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企业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

水泥生产企业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

一、水泥生产企业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马晓伟[1](2020)在《废塑料造粒生产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废塑料回收及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和限塑令的发布和执行,塑料回收行业产生的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江西某废塑料造粒企业在生产中会产生一定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厂区内需新建一套废水处理设施。本课题针对该厂废水COD、氨氮及石油类浓度高等特征,寻找一种在工程上行之有效且在运行成本上经济可行的废水处理方案,在调试运行后实现达标排放。在查阅文献和进行废水实验研究的前提下,本课题最终确定采用“混凝气浮+Fenton氧化+混凝沉淀+UASB+生物接触氧化+次氯酸钠氧化”的组合方案进行综合处理。经实验研究和调试运行数据形成以下结论:(1)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研究表明混凝气浮反应对石油类去除效果较好,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PAC加药量300mg/L,PAM加药量为15mg/L,pH值为8,溶气压力为0.3 MPa。经过最优条件处理后废水COD去除率达到41.1%,石油类去除率达到85.6%。(2)根据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结果,研究表明Fenton反应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COD和石油类污染物,并得出最适反应条件为:七水合硫酸亚铁投加量为5 g/L,30%双氧水投加量为5ml/L,反应pH值为4,反应时间为150min,COD去除率达到51.2%,同时石油类去除率达到84.2%。(3)根据对物化后的废水进行次氯酸钠氧化试验,通过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次氯酸钠氧化氨氮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有效氯与氨氮摩尔比为2.5:1、反应pH值为8、反应时间40min,出水NH3-N浓度为18.5mg/L,NH3-N去除率为85.1%。(4)预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厌氧处理,UASB反应器经过调试达到设计标准后,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75%-85%。(5)废水经厌氧池处理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经过启动调试,接触氧化工艺段最终对COD的去除率可保持在60%以上,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57%以上。(6)系统启动成功稳定运行后,在进水COD浓度约为13697mg/L,氨氮浓度为310.8 mg/L,石油类为118.8 mg/L,采用本套工艺,出水COD浓度降至295 mg/L,平均去除率为97.8%,NH3-N浓度降至41.7 mg/L,去除效果在86.5%左右;石油类浓度降至0.6mg/L,平均去除率为99.5%。均可达到园区污水厂纳管标准。(7)污水处理各工艺正常运行后,不计日常人工费和设备折旧费等费用,废水处理成本为23.4元/m3,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为同类型行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栾冠华[2](2020)在《天津某热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关乎我国经济命脉以及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近年国民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逐年上升。因此,水污染问题以及水资源的严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煤改气电厂是用水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不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所占整体比重也不容忽视,因此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作为日常绿化用水及现场化学车间作为中水补水,节水潜力巨大。天津某煤改气电厂,PH超标、重金属污染以及有机物是当前生活废水以及生产废水的主要因素。因此,根据《生活杂用水标准》CJ25.1-89的相关规定,通过分质处理的废水中的SS含量低于每升5mg、BOD5含量低于每升10mg、NH3-N含量低于每升10mg、CODor含量低于每升10mg时,可用作扫除或清洗车辆。本课题针对天津某煤改气电厂生活污水特点,通过多方案经济技术比对,将MBR技术成功应用于电厂污水处理工程实践中。按照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及标准要求,完成此次煤改气电厂搬迁工程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工艺设计和运行调试。运行实践调试结果表明:本工程生活污水经深度处理后,BOD5浓度由入水平均值164.2 mg/L降低到出水平均值8.2mg/L,去除效果显着,去除率达到95%;CODcr浓度由入水平均值313.2mg/L降低到出水平均值31.3mg/L,去除率达到89.1%;SS浓度和NH3-N分别由入水平均值223.6 mg/L和9.1mg/L降低到出水平均值3.3mg/L和4.0mg/L;与此同时整套处理工艺对生活污水中所含油类也起到有效去除作用,可以实现预期的效果。并且,工程状态在该调试方案正式运行后十分稳定,出水水质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对于目前污水处理的现状,本文研究了 MBR污水处理工艺,对于实际生产生活中,传统的电厂等企业面对生活污水处理面临难以破解的难题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通过对传统的工艺设备进行择优选择,缩减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同时通过采用MBR技术,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果,使水质满足排水回用标准;提高设备的抗冲击性能,进一步提升对污水的处理效率,使经处理的水质得到保障,得到高质量的产水。依托天津某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实现MBR工艺在电厂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实际实践应用,有效的改进现有污水处理模式并解决了生活污水循环再利用的问题。于此,本次的调试实践案例在以后的电厂建设中关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运行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焦军强[3](2020)在《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甘肃省的气候环境条件非常适宜中药材的生长,为我国中药材大省,然而中药制药废水具有水量及水质变化大、污染物的成分复杂多变、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较差、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势必会对当地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并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达标后放可排放或回用。本文以日产废水量为200m3/d的甘肃省某企业中药制药企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废水进水水量、水质、现行的排放标准,结合现行规范、以往的工程经验以及对制药废水常用的处理方法采用综合比较法进行比选,确定了适合本项目的处理工艺;并对工艺的主要处理单元进行了可行性实验研究,以探究处理工艺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主要处理单元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进行了工艺的工程设计及运行成本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水质监测数据,对工程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该课题为同类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选择及参数分析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对保护当地环境,防止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实际检测及参考同类水厂进水水质,综合分析确定了本中药废水的设计进水水质——COD:5000mg/L,BOD5:1300mg/L,SS:1500mg/L,氨氮40mg/L,油类:25mg/L,pH:6-8;经处理后排放水需要满足《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回用水需要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2、通过综合对比分析现阶段常用的几种制药废水处理的工艺的处理效果、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确定了本项目的主要处理工艺为:对于排放水:调节→混凝沉淀→水解酸化→IC反应器→A/O→竖流式二沉池→消毒→排放;对于回用水,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了深度处理,即:采用中水处理设备→中水池→回用(厂内绿化和浇洒道路)3、通过对中药制药废水进行混凝实验,确定选用PAC为处理该中药废水的混凝剂、PAM为助凝剂,PAC最佳的投加量为80mg/L,PAM最佳的投加量为4mg/L。