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批式活性污泥论文_李姗姗,朱四富,马丙瑞,于娜玲,赵长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序批式活性污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污泥,活性,聚合物,反应器,蛋白质,脱氮,颗粒。

序批式活性污泥论文文献综述

李姗姗,朱四富,马丙瑞,于娜玲,赵长坤[1](2020)在《Cu~(2+)对序批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长期暴露条件下Cu~(2+)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及其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中加入10 mg·L~(-1)的Cu~(2+)后,在SBR运行的第16~55天,COD和NH~+_4-N的去除率保持稳定;在第56~75天,COD和NH~+_4-N的平均去除率与进水Cu~(2+)浓度为0 mg·L~(-1)时相比分别下降了3.88%和6.41%。浓度为10 mg·L~(-1)的Cu~(2+)长期作用下,活性污泥中EPS、松散附着EPS(LB-EPS)和紧密附着EPS(TB-EPS)产量及LB-EPS和TB-EPS中蛋白质(PN)含量增加。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10 mg·L~(-1) Cu~(2+)的长期暴露导致TB-EPS中PN的C=O键、N-H键和C-O键相对含量降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显示在10 mg·L~(-1) Cu~(2+)长期暴露条件下,LB-EPS和TB-EPS中元素Cu和O百分含量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20年02期)

范荣桂,赵丹,王博文,尹利鹏,王世玉[2](2018)在《邻苯二甲酸酯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运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酯(PAEs)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广泛存在,难降解且易产生累积。PAEs的长期积累难以从废水处理工艺上解决。以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处理人工配置的氨氮废水为例,考察PAEs存在条件下对SBR反应器运行的干扰。结果表明:随着原水中PAEs浓度增加,SBR反应器的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最终能够以PAEs为唯一碳源;PAEs为10~150mg/L时,其浓度的变化对SBR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性状有明显影响,悬浮固体(MLSS)最终维持在2 000mg/L;随PAEs浓度的改变,SBR反应器内COD去除率变化不显着,而氨氮去除率随着PAE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最低值约为50%;亚硝态氮出现积累现象,积累量最高时接近60mg/L。(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8年11期)

张兰河,王佳平,陈子成,郭静波,贾艳萍[3](2018)在《Ca~(2+)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二价阳离子能够中和活性污泥表面负电荷,影响微生物活性和生物絮凝性能。本文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考察Ca~(2+)对污泥活性和污泥絮体表面性质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叁维荧光光谱分析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和结构的变化,揭示Ca~(2+)与污泥疏水性和zeta电位之间的联系,明确Ca~(2+)在生物絮凝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进水COD、TN和NH_4~+-N分别为420mg/L、40mg/L和35mg/L的条件下,当Ca~(2+)浓度达到160mg/L时,COD、NH_4~+-N和TN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6.7%、90.02%和73.2%),DHA活性和耗氧呼吸速率(OUR)达到最大,分别为124mg TF/L和3.1mg/(min·L)。Ca~(2+)促进了污泥微生物EPS的生成,增大了EPS中蛋白质含量。Ca~(2+)与EPS表面带负电的官能团形成架桥,吸附桥联的Ca~(2+)中和EPS表面的负电荷,减少了污泥表面负电荷之间的静电斥力,使污泥絮体保持稳定;同时增大了污泥表面的疏水性,改善了污泥的絮凝性和沉降性。(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8年09期)

