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信息影响资产回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不对称信息影响资产回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赵娟[1]2004年在《不对称信息影响资产回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认为资产价格是在市场中演进的,市场的流动性和基于不对称信息的价格发现过程都会影响资产价格的形成。本文重点分析不对称信息对资产回报的影响。不对称信息使知情者和不知情者对同一资产形成不同的信念,知情者比不知情者有更大的信息优势,从而不知情者面临着信息风险。利用一个简单的不完全揭示均衡模型,本文证明了有私人信息的资产比信息完全公开的资产有更高的回报。在一个信息非对称的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的股票,市场对它要求的风险溢价就越大。本文以我国上海股票市场A股为实证研究对象。在统计分析时,以市值规模作为不对称信息的代理变量,发现沪市存在“规模效应”,说明存在信息风险溢价。在构造经验回归模型时,将换手率变化率()作为信息不对称的代理变量,选择beta值、公司规模(SIZE)和账面市值比(BE/ME)为解释变量。利用panel data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参数,本文发现:⑴在样本期的前叁个阶段中,的系数估计值全部显着大于0。这说明在沪市,源于信息不对称的信息风险的确要求一个正的风险溢价,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投资者要求的信息风险溢价也越高;⑵在急速下跌的市场行情里,换手率的变化主要反映流动性风险;⑶非观测固定效应估计值在样本中的分布有明显的趋势特征,在横截面方向随着市值规模的减小而下降,在时间序列方向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⑷非观测固定效应始终与公司规模的系数估计值保持相反符号。说明市值规模大小在影响股票回报率的同时,股票的非观测固定效应对该影响的大小有一定程度的反向抵消,但是这种抵消程度有限。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解释股票市场中的“异象”,说明了要想发挥证券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基本功能,必须重视证券市场发展的规范化,加强旨在减少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的法律及环境的建设,以益于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性、公正性和健全。

厉斌[2]2005年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国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证券市场是新兴的证券市场,在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我国股票市场的这些特殊现象意味着在市场中必然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必然将导致流动性投资者和私有信息拥有者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对我国股市的各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建立在信息不对称这一重要前提下。本文立足于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这一事实,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价格行为特征,以及交易量和价格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1、本文对我国股市的价格波动行为的整体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并与国际上新兴和成熟市场的波动性进行了比较。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存在着显着的波动性集群效应,波动的持续性非常高,并且波动性存在独特的负的非对称特征。通过与新兴和成熟市场波动性的对比研究,表明在新兴证券市场中存在着更大的市场风险,而且当前影响波动性各种信息在新兴市场中并不能更好的用来对资产未来的回报进行预测。2、本文采用上海股市5分钟高频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行为的日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价格波动行为呈现出显着的“U”型日内模式,这种“U”型的模式是隔夜信息向市场传导过程中市场消化和理解过程具体外在的表现。3、本文引入了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进行证券日内价格发现的结构模型,利用日内分笔交易高频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公开信息、非对称信息和流动性成本所单独引起的价格波动在整个交易日中都呈现出“U”或者“L”型的变化模式,在小盘股中由于非对称信息所导致的价格波动几乎是大盘股的5倍左右。另外,无论是大盘股还是小盘股,影响它们价格波动性比例最大的因素仍然是公开信息,而并不是非对称信息。4、本文在简化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非对称信息交易量模型。模型得出,资产价格波动性和交易量正相关,交易量将影响价格变化方差,条件方差的演化类似于传统GARCH模型。实证研究表明交易量是信息的很好的代理变量,交易量确实影响回报的方差,这从实证的角度证明了本文的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量价关系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熊辉[3]2005年在《基于不对称信息与流动性的A、B股价格差异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一种特殊的现象:代表同一上市公司所有权益的股票被政策限制在不同的市场交易,面向不同的投资对象,而这种双重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往往存在很大差别。即主要面向国外投资者的B 股价格相对主要面向国内投资者的A 股价格有较大差异。这种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近年来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并且也提出了各种理论解释。本文从传统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出发,逐步放宽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方面的假设,对这一特殊的市场现象做出理论解释,并通过实证分析对理论结果进行验证。本文首先回顾了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方面的有关理论,并逐步深入到这些基础理论在股票市场的应用,为理解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在股票定价中的影响进行理论铺垫。在理论分析部分中,本文分别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对股票定价的影响,并将理论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对A、B 股价格差异的解释。首先,文章从信息不对称的概念入手,探讨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种类以及产生的原因,接下来根据A、B 股市场面向不同投资者的客观情况,推导出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股票定价模型,通过模型说明了A、B 股之间价格差异形成的原因,之后对形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因素,即股票的流通市值、总股本和非流通股比例,这叁种因素导致了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了A、B 股之间的价格差异。其次,文章通过扩展后的包含流动性成本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说明了流动性对股票定价的影响,之后对流动性各方面属性的全面刻画进行了介绍,最后从能全面反映流动性的几个方面分别选取指标,以分析流动性对股票价格差异的影响。实证分析部分,文章以理论分析部分的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对A、B 股价格差异影响的假设,以验证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是否对A、B 股价格差异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差异来源于哪些具体的因素。通过截面回归分析和面板回归分析,本文对提出的几个假设分别进行了验证,得出了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对股票价格差异影响的初步结论。依据这些结论,文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本文的最后,文章形成了整个论文研究工作的最终结论,即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都是造成我国A、B 股价格差异的原因,但流动性是更重要的原因,流动性对价格差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换手率上,信息不对称对价格差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司的流通市值和非流通股比例上。

