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康(四川省雷波县西宁中心卫生院61655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1-0400-02
【摘要】目的探讨温针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至2009年来我院就诊的56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温针灸夹脊穴治疗与电针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5%。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x2=8.05,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温针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颈椎病温针灸夹脊穴血液动力学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因颈椎退行性改变、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劳损、椎间盘脱出或韧带增厚等因素引起。为了在治疗颈椎病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疗效,作者对我院5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采用温针灸夹脊穴和电针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总结,温针灸夹脊穴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56例颈椎病患者,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25~71岁,平均38.6±2.3岁;病程1月~14年;颈型12例,神经根型14例,椎动脉型11例,脊髓型9例,交感神经型10;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诊断辨证,均经彩超,CT,X片确诊。排除颈椎有骨折、脱位、关节结核及肿瘤的病例,排除椎管内占位、高位脊髓压迫病例,排除合并有内脏器官急重症患者、孕产妇病例。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比较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夹脊穴治疗,以病变颈椎相应夹脊穴为主穴给予温针灸治疗。取俯伏坐位,常规消毒穴位,取1.5寸28号毫针直刺0.8~1寸[1],得气后平补平泻捻转5min,留针,然后在针尾上套置1.5cm长的艾条,在近穴位端点燃,待艾条燃尽、针柄冷却后,小心去除艾条灰烬,拔针。拔针后让患者取坐位,用滚法放松上背部、肩部及上肢的肌肉,约5~10min。用拿法拿颈项部,做颈项部拔伸,旋转。再拿两侧肩井穴,并反复搓患肩及前臂几次。若头晕头痛者,加毫针刺风池、四神聪、阿是穴;若恶心、心慌、半身汗出等交感神经刺激症状者,加毫针刺内关、大椎、三阴交、太冲等穴[2];若肩及手臂疼痛麻木者,加毫针刺极泉、合谷、列缺、阿是穴;加刺诸穴除极泉速刺不留针外,其余各穴均得气后留针20min。不能在俯伏位针刺的穴位需在颈段夹脊穴温针灸完毕后,用适当体位针刺。1次/d,10次一疗程,每疗程间隔休息3d,3疗程后统计疗效。
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选穴同治疗组相同,针剌得气后,在颈椎病变对应的夹脊穴针柄上接通6805-II型电针仪,正极接配穴,负极接主穴,连续波,频率120~250次/min,电流强度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一般在1~1.5毫安。1次/d,30min/次。10次一疗程,每疗程间隔休息3d,3疗程后统计疗效。
1.3疗效评定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颈椎病的疗效评定的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痊愈: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眩晕头痛等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能胜任一般工作,半年以上无复发;显效:眩晕头痛等症状及阳性体征明显改善,劳累后颈部仍有轻度不适;好转:眩晕头痛等症状及阳性体征有所改善,病情有所缓解但仍需治疗: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9.5%。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x2=8.05,p<0.05)有统计学差异。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治疗疗效比较(n/%)
组别
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n=28)20(5.8)4(23.7)3(7.9)1(2.6)97.4对照组(n=28)13(34.2)10(42.1)3(1.3)2(10.5)89.53讨论颈椎病属中医学“骨痹”、“肩背痛”、“颈肩痛”等范畴,因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且颈椎为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活动频率最高、灵活性最大及负重相对较大的节段,如没有适当的休息与锻炼,则容易因劳损、退变、外伤等形成颈椎病。产生的临床症状主要为颈、肩部疼痛不适,并向头部、上肢、背部等放射,头颈部活动受限,因颈椎病发生的原因和部位不同,可伴有眩晕、心慌、上肢麻木痠痛等症状[3]。
针灸治疗主要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为原则。颈部夹脊穴常作为针灸治疗颈椎病的有效穴组,主要因颈夹脊穴为经外奇穴,在督脉及太阳膀胱经之间,是督脉及太阳经经气重叠覆盖之处,取颈夹脊穴能够联络沟通督脉及太阳经[4],有畅通督脉及太阳经的经气,调和阴阳,配合风池、天柱及列缺从而达到疏风散寒,通络止痛的目的,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达到治疗效果。从现代医学上看,颈部夹脊穴作针灸治疗能改善颈部的微循环状态、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及血流速度,对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调整作用,且纠正了因颈椎病所致椎动脉血液动力学的紊乱[5]。选取颈段夹脊穴温针灸可以不仅发挥艾灸的作用,还能到达穴位刺激的作用,并且可以大大的提高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水肿刺激,提高了治疗颈椎病上的临床疗效。笔者通过温针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使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与采用电针治疗方法相比,其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x2=8.05,p<0.05)有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温针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因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疗效好等特点,使得在临床上易被患者接受,故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蒋学余.针刺颈椎病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4(15):62-63.
[2]甘霈.复合手法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浆神经肽、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12):62.
[3]杜协彬,张军,齐越峰,等.缩血管活性肽类物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时可能起重要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J].中国骨伤,2003,16(5):262—263.
[4]刘鑫,刘俊,匡顺华,等.针刺列缺穴对脑血管影响的研究.中国针灸,1998;18(10):599.
[5]解光金,朱秀英.颈椎病患者400例x线诊断分析[J].颈腰痛杂志,2001,2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