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合成孔径超声成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孔径,超声,波束,稳健,在线,相控阵,特征。
合成孔径超声成像论文文献综述
陈尧,冒秋琴,石文泽,龙盛蓉,卢超[1](2019)在《基于虚拟源的非规则双层介质频域合成孔径聚焦超声成像》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非规则双层介质的快速超声成像,提出一种基于虚拟源(VS)的频域合成孔径聚焦技术(SAFT)。首先,借助VS技术在未知界面几何形状的不规则双层介质的表面建立一系列虚拟源点。其次,对所建不均匀分布的虚拟源点进行插值处理,得到近似表征分层界面形状的数学表达式。然后,根据界面表达式,建立表征网格成像区域内速度分布的速度模型。最后,在非稳态相位迁移成像实施过程中,利用声速模型适应每个迁移步进位置上声速的水平变化。通过凸面和正弦曲面工件成像实验验证频域VS-SAFT的有效性,同时对比时、频域VS-SAFT的成像结果和运算效率。结果表明,2种VS-SAFT图像基本还原了缺陷位置和工件表面形状。单核测试条件下,频域VS-SAFT的计算时间仅为0. 47~0. 53 s,而时域VS-SAFT需要91. 21~93. 54 s。(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力,魏伟,夏旺[2](2018)在《基于合成孔径聚焦技术的煤岩超声成像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超声波换能器检测煤岩界面的成像效果,分析煤岩声阻抗差异和超声波指向性的特征,提出了超声波合成孔径聚焦的煤岩成像检测.基于非均质散射场理论,建立煤岩声场模型,开展了煤岩模型的超声波合成孔径聚焦成像检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类型煤质模型的成像图像.采用超声波合成孔径聚焦成像检测方法,完成了0.4和0.5m煤厚的模拟样成像检测实验与理论研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非均质散射场理论的煤岩合成孔径聚焦超声波成像检测建模与数值模拟是正确的,合成孔径聚焦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超声波成像检测图像的分辨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季晓星[3](2018)在《基于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合成孔径超声成像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波束形成在超声成像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直接决定了成像质量的好坏。主瓣宽度和旁瓣幅度是衡量波束形成的两个重要指标,主瓣宽度越窄,成像分辨率越高;旁瓣等级越低,成像对比度越高。传统波束形成以延时迭加波束形成为代表,具有设计简单、成像速度快的特点,但其无法实现双重动态聚焦,故其波束形成拥有较高的旁瓣和较宽的主瓣,成像质量不高。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用固定窗函数对波束形成的结果进行幅度变迹,降低旁瓣,然而这样会造成主瓣宽度的进一步增加,不利于成像分辨率和对比度的双重提高。本文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将合成孔径成像与自适应波束形成相结合,开展了波束控制、自适应波束形成、信号重建和成像等相关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传统波束形成的研究,发现其存在不能实现双重动态聚焦、动态幅度变迹的缺点,引入自适应波束形成。自适应波束形成可以分为闭环和开环两种算法,闭环算法相对简单,但系统稳定性要求限制了它的收敛速率;开环算法可提供更快的响应,但协方差的计算精度,限制了它的应用。相比而言,开环算法更具研究前景。2、为了降低合成孔径聚焦(SAF)波束的主瓣宽度和旁瓣幅度,提高超声成像算法稳健性以及成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空间稳健Capon波束形成算法(ES-RCB)。该算法在最小方差原则下,首先,利用Toeplitz性质实现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使其保持非奇异;其次,将特征空间中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分离,并利用圆型约束集,约束导向矢量误差;最后,通过拉格朗日数乘法和二分法求得约束条件下的最优权向量。仿真结果表明,ES-RCB算法具有很强的稳健性,且其变迹得到的超声图像在抗干扰、对比度及分辨率方面表现更优,有效提高了超声图像的质量。3、针对ES-RCB在计算过程中,数据量大、系统复杂度高和不易实时成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特征空间稳健Capon波束形成的合成孔径聚焦超声成像算法(CS-ES-RCB-SAF)。该算法在已经获得原信号的前提下,首先将压缩感知理论中的测量矩阵与合成孔径波束形成中的通道权值相结合,使得阵列在接收过程中实现非均匀采样,得到测量信号;其次将测量信号导入ES-RCB算法得到权向量并对测量信号进行变迹;最后通过原信号和测量信号分别计算得稀疏矩阵和测量矩阵,并通过重建算法重建数据矩阵以供后续成像处理。仿真结果表明,CS-ES-RCB-SAF能有效减少系统数据量和复杂度,较好地恢复出成像图。(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6-01)