陈玉娟[4](2018)在《盐度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去除性能和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含盐废水来源广泛,而且成分复杂,这类废水中除含有无机盐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氮,使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尤其是氮的去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出水很难达到排放标准。近来的研究多关注于采用不同的处理工艺以提高盐度条件下的污水去除效果,而关于盐度对活性污泥系统氮磷去除性能以及活性污泥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考察了盐度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去除性能和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加完善地阐明盐度胁迫下去除性能和污泥性能变化的机理,同时为SBR工艺处理含盐废水提供参数优化参考。本研究在两个有效体积为2.5L、初始混合液悬浮固体颗粒物(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MLSS)浓度约为4500 mg/L的SBR装置中进行。SBR1为空白对照组,其进水为不含盐的人工配水;SBR2为实验组,其进水为含盐废水,且盐度从0 g/L(以氯化钠计)逐渐增加至20 g/L。研究了盐度对氨氮(Ammonium,NH_4~+-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的影响、盐度胁迫下典型运行周期内氮和磷的变化。结果表明,盐度越高SBR系统受到的影响越大,达到稳定状态所需要的时间更长;盐度使去除性能恶化,NH_4~+-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从95.34%、93.58%和94.88%(0 g/L)下降至62.98%,55.55%和55.77%(20 g/L);此外,盐度对SBR工艺脱氮除磷的影响主要产生在好氧阶段。研究了盐度对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和脱氢酶活性(Dehydrogenase activity,DHA)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使活性污泥的EPS含量升高,但EPS中的蛋白质(Protein,PN)和松散型胞外聚合物含量(Loosely bound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LB-EPS)均降低,从而使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变好。但是,盐度抑制了活性污泥的DHA。当盐度高于10 g/L时,活性污泥的DHA受到极大的抑制,微生物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均降低,导致SBR系统NH_4~+-N、TP和COD去除性能恶化。研究了盐度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Thioclava有较强的耐盐能力。在SBR系统中,废水盐度的增加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有不利影响,而且该影响随盐度的增加而加深。此外,在高盐度(20 g/L)条件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主要受到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变化的影响而不是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为SBR工艺处理含盐废水提供了参数优化策略,在处理含盐废水时,适度增加曝气速率、延长曝气时间或添加耐盐细菌(如Thioclava)可以提高氮、磷去除效果。(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20)

