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友谊[1]2004年在《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我国大陆的班级制度下,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环境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环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班级之中。究竟什么样的班级环境才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这是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卫生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问题。什么是中小学班级环境?中小学班级环境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样的?中小学班级环境中影响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因素到底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如何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班级环境? 文章综合运用了历史法、文献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叁个部分探讨了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第一部分对中小学班级环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简要回顾有关已有课堂环境、班级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区分了课堂环境和班级环境,提出了对中小学班级环境内涵的理解,接着对班级环境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归纳出了班级环境的一些特点。 第二部分考察了中小学班级环境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在简要梳理环境对创造力影响的研究的前提下,重点从班级物质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设施环境和时空环境等叁种子环境)和班级社会心理环境(主要包括人际环境、组织环境和情感环境等叁种子环境)两大层面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第叁部分对创设有利于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班级环境问题进行了论述:改善自然环境、设施环境、时空环境等班级物质环境;树立民主型班主任领导方式,构建“我—你”新型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营造安全、自由的班级社会气氛;建立创造性教师队伍。
田友谊[2]2007年在《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班级制度下,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单位,班级环境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环境。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班级之中。为了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班级环境,必须构建“我—你”新型师生关系,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营造安全、自由的班级社会气氛;建设创造性教师队伍。
蒋娟[3]2018年在《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对初中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理念及实践都发生了重要的变革。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情况下,素质教育的实施并不彻底,急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成了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急需探究的新课题。而班级社会心理环境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条件,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和成绩都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对于处在发展关键期的初中生来说这种影响显着而深远。基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探究以下问题:初中生学习自主性的基本特点、初中班级社会心理环境的基本特点以及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对初中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理论支撑,遵循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量化研究为主、质性研究为辅,将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相结合。量化研究方面,在充分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界定好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并确定概念的主要维度,测量工具主要有由研究者修订的、经检测信效度良好的《初中生学习自主性调查问卷》以及江光荣的《我的班级》问卷,研究的自变量为初中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因变量则是初中生学习自主性。问卷调查以叁所中学里的462名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资料收集好后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对调查数据加以处理和分析。而质性研究方面,则选择了X中学里的10名班主任教师和12名初中生作为访谈对象,访谈主要有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两种方式,围绕所编制的访谈提纲展开半结构式访谈,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学生所处班级社会心理环境的状况及其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运用扎根理论对收集到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整理及分析,从而达到对量化研究结果的验证、解释和丰富。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初中生学习自主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自主意愿、自我计划、自我反思、自我监控和学习创造力。本研究修订的《初中生学习自主性调查问卷》符合测量学指标的要求,可以用做测量中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基本工具,也可为学校提供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评价诊断指标;(2)目前初中生总体学习自主性较高,但各要素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初中生自主意愿较强,但自我监控能力上得分最低。在学习自主性总均分不存在个体层面变量上的显着差异,但某些维度在年级、性别、民族和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着差异;(3)初中学生对班级社会心理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就性别与年级的变量差异来看,初中生对班级社会心理环境的感知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但是不同年级的学生感知到的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存在显着差异;(4)班级社会心理环境主要有团结进取型、一般型和散漫型叁种基本类型,其分布如下:团结进取型占51.3%,一般型占30.3%,散漫型占18.4%;(5)班级社会心理环境总得分与学生学习自主性状况呈正相关,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各维度与学习自主性各维度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秩序、竞争皆与学生学习自主性呈显着正相关,但学业负担与学生学习自主性呈负相关;(6)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各维度对学生学习自主性各维度有不同的预测作用,其中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级秩序和竞争都对学生学习自主性都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学业负担对学生学习自主性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7)建设良好的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这种良好的班级社会心理环境指的是班级人际关系良好、秩序严整、竞争较激烈、学业负担适中。初中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是一个长远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初中教师及班主任应该从思想上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展加以重视,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自主需求和意愿,也不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班级的社会心理环境建设着手,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和较浓的竞争氛围,维持好班级秩序,避免过重的学业负担,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展。
