获得的数据为SCO2布雷顿循环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搭建的系统也为进一步研究超临界流体的定压比热和密度创造了条件。
桂明洋[5](2018)在《基于电导和光衰减技术的液膜特征参数检测》文中提出环状流是工程中常见的多相流流型,主要应用在石油、化工、核能等领域,环状流主要由液膜和气芯两部分组成,其传质传热性能主要依赖于液膜,液膜的特征参数与环状流的性质密切相关,液膜特征参数主要有液膜厚度、液膜波动的波速和波频。本文围绕液膜特征参数,展开了实验技术、信号处理、理论分析等多方面研究,主要的内容如下:1、利用电导法研究了常压水平管环状流周向液膜的变化规律。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了不同结构的传感器、不同电源激励方式,结合周向测量需求,利用双平行电导探针、高频正弦波激励的方式进行了实验设计。进行了气相表观流速15-35m/s、液相表观流速0.1-0.4m/s下周向液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气相流速增加时底部液膜厚度减小明显,周向液膜趋于均匀,液相流速增加时周向厚度对应增加,在液相流速较高时底部液膜有饱和趋势,下半周液膜趋于均匀。2、利用光衰减法研究了中高压下水平管和垂直管环状流局部液膜的变化规律。光衰减法依据近红外光透过液膜时因介质吸收发生衰减的性质检测液膜厚度,本文以光路分析为基础,根据检测过程中不同的误差来源,设计了减小误差的装置和实验改进方案。不同压强下的实验结果表明,垂直管液膜和水平管液膜变化规律相似,压强增加的影响类似于气相流速增加,都会减小液膜厚度,但压强作用效果弱于气相流速。3、依据动态液膜检测实验数据,研究了环状流液膜波速、波频的空间分布与发展变化规律。水平管中波速、波频都随周向角度增加呈减小趋势,液膜在周向的波动形式不同,大幅度扰动波只存在于下半周,且有一定连续性。压强增加使波速、波频增大,但其影响同样弱于气相流速。水平管中液相流速增加时,波频随波速而增加的趋势性很弱,底部液膜的大幅度波动在空间上存在合并的趋势,类似的现象在垂直管的薄液膜中并未出现。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设计了用于水平管和垂直管液膜波频的预测模型,预测本文数据的误差在10%左右。
蒙雁琳[6](2018)在《基于差压特征融合的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液两相流对管道运输、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流型和含气率是气液两相流中十分重要的参数。流型影响两相流参数的精确测量。含气率为单相流量、压力梯度测量和内部流动情况分析提供依据。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本文采用小波包对差压信号去噪,根据差压信号幅频、时频图分析去噪效果。运用小波包对差压信号分解重构,得到不同频率段差压重构信号。根据噪声信号的不相关性,分析小波包重构后的不同频率段信号的相关性,实现噪声辨识与去噪。根据差压信号幅频、时频图对比分析,滤波后差压信号主要频率、能量分布范围没有发生变化,只消除了高频微小能量。(2)文丘里管上部和底部差压信号具有不同的幅频、时频特性。两相流流体流经文丘里管喉部时会发生形变,在扩散段时,原本大量存在于管道顶部的气体形成大量气泡扩散到四周。通过分析文丘里管上部和底部差压波动信号的幅频、时频特性,发现上部差压信号的能量主要集中在310Hz,只有一个能量波峰,且剩余能量分布范围较宽;底部差压信号的能量分别集中在38Hz、1832Hz之间,具有两个能量波峰,且分散能量较少。(3)提取差压信号特征值,并结合流动机理分析特征参数。本文提取的第一类特征值反映差压信号的时域统计特征,包括方差、峰度、偏度。泡状流、段塞流的时域统计特征值分布在不同区域。第二类特征值反映紊流特征和波动特征,包括信息熵和差压波动系数。泡状流的第二类特征值与空隙率呈线性关系,段塞流的第二类特征值具有非线性。第三类特征值为反映混沌分形特征的广义赫斯特指数。两相流的混沌分形特征规律性较不明显,但泡状流时特征与空隙率大致呈线性关系,段塞流时具有非线性关系。(4)提取特征参数的主元成分,应用回声状态网络辨识流型和估计含气率。应用主元分析,提取差压信号特征值的主元成分。提取的3个主元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95%以上。采用回声状态网络对主元成分进行特征融合,得到回声状态网络模型,进行流型辨识和含气率估计。根据文丘里管上部差压信号估计含气率,均方根误差为6.45%。根据文丘里管底部取压信号估计含气率,均方根误差为5.10%。