王雪礁,王森,李姗姗,李志伟,徐巧燕[5](2018)在《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序批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TiO_2 NPs)浓度变化对序批式反应器(SBR)性能及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 NPs浓度为0~5mg/L时SBR对COD平均去除率高于91.07%,但TiO_2 NPs浓度为10~60mg/L时对SBR对COD的去除产生轻微抑制。NH_4~+-N平均去除率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均高于98.10%,表明TiO_2 NPs浓度小于60mg/L时对SBR中硝化过程没有影响。磷去除率随着TiO_2 NPs浓度从0mg/L增加到5mg/L而逐渐降低,随后在TiO_2 NPs浓度从10mg/L增加到60mg/L过程中出现了逐渐升高的趋势。活性污泥中松散附着EPS(LB-EPS)和紧密附着EPS(TB-EPS)产量随着进水TiO_2 NPs浓度从0 mg/L增加到60 mg/L而逐渐增加。LB-EPS和TB-EPS中蛋白质(PN)和多糖(PS)含量随着TiO_2 NPs浓度增加而增加。LB-EPS和TB-EPS的叁维荧光(3D-EEM)光谱中代表芳环蛋白类物质、色氨酸蛋白类物质、胡敏酸类物质和富里酸类物质的荧光峰在不同TiO_2 NPs浓度下或增加或消失,且荧光峰位置和强度也发生了相应变化。LB-EPS和TB-EPS的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中不同吸收峰的强度随着TiO_2 NPs浓度变化而变化,表明TiO_2 NPs对活性污泥中LB-EPS和TB-EPS的蛋白质和多糖中C=O键和C-H产生了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陶会杰[6](2017)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脱氮过程胞外聚合物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脱氮技术是当今水污染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具有处理效果较好且低能耗等特点。氮的去除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工艺两部分组成,即在硝化菌作用下将NH_4~+-N转化为NO_3~--N,紧接着反硝化菌作用下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从水中逸出。微生物脱氮过程中,底物的组成或生长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到硝化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状况,降低氨氮的去除效果。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是污泥絮体的一部分,是相关菌种在生长过程中所分泌的高分子有机物质,对絮体的组成以及脱氮性能具有影响。国内外学者认为,SBR运行模式和温度对生物脱氮性能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了考察SBR运行模式(aerobic/anoxic(O/A)和anoxic/aerobic(A/O))和温度对生物脱氮性能和EPS及其组分的影响,在研究中采用SBR工艺,从运行模式(O/A和A/O)和温度考察了SBR系统的生物脱氮性能和EPS及其组分的特性。研究的结果如下:(1)SBR系统缺氧/好氧(A/O)和好氧/缺氧(O/A)2种运行模式对生物脱氮性能及EPS组分影响,主要结论包括:1)O/A和A/O运行条件下,SBR反应器均实现了较高的氨氮去除率,去除率分别为97.5%和98.0%。2)在R_(O/A)和R_(A/O)系统,硝化速率分别为6.4±1.9 mg/(gVSS·h)和6.3±2.0mg/(g VSS·h)。SBR的运行模式条件对硝化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3)硝化速率随着NH_4~+-N负荷的增加而升高,呈现正相关。4)运行模式对紧密结合型胞外聚合物(tightly bound EPS,TB-EPS)及其组分((蛋白质(protein,PN)、多糖(Carbohydrate,PS)和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无影响;而松散型胞外聚合物(loosely bound EPS,LB-EPS)含量以及及其组分(PN和PS),A/O模式分别是是O/A模式的1.4、1.38和1.56倍;5)R_(O/A)和R_(A/O)系统中TB-EPS含量占EPS含量的80%以上,LB-EPS占EPS含量的16%~20%,因此,EPS主要以TB-EPS为主。6)两种运行模式下,PS占TB-EPS和EPS含量的67%~73%和48%~51%之间,PS是TB-EPS和EPS中主要的组分,而PN为LB-EPS的主要成分,占LB-EPS含量的54%~56%;7)EPS对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EPS产量的增加,污泥的沉降性能变差,即污泥EPS与SVI呈正相关。(2)在实验条件为15、25和35℃下,探究在温度变化过程中,SBR系统NH_4~+-N去除效果和EPS及其组分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1)R_(15℃)、R_(25℃)和R_(35℃)系统NH_4~+-N相应的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96.9%、98.3%和96.6%。本实验3种温度条件下,SBR反应器均实现了较高的NH_4~+-N去除率,获得了较充分的NH_4~+-N去除效果。2)R_(15℃)、R_(25℃)和R_(35℃)系统的硝化反应速率分别为3.2±0.26 mg·(g·h)~(-1)、4.3±0.47mg·(g·h)~(-1)、7.9±0.86 mg·(g·h)~(-1),可见随着温度升高,硝化反应速率显着增高。可见温度对生物脱氮硝化反应速率具有重要影响。3)R_(15℃)表现为全程硝化,R_(25℃)中NH_4~+-N去除基于全程生物脱氮和短程生物脱氮两种途径完成,而R_(35℃)系统中实现了稳定的短程硝化,说明高温条件有利于短程硝化的实现,并获得较高的硝化速率。4)温度对EPS,LB-EPS和TB-EPS含量具有一定影响。随着温度升高,叁者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此外,EPS以TB-EPS为主(占69.0~79.5%),随着温度升高,TB-EPS含量逐渐降低,LB-EPS含量却逐渐上升(20.5~31%),导致TB-EPS/LB-EPS比值逐渐减小,介于2.2~3.8之间。5)温度对EPS中PN,DNA和PS含量产生明显影响。PN和DNA在EPS,TB-EPS和LB-EPS中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PS在EPS和LB-EPS中含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在TB-EPS中含量逐渐降低。此外,15℃和25℃时,PN是EPS,TB-EPS和LB-EPS的主要成分。35℃时,EPS和TB-EPS主要成分是PS,LB-EPS主要成分PS和PN,比例均为49%。6)不同温度条件下,EPS及其各组分在生物脱氮过程的变化规律表现出一定差异性。15℃时,EPS及其各组分呈现逐渐增加(硝化反应过程),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反硝化过程)。25℃和35℃时,EPS及其各组分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硝化反应过程),再轻微升高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7-11-10)

牛明芬,李佳亮,李琪,严群,黄斌[7](2017)在《反硝化前置的序批式高浓度活性污泥法深度脱氮处理C/N偏低的市政污水》一文中研究指出市政污水C/N偏低增加深度脱氮难度与成本,不利于推动内陆缺水地区市政污水再生利用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控制。采用铁氧化物促成的高浓度活性污泥,在反硝化前置的SBR中,不外加碳源和不调控pH的情况下处理C/N=4的模拟市政污水。结果表明:缺氧段前置反硝化脱氮进-步降低C/N,降低好氧曝气阶段的曝气需求;在曝气阶段,与单一高强度间隙曝气相比,先弱后强的间歇曝气利于降低异养好氧菌的作用及其对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不利影响,在C/N很低的情况下,仍能实现一定强度的硝化与反硝化协同脱氮,总体实现深度脱氮。在换水率为30%、40%和45%的情况下,先弱后强曝气模式下的脱氮效率分别为71.2%、72.4%和70.2%,均优于常规SBR,系统容积负荷分别为0.41、0.33、0.29 kg COD/(m~3·d),显着优于或与常规SBR相当,出水氨氮、总氮浓度均符合国家城镇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7年S2期)