张聪杰[4]2010年在《中学生班级环境、创造动机对科学创造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环境和动机是影响创造力的两大因素。对于中学生来讲,影响他们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和动机因素主要表现为班级环境和创造动机。如何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对于中学生科学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编制了中学生创造动机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初二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班级环境、创造动机和青少年科学创造力问卷测量,探讨班级环境、创造动机对科学创造力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编制的中学创造动机问卷信度和效度良好,达到统计要求,可以作为测量工具使用。(2)性别对班级环境和科学创造力影响不显着。性别对总体创造动机影响不显着,对创造动机的补偿性影响显着。(3)师生关系对科学创造力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同学关系和秩序纪律对科学创造力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4)总体创造动机与科学创造力显着正相关,并且对科学创造力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5)班级环境一方面直接对科学创造力发挥影响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中介变量创造动机间接对科学创造力发挥影响作用。
任志洪[5]2007年在《核心自我评价、班级环境对中学生抑郁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学生抑郁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关注的对象。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运用社会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中学生影响抑郁的个体因素及其环境因素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问卷调查的网络化、无纸化的数据收集。初测样本共有806名中学生,采用翻译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等探讨翻译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对该量表进行修订;正式测试的样本为69个教学班级,共3134名学生,采用修订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我的班级》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为研究工具。研究结果表明:(1)翻译及修订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在信度、结构效度、交叉效度和汇聚效度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指标。(2)在个体水平上,核心自我评价是班级环境影响中学生抑郁的中介变量,特别是班级环境中学习负担这一维度的中介效应值较大,可以说学习负担大部分是通过核心自我评价这一中介变量影响中学生抑郁。(2)在班级水平,班级环境的师生关系与学习负担对核心自我评价影响中学生抑郁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师生关系可以增强核心自我评价和中学生抑郁问关系的负向关系,学习负担可以减弱核心自我评价和中学生抑郁间关系的负向关系。班级环境的其它叁个维度(同学关系、秩序纪律和竞争)的调节作用不显着。
张莎梅[6]2017年在《认知需求对创造力的预测:班级气氛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指明创造力是指产出新颖有用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动力(Amabile,1984)。对于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中小学学生来说,其创造力的培养更应受到重视。创造力生态系统理论和创造力研究的汇合取向均指出个体的发展受到个体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交互作用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班级环境是影响中小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对于个体来说,认知需求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对中小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个体的认知需求和班级气氛是如何作用于创造力的?本研究将以创造力汇合取向和生态系统模型为理论依据进行探讨,并为中小学生创造力的提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本研究采用创造力测验、班级气氛量表和认知需求问卷对山东省1117名中小学生(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叁年级)进行施测,考察中小学生创造力、认知需求和班级气氛的特点,探求中小学生认知需求是否正向预测中小学生创造力以及班级气氛是否在二者之间起调节作用。本研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等统计进行考察,得出以下结论:1中小学生的创造力有显着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在创造力5年级较高,4年级较低;7、8、9年级没有显着差异,在创造力流畅性和独特性方面女生要优于男生。性别和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着。2在班级气氛的各个维度上,中小学感知到的课堂自主和同学支持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女生感知到的课堂自主和同学支持高于男生;班级气氛的教师支持、课堂自主也有显着的年级差异,具体表现为:在感知到的教师支持水平上,五年级较高,八年级得分低低,在感知到的课堂自主水平上,六年级较高,七年级较低。3中小学生的认知需求水平有显着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在男生的认知需求水平高于女生;认知需求的年级差异不显着;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不显着。4认知需求与创造力及其各维度显着正相关;班级气氛中的课堂自主与创造力及其各维度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教师支持仅与流畅性显着正相关,同学支持与创造力及其各维度不相关;班级气氛与认知需求之间,认知需求与课堂自主显着正相关;与同学支持显着负相关,与教师支持无显着相关。5在个体水平上,认知需求显着正向预测中小学生的创造力。6在班级水平上,班级气氛中的同学支持能显着增强认知需求和创造力(流畅性、独特性)之间的正向关系;而教师支持和课堂自主对认知需求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效应。
孙艳侠[7]2014年在《差异化管理视角下的中小学班级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差异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理念之一,最早源于迈克尔波特的差异化战略,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基础上的运用多元思维来激励组织成员个体潜能充分地发挥,用最少成本实现多元化目标的管理理念。文章力图借鉴差异化管理的成功经验,将其引入中小学班级管理,以利于更好地解决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首先通过对中小学班级管理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指出中小学班级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从尊重个体差异、提倡多元化发展目标、提高学生独立性及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差异化管理引入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价值。最后,以差异化管理理念为先导,从班级管理体制、活动机制和班级文化角度,提出建立差异化班级管理体制、建立差异化班级活动机制和培植差异化班级文化具体应用措施。