对COD去除率最高可达29%。生化法对COD、氨氮去除效果好,曝气18h时的去除率分别为86%、88%。实验结果表明,处理该中药废水采用混凝沉淀和生化法为主要处理工艺可行。4、从处理效果、运行成本等角度出发,根据进水水质情况及目前相关规范的规定,通过实验及参考同类水厂中处理构筑物的水力停留时间、COD的容积负荷等设计参数,进行了参数分析,确定了该污水处理站的水解酸化池的容积负荷为5.0kgCOD/(m3·d)、IC反应器的容积负荷为8.2kgCOD/(m3·d),A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7h,生物接触氧化池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8.4h,容积负荷为0.39kgCOD/(m3·d)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确定了主要构筑物的尺寸,对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工程设计,并且对其相应的配套设备进行了选型。5、污水处理站运行后3年多的监测数据表明:该系统对COD、氨氮、浊度等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12%,88.89%,99.37%,排放水达到了《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回用水满足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表明该系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设计工艺满足该制药厂废水处理的要求,并且各废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及设备的选型也均符合实际要求。6、对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成本进行分析,得出每处理1立方米污水所需要的费用为3.2元。

章静[4](2020)在《基于污泥陶粒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喷水织造废水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喷水织机是纺织行业重要的织造机械,其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水资源且产生大量废水,由此引发系列问题。一方面大规模的喷水织造废水急需处理回用,另一方面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泥也急需处置。针对日益严苛的环保政策要求,治理纺织行业喷水织造废水、开展资源化污泥处置迫在眉睫。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将传统生物膜法与过滤技术相结合,因其生物持留量高、出水水质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废水治理。当前,遵循污泥处置“四化”原则的制陶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因其可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并实现“以废治废”的双重收益而备受关注。为此,积极探索污泥制陶技术与曝气生物滤池强化废水处理的联合应用,对实现喷水织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长兴地区纺织工业喷水织机行业污染减排问题,结合污泥制陶资源化技术和废水生物强化两方面内容,基于污泥陶粒构建曝气生物滤池,对比市售陶粒,开展自制滤料生物滤池对喷水织造废水污染物削减研究,并从污染物去除特性、微生物特性、滤料水处理特性三个层面,探究作用机理。主要成果如下:1、喷水织机中水回用站现状调研。长兴县夹浦镇已建的8座喷水织造废水处理站核心工艺均为气浮-沉淀,产生污泥均在脱水后运送至水泥厂。典型喷水织机中水站Ⅰ出水中COD和油类平均浓度分别为522.95 mg·L-1和9.09 mg·L-1,均无法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需重点控制;中水站Ⅰ污泥年产量约7000 t(含水率约80%),p H为6.67~6.91,主要成分包括Si O2、Al2O3等,其中金属元素含量未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泥质》(GB/T24188-2009)中限值,危害性较小,可进一步探索污泥资源化综合处置技术。2、污泥基陶粒的研发及性能测试分析。确定以污泥、底泥、粉煤灰配比5:3:2、烧制温度1130℃、保温时间20 min制备污泥陶粒,其破损率、含泥量、盐酸可溶率、空隙率与比表面积分别为4.97%、0.73%、1.56%、45.65%、1.7215 m2·g-1,符合《水处理用人工陶粒滤料》(CJ/T 299-2008)中规定的限值。污泥陶粒组成成分与市售陶粒相近,以C、O、Si、Al为主要元素,包含石英、钙长石等氧化物。污泥陶粒粗糙多孔,内部孔隙率和孔容分别为36.5%、0.2432 cm3·g-1,适于微生物的吸附与固定。污泥陶粒浸出液中的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是一种环保的资源化水处理滤料。3、污泥陶粒BAF系统处理喷水织造废水的性能研究。分别构建基于污泥陶粒的曝气生物滤池(SSC-BAF)和基于市售陶粒的曝气生物滤池(CTC-BAF)。启动阶段,SSC-BAF在7 d后完成挂膜、59 d后完成微生物驯化,相对于CTC-BAF的12 d及65 d,SSC-BAF启动周期更短、更耐冲击。综合考虑回用标准,确定系统最佳气水比为5:1,HRT为6 h,此时SSC-BAF对COD、油类、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6.7%、89.6%、97.7%,略优于CTC-BAF的去除率85.3%、87.0%、96.1%。SSC-BAF对COD的去除能力在反洗6 h后得以恢复,反洗周期为8~9 d,而CTC-BAF的反洗周期为6~7 d。相同工况下,污泥陶粒SSC-BAF整体性能优于商业市售陶粒CTC-BAF,证明以污泥等固废为原料制备的陶粒具有水处理应用价值,可实现“以废治废”。4、污泥陶粒BAF系统处理喷水织造废水的机理探究。喷水织造废水中含有大量苯系物、蛋白多糖类、酰胺类、酚类、酯类等,污染物去除特性显示SSC-BAF系统能高效降解废水中酚类、酯类、芳香族蛋白质,且降解织造废水的优势菌主要有Novosphingobium spp.、Sphingobium spp.、Piscinibacter spp.、Halomonas spp.等菌属。此外,SSC-BAF生物量及群落多样性远高于CTC-BAF,污泥滤料更好地富集了Novosphingobium spp.、Sphingobium spp.、Haliangium spp.等功能菌属,佐证了SSC-BAF水处理效能更优。自制污泥陶粒更大的持水倍率、更低的Zeta电位绝对值、更适宜的p H值,促进了微生物在其中的附着,使系统实现快速启动及污染物的高效降解。5、工程应用。建设污泥资源化处置工程,设计日处理量为200 t(含水率约80%),主体工艺为污泥预热、板框压滤、干燥制陶等,采用污泥制陶技术的吨陶粒总成本为257.2元;喷水织造废水污染减排工程因地制宜设计10000 m3·d-1的曝气生物滤池,并采用污泥陶粒作为滤料,综合实现喷水织机行业的污染减排。

孔德炳[5](2019)在《石膏制酸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工艺方案比选》文中研究表明宁夏某锰业公司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拟利用厂区锰渣及脱硫石膏作为原料,建年产2×40万吨石膏制酸项目。该项目的实施需消耗大量的脱盐水补充循环水和生产用水,同时会产生生活污水、循环水浓排水、废酸及含酸废水等废水。污水处理站作为石膏制酸项目的重点配套项目,提出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无外排水的目标。本文根据污水、废水的性质和产水特点,进行了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的工艺研究,拟定了工艺路线。生活污水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的处理工艺处理后补充到新鲜水系统中;新鲜水采用澄清+超滤+反渗透的工艺,制备脱盐水,用于补充循环水和生产用水,反渗透膜浓水汇入循环水排污水系统;废酸及酸性废水进行混合,采用石灰—铁盐法与硫化物法相结合进行预处理,清液汇入循环水排污水系统;循环水排污水汇入其他两股废水后,作为高盐水,采用二级软化+高效反渗透+DTRO+蒸发等组合工艺,实现废水的回收利用。本工艺的实施可实现废水的零排放,每年可节约水资源约86万吨,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政策。

