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肤蝇蛆病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陶旌晶,何仁亮,胡海涛,肖树朋,杨斌[1](2021)在《毛囊角化病合并皮肤蝇蛆病1例》文中研究指明报告毛囊角化病合并皮肤蝇蛆病1例。患者女,68岁,头面颈部毛囊性丘疹60年余,左耳后皮肤破溃3 d。皮肤科检查:头面部可见弥漫分布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上覆黄色及棕褐色痂;左侧耳廓后见一长约10 cm溃疡,表面脓血性分泌物渗出,溃疡深部可见大量坏死组织及蛆虫。左面部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颗粒层及棘层上部裂隙形成,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诊断:(1)毛囊角化病合并皮肤蝇蛆病;(2)皮肤慢性溃疡(合并细菌感染)。予阿维A口服、头孢呋辛钠静滴;头面颈部皮损外用维A酸治疗,左耳后溃疡处行清创及二期皮瓣修复术。治疗2周后创面愈合良好,目前随访中。
李锦,邓德权,桑红[2](2020)在《疖肿型皮肤蝇蛆病》文中指出报告1例疖肿型皮肤蝇蛆病。患者男,因全身多处红色结节伴痒痛感10天就诊,体格检查显示结节开口处有虫体。结节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灶性糜烂坏死,真皮及皮下脂肪内多量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予手术完整取出虫体后皮损逐渐好转。最终诊断为疖肿型皮肤蝇蛆病。
沈义婷,阙华发[3](2018)在《输入性人皮肤蝇蛆病1例》文中提出报道双翅目昆虫幼虫致皮肤蝇蛆病1例。患者发病前有南美洲旅游史,回国后右侧膝关节、右小腿出现多处皮下结节伴痛痒,局部外用药后结块溃破并自行挤出1条死虫体。经手术治疗取出另2条活虫体,术前外用中药提脓祛腐,术后外用中药冲洗伤口、生肌长肉,结合口服中药汤剂综合治疗后痊愈。
栗绍刚,吴赵永,李静宜[4](2018)在《北京地区蝇蛆病四例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提高对蝇蛆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4例皮肤蝇蛆病、鼻腔蝇蛆病和胃肠蝇蛆病确诊病例,并结合文献报道分析蝇蛆病的临床表现及其防治。结果蝇蛆病常为偶然寄生,治疗以去除蝇类幼虫为主。结论北京存在多种蝇蛆散发病例,患者常为流动人口。
熊波,谢先林,陈凤兰,陈兵[5](2017)在《山羊皮肤蝇蛆病调查报告》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荆门市辖区部分乡镇出现的山羊皮肤蝇蛆病流行病学所作的调查,对该地区出现此病进行了深入的病因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旨在为荆门市草食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达珍[6](2016)在《西藏地区小儿皮肤蝇蛆病21例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目提高小儿皮肤蝇蛆病并发其他系统器官损害的认识。方法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06年至2016年收治的21例皮肤蝇蛆病患儿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1例为单纯性皮肤损害,10例除皮肤损害外,还并发有其他系统器官的损害。结论皮肤蝇蛆病不单纯损害皮肤,还可并发其他多系统器官损害。
曹小丽,桑拥花,杨娅丽,王莎[7](2015)在《2003年2013年我国291例人体蝇蛆病病例综合分析》文中提出蝇蛆病是蝇类幼虫寄生在人体上引起的疾病。该文通过系统查阅我国近十年蝇蛆病病例报告,综合分析国内蝇蛆病的进展情况。在环境卫生条件差的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成人高于儿童。蝇蛆病的诊断关键是检出幼虫。预防蝇蛆病重在灭蝇。
李真真,李冬芹,尹光文,罗杨,李小红,朱伟红[8](2014)在《疖肿型皮肤蝇蛆病1例》文中研究表明1病历摘要患者男,40岁。因全身多发皮下结节伴疼痛1周于2012年5月19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右侧乳头部出现针刺样疼痛,未在意,继而左侧乳头部、背部、臀部、双下肢出现10余个皮下结节,周围红肿,部分皮损中央可见脓点,自觉轻度瘙痒、窜痛感,伴发热、头痛不适。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恶心及呕吐等不适。追问病史,患者曾长期在南非多国出差,每次出差在南非居住数月,曾患过疟疾。1周前刚从南非回国。在当地居住环境恶劣,卫生条件较差。10d前其同事皮肤出现类似皮损,于当地医院治疗,具体诊断及治疗不详。患者在当地按"皮肤感染"治疗,皮疹继续发展。为求进一步诊治急来我院就诊。
陶于洪,王亚妹[9](2013)在《儿童皮肤蝇蛆病1例及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目的提高对皮肤蝇蛆病的认识。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10月收治的1例儿童皮肤蝇蛆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复习1999年1月至2013年8月我国其他医院报道的98例皮肤蝇蛆病,总结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结果本例患儿为6岁,男孩,临床表现为发热、肌肉疼痛、多发性皮下结节、虫体钻出后的皮肤损害、镜下血尿、嗜酸粒细胞增多和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在皮肤破损周围诱导出蝇蛆,经鉴定为牛皮蝇,给予口服甲苯达唑片治疗3d出院。出院2周后随访结果显示痊愈。