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实施与分析论文-杨新绿,魏秋实,张庆文

有限元实施与分析论文-杨新绿,魏秋实,张庆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限元实施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等长重建,术前设计,运动医学

有限元实施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新绿,魏秋实,张庆文[1](2019)在《术前叁维有限元分析指导下实施前交叉韧带等长重建术19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CT叁维有限元建模技术在术前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隧道定位点,使屈膝90°和伸膝0°位移植物的长度差小于2mm,以此丰富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之术前设计思路,指导实际临床操作。方法:19例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9人19膝)术前于膝关节0°伸直位、屈膝90°位行健侧膝关节CT平扫,并以Lysholm评分法、IKDC评分法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根据CT数据进行叁维重建并测量,确定股骨外侧髁隧道中心点(i点),使屈膝90°和伸膝0°位i点至T点的距离变化小于2mm,并据此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术后复查患侧膝关节CT平扫+叁维重建,术后6个月再次进行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测量术中实际股骨外侧髁隧道内口中心点(r点)与术前设计隧道内口中心点(i点)直线距离,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检验此偏离距离对术后关节评分改善程度的影响。结果:患者实际股骨外侧髁隧道内口中心点与术前预定位之隧道内口中心点的直线距离L和患者术后6个月与术前1d的Lysholm评分差值d(P<0.05)(Pearson相关系数-0.756)、IKDC评分差值d(P<0.01)(Pearson相关系数-0.805)均呈显着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患者股骨隧道内口中心点实际位置距术前设计方案指导下的等长预定位点偏离越大,患者术后6个月相对术前1d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越小,应用术前设计方案可使术后膝关节评分改善程度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籍超超[2](2019)在《胸腰段相邻两椎体新旧骨折中对新鲜骨折实施PVP术对邻近节段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很多老年性疾病逐渐被我们关注和重视,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就是其中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轻微损伤就能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因此这类疾病的发生率很高,而且骨折后骨愈合过程缓慢,并且也容易引发相邻椎体的骨折,这样就形成椎体压缩性骨折当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一个陈旧性骨折伴随相邻的一个新鲜骨折,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卧床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即经皮椎体成形术,那么手术相对于保守治疗来说效果如何,手术后会不会容易再次发生相邻节段的骨折,这次实验主要通过有限元力学分析研究胸腰段相邻两椎体新旧骨折中对其新鲜骨折实施PVP术是否会增加上下相邻两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风险,为后续这类疾病的治疗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临床1例两个相邻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治疗前X线平片及CT显示T12及L1椎体压缩性骨折,排除脊柱畸形、破坏等病理性病变,MRI证实T12为新鲜骨折,L1为陈旧性骨折。从我院影像数据库中提取出患者T11-L2四个椎体的64排CT扫描数据(DICOM文件),通过软件MIMICS16.0重建椎体的叁维几何模型,并在修补、降噪及曲面化后的模型上对T12新鲜骨折椎体行模拟PVP术,然后对完善的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的划分及材料参数的设定等处理,最后模拟、分析、记录PVP术前后有限元模型在相同的载荷条件下各部位在各状态下(直立、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形变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发现:1、T11-L2椎体在几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Von Mises应力值基本在28 MPa~107 MPa范围内,PVP术后应力值相对PVP术前基本无变化;2、对于T11-T12椎间盘来说,前屈产生的椎间盘应力要大于直立、后伸等运动状态,其中除左旋转状态下PVP术后椎间盘应力降低23%外,可能跟此椎间盘的结构有关,个别区域产生了应力集中,其余运动状态下PVP术后应力值相对PVP术前变化很小;3、对于PVP相邻节段终板应力来说,几种运动状态下的终板应力值基本在10 MPa范围内,PVP术前与术后的应力变化不明显;4、T11椎体和T12椎体形变量基本呈现减小的趋势,降幅基本在3.25%以内,而L1椎体和L2椎体的形变在PVP术后基本没变化。结论:PVP术前和术后有限元模型各部位在各状态下的应力和形变数据无明显差异,即可以预测胸腰段相邻两椎体新旧骨折中对其新鲜骨折实施PVP术不会增加上下相邻两个正常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风险,因此在这类骨折的治疗上可以积极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让老年患者可以早期下地,减少卧床并发症。(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2-28)

