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生物逆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逆境,生物,拟南芥,转录,小麦,菌根,赤霉素。
非生物逆境论文文献综述
产祝龙,张慧,刘梦垚[1](2019)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草坪草及牧草的非生物逆境应答》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生物胁迫影响了草坪草和牧草体内多种代谢物及通路的变化,抑制植物的生长。外源物质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草坪草和牧草对逆境的抗性。本文综述了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渗透调节物质、气体分子、离子及氨基酸类物质对草坪草和牧草逆境应答的影响。外源物质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共同调控了草坪草和牧草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了生理代谢途径,缓解了活性氧的伤害、减轻了细胞膜的损伤和离子的毒害,从而起到延缓衰老、提高抗逆性和改善草坪品质的效果。针对模式植物上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在草坪草抗逆应答方面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12期)
于滔,曹士亮,张建国,王明泉,王成波[2](2019)在《SNP分子标记在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上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干旱、低温、洪涝等非生物逆境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多为复杂数量性状,传统的抗逆育种研究进展缓慢。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子标记因具有多态性丰富、一致性好、成本低、通量高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论述了SNP分子标记在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上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玉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池青,杜琳颖,张立坚,赵惠贤[3](2019)在《小麦miR164及其靶基因TaNAC家族成员在生长发育及非生物逆境响应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MicroRNA(miRNA)是真核生物体内一类含量丰富的小非编码RNA,它可通过降解靶mRNA或抑制靶mRNA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和对逆境的响应。研究表明miR164是单、双子叶植物间高度保守的miRNA家族之一,其在植物器官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其在小麦生长发育及非生物逆境响应中的作用鲜有报道。本研究表明tae-miR164在小麦的不同生长发育期和不同组织均高表达;在小麦中组成型过表达Ta-MIR164会导致植株的生长发育尤其是穗部的发育受到抑制,穗长以及小穗数显着降低,并且对高盐、干旱以及ABA等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也显着降低。为了全面探索tae-miR164在小麦中的生物功能,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降解组测序分析、5'-RACE技术以及烟草瞬时共转化实验相结合,确定了植物特异转录因子NAC家族中有5个TaNAC基因(TaNACI,TaNACII,TaNACIII,TaNACIV和TaNACV,)受到tae-miR164的调控;其中TaNACI为小麦叶片特异表达基因,TaNACIV与TaNACV在籽粒发育时期偏爱表达;同时这些TaNAC基因对干旱,盐及冷等非生物胁迫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对ABA,MeJA及SA等外源激素也有一定的响应。为了阐明Ta-MIR164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进一步进行了tae-miR64调控靶基因TaNACV的转基因拟南芥和转基因小麦过表达研究。在拟南芥中异位过表达TaNACV基因能促进拟南芥根的发育,增加拟南芥基枝和茎生叶侧枝的数目;同时,还能够增强拟南芥对高盐、干旱以及ABA等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同样地,在小麦中过表达TaNACV基因,导致转基因小麦植株的根长、侧根数量、穗中部籽粒的百粒重以及收获系数有显着增加。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tae-miR164在小麦器官生长发育特别是根和籽粒发育以及在干旱、高盐、和冷胁迫等非生物逆境相应中具有重要功能;本研究还为Tae-miR164及其靶基因在高产抗逆小麦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孟钰玉,魏春茹,范润侨,于秀梅,刘大群[4](2019)在《小麦F-box基因TaSKIP27-like响应生物及非生物逆境的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F-box蛋白是一类N端含有F-box结构域的蛋白,其在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过程中负责待降解底物的识别。该家族成员众多,广泛地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自交不亲和、衰老及生物/非生物胁迫等多个生物学过程。笔者实验室前期对小麦F-box家族进行了系统地分类鉴定,发现TaSKIP27-like N端含有一个F-box结构域,C端无明显保守结构域,属于FBU类型,dPCR显示TaSKIP27-like在灌浆期叶片中高表达,并受热胁迫大幅上调表达。为探讨F-box基因TaSKIP27-like在小麦中是否受到生物及其他非生物逆境的诱导,本研究对小麦TaSKIP27-like进行了全长CDS扩增和表达模式分析。首先,以接种非亲和叶锈菌株05-19-43②的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5为材料,通过RT-PCR扩增获得1个495bp的核苷酸序列。