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剪切屈服应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孔隙,振幅,水压,速率,偶极子,微结构。
剪切屈服应力论文文献综述
杨凯[1](2017)在《屈服应力流体在大振幅振荡剪切流场中的流变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振幅振荡剪切是研究屈服应力流体屈服转变过程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在大振幅振荡剪切流场中确定屈服应力的方法普遍是将某个特征转折点定义为屈服应力,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不同方法得到的屈服应力往往互相矛盾,不能表征屈服转变过程,因此通过经验性方法确定的屈服应力来研究屈服转变的时间依赖性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于乳液、悬浮液等分散体系,目前研究表明发生玻璃化或堵塞(jamming)转变后,屈服应力和特征松弛时间与分散相浓度呈幂律关系,其流动曲线在转变前后能够分别迭加为主曲线,这种特征的普适性及其与体系中相互作用的关系仍然尚未明了。在屈服转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滑移,严重影响了对材料本身特性的准确测试,因此掌握屈服应力流体的滑移行为就非常重要。本文从确定屈服转变临界参数、屈服应力流体流变行为特征和边界条件为出发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了屈服应力流体在大振幅振荡剪切流场中的流变学行为:(1)针对大振幅振荡流场中用傅里叶变换流变学确定屈服应力存在的信号噪音大的问题,提出了通过二维力学相关谱(2D-MCS)确定屈服应力的新方法,成功应用于叁种典型的屈服应力流体。结果表明通过二维力学相关谱(2D-MCS)方法定义的非线性自相关强度与应力振幅或应变振幅呈现标度关系,其幂率指数的变化可以用于清晰的确定屈服应力,其结果与瞬态应力扫描确定的屈服应力结果一致,相对于傅里叶变换方法灵敏度和可靠性提高。(2)针对动态剪切流场中的屈服转变问题,进一步提出研究屈服应力流体屈服转变过程的新方法,即应力分叉,并成功应用于研究浓乳液、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微凝胶、悬浮体系等典型屈服应力流体的屈服转变过程。该方法基于对弹性和粘性Lissajous曲线的几何平均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振荡周期间和振荡周期内应力-平均应变(速率)曲线和平均应力-应变(速率)曲线都会出现应力分叉现象,应力分叉现象不依赖于输入信号的控制模式,即应力控制和应变控制的大振幅振荡流场中都会出现应力分叉。不同于定义单一的屈服应力值,从屈服转变过程的思路,通过振荡周期间的应力分叉定义了开始屈服应力、开始屈服应变和结束屈服应力、结束应变速率来表征屈服转变过程,系统地讨论了这些临界应力、临界应变和临界应变速率的频率依赖性,并引入了粘-弹-塑性模型,即Kelvin-Voigt-Herschel-Bulkley(KVHB)模型,来研究和解释应力分叉和临界变量的频率依赖性,发现实验结果与KVHB模型预测的结果一致。为深入认识理解屈服应力流体的屈服转变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基础。(3)研究表明,对于乳液、悬浮液等分散体系,在发生玻璃化或堵塞(jamming)转变后,屈服应力与分散相浓度呈幂律关系,其流动曲线在转变前后能够分别迭加为主曲线。为了研究固液屈服转变流变学特征的普适性,选择一种连续相为向列相液晶(8CB)、分散相为硅油(PDMS)的乳液体系,系统研究了在出现堵塞转变前后的流变学行为特征,发现该乳液体系出现堵塞(Jamming态)转变后,表现出固体特性,但屈服应力与分散相体积分数的关系与文献报道的幂率关系不同,而是符合指数函数关系,稳态流动曲线和动态平均流动曲线都无法迭加形成主曲线,这是由于在堵塞态(Jamming态),8CB/PDMS乳液形成类似蜂窝状的泡沫结构,连续相8CB的Frank弹性能是保持乳液稳定的关键。随着PDMS的浓度增加,向列相液晶8CB膜厚改变,液晶的弹性能也发生改变,从而导致PDMS液滴相互作用的改变。该结果直接证明文献中普遍认为的堵塞转变的流动曲线迭加的特征不具有普适性,揭示了长程相互作用对屈服应力流体固液转变的重要影响。(4)针对屈服应力流体在大振幅振荡剪切流场中不可避免的滑移现象,本文基于对Lissajous曲线几何平均的方法,研究了边界条件对屈服应力流体在大振幅振荡流场中非线性粘弹性的影响,提出了研究动态滑移行为新方法,解决了滑移对屈服应力流体非线性粘弹性测试影响的问题,并确定了在大振幅振荡剪切流场中滑移速率,阐明了屈服应力流体在屈服转变前后的滑移行为的时间效应。结果发现,通过Lissajous曲线中的应力-平均应变曲线定义的材料函数不受边界条件的影响,能够真实反映在出现滑移时材料自身的粘弹特性,可以作为研究屈服应力体系非线性粘弹性的方法。振荡周期间的最大滑移应变速率遵循Navier’s定律,振荡周期内的滑移行为可以通过类Maxwell动态滑移模型描述,并由此确定了滑移松弛时间。结果发现表观屈服应力的大小不会影响滑移松弛时间对应力的依赖性,但是表观屈服应力越大的浓乳液,滑移的松弛过程会越快。滑移德博拉数(De_(slip)=λ_(slip)ω,其中ω是角频率,λ_(slip)是滑移松弛时间)随着归一化应力的增加而单调下降,而且在屈服前后遵循不同的幂率关系,在类固体区域滑移德博拉数值接近1,表现出典型的滑移滞后行为,在类液体状态,远小于1,滑移的产生具有典型的瞬间响应特性(粘性滑移行为)。(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7-12-01)