靳志龙[6](2019)在《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法与活性污泥法处理石化废水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环境保护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对石油化工废水的研究力度加大石油化工废水的生物处理由于具有运行成本低、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但是石油化工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成为生物处理法的最大限制因素,为此许多研究者通过改进生物处理工艺来适应更加复杂的石油化工废水。相比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生物膜上能够保留时代周期更长的微生物、生物相更加丰富,食物链长、生态系统稳定,活性生物量浓度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本试验改进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采用资源二次利用的城市污泥再生填料,产生“潮汐式”的运行方式,克服了传统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布水、曝气不易均匀,局部有死角的问题,同时节省曝气系统所消耗的成本。为了验证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化废水能力,比较研究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法与活性污泥法处理石化废水的能力,为处理石油化工废水的研究提供参考。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启动经过生活污水挂膜阶段和逐渐增加石油化工废水量的驯化阶段,由于正值兰州的7月-8月,温度在22℃-28℃,用生活污水挂膜8天左右,出水稳定,后续进入驯化阶段,经过60天装置处理石化废水出水稳定,表明启动完成;活性污泥工艺直接取兰炼污水厂好氧池活性污泥进行运行,经过7天左右的运行,石化废水出水稳定,活性污泥工艺启动完成。(2)通过比较两套装置降解CODCr情况可以发现: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在第一小时内对BOD5的去除率达60%,活性污泥工艺在第一小时内对BOD5去除率为47%。经过4h的处理,B/C值下降,潮汐工艺BOD5去除率82%,活性污泥工艺BOD5去除率59%。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去除CODCr比活性污泥工艺高20-30mg/L左右。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CODCr的降解能力优于活性污泥工艺。(3)通过比较两套装置脱氮的情况可以发现:潮汐工艺在第一小时内对NH3-N的去除率达74%,NO3--N增长率111%,TN去除率9%;污泥工艺在第一小时内对NH3-N未发生降解,NO3--N去除率60%,TN去除率8%。经过4h的处理,潮汐工艺NH3-N去除率为91%,NO3--N累计率120%,TN去除率47%;污泥工艺NH4+-N未发生降解,NO3--N去除率80%,TN去除率80%。两套装置总氮降解能力差异不明显,但是污泥工艺受水质影响,NH3-N未发生氧化反应,污泥工艺未发生硝化反应。(4)通过比较两套装置进出水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以发现:潮汐工艺在波长200230nm段出现强烈吸收,进水与各阶段出水紫外光谱对比来看,潮汐工艺出水吸收峰出现蓝移,这表明共轭程度可能被破坏,苯环可能被打开,故向短波方向移动。污泥工艺出水该现象不明显。对比潮汐工艺进出水紫外光谱,随着处理时间的不同,吸收峰一直发生变化和迁移,而污泥工艺上述现象不明显,这表明潮汐工艺在降解石油化工废水的过程中发生着更为复杂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潮汐工艺对UV254在5h的转化率达41%,污泥工艺对UV254在5h的转化率达28%,潮汐工艺优于污泥工艺,潮汐工艺对UV254类物质部分降解以物质间转化能力优于污泥工艺。这些现象说明潮汐工艺对石油化工废水的处理能力优于活性污泥工艺。(5)通过比较两套装置微生物特性可以发现:潮汐工艺填料表面附着的生物膜表面生物膜光滑,存在着附着水层;污泥工艺活性污泥呈黄褐色絮状,絮凝体较大,且沉降性好。潮汐工艺生物膜上观察到表壳虫、磷壳虫、钟虫、累枝虫、轮虫、线虫、吸管虫、栉毛虫的存在,活性污泥观察到表壳虫、钟虫、累枝虫、轮虫、线虫的存在。这说明潮汐工艺比污泥工艺具有更加丰富的生物相。(6)通过比较研究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处理石油化工废水的差异性,发现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石油化工废水的能力优于活性污泥法。所以,建议可以选择“水解酸化池+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来处理该类石油化工废水。

古兴磊[7](2018)在《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普光气田采出水回注面临严峻的形势。回注井回注能力快速降低,新增回注井选址困难、建设费用高。采出水量日益增加,无效回注加大环保压力,造成资源浪费。如能将富余采出水处理达到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水质标准后作为补充水回用,不仅可实现采出水零排放,而且可减少从后河的取水量,降低水资源使用费,具有节水减排和保护环境等多重效益。为此,本文在调研国内外气田采出水的处理技术和工程案例的基础上,针对普光气田采出水分布特点、水质以及回注和回用要求,提出了针对普光气田采出水的深度处理工艺路线,并针对具体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综合评估、实验测试和现场工程实施和测试。本文完成主要工作如下:(1)调研了国内外油气田采出水的处理方案,处理工艺,参考装置运行良好的气田采出水工程案例,规划普光气田采出水处理模式,开展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案研究。(2)针对深度处理工艺中除硬、降有机物、高压反渗透和蒸发浓缩等主要工艺环节进行了实验测试和优化设计,包括芬顿氧化、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树脂过滤、膜浓缩和膜蒸馏,验证了处理工艺的有效性,确定了较优的处理方案和工艺参数,为现场实施奠定了基础。(3)根据普光气田采出水的特点和处理要求,提出了三条深度处理的工艺路线。并通过技术分析和运行成本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预处理+膜浓缩+压气蒸馏(MVR)的深度处理工艺路线。(4)开展了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的现场中试和工程实践,并进行了现场工艺优化,设备选型,现场实施和现场测试,取得了符合预期的水处理结果。(5)通过将80%采出水深度处理后回用,仅20%浓水回注,可降低回注成本和水资源使用费用,有效解决普光气田采出水回注能力不足的困难,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6)减少普光气田采出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污染物全面治理、稳定达标排放的要求,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7)本论文研究成果的实施,可大幅度减少普光气田采出水的回注量,可使回注量从2018~2027年10年的日均注水量1250m3/d,降低到300m3/d。有效保留了普光气田现有回注井的回注能力,保障了普光气田的可持续发展。

王毅国[8](2018)在《铜川市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工艺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铜川市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是工业园配套工程,位于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坡头镇。本文正是基于对铜川市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以期探索出针对水量多变、成分复杂的工业园区污水具有可复制性高且稳定高效率的处理工艺。本文首先统计了入驻企业、在建项目及有入园意向项目的概况,并重点调查了企业的生产用水及排水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规划,确定了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年限、建设规模,并通过测算确定了设计的进水水质、出水水质及污染物的处理效率。以此为目标,展开了该工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具体研究如下:(1)本设计拟采用污水处理工艺为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联合。根据调查统计,工业园区内企业数量有逐年增加趋势,因此设计的污水排放量和处理难度应高于目前数据。为应对工业园扩张期水量及水质的大幅度变化,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的设计中,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设计中通过氧化沟内闸门、管道和曝气设备的切换,使该工艺可根据实际处理水质和水量灵活转换为A/O工艺、A/A/O工艺及UCT工艺。(2)为了应对日后可能出现的污水可生化性变差的情况,生物处理无法满足要求,本工程在深度处理阶段预留了高级氧化工艺。在高级氧化工艺处理方法选择中,芬顿法较为经济有效,然而考虑到保护赵氏河水体的自然状态,选择了臭氧氧化法作为高级氧化工艺的处理方法。(3)出水消毒工艺经对比,在没有启用高级氧化工艺时,选用外购次氯酸钠成品。工艺末端污泥处理阶段,根据设计的实际情况计算,本工程泥龄较长、泥量较少,设计中采用将污泥脱水后依托铜川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设施统一处理。污水处理厂臭气中含甲硫醇和VOC较少,主要以氨和硫化氢为主,综合考虑处理效果、投资成本及操作简便程度基础上,选用生物滤池工艺。图10幅,表13个,参考文献52篇