该序列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一条长度为164aa的多肽链,等电点为9.6,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山羊草属(Aegilops)的AetSKIP27-like一致性最高。其次,以叶锈菌株05-19-43②(非亲和菌株)和05-19-137③(亲和组合)接种、外源激素(ABA、SA、MeJA)诱导、盐胁迫和干旱处理的TcLr15为材料,利用qRT-PCR技术对这个基因在各组合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TaSKIP27-like基因在12h和24h的抗病组合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感病组合,在抗病组合中,24h的表达量达到最大,为Oh的2.8倍;外源激素SA处理小麦叶片24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组的4.3倍,ABA处理48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组的4.9倍,但该基因受MeJA的影响较小;盐胁迫处理0.5h后该基因的表达量即快速上升,在2h时达到最大,为Oh的18.1倍;干旱处理0.5h后表达量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组的2.7倍。这些实验结果表明TaSKIP27-like基因对SA、ABA、盐和干旱等胁迫都有响应。TaSKIP27-like基因在不同生物及非生物逆境下的表达结果为深入解析其功能奠定了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刘慧洁,徐恒,邱文怡,李晓芳,张华[5](2019)在《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逆境响应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植物的一生中,不同的基因被设定在不同的时期及部位精确地表达,或是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干旱等诱导表达,基因表达受转录因子的精确调控。植物碱性亮氨酸拉链(basic leucine zipper,bZIP)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其参与了植物从生长发育到胁迫响应的各种过程。植物生长转变及对胁迫做出响应会迅速地诱发自身大量基因的转录变化,这一过程称为转录重编程。bZIP转录因子就是引导这些转录重编程的转录因子中重要的一类。本文介绍了bZIP转录因子的结构、分类以及重要功能,综述了其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等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并就如何拓展完善bZIP转录因子功能研究作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李泽琴,李锦涛,邴杰,张根发[6](2019)在《拟南芥APX家族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与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活性氧造成的氧化胁迫是植物主要非生物逆境胁迫之一。在不利的生长条件下,植物细胞内的各种代谢过程不协调可导致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H_2O_2)含量增加,从而对细胞造成多种威胁和伤害。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是植物中清除H_2O_2的一种重要酶,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APX家族包括8个成员:APX1~APX6、sAPX和tAPX。本研究以拟南芥野生型和突变体为材料,对拟南芥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逆境胁迫下的8种APX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其相应的缺失突变体对盐、干旱和热胁迫的耐受性。mRNA差异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在拟南芥生长的第4~8周,APX1表达量最高,APX2表达量最低,APX4、sAPX和tAPX随着生长发育的时间进程表达量逐渐减少,但APX6表达量不断增加;在非生物胁迫下,APX1、APX2和APX6受热胁迫诱导表达明显,sAPX响应盐胁迫,APX3和APX5对盐、干旱和热胁迫均表现出明显的诱导表达应答。盐和干旱胁迫耐受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拟南芥的萌发期还是成熟期,任何一个APX基因缺失均使抗逆性降低;在萌发期,与盐胁迫相比,突变体对干旱胁迫更敏感;在成熟期,与野生型和其他突变体相比,apx1和apx6对盐和干旱胁迫更加不耐受。生理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干旱胁迫10 d后,所有突变体植株中的H_2O_2含量均明显高于野生型,其中apx1、sapx和tapx中最高;盐胁迫5 d后,突变体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显着高于野生型;热胁迫2h就会导致apx1、apx2和apx6中H_2O_2和MDA含量大幅增加,其中在apx2中最高。本研究结果表明,拟南芥APX基因家族的8个成员均不同程度地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过程,在不同发育时期或逆境响应过程有特定的一种或几种APX发挥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遗传》期刊2019年06期)
