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勤[1]2011年在《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演讲叙事是演讲者为了某一特定劝说或论证目的而诉诸于简要概述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叙事学作为一门学科,源起于拉基米尔·普罗普、阿尔吉尔达·朱利安·格雷马斯、罗兰·巴尔特、茨维坦·托多洛夫及威廉·拉波夫等语言学家一个设想,他们试图用结构语言学方法和理论去解读和建构文学叙事模式,为分析文学叙事作品建立一个科学的统一模式。结构语言学视角的叙事研究理论激发了叙事学研究热潮,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研究叙事作品,各种跨学科叙事学纷纷诞生。涉修辞属性方面,韦恩·布思和詹姆斯·费伦等关注文学叙事技巧和伦理效果;热拉尔·热奈特、西蒙·査特曼和麦克·卡恩斯等试图融合语言学视角和文学视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探讨叙事技巧的同时兼顾叙事的伦理效果等。于是,叙事修辞理论的研究正式启动了。遗憾的是,迄今已有叙事修辞理论主要聚焦于文学叙事,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演讲等非叙事语篇中的修辞性叙事。本研究是应当前演讲叙事实践的兴盛与理论研究相脱节而发起的,旨在从修辞功能、形成机制、哲学和语言学理论等维度,尝试建构修辞性叙事的理论框架,进而探究演讲语篇中叙事功能、组织结构和取材倾向性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演讲叙事是指演讲语篇中作为一种修辞性说服论辩手段的叙事,相关研究势必牵涉叙事学、修辞学和演讲学叁个领域。鉴于此,本论文秉承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惯有的跨学科基质,结合语篇语言学、言语行为理论、修辞情境理论、体裁互文性理论、实用主义哲学和建构主义哲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历史调查法、归纳演绎法、对比分析法、描述法和阐述等,对极具实用价值的演讲语篇中的修辞性叙事做一系统研究。本研究拟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拓展:1.整合和调适已有涉修辞的叙事理论体系国外目前关于叙事修辞的研究尚存在命名不统一和概念界定不明确等问题;中国叙事修辞学者惯用“修辞性叙事”一词指称所有与修辞有关的叙事理论,无论布思的“小说修辞”理论、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叙事”,还是卡恩斯的“修辞叙事学”在国内都被释义为“修辞性叙事”。实际上,叁个概念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此外,上述理论皆以偏概全,以文学叙事替代所有的叙事,忽略演讲等非叙事语篇中的修辞性叙事。基于上述观察,本文将对已有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尝试调整“叙事修辞”理论体系,以容纳非叙事主导型语篇中的修辞性叙事和叙事主导型语篇中的所以涉修辞现象。2.建构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修辞性叙事是与语篇叙事相对的作为修辞手段的叙事。修辞性叙事目的不再仅限于传递信息,辅助实现一个非叙事语篇的主旨是其更为重要的功能;其在修辞功能、形成机制和结构模式等方面显着不同于语篇叙事。不同于语篇叙事修辞所追求的某种社会教育功能,修辞性叙事功能主要体现在叙事之后效果对其上位语篇主旨的服务方面。为了提高叙事说服效果,修辞性叙事者一般依据实用主义原理,选择与劝说目的一致的真实事件,并根据现实世界的主观可为性和认识互动论等原理把所选事件组织起来。由于受到其上位语篇体裁形式等因素的制约,修辞性叙事的模式可能相对不完整。3.探究演讲叙事模式作为修辞性叙事的一种,由于受到演讲劝服语体和演讲修辞情景等因素的影响,演讲叙事在修辞功能、语篇结构和形成机制等方面显然区别于一般的修辞性叙事。在功能方面,演讲叙事除了有论证说明功能外,还有语篇导向和情感诉诸等功能;在语篇结构方面,演讲叙事在简化事件情节的同时却有意凸显演讲者情感、态度等因素,左右受众情态,控制其选择方向;演讲叙事素材的选择组织和遣词摘句等皆遵循目的性、经济性和趋利避害等原则。本文关注发生在非叙事性论辩、说明和演讲等语篇中的修辞性叙事,以政治演讲类语篇中的修辞性叙事作为主要素材,对“修辞性叙事”作了较全面的探索,拟实现相关理论的建构,拓宽叙事学研究范畴,并为解读和建构演讲等实用性语篇所包含的叙事语段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马桂芳[2]2009年在《詹姆斯·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一书中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主要针对“为什么叙事可以作为一种修辞”和“修辞性叙事理论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展开。本文借鉴广义修辞学理论,分别从叙事学和修辞学领域探寻“叙事作为修辞”的理论根基及理论成因,以作者代理、文本现象、读者反应这叁个方面为切入点,展示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的模式,即作者代理、文本现象、读者反应叁者之间的协同作用,从而阐释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的运作原理,力图为国内修辞性叙事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照。