汤凌越[7](2015)在《多孔介质内油气混相与扩散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发的温室效应对全球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CO2驱油(CO2-EOR)是目前有效的CO2减排方案之一。为了确保CO2驱油的经济性以及封存的安全性,测量油气的最小混相压力(MMP)是十分必要的。CO2在注入过程中以分子扩散形式进入原油中,扩散系数对驱油工程安全性评估以及整体性能预测等方面都是必要的数据。本文应用了X射线CT可视化技术,研究了油气两相相态随压力的变化特性以及恒温恒压条件下CO2在油相中的扩散过程。提出了基于X射线CT可视化技术观察油气相态变化及测量最小混相压力的方法,获得了油气系统的最小混相压力值,并与文献中传统实验方法测量值进行比较,验证了CT可视化方法的可靠性。实现油气相态变化过程中油相体积及接触角的实时测量。结果表明,油相体积随压力的增高成指数形式增大,两相接触角也随压力增高而增大。建立了基于CT可视化技术研究多孔介质中油气相态变化及混相的实验系统,开展了多孔介质中油气混相过程实验研究。分析了孔喉半径对混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喉尺寸的减小,孔隙中流体受到的毛细管力增大,导致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界面张力增大,最终增大了多孔介质内油气混相压力。提出了一种恒温恒压条件下测量CO2在油中扩散系数的实验方法。基于CT可视化技术和非迭代有限体积法,计算了CO2向油溶液中扩散过程的局部扩散系数。结果表明,CO2扩散系数沿着扩散方向逐渐降低,扩散系数随时间减小,并且实验中的整体扩散系数呈现随时间减小、随压力增大趋势。通过测量CO2在油饱和多孔介质中的扩散系数,分析了多孔介质对CO2扩散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介质阻碍了CO2向油中的扩散,相比于CO2直接向纯油溶液扩散,CO2在多孔介质中的有效扩散系数明显偏小。
耿雪峰,薛小龙[8](2015)在《石油化工装置无损检测方法新进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在对被检测对象不破坏或不损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材料内部异常结构或者存在缺陷引发的热、光等变化,进一步对各种工程材料、零部件、结构件等内部缺陷积极探测,并且准确评价缺陷的类型、性质变化。石油化工企业创造最佳经济效益的措施就是长期安全运行设备。在无损检测方法中射线检测技术可以快速辨别工艺中需要优化的问题,准确测量容器内固体与高粘度液体料位,迅速明确设备的内漏及检测装置内停留物料时间,对于解除装置故障,实现长期稳定运转发挥了重要意义。
朱宁军[9](2013)在《多孔介质内CO2与油相态变化和渗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CO2-EOR)是改善全球环境和增加国内石油能源供给的重要技术。在CO2-EOR技术中,CO2与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和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性是影响油采收率的关键问题。传统的测试方法难以得到多孔介质内流体在相互作用区域的速度和过渡带面积,限制了数值模拟中这些参数的确定。本文开发了多孔介质中C02与油相态和渗流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和X射线CT可视化测量方法,开展了测量C02与油的最小混相压力、观测多孔介质内C02与油的相态变化和探明近混相驱替中C02与油的渗流特性等方面的实验研究。首先,根据MRI理论和油气混相原理,提出了测量油气最小混相压力(MMP)的MRI方法,建立了MRI实验系统,探索了MRI法测CO2与油MMP的可行性。定量测量了CO2/正烷烃体系MMP,建立了C02/正烷烃体系MMP的预测关系式,获得了CO2/正烷烃体系MMP与平均含碳量的关系。同时观测了C02/正烷烃体系在PVT筒中的相态变化,结果显示:压力升高,CO2/正癸烷体系气液界面按半球形、碟形、平面到消失依次变化;两相接触角增大,同时液相体积增大,在接近MMP时膨胀剧烈。建立了多孔介质内X射线CT相态变化测试系统,直接观测了填砂多孔介质内CO2/正癸烷体系相态随压力的变化。研究发现:孔隙越小,气液灰度差减小的趋势越缓慢,多孔介质减小了油气相互扩散的速度,实验证明了多孔介质对C02/正癸烷体系的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多孔介质的粒径越小,体系最小混相压力越高。系统地研究了CO2与正癸烷在单管、并联管以及填砂和砂岩岩心等多孔介质中的近混相渗流特性。阐明了多孔介质内C02与正癸烷两相过渡区域速度和面积随压力的变化规律,为油气藏开采的数值模拟研究中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基础。在单管和并联管中,发现了只有当注气速度大于临界注气速度时,C02与油的界面才能向驱替方向推进。在填砂模型中,CO2与油的过渡区域面积随着压力的升高逐减小,并在压力大于等于MMP时减小为一薄层;过渡区域的速度与体积速度的比值随着压力的增大而趋向于一定值。在人造岩心中,正癸烷驱替效率的拐点对应压力略大于体系在PVT筒中的MMP,进一步证明了多孔介质对CO2/正癸烷体系的最小混相压力的影响;驱替前沿速度与体积速度比值随压力变化趋于一定值,该定值与渗透率正相关;油气混相后流动性增大、同时在岩心渗透率各向异性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流体产生明显的指进现象,实验值与指进长度的估算值相符。