马胜[4]2006年在《企业破产制度重构》文中研究说明经营失败是市场竞争中的普遍现象,因而有效的破产制度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企业破产研究的既有理论成果为逻辑起点,以企业破产的基础理论和企业相机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石来展开对企业破产制度的考察和讨论。全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描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博弈论、回归分析等多种分析工具以及制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系统阐述和探究了企业相机治理的理论模型及理论体系、企业破产过程中各相机治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模式设计、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制度检视与改革方向等等内容。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以企业相机治理理论框架为全文的分析基准和逻辑视域,力图通过对相机治理视角下企业破产制度效率的考察和解构,检视并发现传统企业破产制度的瑕疵和不足,继而为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重构方向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的研究进路是,首先进行文献综述,指出既有研究的不足主要是较少将企业破产问题放在一个全新的视域(如相机治理视域)来进行考察。其次,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企业破产制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搭建完整的企业相机治理理论模型及理论体系,并对该模型及体系进行详尽的解构和诠释。嗣后,借助博弈论这一经济分析工具对企业破产过程中各相机治理主体之间以及相机治理主体和债务企业之间的各种利益博弈行为进行全面的追踪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破产过程中各相机治理主体的相机治理模式进行探究和设计。接着,以来自我国国有企业的证据对前述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历史演进路径及现状进行检视并给出我国企业破产制度重构方向的具体改革建议。全文主体共分七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主要对本文问题的缘起,国内外对该命

郭旺[5]2004年在《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信息生产、投资监控、绩效评估和控制叁个方面,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本配置过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集团总部有效配置资源,改善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提出了具体建议和对策。全文展开为叁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章是本文研究的铺垫;第二部分包括第3、4、5、6章是理论分析;第叁部分包括第7、8章是实证分析;第9章是结论和研究展望。 第1章,对内部资本市场理论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和评价,指出了当前理论研究的局限性,认为放宽充分和廉价信息,以及完美监控的隐含假设,深入研究信息成本对企业获取和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影响,以及不完美监控对监控系统有效性和组织效率的影响,有助于更贴近实际地理解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真实行为。 第2章,是对第一章导论的补充,系统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代理成本对公司投资的影响,为全文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指出当外部资本市场欠发达时,需要一支“看得见的手”即内部资本市场,来行使“看不见的手”的功能。 第3章,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的成因和本质,认为内部资本市场的初始成因是由于传统资本市场的失效,其本质是联合大企业内部组织对市场组织的一种替代。基于Alchian(1969),Williamson(1970)关于内部资本市场的论断,在充分和廉价信息,以及完美监控的假设前提下,论证了内部资本市场的效率。研究表明:外部融资中不对称信息和代理问题导致的信贷配给和公司投资不足,可以通过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为子公司(分部)项目融资得到减轻。母子公司间通过良好的双边利益安排,内部资本市场是一种较优的资本配置机制。 第4章,放宽第3章所设定的充分和廉价信息的假设,研究了信息成本对企业获取和利用信息进行决策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信息成本、