杨凯,俞炜[2](2016)在《屈服应力流体在大振幅振荡剪切下的液固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振幅振荡剪切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复杂流体的线性粘弹性,很多工作都致力于建立平衡态结构与线性粘弹性之间的关系。当形变的幅度增加时,非线性行为变得非常重要,并且使更高精度地表征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结构变为可能。但是,对于在振荡剪切流动站的屈服应力流体,研究却发现无论是表观非线性流变性质,还是傅立叶变换流变学性质都无法与固液转变完全对应。我们将研究屈服应力流体在大振幅振荡剪切下的固液转变,提出采用二维相关谱方法来表征其固液转变,与傅立叶变换流变学相比具有更准确、更敏感的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七分会:流变学》期刊2016-07-01)
肖林京,公绪波,朱绪力,赤玉荣[3](2016)在《磁流变液的制备及其剪切屈服应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磁流变液成链过程及剪切应力影响因素,以羰基铁粉为铁磁性颗粒、二甲基硅油为基载液制备磁流变液,并对其成链过程进行显微观察,采用流变仪对制备磁流变液进行剪切应力测试。结果表明:磁流变液的剪切应力随着剪切速率、体积比、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当剪切速率增大200倍时,剪切应力仅增加12.6%;剪切应力与体积比趋于线性关系;当磁场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剪切屈服应力将趋于稳定。(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高春甫,张广,陈卫增,季海峰,任韶卿[4](2015)在《非均匀磁场下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温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自行研制的非均匀复合场(温度、磁场)下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实验装置,测试、研究了非均匀磁场、不同剪切速率下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磁流变液在17~150℃温度范围内粘度温度性能稳定,剪切屈服应力-温度特性曲线在17℃和150℃时发生突变:在低于17℃时剪切屈服应力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17~150℃温度范围内剪切屈服应力近似不变,温度超过150℃时,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本文来源于《磁性材料及器件》期刊2015年06期)
李海涛,彭向和[5](2011)在《杆形颗粒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杆形颗粒磁流变液是新近出现的新型磁流变液,它比传统磁流变液具有更好的性能。基于磁力学理论,通过分析磁化链中杆形颗粒的受力,包括磁力、压力、摩擦力及磁场对颗粒的力矩等,建立了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模型,并和球形颗粒磁流变液加以对比,发现杆形颗粒磁流变液具有更高的屈服应力。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模型能描述不同磁场强度下杆形颗粒磁流变液的屈服应力,并通过分析摩擦和颗粒尺寸的影响,发现增大颗粒摩擦系数和颗粒细长比能有效提高该磁流变材料的剪切屈服应力。(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1年04期)
李苏春,雷秋生[6](2010)在《粘性土剪切带与屈服应力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自动叁轴仪,对南京地区典型的粉土、粉质粘土试样进行了固结不排水剪试验,研究具有剪切带性状的试样,其孔隙水压力随着偏应力的变化关系,分析屈服应力、孔隙水压力和土体分叉之间的关系。试验研究表明:孔压峰值可以表征土体局部开始屈服,并出现应变局部化的状态。围压的增加会延迟土体分叉,而干密度较大时易于出现剪切带。可用土体初始分叉点来确定土体的强度参数。(本文来源于《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期刊2010-11-01)
李苏春,蒋刚,雷秋生[7](2008)在《粘性土剪切带与屈服应力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全自动叁轴仪,对南京地区典型的粉土、粉质粘土试样进行了固结不排水剪试验,研究具有剪切带性状试样的孔隙水压力随偏应力的变化关系,分析屈服应力、孔隙水压力和土体分叉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的峰值可以表征土体局部开始屈服,并出现应变局部化的状态.围压的增大会延迟土体分叉,而干密度较大时易出现剪切带.可用土体初始分叉点来确定土体的强度参数.(本文来源于《水利水运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彭小强,尤伟伟,石峰[8](2006)在《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剪切屈服应力是评价磁流变液流变性能的最重要参数,建立全面、准确的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模型对于反映磁流变液的流变学本质及磁流变液的工程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磁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基础上,采用电磁力学与流体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模型,并在自行研制的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测试装置上对自制的磁流变液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国防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朱应顺,龚兴龙,李辉,张培强[9](2006)在《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改善单链模型的准确性,从颗粒间的磁相互作用能出发,建立了磁流变液多链计算模型.