张睿[8](2016)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对厌氧序批活性污泥系统(ASBR)颗粒形成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间歇序批式反应器(ASBR)是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小、运行费用低,是未来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中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但ASBR中难以形成颗粒污泥,或形成颗粒污泥的时间较长,导致负荷较小,限制了ASBR的工程应用。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培养出沉降效果好、活性高的颗粒污泥是厌氧反应器高效运行的关键。本试验通过添加不同剂量的粉末活性炭,研究其对ASBR反应器的处理性能及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试验采用两个并行的ASBR反应器(A和B)进行模拟,进水基质为葡萄糖,控制反应温度在35℃,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启动时分别加入10g/L(A)和5g/L(B)粉末活性炭,探讨处理效果以及对应的污泥性能。实验结果如下:(1)ASBR反应器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当进水COD为3000mg/L,在3gCOD/(L·d)的负荷下,经过140d的运行,两个反应器的COD去除率均可达到95%以上,且运行稳定。ASBR反应器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2)粉末活性炭可加速ASBR中污泥颗粒化,且投加量越大,对污泥颗粒化的加速效果越明显。当投加量为10g/L时,经过90d的运行,污泥的粒径达到50μm以上,而投加量为5g/L时,达到同样的粒径,需要100d以上;经过140d的运行,投加量为10g/L的反应器中污泥颗粒粒径已经达到85μm以上,而投加量为5g/L的反应器中颗粒粒径仅为69μm。(3)投加粉末活性炭可显着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且投加量越高,改善效果越明显。经过80d的运行,当投加量为10g/L时,SV达到48%,而投加量为5g/L时,SV为52%。经过120d的运行,当投加量为10g/L时,SV达到36%,而投加量为5g/L时,SV为46%。在同等条件下的两台反应器,投加量为10g/L能达到较好的沉降效果。经过120d的运行,当投加量为10g/L时,污泥浓度开始增长,而投加量为5g/L时,污泥浓度还有下降趋势。(4)ASBR反应器中形成的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为丝状菌和球菌,主要以球菌为主,说明活性炭的投加量只是改变污泥的性状,并不对颗粒内的菌群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6-06-20)

李彬彬[9](2016)在《污泥减量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热点问题之一,而剩余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已成为制约城市污水处理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从源头上解决剩余污泥问题是目前环保工作者的迫切要求。本论文研究了SBR/OSA工艺(OSA工艺变形)及其参照系统SBR工艺,分别考察这两种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及对营养物去除情况,并对影响其污泥减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究主反应区内的活性污泥样品在不同泥龄工况下的污泥生物相特征及污泥特性,结合污泥衰减原理,对SBR/OSA工艺污泥减量的原因进行解析,并探究SBR/OSA污泥减量系统各工作区污泥吸附性能及其混合吸附效果。目前对不同SRT工况运行的SBR/OSA工艺的剩余污泥产量减少的研究取得一定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 SBR/OSA工艺可以有效减少剩余污泥产量,这是系统各个工作区的相互影响的结果,缺一不可,主要表现为厌氧消化区污泥发生衰减,主反应区污泥补偿性增长。在SRT=20d时,污泥减量效果最好,剩余污泥可以减少39%,随着污泥泥龄延长或者缩短时,系统的污泥减量效果都略微下降,当系统泥龄为10d时,剩余污泥减少34%,当系统泥龄为30d时,剩余污泥减少30%。(2) SBR/OSA工艺厌氧消化区污泥发生了衰减,部分释放有机物通过厌氧反硝化作用去除,并通过回流系统进入主反应区被污泥继续利用,厌氧消化液进出水COD和TOC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TN略微下降,TP有所升高,而蛋白质、多糖和VFA有明显上升。(3)SBR/OSA污泥减量系统泥龄和厌氧污泥回流途径对主反应区营养物的去除并不会产生显着影响,而且少量厌氧消化污泥的回流反而有利于主反应区对有机物的处理效果。在SRT=15d、SRT=20d及SRT=30d工况下,实验组对COD去除率较对照组提高了1.1%、0.6%和0.2%。(4)污泥显微镜检和扫描电镜结果均表明,厌氧消化区的污泥回流改变了污泥微生物微观结构和微生物群落。好氧-厌氧交替的环境对污泥絮体微观结构产生影响,较参照系统,SBR/OSA系统活性污泥的空间结构更加发达,污泥活性更高,有利于各类微生物代谢。污泥活性提高和粒径的降低有利于污泥衰减作用,从而提高污泥减量效果。较对照SBR系统,当SRT=15d时,污泥减量系统SOUR升高了6.8%,当SRT=20d时,SOUR升高了11.5%;当SRT=30d时,SOUR升高了17.4%。在SRT=20d情况下,SBR/OSA系统主反应区污泥粒径均值为157μm,而SBR工艺主反应区的污泥粒径均值为175μm。(5) SBR/OSA工艺的活性污泥对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是一个以物理吸附为主,生物吸附为辅的综合快速吸附过程。达到吸附平衡时,主反应区污泥对COD吸附量为大于厌氧消化区污泥;对颗粒性COD吸附量高于溶解性COD,主反应区污泥吸附非沉淀、颗粒性和溶解性COD分别为139.6mg/L、100.62 mg/L、38.94 mg/L,而厌氧消化区污泥分别是121.61m/L、89.7 mg/L、31.91 mg/L。(6) SBR/OSA系统的两种污泥都较好拟合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线,两者污泥都是较理想的有机物吸附剂,但主反应区污泥的吸附性能优于厌氧消化区。主反应区污泥的R2为0.9778,大于ARS污泥的0.9350。混合污泥吸附性能与污泥性质密切相关,污泥粒径越小,表面电荷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污泥对有机污染物的初期吸附。(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6-06-01)

