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被子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被子植物,小兴安岭,植物,化石,西藏自治区,中国,器官。
被子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董上,刘运伟,任伟超,王渌,李相全[1](2019)在《关于几种被子植物小兴安岭分布新记录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小兴安岭被子植物新记录8种2变种进行了阐述分析,其归属7科10属,分别为赛繁缕、宽叶毛萼麦瓶草、齿叶铁线莲、细裂辽藁本、山芹、錾菜、异叶败酱、黄秋英、狭叶黄精、南玉带。所有植物的凭证标本存放于伊春森林博物馆标本室。(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池梦薇,陈新艳,陈世品,连巧霞,庄莉彬[2](2019)在《福建3种被子植物新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福建省野生植物进行调查过程中,陆续发现黄岩凤仙花Impatiens huangyanensis X.F. Jin et B.Y. Ding、薄叶景天Sedum leptophyllum Frod.和华东木蓝Indigofera fortunei Craib. 3种被子植物尚未在福建省内有记录报道.现予以报道,并提供相应照片及描述.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标本馆.(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安昌,陈鸣,庄怡雪,孟静,杨成梓[3](2019)在《福建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与浦城县开展的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整理鉴定出福建省新记录植物6种,即牯岭野豌豆Vicia kulingana、九龙山紫菀Aster jiulongshanensis、黔岭淫羊藿Epimedium leptorrhizum、柔弱黄芩Scutellaria tenera、薄叶新耳草Neanotis hirsuta、五叶红梅消Rubus parvifolius var. toapiensis,其中五叶红梅消为中国大陆新分布变种。6种植物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福建省植物生态多样性,为其植物区系研究提供新资料。(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植物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高雅丽[4](2019)在《中科院昆明植物所 揭示云南被子植物区系形成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见习记者高雅丽)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植物经典分类与植物多样性团队李嵘课题组以中国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云南为例,揭示了云南被子植物区系的形成原因。研究组结合该地区野生被子植物的地理分布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探讨了分类群丰富度、系统发育多样性及系统发育(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9-12)
许自龙,陈益存,高暝,吴立文,赵耘霄[5](2019)在《被子植物性别分化的研究进展(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子植物的性别分化对遗传多样性、子代和环境适应有着巨大的贡献。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单性花物种,单性花形成是避免自交、促进异交、保持遗传多样性和避免雌雄功能干扰的重要途径。单性花物种分布于不同的进化分支上表明被子植物性别分化可能存在性别多样性的进化途径和复杂的调控网络机制。因此,性别分化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性别分化和表达研究涉及形态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等研究领域,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4个方面对性别分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1)单性花形成源于两性花祖先,主要是通过两性花中性器官缺失或者退化2条系统进化途径形成。从花着生部位和结构来看,单性花分为雌雄异花同株和雌雄异花异株,而且单性花的外部形态结构具有多样性;以花发育过程中划分的发育阶段来看,单性花的表型特征形成于4个发育阶段,即阶段0(性器官原基出现之前)、阶段1(性器官原基发育早期)、阶段2(减数分裂之前)和阶段3(减数分裂之后),而且已有处于发育阶段0、1和3物种的性别调控机制被发现和证实。2)赤霉素、生长素和乙烯等六大类植物激素在性别分化调控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赤霉素主要具有促进雄蕊发育,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乙烯主要是促进心皮的生长,同时,已有相关激素的调控机制被阐明,如乙烯合成途径调控性别分化。3)了解不同类型单性花性器官缺失或者败育的遗传分子基础,整合已经鉴定的各物种中与性别相关或者性别决定基因,阐述DNA甲基化和小分子RNA等表观遗传调控性别形成的机制以及XY系统、X∶A系统和ZW染色体系统调控性别分化的模式。4)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以及矿质营养等对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本文旨在对于现有基于性别分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对单性花发育的不同调控机制进行回顾和梳理,了解性别分化的最新研究现状和成果,促进对性别表达途径及其系统发育进化的理解,为性别分化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也为进一步探索植物性别分化新思路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旦增,张丽,罗建[6](2019)在《西藏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首次报道了西藏被子植物8个新记录种: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虎耳草属(Saxifraga Linn.)的阿墩子虎耳草(Saxifraga atuntsiensis W. W. Smith)、橙黄虎耳草(Saxifraga aurantiaca Franchet),罂粟科(Papaveraceae)紫堇属(Corydalis DC.)