魏伟胜,徐建,鲍晓军[10](2011)在《基于γ射线扫描的过程设备故障诊断》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现场环境复杂的石油和化工过程与设备的故障诊断需求,通过改造放射源防护罐和采用新的360°面发射方式,减轻了防护罐质量,开发了具有便携性和通用性好的扫描移动机构。经过十余年的工业化应用,形成了基于γ射线扫描的过程与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它可快速、直接获得设备结构数据和设备内物体流动数据,对设备结构和操作状况进行有效的准确诊断,成为石油化工过程与设备的操作优化和在线维护的重要工具。
二、γ射线衰减法测量混相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γ射线衰减法测量混相密度(论文提纲范文)
(1)润滑系统开式油箱内滤网除气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润滑系统中气泡的产生 |
1.2.1 气泡的存在形式 |
1.2.2 空气混入润滑系统的途径 |
1.3 气泡对润滑系统的危害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4.1 气泡含量测量的研究概述 |
1.4.2 润滑系统中气泡去除方法的研究概述 |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内容 |
1.5.1 本文研究思路 |
1.5.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油液空气分离压测定及气核成泡观测 |
2.1 油液空气分离压的试验方案及装置 |
2.1.1 试验原理及方案 |
2.1.2 试验装置 |
2.2 润滑油的空气分离压测定 |
2.3 气核成泡观测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式油箱中滤网除气泡的实验研究 |
3.1 滤网除气泡的实验原理及装置 |
3.1.1 滤网除气泡的实验方案 |
3.1.2 滤网除气泡的实验装置介绍 |
3.2 滤网除气率的测定 |
3.2.1 双层竖直放置滤网的除气率测定 |
3.2.2 倾斜放置滤网的除气率测定 |
3.3 基于气泡运动观察的滤网除气泡的机理分析 |
3.3.1 通过滤网的气泡直径的估算 |
3.3.2 滤网上气泡的运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式油箱中滤网除气泡的数值模拟 |
4.1 软件模型理论基础 |
4.1.1 CFD软件介绍 |
4.1.2 多相流模型选取 |
4.1.3 多孔介质模型 |
4.1.4 湍流模型选取 |
4.1.5 弗劳德相似准数 |
4.2 数理模型建立 |
4.2.1 计算模型 |
4.2.2 网格划分 |
4.2.3 数学模型 |
4.2.4 模型参数选取 |
4.3 滤网多孔介质的粘性阻力系数和惯性阻力系数计算 |
4.4 滤网除气泡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
4.4.1 三维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2 二维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C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与实践 |
(2)天然气水合物岩心船载检测系统与样品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与分布特征 |
1.1.2 神狐海域地质及水合物矿藏特性 |
1.1.3 矿藏特性分析方法 |
1.2 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检测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天然气水合物保真取样技术 |
1.2.2 现场岩心分析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船载水合物岩心声波探测系统与声学特性 |
2.1 船载保压岩心声波探测系统研发 |
2.1.1 船载对接方法 |
2.1.2 系统组成及功能实现 |
2.2 含水合物玻璃砂沉积物中的声波波速与衰减规律 |
2.2.1 声波探测基本原理 |
