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发展性阅读障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发展性,障碍,汉语,儿童,维吾尔,中央,快速。
发展性阅读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伊力扎提·麦麦提,古丽格娜·艾塔洪,买合甫来提·坎吉[1](2019)在《透明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个案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透明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发展特点及其产生机制,用个案研究法,选取一名维吾尔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四名生理年龄对照组儿童进行解码能力、阅读和言语理解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个案言语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正常,但词汇和亚词汇水平的语音解码正确性和速度显着落后(p<0.05),其中解码速度问题尤为突出。对个案阅读错误进行归类分析,发现个案容易混淆音似的字母。说明语音表征落后可能是导致该个案阅读障碍的内在原因。(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杨宇,马杰,谭珂,张明哲,白学军[2](2019)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快速命名缺陷》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在快速命名(RAN)任务中会表现出显着缺陷,从眼动加工的视角,其成因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副中央凹加工困难和中央凹-副中央凹困难。本研究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实验1将边界范式与单项RAN结合,操纵预视时间和预视类型,探究汉语DD儿童在单项RAN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结果并未发现汉语DD儿童表现出副中央凹加工困难。实验2将边界范式与系列RAN结合,对预视类型进行操纵,探究汉语DD儿童在系列RAN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结果表明汉语D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存在差异,同时表现出显着的RAN缺陷。这证明了汉语DD儿童的RAN缺陷由中央凹与副中央凹共同作用导致。(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姜琦,骆艳,邓冰[3](2019)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缺陷及其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性阅读障碍指智力正常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性损伤[1],而阅读水平却显着落后于其相应智力水平或生理年龄的一种症状。在西方国家,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在4%~9%[2],而我国研究显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发生率为5%~10%[3]。目前,关于阅读障碍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可分为语(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08期)
王玉玲,张旭[4](2019)在《基于重复阅读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综合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名小学二年级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进行基于重复阅读的综合教育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干预期间被试阅读流畅性有明显提升,并在干预结束后的追踪期表现出持续的进步,说明兼顾多种阅读因素的重复阅读综合教育干预模式是提高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流畅性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现代特殊教育》期刊2019年16期)
王敬欣,李莎,郝立莎,张雪,张阔[5](2019)在《空格减少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拥挤效应:来自眼动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眼动仪记录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正常年龄匹配和能力匹配儿童阅读插入空格文本时的眼动,考察在字、词以及非词间插入空格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在字间空格条件下平均注视时间减少的程度大于正常儿童,注视次数在字间和词间空格条件下未见显着增加,能力匹配儿童的注视次数在这两种空格条件下却显着增加。结果说明,字间和词间空格不能促进能力匹配组儿童的阅读,但能减少阅读障碍儿童句子的总阅读时间。说明空格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主要是由于空格减少了其视觉拥挤效应所致。(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武漠茹[6](2019)在《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影响因素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障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学习障碍,对许多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几年,随着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了这种障碍带来的问题并进行相关的研究。针对发展性阅读障碍进行相关的探讨,从其影响和未来展望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19期)
顾晨璐,周加仙[7](2019)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快速视觉呈现汉字的加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用快速视觉系列呈现任务来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注意定向、语音加工及声旁加工特点。方法研究利用生理年龄匹配组为参照,考察了25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两个快速视觉系列呈现任务中的表现。结果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在快速视觉系列加工任务上成绩差于对照组儿童。结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加工缺陷以及在语音判断任务中对于声旁线索的过度依赖,但是并不存在类似于西方阅读障碍儿童的注意定向困难。(本文来源于《教育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张晓燕[8](2019)在《手写字迹对中、高年段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识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是指智力水平与其他正常儿童并无差别,也不存在神经和病理形态性损伤,同时满足与同龄儿童具备相同的教育背景条件,但是在汉字识别及阅读上无法达到该有的水平。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之所以在汉字识别和阅读过程中有所困难,说明他们在汉字识别的整合认知上与正常儿童可能存在着差异。小学中、高年段的儿童一般在9-12岁之间,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儿童存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则会对儿童在阅读方面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手写字迹对中、高年段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识别的影响,为小学教育尤其是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识别提出一些教育建议。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沈阳市W小学中、高年段的学生共99人,其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45人,对照组正常儿童54人,主要采用启动的实验范式,设计不同字迹类型(手写字迹和打印字迹)条件下形似字对、音同字对、义近字对和无关字对四种启动类型,研究手写字迹对中、高年段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识别的影响。