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ID系统介绍

OVID系统介绍

一、OVID系统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毅[1](2020)在《奥维德《变形记》中罗马的文化主导权》文中认为虽然《变形记》中的大部分素材源于希腊,但奥维德在诗中却表现出贬抑希腊、尊崇罗马的倾向。通过对神话的取舍、置换、植入和改写,这首长诗暗中介入了由来已久的希腊与罗马的文化之争。奥维德一方面抹除了希腊民族的集体起源,淡化了以雅典和忒拜为代表的城邦历史,回溯性地消解了希腊文化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又将罗马细节渗透入希腊场景和仪式,以潜文本的罗马情节置换表面的希腊神话,回溯性地确立了罗马文化的优先性。诗中神话角色和历史人物的西迁叙事也映射出文化主导权从希腊向罗马的转移。奥维德逆转罗马文化的亲希腊进程,既可视为其文学反叛的一种策略,也顺应了自共和国晚期以来罗马逐渐确立一种世界性文化身份的趋势。不过,在一切皆变、无物恒常的《变形记》宇宙框架下,罗马虽能取代希腊,但也仍逃脱不了盛衰更替的宿命。

黄婷婷[2](2020)在《《封建中国早期的文化群体》和《墙》(节选)译后编辑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机器翻译技术日渐成熟,译后编辑已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本文是关于历史文化题材文本译后编辑的翻译实践,以期丰富对历史文学文本译后编辑的实践与思考,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思考。本文是一篇汉译翻译实践报告。源语文本节选自两本历史文化书籍《封建中国早期的识字群体》的第一章至第四章和《城墙》的第一节。《封建中国早期的识字群体》是由查尔斯·桑福特所着;原文通过大量史料证明中国汉朝西北边境地区存在有意义的文本交流,语言严肃,写作手法以论证为主。《城墙》的作者是大卫·弗雷;主要讲述城墙在远古历史中建立文明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该文本语言风格轻快,以叙事为主。两个文本同属于历史题材,前者信息性凸显,后者文学性凸显,二者在风格上互为补充,因此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翻译机器在文本翻译方面的效用,拓展对于历史文学性文本翻译的思考。译前,作者研读了源语文本,选用计算机翻译软件DéjàVu对源文本进行初步处理和预翻译。译中,作者基于译后编辑的思考,发现机器译文中存在明显的由于忽视语境的动态变化而导致翻译不准确的问题,因而选用顺应论作为本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这些不准确翻译依据语言结构可分为词汇结构和句法结构两类,词汇层面包括代词回指翻译不当,多义词词义选择不当和隐喻翻译不当,句法层面包括比较结构翻译不当。通过语料库统计和分析发现这些不准确问题在翻译准确程度上主要体现为模糊、歧义和错误三类。译者在顺应论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各种语境因素,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动态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心智世界以及历史社会语境尝试解决机器译文在上述汉译层面上的模糊、歧义和错误三类不准确现象,使译文表述更准确,更加符合汉语的历史文化和表达习惯。在本翻译报告中,作者通过对50个例子进行个案分析,进而阐明这些不准确翻译可以在译后编辑中通过动态顺应必要的语境因素进行修正,从而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后,作者与同行老师和同学就译后编辑的译文展开相关讨论,依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对译文进行了修改完善。本翻译报告分为六章。第一章对翻译项目的目的与意义,源文本内容及选择该文本的原因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描述了翻译实践过程,包括译前、译中和译后编辑三个阶段。第三章简述本翻译报告的理论基础,简单介绍顺应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译后编辑问题处理的理论价值,提出本文的理论框架。第四章是对于收集语料的初步分类和分析。第五章为个案分析,即在顺应论指导下,译后编辑解决翻译不准确问题需要从语言结构、心智世界和社交世界三个方面的语境因素出发,进行动态顺应,达到最佳交际效果。第六章总结了本翻译实践的主要发现及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本翻译报告运用顺应论对译后编辑中的四类典型不准确翻译进行阐释,以期为译后编辑问题的解决寻找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