倪晓祥[7](2019)在《巨桉SNAC类基因鉴定和非生物逆境响应及EgrNAC1、EgrNAC6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巨桉(Eucalyptus grandis)是世界重要的速生与能源树种,但其栽培种多为冷敏感型,且不耐高盐、干旱等逆境。NAC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大型转录因子家族之一,不仅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与逆境胁迫的适应密切相关。通过对巨桉NAC转录因子的研究,挖掘参与逆境响应的关键NAC,有望为巨桉抗性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持。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巨桉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出NAC转录因子基因成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筛选出了其中的SNAC(stress responsive NAC)类基因,并对其成员的基因结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低温、高温、干旱、高盐等非生物逆境和ABA、MeJA处理下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中选择了EgrNAC1、EgrNAC6进行拟南芥异源转化,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及其所参与的非生物胁迫响应机制的探讨。同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转录组分析与酵母双杂技术,初步构建了EgrNAC1、EgrNAC6参与低温响应的模型。主要结果如下:1.从巨桉基因组中鉴定得到166个NAC转录因子家族基因成员,并在与其他物种中参与非生物逆境胁迫的NAC转录因子序列比对的基础上,从中筛选出50个SNAC类基因。巨桉166个NAC基因在11条染色体上都有分布,其中1号、6号、7号、9号和10号染色体分布相对密集;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NAC转录因子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可分成四大类,分别对应在成熟叶片、茎尖与嫩叶、韧皮部、未成熟和成熟木质部表达量较高,暗示其在不同组织中有特定表达的基因簇,协同参与、调控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应激反应。根据巨桉50个SNAC类基因在低温、高温、干旱、高盐、ABA、MeJA六种处理条件下的定量表达数据,分析了它们与不同非生物逆境因子的响应关系。根据响应逆境因子个数,将其分成四大类:第Ⅰ类基因共计17个,都能响应6种逆境因子,根据响应情况又细分为上调诱导型、高温下调型、无规律型;第Ⅱ类19个基因,特征为响应5种逆境条件,根据对激素的反应,又细分为响应两种激素型、只响应ABA型、只响应MeJA型;第Ⅲ类9个基因响应3、4种逆境因子,细分为响应两种激素型、只响应ABA型、只响应MeJA型;第Ⅳ类5个基因不受激素调控,但其成员至少能响应4种非生物逆境因子中2种及以上的胁迫因子。2.通过异源转化拟南芥,研究了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在低温响应方面的差异,发现超表达EgrNAC1、EgrNAC6能通过CBF途径增强拟南芥抗冻表型,在-6℃处理条件下,相对于野生型,EgrNAC1、EgrNAC6超表达转基因株系成活率从30%提升到80%以上。这两个基因参与拟南芥低温响应过程中,都能通过提高CBF1、CBF2的表达量,使下游低温响应基因RD29A表达上调,从而参与低温响应。3.EgrNAC1、EgrNAC6参与ABA、高盐与干旱响应。EgrNAC1的超表达降低了拟南芥对ABA的敏感程度,但减弱了植株抗旱能力和耐盐能力;EgrNAC6超表达降低了拟南芥对ABA的敏感程度,但同时增强了植株的抗旱与耐盐能力。从EgrNAC6超表达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的低温转录组数据中,我们发现EgrNAC6还可能受到MAPK信号途径的调控,另外还可能涉及氧化磷酸化水平的调控、光合作用的下调、硫苷化合物的积累等,以此提高植株对低温、干旱和高盐的抵抗能力。4.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我们预测了EgrNAC1、EgrNAC6与其他基因表达蛋白之间潜在的互作及调控关系,借助酵母双杂技术,我们对其中20个候选蛋白进行了验证,发现其中18个能与EgrNAC1或EgrNAC6发生互作的蛋白。根据这18个基因的低温转录组数据,将其分成3类:前期响应蛋白(RING-ZFP、HOMEZ1、MYB、C2H2、HOMEZ2、AP2/B3)、中期响应蛋白(Dof1、Obp、SNAC3、ERF018)与后期响应蛋白(AP2、NAC1、NAC6、WRKY、AN1-ZFP、SNAC35、SP、Dof2),分别对应调控前期响应基因、中期响应基因、后期响应基因。5.综合研究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个初步的EgrNAC1、EgrNAC6参与低温响应模型:当低温来临时,首先由ABA和MAPK信号途径接收与传递信号,将信号传递至EgrNAC1、EgrNAC6,使EgrNAC1、EgrNAC6的表达量上升;EgrNAC1、EgrNAC6通过招募其他NAC或者转录因子,调控低温相关基因的表达;EgrNAC1、EgrNAC6也能通过上调CBF1、CBF2的表达量,提升低温响应下游基因RD29A等的表达,产生氧化磷酸化水平下降、光合作用关闭、抗氧化酶活性上升、硫苷类物质上升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层面上的改变,提高植物对低温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9-06-01)
郭米山,丁国栋,高广磊,张英,赵媛媛[8](2019)在《非生物逆境中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增强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外生菌根是广泛存在于乔木树种根际的一种互惠共生体,具有增强植物抗逆能力的重要作用。