结果发现:分析对比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实验数据,两个类别的数据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分析对比中年段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各启动类型识别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启动类型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分析对比高年段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各启动类型识别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启动类型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分析对比手写字迹和打印字迹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识别影响的数据,结果表明两种字迹类型的数据存在着显着性差异,P<0.01;不同字迹类型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字音、字义识别的影响有显着性差异,P<0.01。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汉字识别能力较弱。中年段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字形、字音、字义的识别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在高年段,与对字形、字音识别的能力相比,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字义识别能力较弱。2.手写字迹和打印字迹对儿童汉字识别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手写字迹更利于儿童汉字认知加工,特别是对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来说,手写字迹产生的启动效应更为显着。3.不同字迹类型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汉字字义和字音启动效应的影响存在显着性差异,手写字迹对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汉字字音、字义识别的启动效应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5)
梁菲菲,马杰,李馨,连坤予,谭珂[9](2019)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中的眼跳定位缺陷:基于新词学习的实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与生理年龄匹配儿童比较新词重复学习中眼跳定位模式变化的异同,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学习中的眼跳定位是否存在缺陷。以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生理年龄匹配儿童为被试,采用重复学习新词范式,结果发现:(1)与生理年龄匹配组相比,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跳入新词的眼跳距离较短、首次注视落点位置更靠近词首;(2)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利用学习次数调节新词眼跳定位模式的能力高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即随着新词学习次数的增加,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跳入和跳出新词的眼跳距离随之增长,首次注视落点位置更靠近词中心;相比之下,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仅在跳出新词的眼跳距离上有所增长,但增加幅度也显着小于生理年龄匹配组。结果表明,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新词学习中的眼跳定位,及利用学习次数对眼跳定位的调节上均表现出一定缺陷。(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付婉鹭[10](2019)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空间注意转移缺陷的认知和脑电生理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最常见的儿童青少年学习障碍,揭示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形成原因对这类儿童的干预训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注意转移缺陷是导致阅读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注意转移包括两个过程——早期的注意捕获和后期的注意脱离。但是,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注意转移缺陷发生在哪个过程却尚不清楚。进一步地,这一注意转移缺陷背后的神经基础也有待研究。研究一通过设置多种线索目标间隔时间的空间线索任务,从时间进程上考察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的注意转移过程。实验一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在较早的间隔时间表现出注意促进效应,表明他们可以顺利捕获线索出现的空间位置。然而,与同等年龄和同等阅读水平的控制组儿童相比,阅读障碍儿童没有表现出注意返回抑制效应,表明注意在从当前位置脱离时存在困难。实验二增加了促进被试注意脱离过程的第二个线索,结果发现阅读障碍儿童表现出正常的注意返回抑制效应,进一步表明阅读障碍的注意转移缺陷发生在注意脱离过程。为了探究阅读障碍儿童注意脱离缺陷的神经基础,研究二采用空间线索范式,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s)技术,记录了阅读障碍儿童与同等年龄对照组儿童在注意转移过程中的脑电活动。地形图的方差分析(TANOVA)结果表明,与正常儿童相比,阅读障碍儿童线索目标位置是否一致诱发的脑电活动的差异出现在较晚的时间窗口。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阅读障碍儿童这一脑电活动的差异出现的时间窗随着线索目标间隔时间的延长而提前。这些结果表明阅读障碍儿童的注意脱离缺陷可能源于迟缓的大脑对线索目标位置是否一致的觉察。综上所述,本研究不仅为理解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注意转移缺陷的认知和神经基础提供了新证据,而且为阅读障碍儿童注意转移训练与评估提供了科学指导。(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发展性阅读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DD)儿童在快速命名(RAN)任务中会表现出显着缺陷,从眼动加工的视角,其成因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副中央凹加工困难和中央凹-副中央凹困难。本研究运用眼动追踪技术,实验1将边界范式与单项RAN结合,操纵预视时间和预视类型,探究汉语DD儿童在单项RAN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结果并未发现汉语DD儿童表现出副中央凹加工困难。实验2将边界范式与系列RAN结合,对预视类型进行操纵,探究汉语DD儿童在系列RAN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结果表明汉语DD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存在差异,同时表现出显着的RAN缺陷。这证明了汉语DD儿童的RAN缺陷由中央凹与副中央凹共同作用导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展性阅读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1].伊力扎提·麦麦提,古丽格娜·艾塔洪,买合甫来提·坎吉.透明文字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个案报告[J].绥化学院学报.2019
[2].杨宇,马杰,谭珂,张明哲,白学军.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快速命名缺陷[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
[3].姜琦,骆艳,邓冰.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缺陷及其干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9
[4].王玉玲,张旭.基于重复阅读的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综合干预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9
[5].王敬欣,李莎,郝立莎,张雪,张阔.空格减少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拥挤效应:来自眼动的证据[J].心理科学.2019
[6].武漠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影响因素评述[J].现代职业教育.2019
[7].顾晨璐,周加仙.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快速视觉呈现汉字的加工[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9
[8].张晓燕.手写字迹对中、高年段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识别的影响[D].沈阳师范大学.2019
[9].梁菲菲,马杰,李馨,连坤予,谭珂.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中的眼跳定位缺陷:基于新词学习的实验证据[J].心理学报.2019
[10].付婉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空间注意转移缺陷的认知和脑电生理基础[D].杭州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