周顺风[4](2018)在《医学超声成像延迟迭加和合成孔径算法的软硬件加速》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成像技术是四大医学影像技术之一。近年来,医学超声成像技术因操作简单方便,对人体无伤害、成像实时性好等优点备受关注。然而,高清图像成像帧率低、图像质量较差等缺点仍然制约着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本文将对医学超声成像算法中最为常用的延迟迭加和合成孔径算法展开相应的研究工作,在软硬件两个层面出加速的策略。延迟迭加算法在超声成像、雷达信号发射接收以及天线信号波束形成等方面有着广泛地应用。然而使用延迟迭加波束形成算法计算得到的图像有着分辨率低、清晰度差等缺点。另外目前超声成像设备的计算任务仍然使用普通计算机实现,在便携式手持设备上仍然没有较好的实时成像实现。合成孔径波束形成算法在成像分辨率和对比度上有着巨大的改进,通过迭加多张低分辨率超声图像,得出高清的超声图像,极大地升了成像质量,但同时也增加了相当的计算量。因此本文在软件层面对延迟迭加算法和合成孔径算法进行加速,出了反向延迟迭加波束形成算法和反向合成孔径波束形成算法,通过实验,验证了反向延迟迭加算法和反向合成孔径算法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极大地升算法的运算速度,对比传统的延迟迭加算法和合成孔径算法有着1.5倍以上的加速比。同时本文在硬件层面使用FPGA对传统的延迟迭加算法、合成孔径算法,和文中出的反向延迟迭加算法、反向合成孔径算法进行加速。通过实验验证了硬件加速可以实现最高30倍以上的加速比。软硬件加速策略综合使用,将有助于实时高清医学超声成像系统的实现。(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05-20)
罗嵘[5](2018)在《基于频域合成孔径聚焦的主轴超声成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轴类部件是风电、游乐设施和发动机等设备的关键零部件,承受载荷大且容易产生疲劳裂纹。目前,对主轴类零部件的检测主要采用小角度纵波探伤技术,单探头方式的脉冲反射回波信号分析常常难以识别主轴台阶处疲劳裂纹的反射回波和台阶结构反射回波,导致主轴缺陷漏检或误判。此外,单探头方式的脉冲反射回波法往往难以对缺陷进行定量评估。本文采用阵列纵波方法,基于频域合成孔径聚焦成像技术(Frequency Domain Synthetic Aperture Focusing Imaging Technology,F-SAFT)对主轴类工件进行成像检测研究,能有效克服了传统超声成像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直观的给出主轴工件内部结构的成像结果以及提升成像的质量。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介绍了合成孔径聚焦超声成像的理论和方法,重点对基于相位迁移的频域合成孔径成像方法进行了分析,对评价缺陷成像质量的参数进行了讨论。为验证成像算法和成像质量参数的影响,开展了数值模拟、实验验证研究。基于有限差分方法,建立了带横通孔的方形钢制件数值模型。模拟激励纵波对模型中的横通孔进行频域SAFT成像,模拟结果表明,与原始B扫成像相比,模型中不同深度的Ф2横通孔缺陷半波高横向水平宽度均以4mm降至2mm,分辨率提高了50%,横孔定位准确。对成像算法的实验验证在加工有横通孔的铝试块和平底孔的钢试块上进行,采用分贝下降法估算成像的分辨率。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深度下的Φ2横通孔缺陷的半波高横向水平宽度由10mm~16mm减小到1mm,成像分辨率可提高的范围在90%~94%。不同高度的Ф3平底孔的半波高横向水平宽度由4mm~6mm减小至2mm,横向分辨率最高可提高到67%。并且成像结果中缺陷的位置与试件孔的实际位置基本相吻合。在以上模拟和实验验证工作基础上,对游乐设施主轴进行成像检测实验。主轴成像结果表明,对主轴中宽度0.5 mm,深度1 mm表面切槽半波高横向水平宽度范围由23~29 mm减小到19~22 mm,分辨率可提高的范围至少为17%~24%。与传统的延时迭加SAFT成像方法相比,频域SAFT算法计算效率更高,适用于实时成像检测要求。(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8-04-01)
向波[6](2018)在《基于合成孔径的焊缝超声成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波检测技术是而今世界上应用最普遍,利用最频繁,成长最迅速的无损检测方式之一。主要是基于超声波的声学特性,其在物体内部传播过程中遇到结构异常部位会反射返回到接收端,根据回波信号的幅值高低判断缺陷的存在和性质。焊缝超声检测系统主要通过控制超声探头中各晶片单元组发射和接受的延时相位,得到不同深度的聚焦以及不同角度的声束,得到完整的缺陷检测图像。目前有关于焊缝的超声波检测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并且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领域。本文基于焊缝超声波检测与成像原理,从提高检测分辨力和改良成像质量方面进行展开研究。首先论述了焊缝超声波检测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超声波的基础知识,焊缝超声检测的基本原理,以及超声波的声场特性。