朱玉芳[9](2018)在《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涂装废水已成为工业污染治理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涂装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难降解工业废水,具有排放量变化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组成成分复杂、可生化性低等特点。为了满足越来严格的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需要对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工艺进行重点研究和优化,最大限度地进行节能减排,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汽车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对我们的水环境保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提出采用多级生物接触氧化系统对模拟的工业废水进行小试试验,考察了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除碳脱氮的规律并对其进行了机制分析。然后采用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对实际的汽车涂装废水进行二级生化处理小试试验,在多级接触氧化反应器负荷启动运行过程中,考察并分析了生化系统对COD、TN和NH4+-N的去除效果,并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处理涂装废水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抗冲击特性和除碳脱氮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进水流量从80 L/d逐步增加到240 L/d过程中,生化池内每段生化槽之间已形成非常明显的有机物浓度差,随着废水的流动方向,有机物浓度在生化池内逐级降低,进水COD的平均值为1214mg/L,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最终出水有机物浓度可始终稳定地达到内部控制排放标准,即COD<500mg/L。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前段对COD的平均去除率约占55%,贡献力最大,且前段对COD去除率受进水流量变化影响波动最大,后段波动最小基本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24h、16h、12h、8h的条件下,生化系统对COD总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为81%、86%、84%和83%;TN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是77%、76%、76%和65%;NH4+-N去除率的平均值分别是97%、96%、94%和 86%。进入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涂装废水可生化性较低,其B/C仅约为0.15,较难被生物降解。经过生化系统处理后,废水的BOD以及B/C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在改善废水可生化性的同时又可实现稳定高效的有机物去除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多级接触氧化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剩余污泥产量,平均污泥产率约为0.03 gTSS/gCOD去除,仅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1/10左右,是传统生物膜法的1/5左右。生化系统对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可实现较高的去除率,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时,生化系统对SS的平均去除率为82.8%。根据污泥减量化的原理,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于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可实现污泥减量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处理实际的汽车涂装废水小试试验中,探究了三个重要的工艺运行参数(溶解氧浓度、温度、有机负荷)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运行条件。当水力停留时间为8h,水温为25~30℃,pH为6.5~7.5,生化系统前段DO浓度保持在0.5~1 mg/L,中段和后段DO浓度保持在2~3 mg/L,进水有机物浓度COD保持在5000 mg/L以下时,生化系统对COD的总去除率可保持在90%左右,NH4+-N总去除率可保持在86.4%~92.5%之间,TN的总去除率可保持70.1%~85.6%。建立了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对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动力学模型描述了出水有机物浓度和进水流量、进水有机物浓度、填料体积、填料比表面积以及动力学参数等之间的关系,可应用于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设计和计算,为多级接触氧化工艺的工程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在小试规模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放大到工程应用研究上,通过工程实例进一步研究本工艺系统的经济可行性,并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实现工程应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工艺流程、设备安装、工艺调试、工艺运行效果、改进措施、项目效益及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分析,为本工艺技术进行工程示范以及相应的升级改造研发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通过分析种群丰度及多样性、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及相似性、群落结构多样性组成等,揭示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在不同运行阶段和其不同位置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和动态演替规律。从微生物学角度探讨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生化系统污染物去除效能、可生化性改善、污泥减量化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机制。

蔡凌[10](2017)在《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另一方面,国内外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员安全及生态环境等都产生了严重危害。因此,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对保障社会安定和人员安全、维护经济发展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十分复杂,相关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应急方法及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成果有限,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程度不够。因此对目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案例、技术及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对应急技术进行评估与筛选并构建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对提高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的决策效率,减少经济损失,降低人员伤害风险,避免二次污染都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突发环境事件案例的调研、分析,从应急执行的角度,针对现场应急的技术选择、污染预防、安全保障、环境监测等方面及应急废物处置所包含的废物现场收集、运输、存储,直到最终处理处置等诸多环节的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并首次建立了以高效环境应急管理为导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有效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风险。其次,本研究以化学品事故特别是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突发环境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现行的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进行分析,指出了现行化学品名录及分类体系与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需求间存在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满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及应急废物处理处置工作需求的化学品分类体系。最后,在化学品分类体系构建完成的基础上,采用归纳法对各种应急技术进行归类、总结和适用性分析;采用演绎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对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情形及各种情形下产生的应急废物性质进行了分析预测,并进而针对各种污染情形提出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选择方案及应急废物处理处置技术选择方案,构建完成了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污染处置技术库,该成果是对原有相关成果的深化与完善。其三,本研究建立了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相结合的技术评价方法,用于评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应急废物处置技术或技术方案。在选取评价技术指标时,综合考虑现场应急技术应用及应急废物处置技术应用的特征与需求后,选取了技术性能、环境影响、经济成本、社会影响等指标作为一级评价指标,进而构建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该方法为首次建立的简便快捷的技术评价方法,兼具层次分析法的综合性及专家打分法的针对性和快捷性,并规避了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其评价结果可用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技术或应急技术方案的选择。