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论文-徐婉茹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论文-徐婉茹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缺血性脑血管病,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论文文献综述

徐婉茹[1](2019)在《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评估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评估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菏泽市立医院2016-02-2017-02收治的80例ICVD患者,按治疗药物的不同分成拜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组各40例,均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探讨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ICVD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效果。结果治疗后拜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相比治疗前均显着改善(P<0.05),治疗24 h后氯吡格雷组改善幅度显着优于拜阿司匹林组(P<0.05),治疗14 d后2组持平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30 d时,2组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凝集率(PAgT)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60 d时Fbg、PAgT、血小板计数(PLT)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可评估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因不同个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受益存在差异,可采取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帮助临床实时调整治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王娜,刘赞,蔡小霞,朱壮丽[2](2019)在《1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引起皮下出血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是指采用心导管技术放置支架,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冠脉放置支架术后6个月再梗的发生率仍有20%~30%[2],因此术后患者常规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减少血小板聚集、形成,以防再梗的发生[3]。但是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同时也增加出血的风险,并且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20%左右,以胃肠道出血、手术及伤口出血、血管及淋巴管出血为常见,严重时发(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9年07期)

高灵利,李延红,李凤仙,蒋令修,李晓晖[3](2019)在《丹参多酚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CYP2C19基因变异的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CYP2C19基因变异的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于本院2015年7月-2018年3月进行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形术合并CYP2C19基因变异患者10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双联组(51例)及联合组(51例),双联组仅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组在其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酸针剂,比较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功能及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CD63)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MDA、ET-1、CD62p及CD63水平显着低于双联组;SOD、NO水平显着高于双联组;联合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着低于双联组(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有效降低CYP2C19基因变异的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卒中与神经疾病》期刊2019年02期)

郑焱,于松达[4](2019)在《中药涂擦联合营养神经活血药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涂擦联合营养神经活血药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水平和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下肢红外线照射(1次/d,7次/周);α-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涂擦约5 min,1次/d。两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双侧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和双侧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以及临床疗效。检测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和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SS(神经症状、感觉功能以及神经反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腓肠神经SNCV和腓总神经MNCV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0%,显着高于对照组(52.5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和PAg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涂擦联合营养神经活血药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着,其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水平和PAgT可能与其疗效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雷娜[5](2019)在《急性脑梗死经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实施治疗,探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选取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均匀分组作为原则实施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于对照组患者中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实施治疗,于观察组患者中联合应用丁苯酞与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改善情况予以比较。结果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0%,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有效率显着较高(P <0.05)。结论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实施治疗的效果显着,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同时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改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09期)

皮春亮[6](2019)在《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6月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服药方法分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B组采用常规疗法+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vs 76.92%)比较差异显着(P<0.05);两组治疗后,A组IL-6水平、NIHSS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够快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效果满意。(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期刊2019年03期)

周佾龙,杨韶华[7](2019)在《探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他汀类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组患者分别为60例。单一组仅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联合组则采取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并对比单一组和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缺血性脑梗阻的发生几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5例(91.67%)显着高于单一组43例(71.67%),联合组缺血性脑梗阻的发生几率3例(5.00%)显着低于单一组12例(20.0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他汀类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联合治疗,不仅能够减少缺血性脑梗阻的发生,同时,还能够获取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02期)

宋君,朴哲,王利平[8](2018)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卒中防治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缺血性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该病是全球成人中患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仅次于癌症。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本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具有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性的作用,可有效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徐芳明[9](2018)在《基于P2Y_(12)受体晶体结构的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虚拟筛选和修饰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血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病,正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血小板的活化、粘附和聚集在血栓的形成中起着主要的的作用,故抗血小板聚集对血栓类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虚拟筛选技术和实验合成相结合,旨在发现具有潜在抗凝活性的药物。首先通过所选函数预测已知活性药物分子的性能,评判了这些函数的有效性。然后立足于TCMD,CNPD,MNPD,MDPI四个数据库中95844个分子进行虚拟筛选研究,成功选取各个数据库中排名前30%的化合物,共计90个分子。最后根据Lipinski五规则,有效地筛选出2个来自于中药数据库的潜在抗凝化合物,为以后的新型抗凝药物研发提供参考。同时,重点设计并合成一系列嘌呤衍生物,以2-氨基-6-氯嘌呤及4,6-二氯-2-丙硫基-5-硝基嘧啶为原料,采用各自不同的反应路线,最终合成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嘌呤衍生物及8-氮杂嘌呤衍生物。选取其中部分化合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初步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凝效果。最后,本文采用自组织分子场(SOMFA)对自身及前人合成的计29个新型腺嘌呤化合物结构与抗凝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3D-QSAR分析,所得最优化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2为0.88,非交叉验证系数r2cv为0.84,验证了此模型的自身一致性,对活性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同时发现取代基空间立体因素是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下一步设计研发具有高活性抗凝效果的嘌呤分子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5-21)

杭敏,张妍琦,张蕾[10](2018)在《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接受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800例,以6个月内ANVUGIB发生率为终点事件,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ANVUGIB发生相关因素。结果: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ANVUGIB50例(6.2%);其中首发表现为黑便者22例(44.0%),呕血8例(16.0%),呕血伴黑便者14例(28.0%)。轻度出血30例,中度出血10例,重度出血10例。胃镜检查者42例(84.0%),出血位于胃部25例(59.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用药时间(>3个月)、既往上消化道出血史为ANVUGIB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ANVUGIB首发症状以黑便为主,好发于胃部,其发生与患者年龄、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用药时间、既往上消化道出血史有关。(本文来源于《内科急危重症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是指采用心导管技术放置支架,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冠脉放置支架术后6个月再梗的发生率仍有20%~30%[2],因此术后患者常规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减少血小板聚集、形成,以防再梗的发生[3]。但是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同时也增加出血的风险,并且出血事件的发生率为20%左右,以胃肠道出血、手术及伤口出血、血管及淋巴管出血为常见,严重时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1].徐婉茹.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评估拜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

[2].王娜,刘赞,蔡小霞,朱壮丽.1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引起皮下出血的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

[3].高灵利,李延红,李凤仙,蒋令修,李晓晖.丹参多酚酸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CYP2C19基因变异的颅内外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患者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

[4].郑焱,于松达.中药涂擦联合营养神经活血药物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及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

[5].雷娜.急性脑梗死经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

[6].皮春亮.丁苯酞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

[7].周佾龙,杨韶华.探讨他汀类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效果[J].海峡药学.2019

[8].宋君,朴哲,王利平.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卒中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8

[9].徐芳明.基于P2Y_(12)受体晶体结构的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虚拟筛选和修饰合成[D].北京化工大学.2018

[10].杭敏,张妍琦,张蕾.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所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

标签:;  ;  ;  ;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论文-徐婉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