朱毓高[8]2016年在《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研究》文中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培养现代社会产业所需“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一方面,《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国”成了职业教育新的“中国教育梦”。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级制造人才尤为关键。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不仅形塑了高等职业教育外部发展环境的“新常态”,更影响到了高等教育内部的教学环境,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如何对接新的经济社会结构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挑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支撑中国制造,成就出彩人生”,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必须解决的新课题。高职院校课堂环境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更是所有教学活动开展、实施的具体场域。因此,高职院校课堂环境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安排,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在某种程度上,高职院校课堂环境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环境的变革与优化是高等职业教育“支撑中国制造,成就出彩人生”,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之一。然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却面临“发展定位、整体质量及特色性”的困顿之境,特别是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变革力度亟待强化、课堂环境管理存在理论与实践双重挑战。基于此,本研究致力于探索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现状与变革之道。本研究基于学校教育管理的视角,以心理动力场学说、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需求—压力理论为理论支撑,遵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探讨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理论框架、应然样态、实然状况和变革策略。研究通过对近15年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的文献研究,理清了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的基本结构与要素,明确了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尺度。结合个人工作实践,在文献分析、开放式访谈和行动观察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信效度良好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调查问卷》与《高职课堂环境访谈提纲》,以此为研究工具,在重庆市九所高职院校开展实证调查。通过为期两年的研究,得到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高职院校课堂环境是学校按照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而组织起来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的总和。对课堂环境的管理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到课堂管理的效能和效度,同时也是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保障。课堂环境管理可以分为课堂物理环境管理、课堂心理环境管理和课堂制度环境管理叁方面的管理活动内容。由于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的性质不同、高职院校课堂的教学理念不同、课程设置不同、课堂教学过程不同、课堂环境管理的管制模式不同,使得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存在特殊性诉求: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需要宽泛课堂理念作为指导,需要特色课程设置作为核心支撑,课堂环境管理需要制度契合加以保障。第二,由于高职院校课堂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理念也要不断变革。一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权变管理:取向多样化,让显性环境与隐性环境的动态交迭;管理弹性化,让预设环境与生成环境的互为补充;过程建构化,让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的兼顾兼容。二是封闭与开放相融合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系统管理:内容立体化,让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的循环观照;范围广延化,让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的交叉运用。叁是无序与有序相依存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制度管理:关注平衡性,让外生秩序与内生秩序的平衡;追求融合性,让信息反馈与环境开放的融合;推动相生性,让无序状态下孕育的有序生成。四是负向与正向相兼容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协同管理:从“冷漠”转向“合作”,关注富有人情味的活动环境;从“涣散”转向“严谨”,关注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气氛;从“乏味”转向“趣味”,关注富有激励性的“心理场”;从“阻隔”转向“理解”,关注富有意义的师生参与。五是物质与生命相兼顾的高职院校课堂环境人本管理:追求流动性,打造课堂能量流动的生态系统;践行互动性,完善交互建构的信息系统;实现发展性,建成动态生成的发展系统。第叁,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在物理环境方面,高职院校在教学硬件设备上得到了较大改善,总体上改变了过去教学设施缺乏、装备落后和使用便捷性较差的不良状况,物理环境的总体改善使得学生对教学场所装配的教学设施设备总体上持满意态度。从心理环境角度看,大部分高职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身份和教学策略,积极致力于互助合作型的课堂心理环境的建设。在制度环境方面,以任务的设置和问题的解决为基本的方法取向,凸显院校“职业导向”和“企业化”的特点,普遍实施较为宽松的纪律要求和人性化的课堂秩序管理。调查发现,高职课堂存在诸如多媒体设备的滥用、励志性标语的误用、警示标语和护具的乏用等导致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割裂,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与线性化、课堂教学的冷漠性与去生命化等引发课堂心理环境和制度环境失谐等问题。第四,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高职院校课堂环境自身的客观局限,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课堂叁大环境的协同兼容性不足、高职院校课堂叁大环境“差序影响”教学;二是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教师要素的不足,具体表现为教师职业素养不高、教师创新意识欠缺、教师教学行为失范、教师实践指导不够;叁是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学生要素的不足,具体表现为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生的探究钻研意识单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不端正。因此,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重构的基本思路就在于重构管理理念、进行实践改革和提供保障支撑。从重构的理念变革看,需要实现高职课堂环境从物理课堂到生命课堂的延伸、实现从知识环境向心理环境的转化、实现从学业发展向文化成长的引领、实现从碎片环境向系统环境的转变。在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重构的实践举措上,重视课堂中职业情境的营造,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的整合;形成民主与合作的课堂氛围,实现心理环境与制度环境的整合;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凸显高职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特色。在保障措施上,应强化国家的政策导向、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拓展高职课堂教学资源、改革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