同时,本研究立足于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需求,以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决策为主要研究方向,为提高该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效率,本研究在综合前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模拟分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等技术进行了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的研究,构建的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况预测,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生成,多方案比选等功能,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了预测结果的可视化表达,该系统的应用可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极大的实用意义。最后,本研究相关成果在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过程中进行了应用,经受了实践的检验,为该次事故的应急及事故产生的高浓度含氰废液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水泥生产企业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生产企业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废塑料造粒生产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塑料再生行业研究现状
    1.2 废塑料造粒生产废水的特征
        1.2.1 废塑料回收造粒的生产工艺
        1.2.2 废塑料造粒生产废水的特点
        1.2.3 废塑料造粒生产废水的危害
    1.3 废塑料造粒生产废水的处理技术
        1.3.1 物化法
        1.3.2 生化法
        1.3.3 小结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实验内容和结果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废水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实验分析方法
    2.3 实验内容
        2.3.1 混凝气浮实验
        2.3.2 Fenton氧化实验
        2.3.3 次氯酸钠氧化实验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1 混凝气浮实验结果及分析
        2.4.2 Fenton实验结果及分析
        2.4.3 次氯酸钠氧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2.5 实验小结
第3章 工艺流程及设备
    3.1 废水的排放标准
    3.2 工艺设计
    3.3 工艺流程说明
    3.4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3.5 监测指标与方法
第4章 工艺调试及运行
    4.1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调试
        4.1.1 UASB的启动
        4.1.2 UASB的调试运行
        4.1.3 UASB调试运行小结
    4.2 生物接触氧化的调试及运行效果
        4.2.1 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启动
        4.2.2 生物接触氧化调试运行
        4.2.3 生物接触氧化池运行分析
    4.3 工艺总处理效果
        4.3.1 主要指标处理效果
        4.3.2 各主要构筑物的去除效果
        4.3.3 小结
第5章 工程经济效益分析
    5.1 工程投资
    5.2 运行成本估算
        5.2.1 试剂药品费用
        5.2.2 电力消耗
        5.2.3 运行成本
    5.3 工程效益分析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天津某热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资源现状
    1.2 水污染现状
    1.3 电厂生活污水来源及特点
        1.3.1 电厂生活污水来源
        1.3.2 电厂生活污水特点
    1.4 电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4.1 国外电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4.2 国内电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4.3 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可行性分析
    1.5 课题设计与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2 技术路线
2 天津某热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生活污水处理概况
    2.1 项目简介
    2.2 项目概述
    2.3 设计水质
        2.3.1 设计进水水质
        2.3.2 设计出水水质
3 煤改气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设计
    3.1 煤改气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3.1.1 改进型A~(2/)O工艺
        3.1.2 生物接触氧化法
        3.1.3 A/O+MBR工艺
        3.1.4 方案比选
    3.2 工艺流程拟选
    3.3 系统工艺设计
        3.3.1 预处理工艺单元
        3.3.2 A/O+MBR工艺单元
        3.3.3 后处理工艺单元及反冲洗加药单元
        3.3.4 主要设备设计
4 煤改气电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及运行效果分析
    4.1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法
        4.1.1 自控步序的重新审核
        4.1.2 现场参数的重新调整
    4.2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过程及运行效果分析
        4.2.1 污泥的驯化培养及进、出水质检测
        4.2.2 跨膜压差及产水浊度的检测
        4.2.3 污泥的定期排放
        4.2.4 系统运行参数
        4.2.5 调试阶段注意事项
        4.2.6 运行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中药产业概述及废水特点
        1.1.1 中药产业发展现状
        1.1.2 中药制药废水特点简述
    1.2 中药制药废水毒性检测及控制
    1.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1.3.1 物化法处理中药废水
        1.3.2 生物法处理中药废水
    1.4 中药制药废水生物处理研究概述
        1.4.1 废水厌氧(水解酸化)处理原理
        1.4.2 废水厌氧(水解酸化)处理技术的现状
        1.4.3 好氧处理(SBR)工艺处理
        1.4.4 SBR工艺的发展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图
2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2.1 废水来源及水量确定
    2.2 设计水质与出水水质确定
        2.2.1 设计水质确定
        2.2.2 出水水质确定
    2.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程度
    2.4 废水的可生化性分析
    2.5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方案的论证
        2.5.1 预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2.5.2 废水二级生物处理工艺选择
        2.5.3 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
        2.5.4 消毒工艺的选择
        2.5.5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的选择
        2.5.6 除臭工艺确定
    2.6 污水处理站的工艺流程
    2.7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系统去除率预测
    2.8 本章小结
3 中药制药废水处理工艺可行性实验研究
    3.1 不同混凝剂对中药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
        3.1.1 主要实验药品
        3.1.2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3.1.3 混凝实验方法
        3.1.4 混凝剂的比选
    3.2 不同水质的中药制药废水的混凝实验
        3.2.1 第一次洗药废水的混凝实验