2.2.2 声波波速测量及衰减系数计算方法 |
2.2.3 水合物生成方式对声波波速的影响 |
2.2.4 气饱和含水合物沉积物中的声波衰减规律 |
2.2.5 水饱和含水合物沉积物中的声波衰减规律 |
2.2.6 水合物赋存类型预测 |
2.3 块状水合物堆积形态声波检测方法 |
2.3.1 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2 定位与信号反演方法 |
2.3.3 堆积厚度校准与模拟堆积测量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船载水合物岩心X射线CT探测系统与微观特性 |
3.1 X射线CT探测系统研发 |
3.1.1 船载探测系统的特殊要求 |
3.1.2 扫描方式的选取 |
3.1.3 岩心夹持装置 |
3.2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渗流模拟和计算 |
3.2.1 南海水合物储层沉积物CT扫描与图像处理 |
3.2.2 微观孔隙参数提取 |
3.2.3 基于孔隙网络模型的气水两相渗流特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船载水合物岩心三轴试验系统与力学特性 |
4.1 三轴试验系统研发 |
4.1.1 主机系统布局 |
4.1.2 转移系统研发 |
4.2 转移方案与实施步骤 |
4.2.1 从储样器至转移装置 |
4.2.2 从转移装置至三轴装置 |
4.3 天然气水合物岩心力学强度及变形特性 |
4.3.1 应力应变曲线 |
4.3.2 埋深影响 |
4.3.3 饱和度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储层分析与评价 |
5.1 船载实验室整体布局与测试方法 |
5.1.1 船载实验室整体布局 |
5.1.2 南海沉积物岩心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方法 |
5.2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分析流程 |
5.2.1 非保真样品分析流程 |
5.2.2 保真样品分析流程 |
5.3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岩心样品现场分析与评价 |
5.3.1 孔隙含水率 |
5.3.2 分解气 |
5.3.3 沉积物颗粒 |
5.3.4 水合物稳定带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超声波矿浆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超声波浓度检测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矿浆浓度的检测方式 |
1.3.1 离线测量矿浆浓度方法 |
1.3.2 在线测量矿浆浓度方法 |
1.3.3 浓度检测方式选择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2 超声波检测技术的理论基础 |
2.1 超声检测的方法选择 |
2.2 超声波衰减理论 |
2.2.1 超声波的衰减类型 |
2.2.2 超声波的衰减公式 |
2.3 超声波换能器 |
2.3.1 超声波换能器的结构组成及作用 |
2.3.2 超声波换能器的选取原则 |
2.3.3 超声波换能器的参数 |
3 超声波在矿浆中的衰减特性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MATLAB在浓度检测中的应用 |
3.3 散射衰减系数数值分析 |
3.4 黏滞衰减系数数值分析 |
3.5 热传导衰减系数数值分析 |
3.6 结果分析 |
4 实验平台的设计 |
4.1 实验平台的设计要求 |
4.2 超声波换能器的安装方式 |
4.3 信号发生器的选择 |
4.3.1 信号源激励形式的选择 |
4.4 直流偏置电路 |
4.5 功率放大电路 |
4.6 示波器 |
4.7 供电电源 |
4.8 实验中用到的其他器材 |
5 实验验证及误差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3 实验步骤 |
5.4 静态浓度测量实验 |
5.5 动态浓度测量实验 |
5.5.1 探究流速对超声波衰减的影响 |
5.5.2 动态浓度测量实验数据分析 |
5.6 其他因素对超声波衰减系数的影响 |
5.6.1 粒径对超声波衰减系数的影响 |
5.6.2 温度对超声波衰减系数的影响 |
5.6.3 气泡对超声波衰减系数的影响 |
5.7 实验误差分析 |
5.7.1 超声波换能器造成的误差 |
5.7.2 波形误差 |
5.7.3 其他误差 |
6 检测系统的设计 |
6.1 检测系统的安装 |
6.1.1 检测系统的安装原则 |
6.1.2 检测系统的安装方式 |
6.2 检测系统的原理设计 |
6.3 标定方式 |
6.3.1 两点标定 |
6.3.2 三点标定 |