甄敏,胡文杰,荣起国,张豪[3](2014)在《上颌中切牙冠根折实施常规牙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上中切牙及其不同折裂类型的常规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叁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术后牙齿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从力学角度分析常规牙冠延长术的适应证。方法采用Micro-CT和3shape D700牙齿印模扫描仪分别对1颗上中切牙和模拟牙槽骨外形的石膏模型进行扫描,应用Mimics10.0、Geomagic studio 9.0和ANSYS 14.0软件构建上中切牙及其9种不同折裂类型的常规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在舌侧切1/3和中1/3交界处,与牙长轴呈45°角静态加载100N的力,对比分析不同模型中牙本质、牙周膜、牙槽骨、桩、核的von Mises应力和牙周膜面积的改变。结果共建立10个精度较高的上中切牙叁维有限元模型。不同折裂类型的模型中不同结构的von Mises应力大小:桩>牙本质>牙槽骨>核>牙周膜;且随着折裂程度的增加,上述结构的应力均呈线性增加(核例外);模型的牙周膜面积减少了12%~33%;其中B2L2c,B2L3c,B3L1c,B3L2 c,B3L3c模型的牙周膜von Mises应力超过了牙周膜的极限阈值。结论唇侧折裂位于冠中1/2根方、并且舌侧折裂位于骨嵴顶根方的上前牙不是常规牙冠延长术的理想适应症。(本文来源于《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4-07-15)

郭煜[4](2010)在《Tip-Edge矫治技术实施转矩的叁维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在建立带有Tip-Edge托槽的上颌前牙叁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给A1牙齿实施转矩移动,研究A1及邻牙牙根、牙周膜、牙槽骨的应力、应变情况,为Tip-Edge矫治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目的:1建立带Tip-Edge托槽的上颌前牙段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叁维有限元模型;2给A1实施转矩时,研究A1牙根以及牙周膜的应力应变情况;3研究转矩移动过程中,邻牙的牙根及牙周组织的应力应变情况;4研究转矩移动过程中,牙槽骨的应力应变情况。方法:1通过多层螺旋CT扫描上颌骨,采用Mimics 10.01重建上颌骨与A3-B3牙齿;采用Geomagic studio 10软件去除坏点,并对上颌骨及牙齿进行面网格划分;在牙根表面向外均匀偏移0.25mm,生成牙周膜前体;利用UG 5.0软件建立Tip-Edge托槽及尺寸为0.55 mm×0.71 mm的矩形弓丝的实体模型;利用ANSYS10.0软件进行布尔运算生成牙周膜并组装建立弓丝、Tip-Edge托槽、上颌骨、A3-B3牙齿及相应牙周膜,进行体网格划分;2按照临床实际情况给A1牙齿施加0.5N的力,使其倾斜移动,模拟正轴簧的作用,当移动到弓丝与托槽有两点接触时加载10N·mm冠唇向,根舌向的力偶,使其产生转矩移动,以转矩开始、转矩角达到6°、转矩完成(12°)叁个时间点对转矩牙、邻牙的牙根、牙周组织及牙槽骨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得到一个由Tip-Edge托槽、矩形弓丝、上颌骨、A3-B3牙齿及牙周膜组成的叁维有限元模型,共获得节点977040个,单元1362593个:Tip-Edge托槽44410个节点,43210个单元;矩形弓丝6622个节点,8417个单元;上颌骨231391个节点,196984个单元;牙齿776371个节点,627281个单元;牙周膜85594个节点,101489个单元。模型网格划分理想,符合有限元计算要求;2 Tip-Edge矫治技术在实施转矩的过程中对邻牙没有产生扭矩;转矩牙牙在转矩过程中牙周组织应力集中区域基本是一致的,均位于唇侧牙颈部以及腭侧的根尖部位;最大等效应力随转矩角的增加呈稳定趋势,而牙周膜的最大等效应变随转矩角的增加呈递减趋势,牙根和牙槽骨的最大等效应变趋于稳定。结论:1结合运用Mimics、Geomagic studio、UG、ANSYS等软件建立的Tip-Edge矫治系统的叁维有限元实体模型真实有效,建模方法实用,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力学分析;2在临床操作中,为了保护牙周组织、使Tip-Edge矫治技术真正发挥高效率,必须使用轻力;3在矫治的后期,尤其是转矩对牙根的影响比较大,为了避免出现牙根吸收,建议密切注意牙根情况,一旦出现牙根吸收症状,应立即终止治疗。(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10-04-01)