        3.2.2 第二次洗药废水混凝试验
    3.3 活性污泥法可行性实验研究
        3.3.1 分析测试项目及方法
        3.3.2 实验方法
        3.3.3 第一次洗药废水生化实验
        3.3.4 第二次洗药废水生化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制药废水处理选择主要设计参数及工程设计
    4.1 工艺设计的主要规模及水质
    4.2 平面布置
    4.3 设计依据
    4.4 水处理构筑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4.4.1 预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4.4.2 二级生物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4.4.3 中间水池及消毒池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4.4.4 深度处理构筑物设计及主要设计参数选择
        4.4.5 污泥池设计及设备选型
        4.4.6 除臭装置及设备用房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运行效果及经济分析
    5.1 污水处理站运行效果
    5.2 运行成本分析
        5.2.1 计费标准
        5.2.2 供电负荷
        5.2.3 运行费用计算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污水处理总平面图(一)
附录二 污水处理总平面图(二)
附录三 剖面图(一)
附录四 覆土层管道平面布置图
附录五 A池、一级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穿孔布水管及曝气管大样图
附录六 A池、一级、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支架布置平面图

(4)基于污泥陶粒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喷水织造废水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喷水织造废水概况
        1.2.1 喷水织造废水的来源
        1.2.2 喷水织造废水的危害
        1.2.3 喷水织造废水处理技术
    1.3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研究进展
        1.3.1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原理
        1.3.2 曝气生物滤池主要形式及特征
        1.3.3 曝气生物滤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4 污泥基陶粒滤料的研究进展
        1.4.1 污泥的危害及处置
        1.4.2 污泥陶粒的水处理现状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喷水织机中水回用站现状调研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喷水织造产业现状
        2.3.2 典型喷水织机中水回用站概况
        2.3.3 中水回用站Ⅰ废水处理效果评价
        2.3.4 中水回用站Ⅰ污泥性质分析
        2.3.5 喷水织机中水回用站废水处置及污泥资源化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污泥基陶粒的研发及性能测试分析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污泥陶粒的制备技术研究
        3.3.2 污泥陶粒的性能测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泥陶粒BAF系统处理喷水织造废水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装置
        4.2.3 实验及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BAF系统启动期间污染物去除特性
        4.3.2 气水比对BAF系统处理喷水织造废水效果的影响
        4.3.3 水力停留时间对BAF系统处理喷水织造废水效果的影响
        4.3.4 滤料高度对BAF系统处理喷水织造废水效果的影响
        4.3.5 BAF系统的反冲洗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泥陶粒BAF系统处理喷水织造废水的机理探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污染物去除特性
        5.3.2 微生物学特性
        5.3.3 滤料水处理特性
        5.3.4 污泥陶粒BAF稳定运行及污染物去除的机理初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泥处置及废水治理的工程应用
    6.1 引言
    6.2 污泥资源化处置工程
        6.2.1 工程概况
        6.2.2 工程设计
        6.2.3 技术经济分析
    6.3 喷水织造废水污染减排工程
        6.3.1 工程概况
        6.3.2 工程设计
        6.3.3 滤池结构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5)石膏制酸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工艺方案比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石膏制酸项目概述
        1.2.1 石膏制酸工艺简介
        1.2.2 废水来源及其污染物产排情况
    1.3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 处理规模及程度确定
    2.1 水质与水量
        2.1.1 生活污水水质、水量
        2.1.2 新鲜水进水水质、水量
        2.1.3 循环水浓排水水质、水量
        2.1.4 废酸及含酸废水水质、水量
    2.2 产水水质要求
3 处理工艺技术比选
    3.1 主体工艺路线
    3.2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3.2.1 工艺确定
        3.2.2 工艺流程
        3.2.3 工艺流程简介
        3.2.4 处理效果预测
        3.2.5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参数
    3.3 新鲜水处理系统
        3.3.1 工艺确定
        3.3.2 工艺流程
        3.3.3 工艺流程简介
        3.3.4 产水水质预测
        3.3.5 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3.4 废酸及含酸废水处理系统
        3.4.1 工艺确定
        3.4.2 工艺流程
        3.4.3 工艺流程简介
        3.4.4 主要性能参数
    3.5 循环水浓排水及高盐水处理系统
        3.5.1 工艺确定
        3.5.2 工艺流程
        3.5.3 工艺流程简介
        3.5.4 系统进水水质与产水水质预测
        3.5.5 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3.6 污泥处理
        3.6.1 污泥性质
        3.6.2 污泥脱水工艺比选
        3.6.3 设备性能参数
    3.7 其他设施
        3.7.1 应急事故水池
        3.7.2 建筑及布局简述
    3.8 水平衡计算
    3.9 盐平衡计算
4 项目投资及运行成本
    4.1 项目总投资及构成
        4.1.1 总投资估算范围
        4.1.2 投资估算的结果
    4.2 运行费用计算
        4.2.1 运行成本汇总
        4.2.2 运行成本计算
    4.3 经济效益分析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附图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在学习期间获得的其他成果

(6)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法与活性污泥法处理石化废水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1.2 石油化工废水的性质与特点
    1.3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方法
        1.3.0 物理法
        1.3.1 化学法
        1.3.2 生物法
        1.3.2.1 厌氧生物处理
        1.3.2.2 好氧生物处理
        1.3.2.3 生物改良工艺
        1.3.3 小结
    1.4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用水
        2.1.2 试验药品
        2.1.3 分析仪器
    2.2 分析方法
3 试验装置启动
    3.1 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装置启动
        3.1.1 试验装置
        3.1.2 填料
        3.1.3 挂膜启动
        3.1.4 工况调整
    3.2 活性污泥装置启动
        3.2.1 试验装置
        3.2.2 启动
        3.2.3 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3.3 两套装置同步运行
4 两套工艺出水水质指标差异性比较研究
    4.1 两套工艺对BOD_5和COD_(Cr)降解差异性比较
    4.2 两套工艺对氮类物质降解差异性比较
5 紫外-可见光谱差异性比较
    5.1 紫外-可见光谱原理