肖锋[3]2003年在《论叙事作为修辞》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从“叙事作为修辞”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抓住“叙事作为修辞”的本质特征,探讨了在“新叙事学”的学术视野内,“叙事”是如何可以成为“修辞”的。 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叙事学在当前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叙事作为修辞”的叙事学发展背景,认为“叙事作为修辞”是“前叙事学”走向“新叙事学”的必然产物,从韦恩·布斯到詹姆斯·费伦的发展实际上是小说修辞学向叙事修辞的发展。詹姆斯·费伦扩展了韦恩·布斯的研究范围,而这正好体现了“前叙事学”向“新叙事学”的发展趋势。 论文第一章是叙事与修辞关系的探究。主要分为叁个部分:1、修辞溯源;2、叙事的本质;3、叙事与小说的关系。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分别对叙事与修辞的发展作出描述。本文在论述叙事与修辞的关系时,注意抓住叙事和修辞的本质特点,将二者在接受者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对比和比较。叙事学的发展在接受美学的影响下,更加关注读者对叙事文本的建构和理解,而修辞学从古典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也是更加注重话语对受众者的说服影响功能,于是二者在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而对叙事与小说关系探讨的目的在于为“叙事作为修辞”寻找小说文本的支撑。 论文第二章是对“叙事作为修辞”所涉及的基本理论范畴的探讨,而这构成了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对语言学背景的考察是为“叙事作为修辞”寻找语言学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叙事作为修辞”的实质其实就是叙述技巧的运用,从而形成作者与叙述者、人物以及读者之间的修辞关系,形成独特的文本阅读效果。从此角度来讲,“叙事作为修辞”其实是一种写作与阅读的互动,涉及到作者与读者的价值取向以及修辞本身的意识形态取向。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作者是具体信息的发送与实施者,运用的方式是各种叙述技巧,其作用的对象是叙事文本,而作用的目的则在于叙事文本的文学效果。按照逻辑的叁段论推理:小说可以作为修辞;而叙事主要体现为小说的文本,所以叙事是可以作为修辞的。 论文第叁章从具体的文本解读中,为“叙事作为修辞”寻找文本支持,因而从理论走向了实践。论文分别对《雪山飞狐》和《挪威的森林》作出修辞性的解摘要读,用具体的文本对“叙事作为修辞”这一命题进行佐证。 最后的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提升,并强调了叙事是可以作为修辞的这一结论。
谭善明[4]2009年在《论叙事修辞对叙事语法的超越》文中指出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在对文本进行语法分析时,将修辞当成语法的附属物。人们渐渐开始怀疑,文学文本的组织是否有一定可还原的规律性,叙事修辞是否真的来源于语法框架?实际上叙事的过程就是一个转义修辞的过程,叙事话语的生成并非源于一个坚固的、本义的、语法的系统,而是在活生生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创造。只有厘清叙事语法中的"本义—转义"关系以及叙事语法和叙事修辞之间的关系,才能展示出叙事修辞在话语生成中的重要意义。
李慧[5]2006年在《“叙事作为修辞”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所谓“叙事作为修辞”,即对叙事给以修辞性的解读,是近来学界对小说叙事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叙事的修辞性研究致力于叙事过程中对作者、文本、读者等多维主体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对于叙事理论的延展和小说的创作实践是很有学术价值的。美国修辞性叙事理论在当代美国批评理论领域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总的来说,20世纪90年代之前以经典小说修辞学为主导,90年代以来则以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为主导。