童牧[6]2004年在《关系型融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金融中介理论和金融体系比较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对投融资行为和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信息不对称范式下,传统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分显得过于粗糙,无法解释许多复杂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将金融体系简单地区分为银行主导性和市场主导型,也显得过于简单。本文研究的是与这些融资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种融资方式——关系型融资。 本文认为,关系型融资是投融资双方在长期的互动关系中,通过私有信息的生产来平滑投融资过程的融资行为。不同融资方式的本质差别在于它们在信息生产方式以及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上的差异。 从信息生产方式来看,在公开金融市场的融资安排下,市场是加总信息的有效机制。由于投资者是分散的,为了提高信息生产的效率和避免搭便车行为带来的信息生产不足,要求企业必须强制性地披露合格的内部信息。这些信息经过投资者低成本的直接或间接处理能形成企业独特的市场信誉,并通过一个竞争性的定价机制和标准化的契约机制来降低信贷合约的签订和执行成本。但是,内部信息的严格披露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市场合约的特性限制了合约执行的灵活性。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当新信息出现或信息趋于完备时,原来的最优合约可能会成为次优的了,那么合约执行过程中的相机决策可能就是有价值的。而在私下融资安排下,由于投资者的人数较少,不存在搭便车的问题,投融资双方是关系型的,而不是保持距离型的。关系型融资正是私下安排的融资。在关系型融资过程中,投资者通过提供甄别与监督服务来获取信息,而不是依赖于第叁方的服务,而且这些信息能够在保密的状态下在与同一客户的多重交互中重复使用,从而使投资者能从信息的跨期再利用中获利。而且关系型融资为合约的灵活和酌处预留了空间,允许对敏感和不可订约信息的利用,从而便利了隐含的长期订约行为,降低了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再从外部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来看,与信息生产方式相对应的是外部投资者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公开市场融资中,由于投资者独自生产私有信息的边际成本是很高的,外部投资者很难也没有足够的激励来直接参与到公司的内部治理中,而只能通过合约条款和公司控制权市场为公司管理者提供外部约束。但在关系型融资安排中,投融资双方的密切关系和信息生产的私有性使得外部投资者能在公司治理中起到更为积极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微观入手,先从信息生产的角度来研究关系型融资的本质特征,再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研究关系型融资制度与其它相关制度的相互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更为宏观的层面上进行融资制度的比较分析。复口_大学博「生论文关系型融资研究论文摘要 在这样一个整体框架下,本文的研究不包括导一言共分为6章。 第一章分析了关系型融资理论与金融中介理论的内在联系,强调了信息不对称下的筛选和委托监督等信息生产行为的重要性。并指出,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框架下,私有信息生产正是关系型投资者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第二章在信息不对称的框架下,分析了关系型债权融资的特点和信息生产机制。通过模型分析,本章从多个层面对关系型融资和公开市场融资进行了比较,并最终以企业成长周期为路径展示了关系型融资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私有信息生产,关系型融资为高风险和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途径,并为企业将来进入公开市场融资提供了必要的信号显示机制。 第叁章以天使融资和创业资本融资为例,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了关系型股权融资的内在机制。关系型股权融资将关系型融资技术与股权融资的收益结构和治理机制结合起来,为创业企业提供了融合资金融通、相机治理、管理支持和退出机制的支撑平台。 第四章通过理论分析、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以投融资双方的行为决策入手集中探讨了关系型融资中的融资关系。融资关系的长度和多重性刻画了关系型融资中的关系特征,相关的最优决策反映了投融资双方在不同制度环境下进行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五章研究了关系型融资中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关系型融资制度的特征。与关系型融资过程中的信息结构相一致,金融域和企业域内都需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和治理机制。本章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分析了不同的关系型融资制度。在关系型融资下,相机性的治理结构是与意会式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结构和私有信息的生产方式相协调的制度安排。关系型融资方式、相机治理结构和其它互补性制度构成了内在协调的关系型融资制度。而关系型融资的制度边界及其变化反映了不同金融体系的特点、相互间的区别和彼此融合的趋势。 第六章作为全文的总结,以全文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全面地回答了在导言中提出的问题。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 1.关系型融资既不同于直接融资,也不同于间接融资,而是一种基于私有信息生产和相机治理机制的融资方式。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本文从信息生产和治理机制上论证了关系型融资的根本特征,并集中研究了这种融资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