通过分析超声波的声场的声源尺寸,声波波长以及信号频率与声场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超声波成像提供理论基础。最后分析了超声波成像的特性,成像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成像质量的评价因素,为后面图像评价提供依据以及参考标准。其次讨论研究了合成孔径聚焦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介绍了用于不同发射接收方式的合成孔径方法,同时也分析合成孔径成像算法和时侯延时聚焦聚焦过程。最后分析讨论了集中控制声束的手段:利用变迹函数控制幅度的幅度变迹,以及控制聚焦深度的动态孔径手段,同时为波束仿真提高基础知识铺垫。最后根据合成孔径所具有的优势,将合成孔径聚焦与焊缝的超声波检测相结合,来改良聚焦的结果。首先,使用波束仿真来比较以往的超声波声束的指向性和合成聚焦处理检测数据之后检测声束的指向性。仿真结果表明,合成孔径技术处理后的声束指向性图旁瓣更低,聚焦效果更佳,相比较未处理前能得到更好的成像质量。同时通过焊缝缺陷实验进一步论证了利用合成孔径聚焦算法来改善焊缝超声成像,达到检测缺陷的目的,这个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8-03-26)
郭业才,季晓星[7](2019)在《基于稳健Capon波束形成的合成孔径超声成像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合成孔径聚焦(SAF)波束的主瓣宽度和旁瓣幅度,提高超声成像算法稳健性以及成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提出了基于特征空间稳健Capon波束形成的合成孔径超声成像算法。该算法在最小方差(MV)原则下,利用Toeplitz性质实现干扰-噪声协方差矩阵重构,使其保持非奇异;利用特征空间中信号子空间和椭圆型约束集,约束导向矢量误差;通过拉格朗日数乘法和二分法求得最优权向量,利用最优权向量对回波数据进行加权处理、成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得到的超声图像在抗干扰、对比度及分辨率方面表现更优,有效提高了超声图像的质量。(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叶彩群[8](2017)在《合成孔径超声成像信号相位畸变自适应校正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孔径聚焦技术(SAFT)是超声无损检测研究学者们将合成孔径雷达应用于超声成像中的结果。超声波优点显着,穿透力很强,传播方向良好,不存在明确的衍射,且具有快速且高效的特点,因此受到青睐。但当超声波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各处速度产生的差异将引入波前误差,材料内部的精细结构颗粒会产生反射杂波,使得接收信号中携带噪声,且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声波衰减,材料表面起伏(即不平整)及衍射这一系列因素会造成超声图像携带相位畸变,因而图像分辨率低。为解决相位畸变问题进而提高图像分辨率,本文将研究超声信号中的相位畸变并校正。首先,本文介绍了四种超声合成聚焦成像方式及其各自优缺点,从中选择采用合成聚焦方法。同时,利用波达方向窗函数消弱超声波方向角对超声信号的影响,从而达到优化成像结果的目的。然后,详细论述超声合成聚焦信号中相位畸变的产生,分析其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模拟相位屏。常见的相位畸变校正方法是基于互相关系数的,根据传统的邻近互相关相位校正方法可衍生出自适应的互相关相位校正方法,本文研究一种利用解决优化问题的函数argmax的改进的自适应互相关相位校正方法。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不同的缺陷点和医学囊肿组织并加入相位屏,采用自适应及改进的自适应邻近互相关相位畸变校正方法处理含有相位差的仿真数据,利用合成孔径超声成像方式成像。对于单点和两点仿真结果,相位校正后的图像分辨率比校正前的有在2.5%~10.9%范围内不同程度提高;对于多点仿真结果,改进的自适应校正图像比自适应相位校正图像比校正前的图像峰值信噪比提高了 11.1%;对于囊肿组织仿真结果,相位校正后的图像对比度噪声比值比加相差的有在23.9%~52.7%范围内不同程度提高,由此证明自适应方法对于相位差校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利用Multi2000超声实验平台采集实际数据,获得携带相位畸变的信号,同样地,利用自适应及改进的自适应邻近互相关相位畸变校正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取得合成孔径聚焦超声图像。对于单点和多点实验数据,相位校正后的图像分辨率比校正前的有在9.1%~17.1%范围内不同程度提高,再次验证了相位校正算法处理相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1)