文中系统总结分析了在典型非生物逆境胁迫(干旱、重金属、土壤盐碱化与酸化)下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影响,认为外生菌根能够有效增强宿主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的能力,其主要作用机理是物理屏障、改善植物营养健康状况、调节植物组织代谢和根际微环境并改善逆境环境、调节逆境功能蛋白表达;系统阐述了外生菌根在调节宿主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完善外生菌根在宿主植物抗逆性增强作用方面的研究和推动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生产中发挥优势作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世界林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董伟欣,张迎迎[9](2019)在《赤霉素对拟南芥非生物逆境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ELA1和ELA2基因调控植株对非生物逆境的响应,以过量表达ELA1和ELA2的转基因株系(ELA1-OE,ELA2-OE)为试验材料,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根毛区和下胚轴细胞差异性,并对其进行干旱胁迫、盐胁迫、高温胁迫、抗病诱导及对ABA的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ELA1-OE和ELA2-OE转基因株系叶片的表皮细胞显着减小,单位面积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同时,根毛区和下胚轴细胞与对照(Col-0)相比明显缩短; ELA1-OE,ELA2-OE过表达株系的抗盐能力和抗干旱能力较对照明显增强,成活率提高,抗盐和抗旱成活率较对照分别显着提高了34. 69%和27. 27%,76. 67%和61. 67%,而抗高温能力却明显下降,ELA1-OE和ELA2-OE的抗高温成活率较对照分别显着降低了42. 25%和28. 17%。进一步检测相关抗盐、抗干旱和抗高温的标志基因,抗盐和抗旱的标志基因明显上调,相反,高温标志基因转录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同时ELA1-OE,ELA2-OE对不同浓度ABA的敏感性增强,但过表达株系的抗病能力较对照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显示,拟南芥中的2个赤霉素代谢调控基因ELA1和ELA2通过调控植物体内的赤霉素含量参与调控植物的非生物逆境胁迫,进一步证明了赤霉素在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代宇佳,罗晓峰,周文冠,陈锋,帅海威[10](2019)在《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植物系统信号》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使植物进化出许多适应策略,其中由局部胁迫引起的系统响应广泛存在,精细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能力。植物系统响应的诱导因素首先引起植物从局部到全株范围的信号转导,这类信号称为系统信号。当受到外界刺激时,植物首先在受刺激细胞内触发化学信号分子的变化,如茉莉酸和水杨酸甲酯等在浓度和信号强度方面发生变化;进而,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信号转换,多种信号组分共同完成系统响应的激活。植物激素、小分子肽和RNA等被认为是缓慢系统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组分,而目前也有大量研究阐释了由活性氧、钙信号和电信号相互偶联组成的快速系统信号通路。植物系统信号对其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其精确的转导机制仍值得深入研究。该文综述了植物响应环境的系统信号转导研究进展,对关键的系统信号组分及其转导机制进行了总结,同时对植物系统信号传递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非生物逆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干旱、低温、洪涝等非生物逆境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多为复杂数量性状,传统的抗逆育种研究进展缓慢。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子标记因具有多态性丰富、一致性好、成本低、通量高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论述了SNP分子标记在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上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玉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生物逆境论文参考文献
[1].产祝龙,张慧,刘梦垚.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草坪草及牧草的非生物逆境应答[J].草业科学.2019
[2].于滔,曹士亮,张建国,王明泉,王成波.SNP分子标记在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上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9
[3].池青,杜琳颖,张立坚,赵惠贤.小麦miR164及其靶基因TaNAC家族成员在生长发育及非生物逆境响应中的作用[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4].孟钰玉,魏春茹,范润侨,于秀梅,刘大群.小麦F-box基因TaSKIP27-like响应生物及非生物逆境的表达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刘慧洁,徐恒,邱文怡,李晓芳,张华.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非生物逆境响应的作用[J].浙江农业学报.2019
[6].李泽琴,李锦涛,邴杰,张根发.拟南芥APX家族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与非生物逆境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分析[J].遗传.2019
[7].倪晓祥.巨桉SNAC类基因鉴定和非生物逆境响应及EgrNAC1、EgrNAC6功能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9
[8].郭米山,丁国栋,高广磊,张英,赵媛媛.非生物逆境中外生菌根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增强作用[J].世界林业研究.2019
[9].董伟欣,张迎迎.赤霉素对拟南芥非生物逆境响应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
[10].代宇佳,罗晓峰,周文冠,陈锋,帅海威.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植物系统信号[J].植物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