赵巧艳[7]2006年在《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企业控制权的分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风险投资业在我国已快速发展起来。具有充分资金实力和专业化运作能力的风险投资机构已在我国高科技转化领域及科技产业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是风险投资最主要的特征,这也是风险企业控制权产生的根源。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如何配置事后风险企业家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的权利是非常重要的,这将直接影响风险企业的成败。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企业控制权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控制权在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分配,不仅取决于信息不对称、参与约束、努力及谈判能力等诸多因素,而且还与金融工具的选用、契约的安排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控制权分配问题是风险投资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论文主要以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和交易成本等相关理论,重点从信息、努力程度及谈判力和金融工具叁个方面进行考虑,通过建立模型对风险企业控制权的分配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签约前非对称信息程度越高,风险投资家拥有的控制权越大;签约后风险投资家可利用的信息质量越高,他得到的控制权越小;K/B越大,风险投资家拥有的控制权越小。(2)通过构建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均衡努力情况下的最优控制权分配模型,分析得出了风险投资家所拥有的控制权比例β是随其努力重要程度λ的变化同向变化的,而不是绝对地不变、递增或递减的结论。(3)通过对叁种不同金融工具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可转化债券、可转化优先股等复合金融工具是实现风险企业控制权分配的理想工具的结论。(4)论文最后通过案例对部分结论进行了验证。论文研究结论可为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企业控制权如何有效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邵东伟[8]2017年在《不对称信息下终极所有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将税后收益在现金发放和留存收益之间进行合理配置的财务策略,它关系到股东的现期收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股利政策是由特定主体做出的,特定主体的行为特征受制于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安排,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产权基础,隐藏在其身后的终极控制权结构更能影响公司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公司的股利政策受到了公司终极控制权结构内部每一个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公司终极控制权结构内部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同公司和外部的股票市场中也因为信息披露质量的差异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基于股权分裂而引发的控股股东通过现金股利方式进行利益输送的制度基础将不存在,但是对于终极所有权结构内部和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这一客观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在股利政策的制定上的代理人问题、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引发的信息披露质量以及传递差异问题,都更具有一般性,更具有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基于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借助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关于信息不对称的衡量指标,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终极所有权特征、公司治理特征,考察信息不对称前提下终极所有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关系,旨在为投资者厘清终极所有权结构及其结构特征如何影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信息不对称程度对终极所有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关系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方面,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投资时,更好的识别不同终极所有权结构下,在不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上发出的股利政策的内涵和影响,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另一方面,为补充与完善股利政策理论提供一定的经验依据,也从中揭示出不同终极所有权结构特征公司的治理效率差异,为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本文首先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论和方法的前提下,考虑到我国资本市场属于尚待完善的新兴市场,股票价格更容易受到噪音的影响。借鉴前人得研究结果和方法,依据股价同步性与股价噪音之间的反向关系(王亚平等,2009;Wangetal.,2009;HuandLiu,2013),选择股价非同步波动性反映股价信息含量的反向,进而度量信息不对称程度。这为本文后续研究信息不对称程度下终极所有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本文第叁章中,介绍了利用公司特征和市场微观结构特征来度量信息不对称的方法,选择了股价的非同步波动性作为度量信息不对称的替代变量,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的特征。根据R~2值,计算股价非同步波动性并对计算结果按照时间特征、行业特征、资产规模、高管持股比例、终极控制人性质、股权制衡度、机构持股比例和市场类型来分类统计,全面分析了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现状。研究发现:不同行业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没有显着的区别;规模大的上市公司要比规模小的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这可能是由于“交易噪声”引起的;高管持股比例高的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低,提高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国有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要低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股权制衡程度高的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要比股权制衡程度低的上市公司更高一些。自终极控制人概念被La Porta率先提出后,研究的视角就从传统的股权结构向终极所有权结构转变,代理理论的研究焦点也从集中在管理者与外部股东的利益冲突上转向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上。两权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关系是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完善公司治理是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终极所有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根据终极产权论,终极所有权结构包括:终极控制人性质、终极控制权、终极所有权、两权分离度等内容。终极所有权结构可能引发信息不对称的事件,信息不对称可能引起终极所有权结构的变动。这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总是包含了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抉择。本文在第五章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终极控制人性质、终极控制权、终极所有权、两权分离度等终极所有权特征变量和股权制衡度、高管持股比例、机构持股比例、董事长是否兼任总经理等公司治理特征变量对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影响,分析了具有不同终极所有权特征变量、公司治理特征变量公司对市场的信息披露质量决定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披露质量分析了终极所有权结构内部因为委托代理矛盾产生的委托代理风险,改善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有效的缓解委托代理矛盾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终极所有权结构与股利政策关系的研究成为近年来股利政策研究领域内的重要内容。探寻终极所有权结构各特征变量对股利政策的影响。不仅可以为股利政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证据,而且有助于为证券监管部门掌握上市公司产权结构信息披露特征、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提供实证依据。本文在第六章根据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和股利代理理论,根据终极产权理论,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实证分析了终极所有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终极所有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其中,终极所有权结构中的关键特征变量终极控制人性质、终极控制权、终极所有权、两权分离度等内容都对股利政策的制定分别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股利政策总量有不同的影响,对以往的研究结论作出验证以及得出新的结论;同时对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样本作出对比分析,比较不同市场板块的不同的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终极所有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发现不同和差异,为投资者更好的理解3个市场的特点,更好的识别不同市场的不同的股权结构下付出的股利政策的动机与信息内涵。并且为终极所有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的研究提供不同板块的对比,丰富了终极所有权与股利政策关系的研究视角和内容,并与以往研究只侧重于现金股利政策不同的是,本文还从股票股利、总股利政策也做出了研究,对终极所有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关系作出全面的研究在第七章中引入信息不对称变量,实证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是否影响终极所有权结构对股利政策的作用结果。实证结果表明:引入信息不对称变量后,信息不对称变量与终极所有权结构中的关键特征变量终极控制人性质、终极控制权、终极所有权、两权分离度等的交乘项在对股利政策的制定分别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股利政策总量是否有交互影响的问题上,表现出了很大的差距。其中终极控制人性质与信息不对称的交乘项对股利政策的制定有交互影响,与两权分离度密切相关的终极控制模式与信息不对称的交乘项对股利政策的制定有交互影响,而终极所有权结构的另外两大主要特征变量终极控制权、终极所有权与星系不对称的交乘项对股利政策的制定均没有交互影响,与原假设不一致,此外,终极控制股权结构、机构持股比例等公司治理变量与信息不对称的交互项对股利政策的制定也有不同的交互影响。验证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对不同终极所有权结构、不同公司治理的决策层在制定股利政策时的加强或抑制作用,从而为投资者更好的理解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信息、更好地关注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影响,提供更有价值的、更全面的参考。