陈大鹏,周本宽[5](1986)在《杂交/混合有限元分析及其微机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作者利用VICTOR-9000微机进行杂交/混合有限元弹性、塑性—粘塑性分析工作的一些情况。文内包括二维弹性平面应力集中问题,大开孔平板单向受拉时的塑性扩展问题和厚壁圆筒在均匀内压作用下弹塑性变形等叁个算例。文内还附有两个程序(可用于弹性、塑性—粘塑性单变量位移协调元及多变量杂交/混合有限元分析)的说明和框图。(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期刊1986年01期)

童衍蕃[6](1985)在《筒体结构-基础-地基协同工作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与程序实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给出一种以有限元法分析上部组合结构和基础、用分层线弹性地基模型计算地基变形的分析筒体结构-基础-地基协同工作的方法。按此方法编制了一个通用程序,其中建立有多种单元的单元库,因而可用来解决高层建筑中的许多问题。由于利用了多重子结构法,可使许多复杂的结构能在中型计算机上进行分析。文中并附有算例二个。(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1985年06期)

有限元实施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很多老年性疾病逐渐被我们关注和重视,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就是其中之一,日常生活中的轻微损伤就能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因此这类疾病的发生率很高,而且骨折后骨愈合过程缓慢,并且也容易引发相邻椎体的骨折,这样就形成椎体压缩性骨折当中的一种特殊情况,一个陈旧性骨折伴随相邻的一个新鲜骨折,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卧床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即经皮椎体成形术,那么手术相对于保守治疗来说效果如何,手术后会不会容易再次发生相邻节段的骨折,这次实验主要通过有限元力学分析研究胸腰段相邻两椎体新旧骨折中对其新鲜骨折实施PVP术是否会增加上下相邻两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风险,为后续这类疾病的治疗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临床1例两个相邻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治疗前X线平片及CT显示T12及L1椎体压缩性骨折,排除脊柱畸形、破坏等病理性病变,MRI证实T12为新鲜骨折,L1为陈旧性骨折。从我院影像数据库中提取出患者T11-L2四个椎体的64排CT扫描数据(DICOM文件),通过软件MIMICS16.0重建椎体的叁维几何模型,并在修补、降噪及曲面化后的模型上对T12新鲜骨折椎体行模拟PVP术,然后对完善的模型进行有限元网格的划分及材料参数的设定等处理,最后模拟、分析、记录PVP术前后有限元模型在相同的载荷条件下各部位在各状态下(直立、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形变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发现:1、T11-L2椎体在几种不同运动状态下的Von Mises应力值基本在28 MPa~107 MPa范围内,PVP术后应力值相对PVP术前基本无变化;2、对于T11-T12椎间盘来说,前屈产生的椎间盘应力要大于直立、后伸等运动状态,其中除左旋转状态下PVP术后椎间盘应力降低23%外,可能跟此椎间盘的结构有关,个别区域产生了应力集中,其余运动状态下PVP术后应力值相对PVP术前变化很小;3、对于PVP相邻节段终板应力来说,几种运动状态下的终板应力值基本在10 MPa范围内,PVP术前与术后的应力变化不明显;4、T11椎体和T12椎体形变量基本呈现减小的趋势,降幅基本在3.25%以内,而L1椎体和L2椎体的形变在PVP术后基本没变化。结论:PVP术前和术后有限元模型各部位在各状态下的应力和形变数据无明显差异,即可以预测胸腰段相邻两椎体新旧骨折中对其新鲜骨折实施PVP术不会增加上下相邻两个正常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风险,因此在这类骨折的治疗上可以积极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让老年患者可以早期下地,减少卧床并发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限元实施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杨新绿,魏秋实,张庆文.术前叁维有限元分析指导下实施前交叉韧带等长重建术19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

[2].籍超超.胸腰段相邻两椎体新旧骨折中对新鲜骨折实施PVP术对邻近节段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9

[3].甄敏,胡文杰,荣起国,张豪.上颌中切牙冠根折实施常规牙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叁维有限元分析[C].第十次全国牙周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4

[4].郭煜.Tip-Edge矫治技术实施转矩的叁维有限元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0

[5].陈大鹏,周本宽.杂交/混合有限元分析及其微机实施[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6

[6].童衍蕃.筒体结构-基础-地基协同工作的有限元分析方法与程序实施[J].建筑结构学报.1985

标签:;  ;  ;  ;  

有限元实施与分析论文-杨新绿,魏秋实,张庆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