考虑链内颗粒和相邻链中颗粒的影响,利用磁能密度的变化,得到了磁致剪切应力应变关系,由剪切应力应变曲线的最大值来确定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对于链状结构,研究了链间距与链内相邻颗粒距离之比对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影响;对于柱状结构,通过确定柱的大小及相邻柱的间距,构建了BCT结构计算模型,对含柱状结构的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比值较大时,多链模型与单链模型趋于一致;比值较小时单链模型的误差不能忽略.传统的单链模型高估了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铁磁颗粒体积比浓度较小时,链状结构有比柱状结构更高的剪切屈服应力;而当颗粒体积比浓度较大时,柱状结构优于链状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李海涛,彭向和,陈伟民[10](2005)在《基于链化分析的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磁性颗粒在磁场作用下的链化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磁流变液的宏观屈服剪应力的分析模型.模型考虑了磁感应强度、颗粒尺寸、体积分数、剪应变率以及饱和磁化强度等因素,能描述不同剪切应变率下剪切应力的变化及在高应变率下可能出现的剪切稀化效应.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剪切屈服应力的影响,讨论了提高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途径.分析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能较好地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并可用于高性能磁流变液的设计分析.(本文来源于《化学物理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剪切屈服应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振幅振荡剪切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复杂流体的线性粘弹性,很多工作都致力于建立平衡态结构与线性粘弹性之间的关系。当形变的幅度增加时,非线性行为变得非常重要,并且使更高精度地表征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结构变为可能。但是,对于在振荡剪切流动站的屈服应力流体,研究却发现无论是表观非线性流变性质,还是傅立叶变换流变学性质都无法与固液转变完全对应。我们将研究屈服应力流体在大振幅振荡剪切下的固液转变,提出采用二维相关谱方法来表征其固液转变,与傅立叶变换流变学相比具有更准确、更敏感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剪切屈服应力论文参考文献
[1].杨凯.屈服应力流体在大振幅振荡剪切流场中的流变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
[2].杨凯,俞炜.屈服应力流体在大振幅振荡剪切下的液固转变[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七分会:流变学.2016
[3].肖林京,公绪波,朱绪力,赤玉荣.磁流变液的制备及其剪切屈服应力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4].高春甫,张广,陈卫增,季海峰,任韶卿.非均匀磁场下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温度特性[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5
[5].李海涛,彭向和.杆形颗粒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模型[J].功能材料.2011
[6].李苏春,雷秋生.粘性土剪切带与屈服应力的探讨[C].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2010
[7].李苏春,蒋刚,雷秋生.粘性土剪切带与屈服应力的探讨[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08
[8].彭小强,尤伟伟,石峰.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验[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
[9].朱应顺,龚兴龙,李辉,张培强.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的数值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
[10].李海涛,彭向和,陈伟民.基于链化分析的磁流变液剪切屈服应力模型[J].化学物理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