6.3.3 系数修正 |
6.4 检测系统的维护和清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超临界和亚临界CO2的定压比热和密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CO_2布雷顿循环研究现状 |
1.2.2 定压比热容测量研究现状 |
1.2.3 密度测量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流动型定压比热实验系统研制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系统介绍 |
2.3 实验方法 |
2.4 数据处理和不确定度分析 |
2.4.1 数据处理 |
2.4.2 不确定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定压比热数据测量与分析 |
3.1 实验系统的可靠性验证 |
3.1.1 纯水标定结果 |
3.1.2 环己烷标定结果 |
3.1.3 正戊烷标定结果 |
3.2 CO_2定压比热容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振动管式密度计实验系统及CO_2密度测量 |
4.1 实验原理 |
4.2 振动管式密度计实验系统的设计 |
4.3 实验步骤 |
4.4 不确定度分析 |
4.5 实验系统的可靠性验证 |
4.5.1 纯水标定结果 |
4.5.2 甲苯标定结果 |
4.6 CO_2密度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符号说明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基于电导和光衰减技术的液膜特征参数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环状流液膜基础理论 |
1.2.1 环状流参数 |
1.2.2 环状流形成机理与流型判别 |
1.2.3 液膜概述 |
1.3 液膜检测研究现状 |
1.3.1 液膜检测方法 |
1.3.2 电导法研究现状 |
1.3.3 光学法研究现状 |
1.4 课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液膜厚度的电导法检测 |
2.1 传感器结构 |
2.1.1 传感器结构对比分析 |
2.1.2 双平行电导探针阵列 |
2.2 液膜测量系统 |
2.2.1 总体方案 |
2.2.2 激励电源 |
2.2.3 信号采集电路 |
2.2.4 时序控制与信号采集软件 |
2.3 双平行电导探针理论分析 |
2.4 液膜检测实验 |
2.4.1 实验条件 |
2.4.2 静态标定 |
2.4.3 实流实验 |
2.4.4 实验结果 |
2.5 常压下水平管液膜厚度及其分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液膜厚度的光衰减法检测 |
3.1 传感器结构 |
3.2 光路分析 |
3.3 实验设计 |
3.3.1 测量系统实施方案 |
3.3.2 实验条件 |
3.3.3 实流实验 |
3.4 实验结果 |
3.5 中高压下环状流液膜厚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液膜波动参数分析 |
4.1 扰动波基础 |
4.2 液膜波动信号处理方法 |
4.2.1 波速求解方法 |
4.2.2 波频分析方法 |
4.3 扰动波参数检测结果 |
4.3.1 常压水平管波动参数 |
4.3.2 中高压下的波动参数 |
4.4 波频定量分析与模型预测 |
4.4.1 现有模型总结 |
4.4.2 水平管波频预测模型 |
4.4.3 垂直管波频预测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差压特征融合的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标记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气液两相流参数与数据融合 |
2.1 气液两相流主要参数 |
2.2 流型辨识 |
2.3 含气率测量 |
2.4 数据融合 |
2.4.1 数据融合分类 |
2.4.2 数据融合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据测量与预处理 |
3.1 实验装置与实验步骤 |
3.1.1 实验装置 |
3.1.2 实验步骤 |
3.2 流型分类 |
3.3 小波包分解去噪 |
3.3.1 差压信号噪声 |
3.3.2 小波包分解去噪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差压信号特征 |
4.1 差压与液相流量 |
4.2 时域统计特征 |
4.3 紊流特征 |
4.3.1 雷诺数 |
4.3.2 信息熵 |
4.4 波动特征 |
4.4.1 差压波动性 |
4.4.2 差压波动系数 |
