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性论文-谢佳,陈科霖

政府公共性论文-谢佳,陈科霖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府公共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府公共性边界,政府公益性,政府逐利性,基础教育

政府公共性论文文献综述

谢佳,陈科霖[1](2019)在《政府公共性视角下的公益与逐利双重性——基于优质基础教育择校政策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公益性是探讨政府公共性的逻辑起点,但政府行为中也包含逐利性因素,政府公共性限于特定的边界内并具有公益逐利双重性。基于优质基础教育择校政策的案例研究发现,政府公共性是有边界的,政府公共性在公益性与逐利性的缺失、分离与统一中逐渐彰显。在公共性边界外,政府逐利具有合理性,但应控制在促进政府的公益性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限度内。政府公共性边界现象的政策意义在于:公益性边界的勘定遵循边界内公益最大化原则;政府的逐利效率无法通过民主实现;善政不仅要遵循民主法治逻辑,还要遵循经营逻辑;应注意"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党政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王国斌,贾志鹏[2](2019)在《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下的社会保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社会保障是一个复合型名词,它是由公共和社会保障两个名词组成,它意味着社会保障的公共性价值取向。从政府的公共性角度去探讨社会保障问题是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导向,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下的社会保障研究给我们当代社会在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借鉴,在他的思想中无不体现对公共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与西方的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相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下的公共性社会保障研究,代表的是中国最基本、最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加强对公共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的重要步骤。(本文来源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钟立华[3](2018)在《政府公共性视阈下的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公共性以维护政治稳定、巩固社会认同基础与保持经济增长提高公共财政能力为追求目标。文化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观,摆脱民族文化作为简单工具或手段的认识偏颇,认清地区民族文化与国家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民族文化发展上政府需要有更多的着力点,这本身也是政府公共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赵文[4](2018)在《邓小平政府公共性的实践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政府公共性思想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根本导向,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基本目标,以供给公共服务为重点内容的科学理论。邓小平实现政府公共性的路径主要包括完善政府公共性的实践载体,重构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现代政府;优化政府公共性的实践媒介,重塑以公共服务为重点的政府职能;培育政府公共性的实践主体,打造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的公仆队伍;厘定政府公共性的实践客体,建立聚焦民生改善的公共服务体制;重视政府公共性的实践效能,建立以人民满意为导向的问责机制。邓小平实现政府公共性的路径体系对今天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公共利益的实现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8年03期)

赵文[5](2017)在《邓小平政府公共性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政府公共性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公共性思想体系。邓小平的政府公共思想分为宏观维度——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政府观、中观维度——邓小平的领导服务观、微观维度——邓小平的公共产品理论叁个理论层次。研究邓小平政府公共性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刘俊雅[6](2017)在《政府公共性缺失视角下失地农民补偿与安置问题分析——以河南省Y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政府公共性缺失的视角,通过文献研究、参与观察与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城镇化进程中河南省Y市为例,探讨在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与安置过程中政府公共性缺失的表现,提出强化政府公共精神、加强上级监督、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等防治措施,以实现政府公共性的充分发挥,加快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6期)

赵文[7](2015)在《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及其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列宁的政府公共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理论飞跃和实践飞跃。列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在俄国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公共性思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府公共性思想体系,在理论上是一次重大的飞跃。在实践中,列宁根据时代的需要坚持政府阶级性,在胜利捍卫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同时,充分利用条件发展和实现政府公共性,有力地推动了俄国社会主义各方面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和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改善了工人、农民等无产者的生活状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府公共性思想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次重要飞跃。本文深入考察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客观依据,梳理出了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的主要内容,客观地评价了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的历史地位。本文还考察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对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的坚持与发展,分析了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对我国当今政府进一步建设的借鉴意义,即要深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真正落实政府服务职能。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是政府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虽然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不少重要成绩,但是距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服务型政府建设工程有待进一步大力推进。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当然不可否认,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人类社会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曲折性,列宁实现政府公共性思想的某些观点和具体措施并不一定适合当前的需求,但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中所揭示的政府公共性的发展规律、基本原理和实现政府公共性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却并不过时,对我们当前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无裨益。因此,今天我们要辩证地借鉴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在坚持拷问其时代适应性和国情适应性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学习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的科学、合理的成分,这对推进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政府建设过程中,需要以公共利益为终极价值目标培育政府公共精神,增强政府服务意识;要坚持以公共服务为导向落实政府服务职能,改进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实现政府优质服务;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政府执法能力,促进政府依法服务;要完善政府权力监督机制,确保政府廉洁服务;要厉行节约降低行政成本,要建立权力清单,优化行政审批制度,推动政府廉价、高效服务。(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5-06-03)

余华[8](2015)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公共性理念及其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公共性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公共性理念,以消解国家公共性异化,追求为着"人的解放"的真实公共性为根本旨趣。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中国行政改革和政府转型的重要取向和目标,在马克思主义政府公共性理念的指导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终极追求目标,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加强政府权力的法治约束与监督,建立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寻求公共性与效率的平衡。(本文来源于《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余华[9](2015)在《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追求为着"人的解放"的真实公共性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根本旨趣。马克思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出发,从人类历史生存实践的深层根源,揭示了人本质上是类存在物,公共性是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方式,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即是人类实践公共性累积的成果,也是人类公共性发展的根本内涵与指向。与近现代政治思想家不同,马克思、恩格斯突破了资产阶级的狭隘眼界,认为国家(广义的政府)并不必然代表"公共性",国家虽然是应社会公共性的要求而产生的,具有名义上的"公共性",但在存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国家的"公共性"是"虚假的",其实质上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只有"消灭"阶级和国家,建立"自由人联合体",才能达致体现真实公共性的"人类化社会"。(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5年02期)

桑艳,杜治平[10](2014)在《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当代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是对古希腊政治思想的公共性理念、近代社会契约论的公共性维度、德国古典哲学的公共性资源、空想社会主义的公共性素材的批判性继承与超越。当下,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公共问题与公共危机日益增多,而我国政府职能的缺陷和公共性缺失仍较严重,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4年20期)

政府公共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共社会保障是一个复合型名词,它是由公共和社会保障两个名词组成,它意味着社会保障的公共性价值取向。从政府的公共性角度去探讨社会保障问题是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导向,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下的社会保障研究给我们当代社会在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借鉴,在他的思想中无不体现对公共社会保障问题的关注。与西方的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相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下的公共性社会保障研究,代表的是中国最基本、最底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政府加强对公共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的重要步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府公共性论文参考文献

[1].谢佳,陈科霖.政府公共性视角下的公益与逐利双重性——基于优质基础教育择校政策的案例分析[J].党政研究.2019

[2].王国斌,贾志鹏.马克思政府公共性思想下的社会保障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钟立华.政府公共性视阈下的民族地区文化发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4].赵文.邓小平政府公共性的实践路径研究[J].社科纵横.2018

[5].赵文.邓小平政府公共性思想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7

[6].刘俊雅.政府公共性缺失视角下失地农民补偿与安置问题分析——以河南省Y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7

[7].赵文.列宁政府公共性思想及其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5

[8].余华.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府公共性理念及其对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启示[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5

[9].余华.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探析[J].浙江学刊.2015

[10].桑艳,杜治平.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思想当代审视[J].人民论坛.2014

标签:;  ;  ;  ;  

政府公共性论文-谢佳,陈科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