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以学生为主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学生,主体,课堂,为主体,高效,策略,主体性。
以学生为主体论文文献综述
赵国梁[1](2019)在《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生的思维认知逐渐成熟,对于事情往往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因此,在班级管理方面,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机会,与学生之间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相信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本文从班级文化建设、管理理念创新等各个方面出发,论述了如何以发挥学生自主性为前提,逐渐提升班级管理的品质。(本文来源于《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期刊2019年12期)
王晓琳[2](2019)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很多新型的教学理念纷纷涌现,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其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认可,并自觉地贯彻到了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在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的进行"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实施,以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华少年》期刊2019年36期)
王安菊[3](2019)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阶段进行英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理解文章的内容,还必须采取适当的阅读教学策略,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能,逐步发展阅读能力。目前,由于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存在普遍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来源于《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2-01)
唐素珍[4](2019)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创新与变革,在素质教和新课改的提倡下,语文教师需要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引入"生本理念",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打造突出学生主体的语文高效课堂,进而实现既定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本文来源于《当代家庭教育》期刊2019年33期)
张文雪[5](2019)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与作文高效课堂》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新课改提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求知欲和好奇心非常强。基于此,教师要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语文教学,充当学生学习语文知识道路的领路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取到相应的知识,在写作中感知生活,在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一、拓宽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文来源于《作文成功之路(小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琪,李士金,王露,张玉兰,母月[6](2019)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由课堂模式探析——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袁编对《老残游记》无具体深入研究,玩弄文字游戏,以名词术语糊弄读者。比如云"《老残游记》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体现了中国小说由叙事型向描写型的转变,掺入诗和散文的笔法,开拓审美空间,其文笔之清丽潇洒,意境之深邃高远,都达到很高境界"。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对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的体会。(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21期)
吴福珍[7](2019)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等数学》翻转课堂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教育信息化普及的情形下,新的教育模式适应新的教学形式,对翻转课堂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对《高等数学》等数学类课程开展翻转课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32期)
傅旭波[8](2019)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创设合适的场景,引导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是人们终身发展必备的技能。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探究教学、整合学习媒介,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来源于《教育教学论坛》期刊2019年46期)
刘冬梅,洪权春,朱晓琴,裴冬丽[9](2019)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为了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适应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本科生特点,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动手能力,使之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做到单独完成实验,也为同类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王昱丹[10](2019)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考虑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基本的实验技能,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本文对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了改革,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式。(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11期)
以学生为主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很多新型的教学理念纷纷涌现,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其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认可,并自觉地贯彻到了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在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的进行"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实施,以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论文参考文献
[1].赵国梁.基于学生为主体的高中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
[2].王晓琳.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9
[3].王安菊.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C].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2019
[4].唐素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当代家庭教育.2019
[5].张文雪.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与作文高效课堂[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2019
[6].张琪,李士金,王露,张玉兰,母月.以学生为主体的自由课堂模式探析——李士金古代文学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J].湖北农机化.2019
[7].吴福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等数学》翻转课堂实践[J].科技经济导刊.2019
[8].傅旭波.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
[9].刘冬梅,洪权春,朱晓琴,裴冬丽.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
[10].王昱丹.以学生为主体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学改革[J].数码世界.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