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经济的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

基于生态经济的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

吴泽宁, 索丽生, 曹茜[1]2007年在《基于生态经济学的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模型》文中研究说明指出了以传统经济学为基础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缺陷,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的生态经济学概念;在分析水质配置要素内涵的基础上,以生态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方案生成模型;模型考虑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以及水质和水量的耦合;以安阳市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除可以得到水量在各分区、各用水部门配置结果外,还可得到水环境容量在各用水部门的优化配置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可行性。

吴泽宁[2]2004年在《基于生态经济的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 在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发展趋势。 (2) 从生态经济学基本观点和原理出发,分析了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的特点和水资源的生态经济特性,提出了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的概念、原则和生态经济阈值,建立了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的概念模型和模型体系框架。 (3) 将区域水质水量耦合,建立了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方案生成的多目标模型,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了模型求解方法;建立了水质水量配置方案水资源利用效果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阐明了配置方案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的准则,以及系统发展可持续性的测度指标。 (4) 提出了水质水量配置方案主要风险因素辨识的模型体系;将主、客观概率分布结合,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技术、水质水量优化配置方案生成模型和确定性评价模型耦合,建立了水质水量配置方案风险分析的模拟模型。 (5) 针对安阳市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方案和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评价问题,对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得到了安阳市2010水平年50%保证率8个方案的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成果,以及黄河流域四个水平年79个配置方案的确定性、不确定性评价成果。 (6) 综合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给出了研究结论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李琴[3]2014年在《宝鸡市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量短缺、水质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等水问题日趋突出,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区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水环境保护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宝鸡市为研究区域,在充分分析该市水资源状况、供用水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质水量多目标联合优化配置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研究区的水源和用户进行了分质匹配,并与仅考虑水量配置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成果对缓解宝鸡市供用水矛盾、改善水环境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研究结论如下:(1)对宝鸡市水资源量、供用水量及结构、水质状况及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全市水资源总量35.93亿m3,地表水占52.03%。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8.2%,工业用水量占14.7%,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供需矛盾突出。区内平原区水质较差,受工业和生活废污水影响较大,主要污染物是COD和NH3-N。(2)确立了水质与水量联合配置的原则,建立了区域水质水量多目标统一配置模型。依据宝鸡市水资源供需概况、供水水质和用户需水量及水质要求,以优水优用,低水低用为原则,以区域综合用水效益最大为经济目标,总缺水量最小为社会目标,区域重要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环境目标,不同水质级别水源的可供水量、区域污染物水环境容量为水质约束条件,六个需水用户的(优质生活、一般生活、农业、优质工业、一般工业和生态环境)需水量、不同水源的供水量为水量约束,建立了以分区为单元的宝鸡市多水源、多用户、多目标的水质水量统一配置的数学模型。(3)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目标权重系数,采用评价函数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利用遗传算法对水质水量统一配置模型进行了求解。对宝鸡市设置了2020年和2030年两个规划年,分别采用上述方法对75%和95%保证率的不同供水水源和用户进行了配置,从缺水率和污染物排放等多角度对配置结果和已有的仅考虑水量的配置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经济效益提高了6%~12%,但污染物排放量增加了2%~4%,社会效益相同。总的来说,本模型综合效益较大,优于传统方式下的水量分配。(4)综合考虑达标排放、污水回用、节水政策等设计了全市水质水量统一配置的九种方案,建立了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四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模糊优选法和最大熵法对九种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结果略有差异,但最优方案相同,均为“农业用水由叁类以下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污水回用+用户节水”,据此得到了宝鸡市2020年和2030年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下的水资源分配方案。(5)从分质供水角度,分析了宝鸡市市区供水水源、需水对象等,以模型配置结果为基础,建立了市区新建城区和已建城区的分质供水模式和流程。