李新童[3](2020)在《论《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四种爱情》文中提出《罗密欧与朱丽叶》自1594年第一次发表以来,收到了诸多颇富争议的评论。剧本取材于亚瑟布鲁克于1526年创作的为人熟识的民间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史》。《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常被视作一对年轻恋人的浪漫爱情悲剧。然而,爱情作为文学与人类历史中最复杂且有争议的概念之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爱情主题也自然不能被一套概念系统所定义。本文旨在探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是如何体现了奥维德式,卢克莱修式,基督教会式与宫廷教会式中的爱情元素,以及莎士比亚如何通过书写,将这些古老的爱情观念置于文艺复兴的历史语境中。本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四个主要章节与结论。绪论简略介绍了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并回顾了与剧本相关的国内外研究随后提出研究论点,方法与意义。第一章首先介绍了鼓励人享受激情的奥维德式爱情,并分析了这种爱情观如何体现在剧本当中。第二章探讨了奥维德式爱情的对立面-警醒人们注意强烈激情的卢克莱修式的爱,并且分析了剧本中如何反映这种爱情观念。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分析了将爱情视做宗教美德的基督教会式爱情以及其对立面-将爱情视作宗教本身的宫廷教会式爱情。分别分析了这两种类型的爱情观点是如何呈现在剧本之中。最后,结论部分重申《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反映爱情多面性与多样性的剧本而非仅仅是一部浪漫爱情悲剧。其中呈现的爱情不同的侧面与对待爱情的多种态度在当今社会仍有现实意义。

吴建平[4](2019)在《海工船舶OVID检查分析与迎检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介绍OCIMF组织及OVID检查问卷,对检查问卷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OVID的检查程序进行梳理,并给出OVID检查注意事项和观察项整改建议,对船公司申请OVID检查具有指导意义。

陈博[5](2019)在《一种改进的用户界面设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众所周知,用户界面的开发质量涉及到设备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需要有好学易用的开发方法学为设计者提供结构化的设计过程和建模技术上的支持。IBM公司提出的界面开发方法学OVID(Object、View and Interaction Design)因为以下三个显着特征而在当今的工业界获得广泛采用:首先,采用了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思想,将用户和他们的任务特征引入设计过程;其次,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界面(OOUI)建模技术,将交互元素(属性、行为和关系)看成是对象;再者,将设计过程划分为两个不同阶段:抽象设计和物理设计。前者使用了设备无关的方法建模交互元素的抽象,后者考虑如何在特殊设备上的物理实现问题,满足了当今设备多样性的需要。然而,OVID本身缺乏结构化的设计策略和设计规则将界面的抽象模型映射为具体设备上的物理模型。这将引起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从抽象模型到用户可视可操作的物理模型的转换过程中需要完全依赖于软件开发人员的经验,有可能会出现由于最终用户界面质量不高而增加界面迭代设计次数的风险;其次,使得业界无法完全在OVID的指导下直接生成良好的用户界面,不利于OVID的推广以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增加界面开发的复杂度,增加成本,影响软件开发效率。考虑到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用户界面设计模型。通过对人机交互领域中用以保障可用性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引入可用性模式作为抽象设计模型到物理设计模型之间转换的规则来指导界面开发。设计了一种模型转换方法并根据模式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一种模式选择规则,同时为了辅助软件开发人员半自动化地开发出高质量的用户界面而提出一种用户界面标记语言HU-UIML(High Usability-User Interface Markup Language),将模式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特定的描述。通过实例分析以及相应的可用性评估,验证利用本文改进的用户界面设计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用户界面开发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张影莹[6](2018)在《英文数据库文献检索策略定位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献检索在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中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英文数据库文献检索在具体使用中还存在问题和困难。本文着重介绍典型英文数据库检索策略的定位方法,目的是为高校教学、科研对接国际标准,提供英文文献检索方面的参考。

石晨叶[7](2017)在《《黑海书简》卷一第一首:《致布鲁图斯》译注》文中指出在继《哀怨集》(Tristia)之后,奥维德于公元13年发表了他的第二部流放诗集《黑海书简》的前三卷。此时距他被奥古斯都流放托米斯(Tomis是罗马人对此地的称呼,希腊人称Tomoi,Tomi托弥,今罗马尼亚康斯坦察市Constanta。)已过去五年。尽管奥维德至死都没有被赦免,他的这三卷诗却讽刺地成为了"奥古斯都时期诗歌"(Augustan Poetry)的末章。②与《哀怨集》一样,《黑海书简》的主题依旧是流放生活的苦闷,对自己"罪行"的懊悔以及对回

刘雅莉,赵琼蕊,徐志伟,王雪梅,刘广芝[8](2017)在《河南省循证医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现状与趋势》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河南省循证医学资源平台FEBM(Foreign Evidence-Based Medicine)的优势和不足,为河南省循证医学资源平台的进一步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各网站主页相关介绍,了解河南省循证医学资源平台与Clinical Evidence、Dyna Med、Up to Date、Ovid EBMR在数据量、检索功能、更新周期、获取途径等方面的差别和特点。结果数据量和检索功能的查阅结果显示:FEBM覆盖1 500万证据文献,支持文本词、主题词检索、导航检索、PICO检索、临床查询等丰富的检索功能;Ovid EBMR涵盖证据文献200多万条,提供了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Clinical Evidence涉及660多个临床主题,Dyna Med 3 200多个临床主题,Up to Date为10 500多个临床主题,这三个数据平台仅提供简单检索。更新周期的查阅结果显示:FEBM、Dyna Med、Up to Date的更新周期为1天,Clinical Evidence是1年,Ovid EBMR则是1个季度。这5个数据库均可通过网络平台访问数据库,Clinical Evidence还提供了纸质打印版供用户查阅。此外,FEBM提供了数据分析功能和英文汉化功能方便国内用户查阅外文证据文献。结论河南省循证医学资源平台基本符合循证医学数据库建设的要求,可以满足河南省医务人员查阅高质量证据文献的需求,但其后期仍需从多个方面加强建设使其体系更加完善。

