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漆斑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性,菌根,番瓜,苜蓿草,细胞,生物防治,病原菌。
漆斑菌论文文献综述
何苏琴,文朝慧,张广荣,白滨,荆卓琼[1](2019)在《番瓜根腐病菌新成员——露湿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一文中研究指出露湿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是一种世界性分布、寄主范围广泛的植物病原真菌,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其寄主植物的种类已超过200种,可侵染植物的叶片、果实和根,引起叶斑、溃疡、果腐和根腐等。2013年12月,甘肃省白银市水川镇的日光温室中的番瓜发生了严重的根腐和冠腐病,部分棚室病株率达50%,从病根和病茎上分离得到拟漆斑菌属真菌3株(病株分出率为27.3%)。采用胚根接种法测定了代表性菌株FG-62对番瓜的致病性(试验期间温度:25℃±3℃):接种后40天,番瓜苗呈现出严重的根腐症状,从病根上可100%分离出原接种菌。菌株FG-62在PDA平板上25℃培养7d,菌落直径37.0~38.0mm;在PDA平板上,气生菌丝白色疏松或毡状,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菌落表面出现大量墨绿色至黑色分生孢子堆,菌落背面呈深桃红色,但分生孢子堆的产生量及菌落色素的有无在不同重复间变异程度很大;分生孢子梗无色,产生2~3级复分枝,分枝顶部生3~4个产孢细胞;产孢细胞安培瓶形至圆柱形,(4.93~4.08)μm×(1.41~2.68)μm;分生孢子无色至淡榄黑色,单胞,杆状或腰鼓形,两端钝圆,(7.04~9.15)μm×(1.97~2.46)μm,聚集的分生孢子呈黑色。BLASTn分析结果显示,菌株FG-62 (GenBank Acc.No.MK252098)的rDNA-ITS序列与Paramyrothecium roridum分离物E-178.3 (GenBank Acc.No.KU059976.1)的序列同源性达99.65%。经Koch's法则证病、病原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了菌株FG-62对番瓜的致病性,并将其鉴定为露湿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Basionym:Myrothecium roridum]。这是露湿拟漆斑菌引起番瓜根腐的首次报道,该菌也成为番瓜根腐病菌的新成员。(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董海龙,王海香,张作刚,徐玉梅,王琳[2](2019)在《抑杀根结线虫的疣孢漆斑菌代谢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根结线虫病是设施蔬菜生产中一种常见病害(Chen et al.,2004),几乎能侵染温室内所有蔬菜,已严重影响该产业发展。真菌的胞外酶或者次生代谢毒素能促进寄生真菌对线虫的寄生(Fleming et al.,1990)或毒杀线虫(金娜等,2015)等。从高等真菌中筛选毒杀线虫的活性化合物,有助于获得新型、安全的高效杀线剂。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是生物防治寄生线虫的重要真菌,该菌产生的多种(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陈曦,张小君,叶桐,张雨欣,申丽[3](2019)在《络石内生菌露湿漆斑菌发酵液的细胞毒活性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络石内生菌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发酵液的细胞毒活性成分,以期获得结构新颖、活性显着的化合物,为发现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氢谱(1H-NMR谱)和薄层色谱(TLC)示踪,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发酵液浸膏的分离纯化;利用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谱及文献比对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Hep G2细胞和Hela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顺铂为阳性对照药;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化合物处理后肿瘤细胞中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p27的表达水平。结果从M. roridum发酵液中分离获得2个单端孢霉烯化合物12'-hydroxyroridin E (1)和trichoverritone(2),其对HepG2细胞和Hela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IC_(50)值分别为0. 78和1. 86μg/m L、0. 05和0. 13μg/m L,阳性对照药顺铂的IC_(50)值分别为4. 9和2. 28μg/m L。进一步研究发现,12'-hydroxyroridin E (1)能诱导HepG2细胞G2期周期阻滞,且上调细胞中p27蛋白的表达。结论 12'-hydroxyroridin E (1)可能通过诱导HepG2细胞G2期周期阻滞而抑制其增殖抑制,该诱导作用可能与细胞中p27蛋白的表达上调相关。(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董海龙,王琳,张作刚,畅引东,王建明[4](2018)在《主要营养和环境因素对疣孢漆斑菌X-16菌株产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养条件和环境因素影响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的产孢量,对其进行研究能为疣孢漆斑菌的发酵提供理论支持。采用产孢量测定了不同碳氮比、碳氮源、碳浓度、温度、pH及光照对寄生根结线虫的疣孢漆斑菌X-16菌株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X-16菌株对碳源、氮源等营养的利用存在显着差异;X-16菌株产孢量以可溶性淀粉和硝酸钠最高,产孢量分别为7.87×108,1.027×109个/m L;C/N是60∶1时,产孢量最高;碳浓度为1~2 mol/L时最有利于平板产孢;X-16菌株在30~32℃时产孢量最高;适宜产孢的pH值为6.5;24 h光照有利于产孢。