曹茜[4]2005年在《基于绿色效益的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但缺水与水质恶化所构成的严峻的水资源现实却是制约我国当前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作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最重要手段,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特别是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在当前显得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问题开展工作,文章由以下五部分组成: (1)在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要求出发,阐述了目前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不足及其发展趋势;明确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就科学的发展观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引入了“绿色效益”的概念;并针对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将“绿色效益”的构成进行了分解,提出了“绿色效益”的构成指标;从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几方面探讨了“绿色效益”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并对“绿色效益”的合成和表示方式进行了探讨。 (3)对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和原则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绿色效益”理论,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以配置所实现的“绿色效益”最大为目标,受水源可供水量、水源向部门输水能力、部门需水要求、人均粮食产量、措施资金投入等条件的约束;构建了以水资源价值为基础的按质供水引导模式,初步实现了根据部门需求对水资源实行按质分配;从部门排污需求的角度对环境容量进行分配;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设计了模型的求解流程。 (4)选取河南省安阳市为研究对象,对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分析确定了该地区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方案集,确定了模型相关参数;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得到了2010、2020和2030叁个水平年50%、75%两个保证率下各调控方案的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结果;在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安阳市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及建议。经验证,模型合理,算法有效,此优化配置模型可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5)给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董淼蕾[5]2014年在《区域用水总量与纳污能力宏观联合分配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在很多地区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制约因素。2011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叁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分别限定了流域或区域的用水总量及入河污染物总量,用水量分配与排入水功能区的污染物密切相关,这客观要求水资源配置过程应同时考虑用水总量与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379191),对区域用水总量与纳污能力的联合优化分配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在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目前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明确区域用水总量与纳污能力联合分配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内容。(2)以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为整体,在分析取用水与排污环节水资源循环、流动的基础上,将区域用水总量与纳污能力联合分配效益分为水资源参与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过程所实现的水资源利用效益以及水资源利用后的各项水环境治理费用。结合能值理论,提出各项效益和费用的能值量化计算方法。(3)在论述区域用水总量与纳污能力联合分配的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联合分配效益最大为目标,以区域用水总量、水资源可供水量、部门需水要求、输水能力、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污染物削减费用投入为约束的区域用水总量与纳污能力宏观联合分配模型,采用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4)选取郑州市为研究对象,对模型和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分析确定了研究区用水总量与纳污能力宏观联合分配方案集及模型相关参数,运用构建的区域用水总量与纳污能力宏观联合分配模型求解得到了2015、2020和2030叁个水平50%、75%两个保证率下各方案的用水总量与纳污能力分配结果;在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郑州市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对策及建议。(5)对论文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孔萌[6]2008年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咸阳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一种宝贵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维持正常状态的基础条件。然而,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不合理的开采和利用水资源活动的加剧,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全球性危机,制约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如何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如何对区域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区域内工业、农业和人民生活、环境提供水资源,使其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广泛参考前人关于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以陕西省咸阳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实例研究。(1)水与可持续发展。简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分析我国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当前面临的水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最后从人口、经济、生态环境叁个方面,研究了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从优化配置的基本概念和实施的必要性入手,系统论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研究内容、基本原则、配置方式、优化配置的目标等基本理论;并详细探讨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机制,对分配机制和配置中应注意的平衡关系也进行了论述;最后综述了几种主要的水资源配置理论,及其发展方向。(3)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详细描述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探讨了社会、经济、环境目标的量化方法,以及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对总体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调用Matlab软件优化工具箱进行模型求解。(4)应用实例研究。以陕西省咸阳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例,在介绍研究区社会经济、水资源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区域水资源供需计算与分析方法。在上述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下,得到咸阳市区不同规划水平年(2010、2020、2030年),75%保证率条件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并对优化配置的成果进行了分析,针对陕西省咸阳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配置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该模型设计合理,算法有效,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张伟[7]2016年在《区域水资源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及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水情复杂,水资源问题由来己久,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大,水量和水质性缺水更加严峻,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更加突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史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并界定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叁条红线”。那么如何在“叁条红线”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在既保持人与水的自然和谐关系,又兼顾水资源贫富区域的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益的条件下,解决水资源在地区间、用水主体间和各用水目标间的优化分配问题成为实现新时期经济发展目标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的角度对水资源配置内涵进行扩展,提出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对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展开研究。(i)首先进行理论分析,对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通过用水主体博弈论证水量与水质统筹分配的必要性与科学性,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水资源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模式下,全流域的总均衡取水量与排污量将小于单纯依据水量进行配置下的总均衡取水量与排污量,从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论证水量与水质统筹分配的必要性与科学性;其次,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从水资源全生命周期视角构建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优化模型,并验证该理论方法用于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针对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的大系统、多目标、非线性等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MOPSO求解算法,并通过与经典多目标算法的对比分析,从定性角度验证了该求解算法的优越性;(ii)在水资源水量水质供需系统构建与预测中首先以徐州市为例对区域进行子区划分和水功能分区、水源和用水部门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水资源供需系统进行分解。其次,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节水措施的实施以及水情所具有不确定性,在多情景模式下按不同节水方案、不同降水保证率、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情景对徐州市各用水部门的需水量和各水源的可供水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的一次供需平衡分析;最后对现状水平年的水质可利用量进行分析,并对规划水平年的水质可利用量进行预测,从而为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奠定理论和实证基础;(iii)构建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依据水资源生命周期理论对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目标进行识别,对水资源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进行具体评价与量化,在形式上较完整地反映了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的原则与决策机制。最后针对本文提出的改进MOPSO求解算法,通过与经典多目标算法的对比分析,从定量角度验证了在区域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中该求解算法的优越性,并进行算法设计和流程分析;(iv)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MOPSO算法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步骤,并充分考虑水情、节水措施及社会经济发展情景等动态因素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运用优化模型对多情景模式下徐州市规划水平年的不同方案集进行了优化计算,得到了水量水质在各子区的分配关系,获得不同水平年下供需方案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最后通过对优化配置方案的供需平衡分析、目标分析和敏感度分析验证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v)针对优化配置结果中水量水质供需严重不平衡现象和可能发生的水资源突发事件,提出了一般、应急对策建议和相应的保障措施。首先根据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结果提出相应的一般对策建议,在此基础上针对区域干旱、洪涝和水污染等水资源突发事件,分别设计水量和水质应急预案,以期做到水量和水质优化管理的事前控制,最大限度降低水量和水质供需缺口,提高水资源利用价值,也为政府部门制定应急预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区域水资源系统以最优的状态运转,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个层面,提出保障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实现的“硬件”和“软件”保障措施。