吴胜强[9](2016)在《基于GPU的合成孔径聚焦超声成像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声成像是比较常用的检测方式,识别和测量在不同器件中的缺陷,已经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利用传统的超声成像技术得到的空间分辨率有限,将会对缺陷的准确判断和评估带来困难。为了更好的获得成像质量,引入了合成孔径超声成像的方法。基于合成孔径超声成像的方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1)激励和采集阶段,超声信号的发射和回波信号的存储(2)波束形成阶段,通过对接收到的回波信号的处理,来获取超声图像的像素。虽然合成孔径超声成像改善了成像质量,同时它也增加了计算量,一般的硬件平台很难实现实时成像。针对合成孔径超声成像重建算法计算量大和实时性差等问题。文本采用了一种基于CUDA架构的GPU并行处理的方式,来提高成像的速率,详细分析了合成孔径超声成像算法中的并行性,包括解析信号的并行、超声重建算法中的并行和图像后处理的并行,图形处理单元(GPU)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波束形成阶段的计算时问,具体包括回波信号预处理、波束控制、延迟迭加、包络检波、动态压缩和滤波降噪等。本文工作主要研究在波束形成阶段的超声成像并行和基于CUDA架构的GPU技术的应用。在相同的实验环境中,通过采集标准B型试块中的缺陷数据来进行超声重建,使用CPU+GPU异构模型进行并行加速,相对于使用单线程重建高出约200的加速比。用更好的CPU与GPU和更合理的资源分配将进一步的提高成像速率。(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01)
吴施伟[10](2015)在《基于合成孔径的圆柱类部件在线超声成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管材、棒材及轴类等作为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相关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的圆柱类部件,一直以来对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强烈的需求。尽管目前无损检测方法种类众多,但由于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可靠性逐步提高,并在安全性、适用性、特征参量丰富性以及与信息技术结合方便性等方面具有其他方法难以媲美的优势,已成为无损检测领域应用最广及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规模化以及相关设备的大型化、运行高速化和使用环境极端化,圆柱类部件的种类、结构和尺寸更加多样,其用量、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在可靠性、实时性、定量化以及在线应用能力等方面对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将机电一体化与超声无损检测技术有机融合,在水浸环境及外扫查方式下实施对圆柱类部件在线超声成像,发展出一种高性能的在线超声成像检测技术,以满足圆柱类部件在线定量化质量监控的应用需求。但是,在水浸环境和外扫查方式下实施成像,面向的对象将是一种迭层圆柱结构,而声波在这种结构中的传播特性十分复杂,加之运动过程中发射和接收信号,使得衍射效应更为明显,如何确保圆柱类部件在线超声成像的分辨率,在理论和技术层面上还存在诸多的挑战。同时,实际应用中有平面和聚焦探头之分,由于两者在传播声程上存在明显差异,因而现有针对平面探头所发展起来的成像技术不适合聚焦探头的应用。基于以上背景,本学位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旋转声场的高性能自动化在线超声无损检测理论与实践研究”(N0.51175465),提出开展基于合成孔径的圆柱类部件在线超声成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分析无损检测领域超声成像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明确圆柱结构声波传播及合成孔径成像机理的基础上,重点开展聚焦探头水浸检测场合、非均匀耦合条件以及圆柱外扫查检测方式下频域超声合成孔径成像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实现了一种应用于圆柱类部件在线定量无损检测的频域超声合成孔径成像技术,赋予其高实时和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并研发了一套圆柱类部件在线超声成像检测系统,进行了管类部件在线质量监控的应用研究。具体的研究工作及创新点有:第一章,阐述圆柱类部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国防建设的影响,以及开展圆柱类部件在线超声成像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超声成像与合成孔径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明确目前合成孔径成像理论和相关技术所存在的问题,为本文的研究指明方向。同时,对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各章节进行安排。第二章,开展圆柱体声波传播机理及合成孔径成像理论的研究。在建立圆柱坐标系下圆柱体波动方程的基础上,利用变分法求得圆柱体波动方程的通解,进而明确圆柱体内声波的传播机理,并结合探头辐射声场的计算,分析确定超声成像横向分辨率随深度下降的主要因素。