的雅曲距紫堇(Corydalis dolichocentra Z. Y. Su&Lidén),龙胆科(Gentianaceae)龙胆属(Gentiana Linn.)的圆萼龙胆(Gentiana suborbisepala C. Marquand),报春花科(Primulaceae)点地梅属(Androsace Linn.)的小点地梅[Androsace gmelinii(Linn.) Roemer&Schultes],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属(Lonicera Linn.)的垫状忍冬(Lonicera oreodoxa H. Smith ex Rehder J.),毛茛科(Ranunculaceae)毛茛属(Ranunculus Linn.)的川青毛茛(Ranunculus chuanchingensis L. Liou),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马先蒿属(Pedicularis Linn.)鹬形马先蒿(Pedicularis scolopax Maximowicz)。并提供其形态描述和照片,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XZE)。(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杨静,王为然,朱家辉,宁新民,刘志清[7](2019)在《被子植物心皮及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汇总国内外心皮起源、作用和发育过程、遗传及激素调节、控制心皮发育的相关基因等研究结果,为作物多心皮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汇总、整理分析。【结果】心皮的起源目前有心皮学说和生殖叶学说两种学说;心皮具有保护胚珠、接受花粉致使卵细胞受精、保护和传播种子的作用;其发育过程通常在花的器官中经过折迭、卷曲形成内在的空间,胚珠被包裹在其中发育;心皮数目的遗传较为稳定,激素对其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基因在调控心皮数量和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心皮作为被子植物雌蕊发育的关键,对于产量性状的建成极为重要。心皮研究应重点围绕心皮发育的全过程,尽早明晰调控心皮数量和发育的相关功能基因,通过基因改良培育出多心皮、高产优质品种。(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刘赛宁[8](2019)在《《被子植物》一节教学设计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被子植物》一节为例分析教学设计,渗透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采用自主先学识记,再小组合作解剖花与果实,在做中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新智慧》期刊2019年20期)
王鹏洋,付泽元,曲姗姗,梁源[9](2019)在《被子植物MADS-box基因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MADS-box基因在大多数被子植物的生长发育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MADS-box基因在其进化史上有一个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的复制和重复以实现进化。典型的MIKC型MADS-box蛋白的结构域有4个区域,即MADS-box结构域(M)、Intervening结构域(I)、K-box结构域(K)和C-terminal区(C)。MADS-box基因重要的一项功能就是调控花器官的发育,被人为分为ABCDE 5类,通过不同时间、空间上的特异性表达来实现对萼片、花瓣、雄蕊、心皮等器官发育的调控。(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13期)
[10](2019)在《《中国化石植物志第四卷中国化石被子植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主编:崔金钟孙克勤王士俊吴靖宇书号:978-7-04-051766-8出版时间:2019年5月定价:180.00元内容简介《中国化石植物志》丛书是我国30余年来出版的首套系统的化石植物专着,并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学术着作出版基金"的持续资助。丛书对一个多世纪来我国分散和浩繁的化石植物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生命世界》期刊2019年06期)
被子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福建省野生植物进行调查过程中,陆续发现黄岩凤仙花Impatiens huangyanensis X.F. Jin et B.Y. Ding、薄叶景天Sedum leptophyllum Frod.和华东木蓝Indigofera fortunei Craib. 3种被子植物尚未在福建省内有记录报道.现予以报道,并提供相应照片及描述.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标本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被子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董上,刘运伟,任伟超,王渌,李相全.关于几种被子植物小兴安岭分布新记录的探讨[J].林业科技.2019
[2].池梦薇,陈新艳,陈世品,连巧霞,庄莉彬.福建3种被子植物新记录[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安昌,陈鸣,庄怡雪,孟静,杨成梓.福建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Ⅵ[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9
[4].高雅丽.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揭示云南被子植物区系形成原因[N].中国科学报.2019
[5].许自龙,陈益存,高暝,吴立文,赵耘霄.被子植物性别分化的研究进展(英文)[J].林业科学.2019
[6].旦增,张丽,罗建.西藏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J].西北植物学报.2019
[7].杨静,王为然,朱家辉,宁新民,刘志清.被子植物心皮及其相关功能基因研究进展[J].新疆农业科学.2019
[8].刘赛宁.《被子植物》一节教学设计与思考[J].新智慧.2019
[9].王鹏洋,付泽元,曲姗姗,梁源.被子植物MADS-box基因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19
[10]..《中国化石植物志第四卷中国化石被子植物》[J].生命世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