房振明[9]2004年在《基于非对称信息具有时间特性的中国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研究》文中认为信息对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和价格均衡具有直接影响和决定性意义,但是金融市场上的信息很难达到完美和完全的状态,因此,对非对称信息的研究又是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核心内容。本文试图在非对称信息的前提下,从高频的角度考察我国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特征,并着重考察交易时间因素的影响。全文从五个方面剖析了非对称信息下我国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特征。1、本文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利用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日内波动的整体特征。从时域的角度,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波动性在日内呈现出典型的“U”型变化特征,并得出这种变化是开盘机制和隔夜信息释放造成的。从频域的角度,在理论上通过高通滤波和低通滤波对回报的波动性进行分解,得出了绝对值回报波动性周期特征和长期趋势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混合分布假设在仅考虑波动性条件下在上海股市是成立的。2、在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下,利用自回归条件久期(ACD)模型研究中国股市价格波动行为。本文在价格久期的基础上利用WACD和LACD模型检验了我国证券市场价格波动行为与交易时间特性之间的关系。假设检验结果证明投资者应该将价格久期作为一种信息事件来看待,这些久期的信息与当前的资产的买卖报价、证券的交易频率、交易量等方面的信息共同影响着资产未来的交易过程,并从非对称信息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3、本文按照传统方法和基于时间特性的方法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分析了影响流动性的各种因素。传统的考察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在流动性方面存在着显着的日内和周内变化特征。文章认为中国市场的微观结构、信息不对称以及逆向选择是造成我国上海股市这种流动性模式的具体原因。本文又从交易时间的角度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流动性特征。采用基于价格久期概念的新的测量证券市场流动性深度的指标变量VNET来研究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流动性存在着滞后效应、时间效应和交易效应这叁种效应,并从非对称信息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解释。4、在非对称信息的前提下考察我国证券市场的量价关系。在不考虑交易久期情况下,高频条件下的EGARCH(1,1)模型证明我国证券市场实时交易过程中非预期回报和交易量波动性存在显着集群性特征,历史久期期间的回报率和交易量对当前久期的交易回报率和发生的交易量具有强烈的解释能力,交易量与波动性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实时交易过程中的高频非预期回报率的波动性不具有显着的非对称性特征。在考虑久期因素的情况下,很多特性依然与无久期