田友谊[9]2007年在《创造教育环境研究》文中指出创造教育是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所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提高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创造性成了时代对人的根本要求。创造教育环境是指教育中影响创造力发挥或发展的环境要素。创造教育环境研究是整个创造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影响创造教育的环境因素,并揭示环境影响创造力的机制,不仅能够丰富创造教育的理论,而且能够更好地指导创造教育的实践。科学心理学单向度的研究将创造性窄化为人对外部世界发生作用的“人力”,忽视了创造性是一种“人性”这一基本事实,实际上是将创造性“物性化”了。因此,我们必须扩展创造性研究的途径,从人性视角辩证吸收科学心理学关于创造性研究的成果,从人的本质把握创造性的人性根基。人的本质是人能进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这种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着自身的本质及本质力量。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充分实现人的本质。创造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探索性行动,环境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创造主体根据自己的创造意图探测信息,从中选取有利于创造活动开展的信息,促进其创造力的表现和发展。创造力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正是在创造主体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中,人的创造力得以表现和发展。因此,创造力的生成既需要创造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努力和探索,更依赖于环境所提供的信息。不同的环境要素对创造教育的影响程度是不完全一样的。根据环境要素与创造教育联系的紧密程度,论文主要探讨了文化—心理环境、物质—制度环境、媒介—虚拟环境对创造教育的影响。文化环境对创造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模式、文化观念和语言等叁个层面。具体而言,主要从创造力概念、创造过程和创造领域等方面来勾勒东西方文化背景中不同的文化模式对创造教育的影响;文化环境中的某些观念(如价值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倾向、对待顺从和传统的态度)对创造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语言作为文化载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创造教育。在此基础上,基于从价值取向到思维方式再到心理特征这样逐层剖析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创造教育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心理环境对创造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际环境、组织环境和情感环境等叁种主要的子环境上,论文着重分析了学校中的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学校社会气氛与班级社会气氛,以及教师自身的创造性对创造教育的影响。物质—制度环境是创造教育的物质基础。根据物质环境构成要素的特点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分为自然环境、设施环境和时空环境,重点分析了这叁种主要的子环境对创造教育的影响。制度环境主要探讨学校制度中的规章制度、课堂纪律、管理和评价制度对创造教育的影响。媒介—虚拟环境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新出现的现代环境要素,对创造教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媒介环境是一种信息丰富的现代信息环境,它通过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对人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创造不能在真空中进行,创造力的发挥和发展也不可能离开相关的信息。但是,“信息污染”和消极信息的干扰不利于创造教育的进行。虚拟环境是物理环境发展的结果,也是媒介环境发展的产物。就其实质而言,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虚拟环境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现实环境的内容,拓宽了环境的内涵,为创造教育提供了新的领域;另一方面,虚拟环境调整了主客体的关系,改变了时空观念,引发了虚拟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导致自主性的丧失、满足于虚假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环境是有利于创造教育进行的环境,是创造力的温床,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分析影响创造教育的环境要素的基础上,论文归纳出创造性环境的基本特征——自由、宽容、支持和开放,重点论述了创造性环境的培育路径。创造性环境的基本特征是创造性环境培育的依据。创造性环境的培育主要是培育自由、宽容、支持和开放的环境。为此,必须创设有利于创造教育的社会—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有利于创造教育的现代学校制度环境,建设以创造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周海霞[10]2008年在《进城农民工子女小学阶段学习适应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从发展与教育关系的角度审视,进城农民工子女成长首先面临的是学习适应性问题。本研究分别在湖南省长沙市、湘潭市、郴州市、益阳市各抽取1所小学的3-6年级学生790人(其中进城农民工子女340人),先后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适应性、班级环境、师生互动风格和同伴关系。本研究分别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农民工子女小学阶段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特点,并借鉴弹性发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探讨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发展的机制。初步发现:1.在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及其各个维度上,3-4年级的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不存在显着性差异;5-6年级的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要低于城市居民子女;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环境的适应性上低于城市居民子女;农民工子女在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和独立性上要低于城市居民子女。2.学习适应性良好的进城农民工子女感受到的是一种同学关系融洽、团结向上、秩序纪律性强的良好的班级环境;同时也感受着一种亲密的、支持性的、积极的教师态度;在同伴关系上,他们也拥有更多的朋友。3.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拥有一定数量的朋友对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发展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不满、敌对的师生互动风格对学习适应性发展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D]. 田友谊.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 中小学班级环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J]. 田友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7
[3]. 班级社会心理环境对初中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研究[D]. 蒋娟. 伊犁师范学院. 2018
[4]. 中学生班级环境、创造动机对科学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张聪杰. 山西师范大学. 2010
[5]. 核心自我评价、班级环境对中学生抑郁影响的多层线性模型研究[D]. 任志洪. 福建师范大学. 2007
[6]. 认知需求对创造力的预测:班级气氛的调节作用[D]. 张莎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7]. 差异化管理视角下的中小学班级管理研究[D]. 孙艳侠. 淮北师范大学. 2014
[8]. 高职院校课堂环境管理研究[D]. 朱毓高. 西南大学. 2016
[9]. 创造教育环境研究[D]. 田友谊.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10]. 进城农民工子女小学阶段学习适应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周海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