张彪,吴亦红,马寨璞,田在锋,李橙[10](2016)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系统反硝化过程中COD与TN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系统行运行模式不同,脱氮除磷效果会发生变化。SBR系统氨氮硝化过程在好氧阶段进行,脱氮过程主要在缺氧阶段进行。除少数细菌能进行自养反硝化,大部分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都是进行异养反硝化。经研究发现SBR运行过程中TN浓度和COD浓度具有相关性,COD和TN浓度之间存在叁阶函数关系Y_(NO3-N)=-3.13×10~(-8)X~3_(COD)+3.767×10~(-5)X2_(COD)-0.027 X_(COD)+21.828,实验反硝化速率为1.2 mg/L。(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6年15期)

序批式活性污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邻苯二甲酸酯(PAEs)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广泛存在,难降解且易产生累积。PAEs的长期积累难以从废水处理工艺上解决。以序批式活性污泥(SBR)工艺处理人工配置的氨氮废水为例,考察PAEs存在条件下对SBR反应器运行的干扰。结果表明:随着原水中PAEs浓度增加,SBR反应器的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最终能够以PAEs为唯一碳源;PAEs为10~150mg/L时,其浓度的变化对SBR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性状有明显影响,悬浮固体(MLSS)最终维持在2 000mg/L;随PAEs浓度的改变,SBR反应器内COD去除率变化不显着,而氨氮去除率随着PAEs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最低值约为50%;亚硝态氮出现积累现象,积累量最高时接近60mg/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序批式活性污泥论文参考文献

[1].李姗姗,朱四富,马丙瑞,于娜玲,赵长坤.Cu~(2+)对序批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

[2].范荣桂,赵丹,王博文,尹利鹏,王世玉.邻苯二甲酸酯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运行的影响[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

[3].张兰河,王佳平,陈子成,郭静波,贾艳萍.Ca~(2+)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8

[4].陈玉娟.盐度对序批式生物反应器去除性能和活性污泥性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8

[5].王雪礁,王森,李姗姗,李志伟,徐巧燕.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对序批式反应器中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陶会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脱氮过程胞外聚合物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7].牛明芬,李佳亮,李琪,严群,黄斌.反硝化前置的序批式高浓度活性污泥法深度脱氮处理C/N偏低的市政污水[J].净水技术.2017

[8].张睿.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对厌氧序批活性污泥系统(ASBR)颗粒形成的影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9].李彬彬.污泥减量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研究[D].扬州大学.2016

[10].张彪,吴亦红,马寨璞,田在锋,李橙.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系统反硝化过程中COD与TN关系[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

论文知识图

一SBR工艺流程两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生物除磷...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程序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实验装置示意图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

标签:;  ;  ;  ;  ;  ;  ;  

序批式活性污泥论文_李姗姗,朱四富,马丙瑞,于娜玲,赵长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