同时,以时域合成孔径成像的基本原理为依托,研究了合成孔径成像的频域实现方法,不仅确保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而且还有效提高成像的效率,为后续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第叁章,提出一种聚焦探头水浸检测下的频域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在建立相位迁移成像与时域合成孔径成像等效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聚焦与平面探头之间在焦平面前后的声程差异,并将这种差异转换为频域上的相位补偿,推导出聚焦探头水浸检测信号的相移逐层递推公式,实现一种基于相位迁移的聚焦探头水浸超声成像技术,解决传统相位迁移成像应用于聚焦探头水浸检测所存在的过矫正问题,有效提高成像分辨率和实时性。第四章,提出一种非均匀耦合条件下的频域合成孔径成像技术。在确定非均匀耦合介质均方根声速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非平稳滤波器,将传统方法中频谱重采样转换为混合域滤波过程,发展出一种非迭代的频域合成孔径成像技术,解决相位迁移成像技术难以在非均匀耦合条件下应用的问题,为在线成像检测技术的应用奠定必要的技术基础。第五章,提出一种外扫查方式下的均质圆柱体频域合成孔径成像技术。根据圆柱体波动方程的通解,利用傅里叶变换建立圆柱外扫查方式下检测信号模型的频域表达式,推导出均质圆柱体声场重建公式,进而利用检测信号频谱重建出感兴趣圆柱面上的声压信号频谱。同时,对该声压重建结果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并以t=0时刻的数据实现均质圆柱体的超声成像。另外,还开展仿真与实验研究,以证实本章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六章,提出一种外扫查方式下的迭层圆柱结构频域合成孔径成像技术。根据均质圆柱体声场重建公式,结合迭层圆柱结构界面的声学效应影响,采用逐层递推的策略,利用检测信号频谱重建感兴趣圆柱面上的声压信号频谱。在此基础上,对该声压重建结果进行反傅里叶变换,并以t=0时刻的数据实现迭层圆柱结构的超声成像。另外,还开展仿真与实验研究,以证实本章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七章,在完成总体方案设计的基础上,采用虚拟仪器体系结构,开发多通道超声检测仪器,并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结合,完成圆柱类部件在线超声成像检测系统的研发。同时,利用所研发的成像检测系统对管类部件开展应用研究,并结合上述各章节所提出的频域超声合成孔径成像关键技术,实现管类部件内部缺陷的在线超声成像,重点考察成像的实时性和分辨率,以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八章,总结论文取得的成果和创新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10-01)
合成孔径超声成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超声波换能器检测煤岩界面的成像效果,分析煤岩声阻抗差异和超声波指向性的特征,提出了超声波合成孔径聚焦的煤岩成像检测.基于非均质散射场理论,建立煤岩声场模型,开展了煤岩模型的超声波合成孔径聚焦成像检测的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类型煤质模型的成像图像.采用超声波合成孔径聚焦成像检测方法,完成了0.4和0.5m煤厚的模拟样成像检测实验与理论研究.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非均质散射场理论的煤岩合成孔径聚焦超声波成像检测建模与数值模拟是正确的,合成孔径聚焦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超声波成像检测图像的分辨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成孔径超声成像论文参考文献
[1].陈尧,冒秋琴,石文泽,龙盛蓉,卢超.基于虚拟源的非规则双层介质频域合成孔径聚焦超声成像[J].仪器仪表学报.2019
[2].李力,魏伟,夏旺.基于合成孔径聚焦技术的煤岩超声成像检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8
[3].季晓星.基于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合成孔径超声成像算法[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4].周顺风.医学超声成像延迟迭加和合成孔径算法的软硬件加速[D].华南理工大学.2018
[5].罗嵘.基于频域合成孔径聚焦的主轴超声成像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8
[6].向波.基于合成孔径的焊缝超声成像方法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
[7].郭业才,季晓星.基于稳健Capon波束形成的合成孔径超声成像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9
[8].叶彩群.合成孔径超声成像信号相位畸变自适应校正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9].吴胜强.基于GPU的合成孔径聚焦超声成像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10].吴施伟.基于合成孔径的圆柱类部件在线超声成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