建议生产中可根据实际发酵情况选择最佳营养和环境条件。(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贾云静,史文思,胡飞柳,朱华结,刘莉[5](2018)在《漆斑菌中单端孢霉烯化合物及衍生物的细胞毒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漆斑菌中分离得到了5个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并确定了其平面结构;选取其中获得量比较大的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得到4个新化合物;分别对这9个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结构中C12和C13位的环氧环打开后,重新与C2位形成新的四元环氧环或对C2'位的羟基进行酰基保护后,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下降.(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何瑞芳,王卫芳,温庆秋,于璇,姜子德[6](2018)在《从进境美国苜蓿草中检出4种漆斑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作者从广东口岸进境的美国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中检出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查氏漆斑菌(Myrothecium lachastrae)、禾谷漆斑菌(Myrothecium gramineum)。在我国,至今尚未有上述4种漆斑菌在苜蓿草的发生危害的记录。本文对上述4种漆斑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进行描述,以期为口岸对进境苜蓿草漆斑菌的检疫鉴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植物检疫》期刊2018年02期)
郑庆伟[7](2018)在《研究发现河南山药叶部病害的病原菌为露湿漆斑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河南山药主产品种"铁棍山药"生产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叶部病害,田间发病株率为6.6%。该病害主要发生在植株下部叶片,病斑圆形褐色,具同心轮纹,后期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孢子堆。日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华北南部作物有害生(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8年02期)
张雪莹,赵敏[8](2017)在《发酵罐法培养疣孢漆斑菌产漆酶培养条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疣孢漆斑菌的漆酶产量,并且降低成本,使其得到大规模的应用,还要依赖于成熟的工业化发酵技术,因此实验选用16L全自动不锈钢发酵罐对疣孢漆斑菌菌种进行发酵培养,主要通过对不同通气量、搅拌速率和补加营养物质来研究疣孢漆斑菌发酵罐培养产漆酶的培养条件,以提高菌种漆酶产量。结果表明,通气量为1.0vvm时适于疣孢漆斑菌产漆酶,并且不会对设备产生过高的损耗;搅拌器转速为150r/min时,可以有效提高发酵液溶氧量,控制菌种生长,提高产酶活力;补加营养物质的研究显示,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使产酶量出现二次高峰的效果,但补加营养物质可以延长菌种生长时间。(本文来源于《精细与专用化学品》期刊2017年12期)
章卫民,叶伟,陈玉婵,刘洪新,朱牧孜[9](2017)在《露湿漆斑菌中单端孢霉烯的生物合成基因及其毒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病原真菌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 roridum Tode ex Fr.)能侵染大豆、扁豆、茄、辣椒、甜菜、番茄、苘麻、蓖麻、锦葵等多种经济作物,引起茎基腐病、腐败病、漆腐病、轮纹病等。露湿漆斑菌能产生单端孢霉烯族真菌毒素。该毒素是一类倍半萜类环氧化合物,在植物病原真菌侵染作物的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植物病原真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对露湿漆斑菌单端孢霉烯的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及其功能进行分析,并研究单端孢霉烯毒素的毒性机制,将为控制露湿漆斑菌对经济作物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研究不同单端孢霉烯化合物的肿瘤细胞毒性机制,可为开发新型抗肿瘤活性先导化合物奠定基础。本研究从植物病原真菌露湿漆斑菌的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鉴定了20种单端孢霉烯,其中5种为新结构化合物。通过单端孢霉烯产生菌露湿漆斑菌的转录组测序分析,从中鉴定得到了单端孢霉烯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Tri3、Tri4、Tri5、Tri6、Tri8、Tri1和Tri12等。对编码单端孢霉烯合成酶的Tri5进行了异源表达纯化及功能鉴定,验证了其催化法尼基焦磷酸的活性。对编码单加氧酶的基因Tri4和Tri11进行了异源表达纯化及酶活力分析比较。利用本研究分离得到的3种单端孢霉烯化合物MR-4、MR-5和MR-8处理肿瘤细胞HepG-2,采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及其线粒体膜电位进行检测,发现经这3种化合物处理后的细胞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凋亡,而且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提取正常细胞和处理过的细胞总RNA,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经3种单端孢霉烯处理过的细胞bcl-2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调,bax基因显着上调。