韦恩·布斯的《小说修辞学》(1961)一书是前者的代表作,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1996)的出版则构成了美国后经典修辞性叙事理论的一个亮点。本文关于“叙事作为修辞”的探讨就是以这两部着作为理论基础,着重于“叙事”是如何作为“修辞”这一问题的研究,探讨了在后经典叙事语境下,如何理解叙事被看作是一种“作者代理、文本现象、读者反应之间的协同作用”的修辞交流现象,而叙事“进程”又是如何在这一系列互动中逐步展开和循环往复的。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叙事学在当前的发展状况,说明了“叙事作为修辞”的叙事学发展背景,认为“叙事作为修辞”是“经典叙事学”走向“后经典叙事学”的必然产物,从韦恩·布斯到詹姆斯·费伦的发展实际上是小说修辞学向修辞性叙事理论的发展。第一章分别从修辞的概念、叙事的概念、叙事作为修辞的本质以及叙事作为修辞的方法论意义四个方面对“叙事作为修辞”的本质范畴作了一个梳理,在“修辞学”和“叙事学”的各自发展和交融的演变中,集中肯定了费伦的叙事修辞模式的价值和意义。第二章是对“叙事作为修辞”的主体关系的探讨,即通过“作者与读者”、“叙述者和人物”以及“隐含作者和隐含读者”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来进一步说明费伦的“进程”模式,即如何引进张力和不稳定性来完成叙述和阐释的循环式开放性以及它的修辞学意义的。第叁章是关于与“叙事作为修辞”相关的几个重要宏观修辞技巧因素的讨论,其中涉及“时间”、“距离”、“视角”、“声音”和“文本的意识形态”诸问题。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通观概述,肯定了“叙事作为修辞”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肖锋[6]2010年在《论叙事作为修辞:以《雪山飞狐》的修辞性解读为例》文中认为通过对叙事可以作为修辞的论述,展开对文本《雪山飞狐》的解析,从文本的角度来对"叙事作为修辞"进行支持,包括叙事的角度、叙事的结构、读者效果以及叙事的意识形态等基本范畴,从而认为该文本是"叙事作为修辞"最好的文本体现。将叙事作为修辞对我们进行文本解读有重要的启示。
陈姗姗[7]2012年在《修辞叙事交流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与放逐作者、遮蔽读者、排斥社会历史语境,坚持文学作品自身足以呈现意义和价值的经典叙事学形成对照,后经典叙事学在其基础之上开始将视野移向了文本外的诸多因素,尝试重新梳理文本内外的关联,重新审视文学作品的意义来自何处这一经典命题。修辞叙事学是后经典叙事理论的重要分支之一。领军人物费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来自作者代理、文本现象与读者反应之间的循环互动关系,而修辞叙事实质是对叙事性作品的修辞性解读,因此重视叙事过程中作者、文本、读者等多维主体间的互动关系,且更关注读者的动态反应对于叙事进程的推动作用,他将文学作品的具体意义归之于文本动力与读者动力的交互作用的产物。费伦修辞叙事理论从读者反应角度切入文本,探讨阅读活动中的读者与文本修辞策略之间的对话互动关系,修正以往叙事交流单一方向流动的弊端,形成了修辞叙事双向、多层、互动的交流方式。对个体读者于阅读中的多维位置的分析,也使得文本成为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多重空间,体现出后经典叙事理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伍雪平[8]2006年在《“叁言”、“两拍”叙事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考察“叁言”、“两拍”的叙事艺术。 第一章是关于叙事结构的考察。本章从外部的体制形态和正话故事的情节结构两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从外部的体制结构上看,“叁言”、“两拍”体现出程式化的叙事格局,其次在正话故事的情节结构上,其大部分作品(以果报类小说为代表)的“结构之道”表现为“果报模式”,“结构之技”则表现为“巧合模式”,整体上也呈现出程式化的特点。 第二章是关于叙事时间的考察。本章从时距和时序两方面来分析。在时距方面,“叁言”、“两拍”基本上是由概述和场景交替进行的,在叙事节奏上表现出快速流动的特点;在时序方面,“叁言”、“两拍”以顺叙为主,形成连贯、完整的线性叙事,运用预叙和倒叙打破自然时序,使叙事更加完整并富于变化。 第叁章是关于叙事情境的考察。本章着重分析了叙事情境中的视角、表述和叙事声音叁个要素。“叁言”、“两拍”叙事视角的运用是非常灵活而有特色的,因其拟书场格局的存在,表现出整体架构上的全知全能,但在故事的演述中,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而灵活的运用限知视角和戏剧化视角。在表述和声音方面,主要分析了“叁言”、“两拍”中几乎无所不在的这个叙事者声音。 第四章是关于叙事修辞的考察。本章对“叁言”、“两拍”在叙事修辞方面表现出来的两个显着特征进行了研究,虚拟情境的修辞策略可以说是话本小说的首创,而韵散结合则是对古代叙事传统的发扬光大,但是这两种修辞技巧都对其后的小说叙事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程[9]2014年在《詹姆斯·费伦的叙事进程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叙事学在英美重新兴起,一些学者将其称为叙事学的“小规模复兴”,而这场叙事学复兴中的重要力量就是修辞性叙事学。