邝国庭[9](2010)在《OVID-MEDLINE与ISI-MEDLINE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简要介绍了Ovid-MEDLINE及ISI-MEDLINE的概况,详细比较和分析了两者在资源特色、检索功能、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优缺点,旨在帮助用户更有针对性选择使用这两个数据库,从而更好地开展医学信息服务。

刘刚,张培军,赵剑锋[10](2010)在《EBSCO与OVID数据库信息检索特点及技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该文对比研究了EBSCO网上数据库和OVID外文医学数据库的特点,并从如何进入检索界面?选择检索方法与技巧以及如何输出检索结果等方面对两个数据库信息检索平台的使用做了详尽阐述?成为更好的利用EBSCO网上数据库和OVID外文医学数据库的指南性论文?

二、OVID系统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VID系统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奥维德《变形记》中罗马的文化主导权(论文提纲范文)

一、希腊文化主导权的回溯性消解
二、罗马文化主导权的回溯性确立
三、西迁叙事与文化主导权的转移
四、反转亲希腊传统与否定目的论

(2)《封建中国早期的文化群体》和《墙》(节选)译后编辑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1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2 Objectiv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1.3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Text Selection
        1.2.1 The Authors of the Source Texts
        1.2.2 The Source Texts
    1.3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2.1.1 Preparation of Translation Tools
        2.1.2 Establishment of Terminology
        2.1.3 Schedul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2.2 While-translation
        2.2.1 Strategi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2.2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2.3 Post-editing
        2.3.1 Self-proofreading and Modification
        2.3.2 Feedback from Peers and Supervisor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1 Overview of Adaptation Theory
        3.1.1 Introduc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3.1.2 Adaptation Theory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3.2 Applic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Chapter Four Classification of Data
    4.1 Classification of Linguistic Features
        4.1.1 Improper Translations of Anaphora at Lexical Level
        4.1.2 Improper Translations of Words’Specification at Lexical Level
        4.1.3 Improper Translations of Metaphor at Lexical Level
        4.1.4 Improper Translations of Comparative Structure at Syntactical Level
    4.2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Accuracy Spectrum
        4.2.1 Problem of Vagueness
        4.2.2 Problem of Ambiguity
        4.2.3 Problem of Mistake
Chapter Five Adaptation Theory Appli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Found in Post-editing
    5.1 Adapting to the Language Structure
        5.1.1 Adapting to Language Structure in Solving Vagueness
        5.1.2 Adapting to Language Structure in Solving Ambiguity
        5.1.3 Adapting to the Language Structure in Solving Mistake
    5.2 Adapting to Components of Mental World of the Writer
        5.2.1 Adapting to the Ment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Vagueness
        5.2.2 Adapting to Ment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Ambiguity
        5.2.3 Adapting to Ment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Mistake
    5.3 Adapting to Social World Components
        5.3.1 Adapting to Soci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Vagueness
        5.3.2 Adapting to Soci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Ambiguity
        5.3.3 Adapting to Social World Components in Solving Mistake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II Terminology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s
附件