提取处理细胞及未处理细胞的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可检测到Caspase-3和Caspase-9的激活片段,说明主要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其中新结构单端孢霉烯化合物MR-8(epiroridin acid)对人正常细胞的细胞毒性低于对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单端孢霉烯毒素作为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7-08-11)
孙明慧[10](2017)在《产耐高温漆酶疣孢漆斑菌的诱变育种及基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化学诱变的方法即用亚硝基胍(NTG)处理疣孢漆斑菌孢子,使其产生随机突变。通过96孔板高通量筛选的方法,筛选出了两株产耐热性能好的漆酶的菌株,命名为MF-01和MF-02,并对其及其产生的漆酶进行了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两株突变株与未突变株比较发酵液中的酶活性,pH以及菌体生长量并没有突出变化,发酵液pH均为下降后上升,菌体生长量为线上升后下降。对两个菌株和未突变株的漆酶进行纯化,得到单一纯蛋白。MF-01的反应最适pH值为3.0,pH稳定性最好的时候在pH3.0-3.5。MF-02的反应最适pH值为4.0,pH稳定性最好时候在3.5-4.0,而未突变株的两值分别在pH4.5和pH4-5之间。说明两个突变株更耐酸性,稳定性更好。在热稳定性和最适温度的实验中,突变株MF-01在30-50℃时有相对较高的酶活,但MF-02与未突变株最适温度的差异不是十分明显。当温度上升至70-90℃,酶活均下降至50%以下,但MF-01的酶活性仍然高于MF-02和未突变菌株。同样在50%的相对酶活条件下,突变株漆酶放置的时间更长。经过分析,两株菌株产生的漆酶均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其中一株MF-01的性能更加突出,并且能够稳定遗传,分析是突变剂使其产漆酶的基因序列发生了变化。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实验用RACE的方法对未突变菌株的产漆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得到了产漆酶基因的编码区全部序列,并以此基因设计引物,对突变菌株的产漆酶基因编码区进行克隆,对两段基因对比发现,在编码区的第1522 bp左右的位置,有碱基发生了变,由GCT变成了GAT,致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丙氨酸变成了天冬氨酸,突变并没有对漆酶的铜中心造成结构变化。铜中心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区域,活性中心的铜离子位点就位于这个由1个半胱氨酸和10个组氨酸残基构成的配体结构中。丙氨酸为中性氨基酸,而转变为天冬氨酸后,变成了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组氨酸属于带正电荷碱性氨基酸;分析这两种氨基酸可能产生了分子间作用力,使漆酶蛋白分子更加稳定,但漆酶不仅由氨基酸组成,还有糖基的参与,分析稳定性的变化还有可能是诱变使糖基化过程发生了某些变化,本文仅在漆酶基因水平上做了基础性研究。(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7-04-01)
漆斑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结线虫病是设施蔬菜生产中一种常见病害(Chen et al.,2004),几乎能侵染温室内所有蔬菜,已严重影响该产业发展。真菌的胞外酶或者次生代谢毒素能促进寄生真菌对线虫的寄生(Fleming et al.,1990)或毒杀线虫(金娜等,2015)等。从高等真菌中筛选毒杀线虫的活性化合物,有助于获得新型、安全的高效杀线剂。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 verrucaria是生物防治寄生线虫的重要真菌,该菌产生的多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漆斑菌论文参考文献
[1].何苏琴,文朝慧,张广荣,白滨,荆卓琼.番瓜根腐病菌新成员——露湿拟漆斑菌Paramyrotheciumroridum[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董海龙,王海香,张作刚,徐玉梅,王琳.抑杀根结线虫的疣孢漆斑菌代谢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J].植物保护学报.2019
[3].陈曦,张小君,叶桐,张雨欣,申丽.络石内生菌露湿漆斑菌发酵液的细胞毒活性成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4].董海龙,王琳,张作刚,畅引东,王建明.主要营养和环境因素对疣孢漆斑菌X-16菌株产孢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8
[5].贾云静,史文思,胡飞柳,朱华结,刘莉.漆斑菌中单端孢霉烯化合物及衍生物的细胞毒活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6].何瑞芳,王卫芳,温庆秋,于璇,姜子德.从进境美国苜蓿草中检出4种漆斑菌[J].植物检疫.2018
[7].郑庆伟.研究发现河南山药叶部病害的病原菌为露湿漆斑菌[J].农药市场信息.2018
[8].张雪莹,赵敏.发酵罐法培养疣孢漆斑菌产漆酶培养条件的研究[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7
[9].章卫民,叶伟,陈玉婵,刘洪新,朱牧孜.露湿漆斑菌中单端孢霉烯的生物合成基因及其毒性机制研究[C].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学术年会摘要集.2017
[10].孙明慧.产耐高温漆酶疣孢漆斑菌的诱变育种及基因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