    5.2 水样预处理
    5.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5.4 UV_(254) 差异性比较
6 微生物特性比较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四川盆地气田采出水特点
        1.1.2 普光气田采出水现状与难题
        1.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田采出水处理现状
        1.2.2 气田采出水处理技术
        1.2.3 气田采出水处理工程案例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试验
    2.1 除硬试验
    2.2 除有机物试验
        2.2.1 芬顿氧化
        2.2.2 臭氧催化氧化
        2.2.3 活性炭吸附
        2.2.4 树脂吸附过滤
    2.3 脱盐试验
        2.3.1 膜浓缩
        2.3.2 膜蒸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方案
    3.1 站址选择及设计规模
        3.1.1 站址选择
        3.1.2 处理规模确定
    3.2 处理工艺设计
        3.2.1 采出水水质情况
        3.2.2 回用水水质要求
        3.2.3 处理工艺路线
    3.3 处理方案设计
        3.3.1 方案一: 预处理+膜浓缩+MVR
        3.3.2 方案二: 预处理+膜浓缩+多效蒸发
        3.3.3 方案三: 预处理+预蒸发+多效蒸发
    3.4 方案比较与评估
        3.4.1 工程投资比较
        3.4.2 运行成本比较
        3.4.3 综合评价
第4章 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及现场测试
    4.1 工艺流程与实施方案
        4.1.1 预处理段工艺流程
        4.1.2 脱盐浓缩段工艺流程
        4.1.3 辅助工艺流程
    4.2 设备选型
        4.2.1 预处理设备选型
        4.2.2 浓缩脱盐设备选型
    4.3 现场施工
        4.3.1 区域布置
        4.3.2 管网施工
        4.3.3 配套工程
    4.4 现场测试
        4.4.1 预处理现场测试
        4.4.2 浓缩脱盐现场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铜川市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工艺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污水处理技术的概述
    1.2 典型的生物污水处理工艺
    1.3 工业园污水处理特点及现状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2 项目概况
    2.1 项目基本概况
    2.2 铜川市某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概况
    2.3 给水排水近远期规划概况
    2.4 建成项目概况及在建或拟建项目概况
    2.5 给水排水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6 小结
3 工业园污水处理设计目标的确定
    3.1 设计年限
    3.2 排水体制
    3.3 排水布局论证
    3.4 污水量的预测
    3.5 建设规模
    3.6 设计进水水质的确定
    3.7 铜川市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3.8 处理效率的确定
    3.9 小结
4 污水处理、污泥处理、除臭工艺的选择
    4.1 工艺选择原则、污染物去除分析及工艺流程的确定
        4.1.1 工艺选择原则
        4.1.2 各项污染物去除原理分析
        4.1.3 重点处理指标的确定
        4.1.4 生化处理可行性分析
        4.1.5 工艺流程的确定
    4.2 生物处理工艺的比较及选择
        4.2.1 A/O(厌氧/好氧)法
        4.2.2 A/A/O法
        4.2.3 UCT工艺
        4.2.4 SBR工艺
        4.2.5 改良型氧化沟工艺
        4.2.6 生物工艺的选择
    4.3 生物处理工艺的组合及创新
        4.3.1 闸门关闭时
        4.3.2 闸门打开时
    4.4 MBR膜材料的选择
    4.5 高级氧化工艺选择
        4.5.1 芬顿(FENTON)氧化
        4.5.2 臭氧氧化法
        4.5.3 光催化氧化
    4.6 污水消毒工艺
        4.6.1 液氯消毒
        4.6.2 紫外线消毒
        4.6.3 二氧化氯消毒
        4.6.4 次氯酸钠消毒
    4.7 污泥处理工艺的选择
    4.8 除臭工艺的选择
        4.8.1 常用的除臭技术
        4.8.2 常用恶臭处理方法的技术经济综合比较
    4.9 小结
5 工艺设计
    5.1 推荐方案工艺流程图
    5.2 工程设计
    5.3 小水量运行方案
6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9)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检索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汽车涂装废水的来源及特征
        1.2.1 涂装废水来源
        1.2.2 涂装废水特征
    1.3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1.3.1 汽车涂装废水物化法处理
        1.3.2 汽车涂装废水物化-生化法处理
    1.4 生物接触氧化法现状及进展
        1.4.1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发展
        1.4.2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作原理
        1.4.3 生物接触氧化法特点
        1.4.4 生物接触氧化法发展方向
    1.5 多级接触氧化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1.5.1 多级接触氧化法工作原理及特点
        1.5.2 多级接触氧化法的应用
    1.6 高通量技术应用情况
    1.7 课题的提出
    1.8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系统
    2.2 实验材料
        2.2.1 接种污泥
        2.2.2 实验用水
    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2.3.1 常规水质指标分析及方法
        2.3.2 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
第3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除碳脱氮机制及实验研究
    3.1 模拟工业废水处理过程除碳脱氮机制研究
        3.1.1 实验启动及驯化过程
        3.1.2 启动过程生化系统除碳脱氮规律分析
        3.1.3 运行过程生化系统除碳脱氮规律分析
    3.2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实验分析及机制研究
        3.2.1 实验启动及驯化过程
        3.2.2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除碳脱氮效果及稳定性分析
        3.2.3 可生化性改善分析及机制研究
        3.2.4 污泥减量化分析及机制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工艺优化及动力学模型
    4.1 溶解氧浓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4.1.1 有机物去除效能
        4.1.2 生物脱氮效能
        4.1.3 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溶解氧浓度
    4.2 温度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4.3 进水有机负荷对多级接触氧化系统的影响研究
    4.4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有机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4.4.1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4.4.2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求解及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工程应用研究
    5.1 工程背景
        5.1.1 企业概况
        5.1.2 企业涂装废水特征
        5.1.3 涂装废水处理的物化工艺
        5.1.4 工艺处理存在的问题
    5.2 涂装废水处理工艺的工程改造
        5.2.1 工艺流程的确定
        5.2.2 工艺设备的安装
        5.2.3 工艺流程处理单元
        5.2.4 主要辅助设备及仪表
        5.2.5 电控系统
    5.3 工艺调试过程研究
        5.3.1 接种挂膜
        5.3.2 负荷启动
        5.3.3 运行效果分析
        5.3.4 改进措施分析
    5.4 项目效益及评价
        5.4.1 日运行成本
        5.4.2 工程效益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多级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涂装废水的微生物特性研究