4.5 混沌分形特征 |
4.5.1 消除趋势波动分析法原理 |
4.5.2 基于DFA的差压信号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回声状态网络特征融合 |
5.1 主元分析 |
5.1.1 主元分析原理 |
5.1.2 特征参数主元分析 |
5.2 回声状态网络 |
5.3 流型辨识 |
5.4 含气率估计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多孔介质内油气混相与扩散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CO_2减排 |
1.1.2 CO_2地质封存 |
1.2 油气混相与分子扩散研究现状 |
1.2.1 气液相态变化基础理论与研究现状 |
1.2.2 气液分子扩散的基础理论与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X射线CT技术及实验平台 |
2.1 X射线CT技术成像原理介绍 |
2.1.1 X射线产生及成像原理 |
2.1.2 X射线CT图像的重建 |
2.2 X射线CT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
2.3 测量油气最小混相压力及分子扩散系数CT实验系统 |
2.3.1 岛津微焦CT装置 |
2.3.2 X射线CT反应釜 |
2.3.3 实验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3 油气最小混相压力CT实验研究 |
3.1 实验原理 |
3.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1 实验装置与材料 |
3.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CO_2与纯油的最小混相压力测量 |
3.3.2 多孔介质对油气相态变化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油气扩散系数测量CT实验研究 |
4.1 实验原理 |
4.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2.1 实验装置与材料 |
4.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3 数据处理方法与计算模型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CO_2在纯油中扩散系数 |
4.3.2 CO_2在油饱和多孔介质中扩散系数测量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石油化工装置无损检测方法新进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石油化工装置无损检测简介 |
2 无损检测的发展和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 |
2.1 无损检测的发展 |
2.1.1 无损检测的任务与挑战 |
2.1.2 为国家需求积极服务 |
2.1.3 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
2.2 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 |
2.2.1 射线检测方法 |
2.2.2 超声检测法 |
2.2.3 磁粉检测法 |
2.2.4 渗透检测 |
3 石油化工装置中射线检测技术的应用 |
3.1 γ射线扫描技术 |
3.1.1 γ射线扫描技术原理 |
3.1.2 在塔设备操作中γ射线扫描技术的应用 |
3.2 中子背散射测量技术 |
3.2.1 中子背散射原理 |
3.2.2 在检测料位中利用中子背散射技术 |
3.3 放射性示踪技术 |
4 石油化工装置中射线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
4.1 数字射线照相技术时代 |
4.1.1 数字射线照相技术的优点 |
4.1.2 基本三要素 |
4.1.3 数字射线照相技术成像系统及工作原理 |
(1) 底片扫描法。 |
(2) CR成像系统。 |
(3) DR成像系统。 |
4.2 今后重点应用的技术 |
5 结语 |
(9)多孔介质内CO2与油相态变化和渗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图表目录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石油能源紧缺与温室气体的减排 |
1.1.2 注CO_2提高原油采收率 |
1.2 油气相态与近混相渗流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油气最小混相压力的实验测量 |
1.2.2 CO_2与油在多孔介质中的相态理论 |