赵显波[8]2007年在《内陆干旱区水库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水资源匮乏不仅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造成了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因此,研究区域水资源的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总结分析了水资源水量调度和水质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水资源水质水量优化调度的不足。以典型的干旱区新疆玛纳斯河下游的蘑菇湖水库为研究对象,建立水资源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的模型,并用Matlab的优化工具箱对其求解,得出新疆玛纳斯河下游的蘑菇湖水库的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的结果。具体内容如下:论文首先分析了污水灌溉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介绍了由于污水灌溉引起的各种污染物通过食物链最终在人体内积累,以及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然后根据水功能区的划分情况,确定研究区的水质目标。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依据,建立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训练BP人工神经网络,从而进行蘑菇湖水库水质评价,得出结论蘑菇湖水库水质为劣Ⅴ类。通过水库水质评价得出的水库水质状况及水质目标,作者分析确定出不同水质目标下的蘑菇湖水库夏秋、冬闲、春灌叁个不同时段的水环境容量,得到水库相应的最大日负荷。按照水库水质与目标水质的正负偏差最小,建立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应用MATLAB数学软件的优化函数fgoalattain解出其最优解,给出蘑菇湖水库不同水平年以及满足不同水质目标下的夏秋、冬闲、春灌叁个不同时段的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方案。以蘑菇湖水库为例建立了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的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模型,是通过现有的水利工程设施,暂时不增加资金投入,通过水资源管理的手段,通过调度蘑菇湖水库的不同水源(河水、井泉水和污水)的入库水量,使蘑菇湖水库的水质达到预期的水质标准,从而缓解由于蘑菇湖水库水质恶化而引起的库边生态环境恶化、水库生物种群单一化、水库周围地下水水质变坏和下游灌区生态系统变坏等。水资源的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研究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科学命题,它是水文学、水资源学、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融合,甚至还有深刻的社会学印记。在今后的工作中,作者还将继续深化水资源的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的科学认知,进一步掌握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互动与耦合关系,完善水资源的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工具,促进科学研究服务于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黄丽丽[9]2015年在《考虑不确定性的水资源规划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以供需矛盾突出、污染严重、用水浪费及生态退化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解决我国水危机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科学合理地规划管理有限的水资源。针对水危机的主要特征,本文对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几个核心内容进行探讨,考虑水资源供需矛盾、用水浪费危机,重点研究了需水量组合预测模型、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水资源配置模型及方案优选;考虑污染严重及生态退化危机,对水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探讨,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模型,以期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水资源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需水量组合预测模型研究。需水量预测是水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需水序列表现出较强的非平稳性,如果将其作为整体直接建模则很难取得满意的预测效果。基于此,本文采取分解建模思想,同时考虑预测因子间的高度相关性、需水序列与因子间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一个基于分解建模的考虑相关因子的需水量组合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小波变换(WT)平稳化需水序列,将其分解为一个低频序列和一个或多个高频序列;其次,依据分解序列特征分别预测,低频序列引入核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KPLS)拟合它与预测因子之间的关系,高频序列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预测。该模型被用于大连市需水预测研究,通过与其它算法结果的比较可知,该模型耦合了先进的统计工具(WT及KPLS模型)与传统的统计模型(ARMA),提高了预测精度。(2)作物种植结构优化。种植结构调整在缓解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交互式区间模糊多目标规划在出现多解情景下不能保证解的有效性这一问题,提出区间两相模糊多目标优化模型。考虑种植结构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和多目标性,将所建模型用于大连市种植结构优化研究,建立了以产值、相对生态价值最大和化肥施用量最小为目标的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模型,用区间数表示灌溉定额、作物单产量等参数不确定性,以模糊关系反映目标函数及粮食安全、资源等约束条件不确定性。通过与交互式区间模糊多目标模型比较可知,该模型引入多个控制变量放松每个不确定目标和约束条件,且要求它们分别大于等于区间模糊多目标规划中相应目标和约束条件的隶属度,保证了解的有效性。