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青广西桂林市平乐县教育局教研室542400
摘要:利用美术活动这一载体,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对孩子的一生都极为重要。地处农村的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何依托这些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丰富的自然材料,将它们有效地与幼儿园教育教学融合起来,在实践中探究出一条适合农村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路子,从而改善和提高农村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自然材料美术活动
幼儿美术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6岁幼儿由自觉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幻想,思维不受约束,想象和创造是他们的宝贵资源,利用美术活动这一载体,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对孩子的一生都极为重要。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认为,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应该成为这些资源的主人。地处农村的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材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依托这一优势,充分挖掘自然材料,有效地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有机结合作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探究出一条适合农村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新路子,从而改善与提高农村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
一、多渠道收集,丰富活动材料
福禄贝尔说:“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瓜果、蔬菜、种子等植物品种繁多、常年不断;树叶、花朵、稻草等不同材质、形态各异的自然物琳琅满目,都可成为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好材料,且收集容易,无需经费。如何收集材料来丰富美术活动,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教育效果呢?
1.教师有目的收集材料。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为原则,力求所收集的材料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如:小班,主要开展以拓印为主的活动,提供蔬菜、水果、石头、树叶等材料,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大胆进行拓印,从而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2.发挥家庭优势收集材料。《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参与材料的收集。我们对全园家长发放问卷,对利用自然材料开展美术活动的关注度、配合度等进行调查,调查统计显示:80%的家长关注度较高,92.5%的家长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通过家长会和家长园地,说明美术活动中需要收集的材料,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有的家长帮孩子一起收集材料,有的和孩子一起完成作品,通过活动,不仅丰富了家长和孩子的制作经验,还增进了孩子和家长的情感,到达家园共育。
3.积极引导幼儿收集材料。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做有心人。积极发现和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同时幼儿参与度广,积极性高,环保意识增强。如从家里带来花生、丝瓜、羽毛等材料,散步时引导他们捡落叶、花瓣等,收集而来的材料成为幼儿的玩具,更是美术创作的材料,可谓一举两得。
二、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欲望
环境是孩子的第三位教师,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对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把多渠道收集来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发动家长,家园共建,大家发挥想象,自由创作,把简单变成精美。你瞧!诙谐幽默的稻草人在舞蹈,栩栩如生的草龙、形象逼真的树叶小鱼,摩登少女是竹簸箕和轻纱做的、还有葫芦兄弟呢!把这些不起眼的,甚至是废弃材料经过加工,摇身一变,瞬间变成了一件件令人浮想联翩的富有乡土气息的艺术作品,把幼儿园装扮得漂漂亮亮的,孩子们的创作兴趣和欲望就油然而生了。
1.注重游戏活动在美术活动中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欲望。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凡是新奇、好玩的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如:小班树叶拓印画,先玩游戏《大风和树叶》,教师和孩子一起扮演大风和树叶,尽情感受树叶被大风吹落的情景,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为下面的拓印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班的蔬菜拓印活动,玩“奇妙的蔬菜”,在游戏中感知蔬菜的横截面拓印的方法,体验蔬菜横截面作画的乐趣,孩子们跃跃欲试,兴致勃勃,创作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作品,创作欲望和兴趣发挥极致。由此可见,注重游戏在美术活动中的整合,寓游戏于活动中自主、愉快地创作,极大地满足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欲望。
2.注重区域活动在美术活动中的整合,满足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欲望。一般的美术活动在课堂进行,过于重视成品,而容易忽略幼儿在探究过程的情感体验,有些幼儿作品还没完成,意犹未尽,教师就开始点评,匆匆结束教学。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把美术活动和区域活动优化整合,设立美工区,根据幼儿的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和工具,构建一个自由创作的小天地,让幼儿尝试不同层次、不同材料、不同方法的探究与创作,既能让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又能满足幼儿的创作兴趣和欲望,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同时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活动的难易程度应循序渐进;第二是根据材料的特征、属性,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第三教师要做到隐性安全有效指导。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研究的本能。”通过美术活动与区域活动的优化整合,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创作需求和创作欲望。
三、以“园本教研”为依托,确保美术活动常态化
“园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摇篮。为使美术活动常态化,以“园本教研”为依托,在教研活动中,发挥团队的作用和力量,解决在实践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把课题研究与“园本教研”进行整合。
1.分组教研,解决实际问题。按年龄段分小、中、大班三个组,采用参与性学习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研讨能力,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由组长主持,每位教师在研讨活动中将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在教研会上和组员进行交流、讨论与分享。如:怎样进行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如何更好地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和反思;如何在最短时间培养孩子美术兴趣等问题。让教师有准备地交流,研讨的积极性自觉提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处理问题实效性增强了。
2.定期开展“参与式研讨”,促进教师主动学习。即选取活动中困惑的问题进行“自我”或“小组”活动,教师各抒己见、碰撞思想、激活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高、共同探究,最后共享方案,取得“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良好效果。如:讨论如何利用自然环境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注重课堂管理,提升美术活动的有效性。《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善于发现和有效地选择和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调整自身的教育内容和策略,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空间。”在日常活动中,以课堂为中心,组长组织教研活动。针对年龄段特点和实际问题定期开展研讨,把课题研究与教学设计、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相结合,在课题引领下提升活动的有效性。如:小班幼儿年龄小,小肌肉发展不够灵活,因此开展以拓印为主的活动,为幼儿提供蔬菜、石头、树叶等材料,引导幼儿利用自然物的自然纹理,大胆进行拓印,有手掌、石头、贝壳、瓶盖等拓印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参加美工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中班的幼儿知识经验已经逐渐丰富起来,动手能力也相对提高,主要以植物、谷类、生活废弃物为主,开展了《神奇的蔬菜》、《有趣的纸杯》、《五彩丝瓜》、《可爱的葫芦娃》、《小小设计师》、《水果拼盘》等活动;大班的幼儿思维敏捷,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能根据材料天然的色彩进行组合,创作出许多精美的作品。如《美丽的石头画》、《有趣的豆贴画》、《扬帆的小船》、《稻草鱼》、《有趣的线贴画》等。
在蔬菜拓印实验中,我们做了中班同组跟踪抽样调查,实验幼儿50人,结果如下:能根据蔬菜横截面进行想象的幼儿实验前有68%,实验后占98%;能根据蔬菜横截面进行想象并适当添画的前者20%,实验后88%;能根据蔬菜横截面进行想象并大胆创作的前者12%,实验后84%。在实验班与非实验班《豆贴画》对比中:能根据提供的内容进行粘贴实验班100%,非实验班71%;能根据提供的内容,按色彩要求进行粘贴94%,非实验班57%;能自己画出图案进行创作占68%,非实验班34%。可见,实验的效果是有效的,明显的。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我们本着务实求真的原则,将课题研究与教学有机结合,充分挖掘自然材料,变废为宝,幼儿玩得其乐融融,教师的艺术潜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减轻了幼儿园经济负担,在活动中及时反思和总结、积累经验,共同分享,因地制宜地在实践中尝试和探索,激发起教师的研究热情,齐心协力地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幼儿园开展美术活动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浅议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山东学前教育网。
[2]师云凤《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1月。
[3]周萍《幼儿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宁波教育科研网。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5]张丽丽《利用乡土资源开发美术课程》.《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