林凤[10]2004年在《不对称信息、金融中介与公司治理》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公司制改革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国有股本的投资主体缺位问题,国有股本的投资主体缺位致使我国的国有企业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而金融中介作为外部投资者,其投资权益受到了企业内部经营者的侵害。鉴于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缺陷,我国的公司治理与金融中介问题具有一些特殊性,同时也有研究的必要。本文第一章导论阐述了当前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国际国内环境,论文的研究意义以及基本理论。第二章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的公司治理问题,和不对称信息下金融中介和公司治理的关系。第叁章从多方面对金融中介介入公司治理进行了理论探析。第四章是基于对现实进行的考察,剖析了美日德金融中介介入公司治理的情形。第五章构建了不对称信息下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型,这种治理模型是通过控制权机制发挥作用的。这部分分析了金融中介参与公司治理的障碍,并构建了信息预警机制,以有效实现控制权转移。总之,尽管还有某些不适应的地方,然而政策选择可以为其创造一个较好的经济环境,以增强其激励并减小其阻碍。

参考文献:

[1]. 不对称信息影响资产回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D]. 赵娟.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 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国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研究[D]. 厉斌. 天津大学. 2005

[3]. 基于不对称信息与流动性的A、B股价格差异研究[D]. 熊辉. 重庆大学. 2005

[4]. 企业破产制度重构[D]. 马胜. 西南财经大学. 2006

[5]. 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研究[D]. 郭旺. 中南大学. 2004

[6]. 关系型融资研究[D]. 童牧. 复旦大学. 2004

[7]. 风险投资过程中风险企业控制权的分配研究[D]. 赵巧艳. 西安理工大学. 2006

[8]. 不对称信息下终极所有权结构与股利政策的关系研究[D]. 邵东伟. 中央财经大学. 2017

[9]. 基于非对称信息具有时间特性的中国证券市场价格行为研究[D]. 房振明. 天津大学. 2004

[10]. 不对称信息、金融中介与公司治理[D]. 林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  ;  ;  ;  ;  ;  ;  ;  ;  

不对称信息影响资产回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