    6.1 高通量测序分析
    6.2 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分析
        6.2.1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物种丰富度比较分析
        6.2.2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的物种多样性比较分析
        6.2.3 不同时期和不同位置的微生物测序结果评价
    6.3 微生物群落相似性分析
        6.3.1 Venn图分析
        6.3.2 PCA分析
        6.3.3 Heatmap图分析
    6.4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分析
        6.4.1 调试阶段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
        6.4.2 稳定运行阶段与对照组的比较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历

(10)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情况与研究进展
        1.2.2 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1.2.3 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全过程管理研究
    2.1 引言
    2.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流程分析
    2.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全过程管理流程
        2.3.1 应急废物处置准备工作
        2.3.2 应急废物的现场收集
        2.3.3 应急废物的运输管理
        2.3.4 应急废物的厂内管理及处理处置
    2.4 加强应急废物处理处置管理能力建设的相关建议
        2.4.1 地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建议
        2.4.2 应急废物处置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建议
        2.4.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研究建议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库构建
    3.1 引言
    3.2 适于突发事件应急的化学品分类研究
        3.2.1 我国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的衍变
        3.2.2 适于突发事件应急的危险化学品分类
    3.3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形及后果分析
        3.3.1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形分析
        3.3.2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情况预测
    3.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及废物产生情况分析
        3.4.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废物产生情况分析
        3.4.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适用性分析
    3.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库构建
    3.6 本章小节
第4章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技术评价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评价方法的确定
        4.2.1 常用技术评价模型应用特点分析
        4.2.2 应急技术评价方法的确定
    4.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评价方法构建
        4.3.1 评估指标选取的原则
        4.3.2 评价指标体系整体逻辑层次性原则
    4.4 技术评价方法建立
        4.4.1 层次结构模型构建
        4.4.2 制定专家评定表
        4.4.3 技术评价方法计算
        4.4.4 应急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评价评分准则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构建
    5.1 引言
    5.2 系统需求分析
        5.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5.2.2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5.3 系统结构
        5.3.1 系统体系结构
        5.3.2 系统功能结构
    5.4 系统设计
    5.5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5.5.1 文件管理模块
        5.5.2 处置单位信息检索模块
        5.5.3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污染情形预测模块
        5.5.4 事故应急处理处置技术方案生成与比选模块
        5.5.5 事故应急废物处置运输最佳路径选择模块
        5.5.6 事故应急法律法规标准查询模块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8.12”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含氰废液应急处置案例研究
    6.1 引言
    6.2 事故概述
    6.3 需求分析
    6.4 含氰废液处理处置单位选择
    6.5 含氰废液处理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6.5.1 含氰废液现场收集管理
        6.5.2 含氰废液转运管理
        6.5.3 含氰废液接收管理
        6.5.4 含氰废液应急处置管理
    6.6 含氰废液处理处置过程
        6.6.1 含氰废液处理技术选择
        6.6.2 含氰废液处理技术选择
    6.7 综合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参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示范
        6.7.1 基于危险废物处理设施的高浓度含氰废液处理技术研究
        6.7.2 高浓度含氰废液快速分析平台构建
    6.8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研究总结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库
附录B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操作指南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水泥生产企业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塑料造粒生产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D]. 马晓伟. 南昌大学, 2020(01)
  • [2]天津某热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研究[D]. 栾冠华.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3]甘肃某中药企业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实践[D]. 焦军强.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基于污泥陶粒的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喷水织造废水的应用研究[D]. 章静. 浙江大学, 2020(02)
  • [5]石膏制酸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工艺方案比选[D]. 孔德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潮汐式生物接触氧化法与活性污泥法处理石化废水的比较研究[D]. 靳志龙.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7]普光气田采出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案研究[D]. 古兴磊.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8]铜川市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工艺研究与设计[D]. 王毅国. 西安工程大学, 2018(02)
  • [9]多级接触氧化工艺除碳脱氮机制及其在涂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 朱玉芳. 东北大学, 2018
  • [10]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研究[D]. 蔡凌. 天津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水泥生产企业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