从相关文献检索搜集的98例皮肤蝇蛆病可见,皮肤蝇蛆病发病率仅次于眼蝇蛆病,主要致病蝇种为牛皮蝇和纹皮蝇;好发于畜牧区,主要高发地为四川省西北地区,其次为青海省;以儿童多见。发热、游走性疼痛性皮下结节、嗜酸粒细胞增多和虫体钻出后的皮肤损害是皮肤蝇蛆病的典型表现,可并发心脏、肺、胃肠道和大脑等其他内脏器官病变。不典型患者可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丹毒、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和腮腺炎等其他疾病。检出蝇蛆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皮肤蝇蛆病无特异性治疗,多采用去除蝇蛆和对症治疗。阿苯达唑片、氯喹片或甲硝唑片等驱虫剂用于治疗有内脏器官损害患者。结论皮肤蝇蛆病多见于儿童。对不明原因发热、游走性疼痛性皮下结节、嗜酸粒细胞增多和有虫体钻出的皮肤损害患者,应考虑皮肤蝇蛆病。诊断皮肤蝇蛆病主要依据为检出蝇蛆,该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
陈俊[10](2010)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皮肤蝇蛆病12例临床报告》文中指出目的:了解青海东部农业区皮肤蝇蛆病的发病情况与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2年4月—2009年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治12例皮肤蝇蛆病。结果:12例均世居在青海东部农业区,其中女9例、男3例,汉族8例、藏族2例、回族2例,均有明显马、牛、羊接触史,均否认有明显外伤史。结论:人体皮肤蝇蛆病是蝇类的幼虫侵入人体后,在皮肤中移行所产生的皮肤炎症反应。多见于牧区,近年来发现皮肤蝇蛆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且随着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发病从牧区转向农业区及城市。该病与居住环境,卫生状况密切相关。
二、皮肤蝇蛆病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肤蝇蛆病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毛囊角化病合并皮肤蝇蛆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讨论 |
(2)疖肿型皮肤蝇蛆病(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
2 讨论 |
(3)输入性人皮肤蝇蛆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
2 讨论 |
(4)北京地区蝇蛆病四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文献复习 |
2.1 皮肤蝇蛆病 |
2.2 鼻蝇蛆病 |
2.3 胃肠蝇蛆病 |
2.4 眼蝇蛆病 |
2.5 其他部位蝇蛆病 |
2.6蝇蛆病的误诊 |
2.7 蝇蛆病的防治 |
3 结论 |
(5)山羊皮肤蝇蛆病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调查 |
2 山羊皮肤蝇蛆病发生情况 |
3 山羊皮肤蝇蛆病发生的原因分析 |
3.1 天气炎热 |
3.2 饲养环境硬件条件差 |
3.3 日常卫生保洁及消毒不到位 |
3.4 治疗不及时 |
4 采取的措施 |
4.1 积极宣传, 正确引导 |
4.2 积极预防与治疗 |
4.3 无害化处理 |
4.4 明确工作职责 |
5 结语 |
(7)2003年2013年我国291例人体蝇蛆病病例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皮肤蝇蛆病 |
2 眼蝇蛆病 |
3 耳、鼻、咽和口腔蝇蛆病 |
4 胃肠道蝇蛆病 |
5 泌尿生殖道蝇蛆病 |
6 创伤蝇蛆病 |
(9)儿童皮肤蝇蛆病1例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病史采集 |
1.2.2 入院检查 |
1.2.3 诊断方法 |
2 结果 |
2.1 入院后相关检查结果 |
2.2 诊断结果 |
2.3 治疗结果与转归 |
3 讨论 |
四、皮肤蝇蛆病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毛囊角化病合并皮肤蝇蛆病1例[J]. 陶旌晶,何仁亮,胡海涛,肖树朋,杨斌.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1(02)
- [2]疖肿型皮肤蝇蛆病[J]. 李锦,邓德权,桑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11)
- [3]输入性人皮肤蝇蛆病1例[J]. 沈义婷,阙华发. 中医药导报, 2018(22)
- [4]北京地区蝇蛆病四例分析并文献复习[J]. 栗绍刚,吴赵永,李静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14)
- [5]山羊皮肤蝇蛆病调查报告[J]. 熊波,谢先林,陈凤兰,陈兵. 中国动物保健, 2017(12)
- [6]西藏地区小儿皮肤蝇蛆病21例临床分析[J]. 达珍. 西藏科技, 2016(06)
- [7]2003年2013年我国291例人体蝇蛆病病例综合分析[J]. 曹小丽,桑拥花,杨娅丽,王莎. 中国医药指南, 2015(08)
- [8]疖肿型皮肤蝇蛆病1例[J]. 李真真,李冬芹,尹光文,罗杨,李小红,朱伟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4(03)
- [9]儿童皮肤蝇蛆病1例及文献复习[J]. 陶于洪,王亚妹.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3(05)
- [10]青海东部农业区皮肤蝇蛆病12例临床报告[J]. 陈俊. 青海医药杂志,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