(3)论《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四种爱情(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1.Shakespeare and Romeo and Juliet
    2.Literature Review
    3.The Central Argument,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Chapter 1 Ovidian Love
    1.1 The Main Features of Ovidian Love
        1.1.1 Love as Erotic Feeling
        1.1.2 Love as Game
    1.2 Ovidian Love in Romeo and Juliet
        1.2.1 Mercutio's Erotic Puns
        1.2.2 Romeo's Inflation for Rosaline and Juliet
    1.3 Ovidian love in the Play and Shakespeare's Contemporary Society
Chapter 2 Lucretius Love
    2.1 The Main Features of Lucretius Love
        2.1.1 Love as Material Object
        2.1.2 Love as a Combination of Sweet and Painful Feelings
    2.2 Lucretius's Love in Romeo and Juliet
        2.2.1 Romeo's Love for Juliet
        2.2.2 Lawrence's Warnings to Romeo and Juliet
    2.3 Lucretius's love in the Play and Shakespeare's Contemporary Society
Chapter 3 Christian Love
    3.1 The Main Features of Christian Love
        3.1.1 Death-marked Love
        3.1.2 Love as Religious Virtue
    3.2 Christian Love in Romeo and Juliet
        3.2.1 The Usage of Death Images
        3.2.2 Lawrence's Support for Romeo and Juliet's Marriage
    3.3 Christian Love in the Play and Shakespeare's Contemporary Society
Chapter 4 Courtly Love
    4.1 The Main Features of Courtly Love
        4.1.1 Love as Religion
        4.1.2 Love as Adventure
    4.2 Courtly Love in Romeo and Juliet
        4.2.1 Romeo and Juliet's Praise for each other
        4.2.2 The Encounter of Romeo and Juliet
    4.3 Courtly Love in the Play and Shakespeare's Contemporary Society
Chapter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4)海工船舶OVID检查分析与迎检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OCIMF概述
    1.1 OCIMF的历史
    1.2今日OCIMF
2.OVID检查范围和问卷分析
    2.1 OVID检查涉及船舶范围
    2.2 OVIQ2检查问卷分析
    2.3检查问卷处理项目解释
3.OVID检查程序和注意事项
    3.1 OVID检查程序
    3.2 OVID检查注意事项
    3.3观察项回复和整改
4.结论

(5)一种改进的用户界面设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用户界面开发的相关技术
    2.1 用户界面建模技术
        2.1.1 MBUID的出现和发展
        2.1.2 卡梅隆参考框架
    2.2 用户界面开发方法学的相关研究
        2.2.1 OVID的产生及相关内容
        2.2.2 OVID中模型的抽象层次划分
    2.3 用户界面模式
        2.3.1 模式的产生及发展
        2.3.2 模式的结构及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型转换方法的设计
    3.1 模型转换方法的介绍
    3.2 OVID中设计模型构建过程及相关方法
    3.3 模式选择规则的设计
        3.3.1 模式的结构
        3.3.2 抽象设计模型与模式对应关系的确定
        3.3.3 模式选择规则在本文工作中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U-UIML的设计
    4.1 HU-UIML的设计思路
    4.2 HU-UIML的总体设计
    4.3 HU-UIML的元素说明
    4.4 HU-UIML的解析手段
        4.4.1 XML的介绍
        4.4.2 解析技术的介绍
        4.4.3 解析手段的选择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实现及可用性评估
    5.1 旅行助手界面的设计
        5.1.1 旅行助手的市场需求及功能
        5.1.2 任务分析及对象模型的生成
        5.1.3 抽象设计模型的生成
        5.1.4 物理设计模型的生成
    5.2 评估方法
        5.2.1 量化分析
        5.2.2 定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工作总结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英文数据库文献检索策略定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检索策略
二、检索策略定位的几个方法
    (一) 搜索词语确认
    (二) 关键词检索
    (三) 截短词和通配符
        1. 截短词
        2. 通配符
    (四) 精确查找
    (五) 相邻检索
    (六) 主题词检索
    (七) 布尔逻辑检索
    (八) 引文检索
三、检索策略运用实例
结语

(8)河南省循证医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介绍
    1.1 FEBM
    1.2 Clinical Evidence (CE)
    1.3 Dyna Med
    1.4 Up to Date
    1.5 Ovid EBMR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Re-views)
2 数据量及检索功能介绍
3 更新周期的介绍
4 获取途径介绍
5 河南省循证医学资源平台的个性化服务
6 结论

四、OVID系统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奥维德《变形记》中罗马的文化主导权[J]. 李永毅. 外国文学评论, 2020(03)
  • [2]《封建中国早期的文化群体》和《墙》(节选)译后编辑翻译实践报告[D]. 黄婷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论《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四种爱情[D]. 李新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海工船舶OVID检查分析与迎检策略[J]. 吴建平. 珠江水运, 2019(11)
  • [5]一种改进的用户界面设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D]. 陈博. 西北大学, 2019(01)
  • [6]英文数据库文献检索策略定位方法[J]. 张影莹.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8(03)
  • [7]《黑海书简》卷一第一首:《致布鲁图斯》译注[J]. 石晨叶. 都市文化研究, 2017(02)
  • [8]河南省循证医学资源平台的建设现状与趋势[J]. 刘雅莉,赵琼蕊,徐志伟,王雪梅,刘广芝. 医药论坛杂志, 2017(10)
  • [9]OVID-MEDLINE与ISI-MEDLINE的比较研究[J]. 邝国庭.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0(12)
  • [10]EBSCO与OVID数据库信息检索特点及技巧比较研究[A]. 刘刚,张培军,赵剑锋. 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SE 2010) (Volume 3), 2010

标签:;  ;  ;  ;  ;  

OVID系统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