1.2.3 CO_2与油在多孔介质中的近混相驱替 |
1.3 MRI、X射线CT在油气相态和渗流中的应用 |
1.3.1 MRI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
1.3.2 X射线CT的基本原理 |
1.3.3 MRI和X射线CT在油气相态和渗流领域的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油气最小混相压力测量技术研究 |
2.1 最小混相压力实验方法对比研究 |
2.1.1 细管驱替法 |
2.1.2 上升气泡仪法 |
2.1.3 密度压力图法 |
2.1.4 界面张力消失法 |
2.2 确定油气最小混相压力的核磁共振成像法 |
2.2.1 实验原理 |
2.2.2 MRI法测油气MMP实验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3 二氧化碳与油的最小混相压力实验研究 |
3.1 实验装置及方法 |
3.1.1 实验装置及材料 |
3.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CO_2/正癸烷的最小混相压力 |
3.2.2 CO_2与其他纯组分油及混合油的最小混相压力 |
3.3 本章小结 |
4 多孔介质内CO_2与油相态变化研究 |
4.1 PVT筒中CO_2与油相态变化的CT研究 |
4.1.1 实验装置及材料 |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多孔介质内CO_2与油相态的CT可视化 |
4.2.1 实验装置及材料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二氧化碳与正癸烷的近混相驱替实验研究 |
5.1 近混相驱替的概念 |
5.1.1 CO_2驱油机理 |
5.1.2 混相驱替 |
5.1.3 近混相驱替 |
5.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5.2.1 实验装置 |
5.2.2 实验材料 |
5.2.3 序列参数设定 |
5.2.4 实验步骤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CO_2与正癸烷在细管中的近混相驱替 |
5.3.2 CO_2与正癸烷在填砂模型中的近混相驱替 |
5.3.3 CO_2与正癸烷在宏观均质人造岩心中近混相驱替 |
5.3.4 CO_2近混相驱替对于CO_2减排的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摘要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基于γ射线扫描的过程设备故障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γ射线扫描技术 |
1.1 γ射线扫描技术原理 |
1.2 扫描移动机构 |
1.3 面放射源 |
2 机械结构故障诊断实例 |
2.1 解吸塔浮阀掉落故障 |
2.2 重整汽油抽提蒸馏塔塔盘部分结焦故障 |
3 操作故障诊断实例 |
4 结论 |
四、γ射线衰减法测量混相密度(论文参考文献)
- [1]润滑系统开式油箱内滤网除气泡的研究[D]. 许琴.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2)
- [2]天然气水合物岩心船载检测系统与样品分析方法研究[D]. 李星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3]超声波矿浆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 程俊豪.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1)
- [4]超临界和亚临界CO2的定压比热和密度实验研究[D]. 杨思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电导和光衰减技术的液膜特征参数检测[D]. 桂明洋. 天津大学, 2018(06)
- [6]基于差压特征融合的气液两相流参数测量实验研究[D]. 蒙雁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多孔介质内油气混相与扩散特性实验研究[D]. 汤凌越.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8]石油化工装置无损检测方法新进展研究[J]. 耿雪峰,薛小龙. 科技创新导报, 2015(07)
- [9]多孔介质内CO2与油相态变化和渗流特性研究[D]. 朱宁军.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5)
- [10]基于γ射线扫描的过程设备故障诊断[J]. 魏伟胜,徐建,鲍晓军. 化工进展,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