詹姆斯·费伦是美国着名的文学理论家,也是修辞性叙事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叙事进程”概念鲜明地体现了修辞性叙事学的特征。叙事进程强调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一个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费伦着作的分析来理清叙事进程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品质。本文主要关注叁个问题:一,叙事进程这个术语的提出过程与其理论渊源;二,叙事进程的动力机制——“不稳定性”与“张力”是否直接对应叙事的故事层与话语层;叁,“不稳定性”与“张力”的具体内涵与其在文学文本中的体现。根据叁个主要问题,论文分为叁章。第一章介绍费伦对“叙事进程”的定义,以及这个定义的提出过程,并且论述了叙事进程概念的理论渊源和主要内容。叙事进程最早是费伦在《阅读人物,阅读情节:人物、进程及叙事阐释》一书中提出的,后来费伦又多次对叙事进程进行概念的界定。叙事进程与传统叙事学中的“情节”相似,但又包含着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二章涉及叙事动力的划分问题。根据费伦的理论,叙事进程本身就分为两部分,一是文本自身的进程,属于故事层面;二是读者对文本的反应,属于话语层面。而叙事进程的两大动力机制——“不稳定性”与“张力”就分别属于这两部分。但是近来有一些学者对这种划分产生了质疑,比如申丹就认为“不稳定性”与“张力”不能简单地分属于故事层与话语层,它们是交叉存在的。第叁章涉及叙事动力机制——“不稳定性”与“张力”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是如何作用于文学文本的。“不稳定性”与“张力”并非两个独立自足的术语,它们是费伦的整个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它们与费伦的读者观与不可靠叙事观有密切的联系。费伦的叙事进程理论把文学活动看做作者、文本与读者的一种互动关系,既避免了像社会历史批评那样拘泥于作者和社会历史语境,也没有像新批评那样只对文本作“内部研究”,同时也没有像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那样只重视阅读过程,忽视文本和作者。修辞性叙事学在作者、文本与读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王妙迪[10]2018年在《西摩·查特曼叙事理论概观》文中研究指明西摩·查特曼是二十世纪美国着名叙事学家、修辞学家。他从叙事的内部与外部两个角度来研究叙事相关问题,把叙事结构划分为故事与话语两部分,关注小说与电影两种媒介间的叙事问题,创建性地论证故事、话语、隐含作者、叙事交流模式、视点等概念,其理论引发了学界争鸣,推动了叙事理论的发展。他的叙事理论展现了西方叙事学从经典到后经典的发展史,影响度极高,但国内目前对其理论的研究仍缺乏整体性与宏观性。当此状况,本文选取查特曼叙事理论为研究对象,对其叙事理论作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本文绪论部分着重介绍查特曼的个人生平、学术背景与其叙事理论的来源,第二章、第叁章对查特曼叙事理论的基本范式及衍生性要素作具体阐释,第四章考察其理论中饱受争议的隐含作者问题,第五章探讨其在跨媒介叙事方面的观点。最后一章通过全局性讨论、概述其理论的贡献、价值与局限性,尝试总结其理论对叙事研究及我国叙事学发展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D]. 杨家勤.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
[2]. 詹姆斯·费伦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D]. 马桂芳.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3]. 论叙事作为修辞[D]. 肖锋. 重庆师范大学. 2003
[4]. 论叙事修辞对叙事语法的超越[J]. 谭善明. 外国文学. 2009
[5]. “叙事作为修辞”的理论研究[D]. 李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6]. 论叙事作为修辞:以《雪山飞狐》的修辞性解读为例[J]. 肖锋.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7]. 修辞叙事交流模式研究[D]. 陈姗姗. 上海师范大学. 2012
[8]. “叁言”、“两拍”叙事艺术研究[D]. 伍雪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9]. 詹姆斯·费伦的叙事进程理论研究[D]. 李程.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10]. 西摩·查特曼叙事理论概观[D]. 王妙迪. 东北师范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