(3)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水资源管理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职责是管理不断改变的不确定的水资源供给来满足快速改变和不确定的水资源需求,基于此,本文以2020年大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例,考虑需水量模糊性、地表水可利用量随机性及社会经济参数区间不确定性,耦合模糊机会约束规划、随机机会约束规划及区间规划模型,从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构建了以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效益为目标的多水源多用户区间模糊随机多目标分质配水模型。所得结果与区间规划相比,该模型可生成一系列违约风险下的区间决策方案,用于分析系统综合效益和供需水约束风险之间的妥协关系,避免了由于区间数表达过于简单而丢失有效信息导致难以生成最优决策方案的后果。(4)水资源配置方案优选研究。针对水资源优化决策的多目标矛盾性和决策群体性,从供用水风险及系统总效益出发,采用二元对比法确定目标权重,引入多人多目标冲突决策模型,对水资源配置方案优选问题进行研究。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思路简明,兼顾个体及全局利益,所选方案更具公平性,更符合实际要求。(5)水资源规划环评的研究。水资源规划环评是预防有重大缺陷的水资源规划的实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关键屏障,是水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水资源规划环评指标体系多为表征不同环境目标的指标汇集而成,而不是基于连续的概念框架建立的。基于此,本文引入系统协调发展理论,从系统整体观点出发,采用“状态-关系”框架建立了水资源规划协调发展多层递阶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变权-多层可变模糊模型进行评价。以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规划环评为例,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在反映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水资源系统发展状态的同时,还表明了各系统间的协调状况;评价模型中可变模糊理论的引入能较为合理的考虑数据的不充分和不可靠性、指标评价等级的模糊性等问题,变权理论用指标值修正权重,突出指标值较低的项,能较好的反映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水资源规划环评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最后,总结全文,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丁威[10]2012年在《基于Multi-Agent理论的多湖连通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和普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则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最根本目标和任务。本文以国家重大项目“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为依托,对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2)从经济、生态、环境综合的角度出发,对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生态经济效益最大的多目标配置模型。(3)研究了粒子群算法求解多目标模型的方法,并应用在本文建立的模型上,在求解的基础上对优化配置的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4)提出了基于Multi-Agent理论的多湖连通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模型,对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模块的逻辑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说明。(5)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搭建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模拟系统,对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以武汉市湖泊为研究对象,模拟相关数据,利用系统对配置和调度结果进行了计算。(6)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1]. 基于生态经济学的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模型[J]. 吴泽宁, 索丽生, 曹茜. 灌溉排水学报. 2007

[2]. 基于生态经济的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D]. 吴泽宁. 河海大学. 2004

[3]. 宝鸡市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D]. 李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

[4]. 基于绿色效益的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D]. 曹茜. 郑州大学. 2005

[5]. 区域用水总量与纳污能力宏观联合分配模型研究[D]. 董淼蕾. 郑州大学. 2014

[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咸阳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孔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7]. 区域水资源水量水质统筹优化配置及其对策研究[D]. 张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6

[8]. 内陆干旱区水库水质水量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 赵显波. 新疆农业大学. 2007

[9]. 考虑不确定性的水资源规划关键问题研究[D]. 黄丽丽. 大连理工大学. 2015

[10]. 基于Multi-Agent理论的多湖连通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调度[D]. 丁威. 华中科技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  ;  ;  ;  ;  ;  

基于生态经济的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