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咀嚼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下颌,功能,肿瘤,直肠,神经,中脑,腹腔镜。
咀嚼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孔宁宁,杨勇,姜慧涛[1](2019)在《香菇多糖益生菌咀嚼片对高强度运动人群肠道的促进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益生菌和香菇多糖对肠道微生态的改善作用,设计开发出一种香菇益生菌复合咀嚼片,选择体育系大学在校生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益生菌香菇复合咀嚼片对运动员的肠胃调节作用。通过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大学生体重、血清、粪便等指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香菇多糖益生菌咀嚼片有效促进了体育系大学生的肠道蠕动,改善了消化功能,达到了轻微减重的功能,并提升了肠道的免疫调节功能,改善肠道菌落种类和数量具有非常显着性效果,能够预防肠道疾病的产生。(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用菌》期刊2019年09期)
王晶,陈俊鹏,王洋,许向亮,郭传瑸[2](2019)在《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及咀嚼肌肌电图在下颌骨肿瘤患者口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将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与肌电图相结合,观察单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肿瘤患者术前、术后下颌运动和咀嚼肌功能临床特点,初步探索运动和咀嚼肌功能的相互关系和产生机制。方法:纳入单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病变术前患者6例以及下颌骨单侧病变节段性切除及颌骨重建术后患者3例。采用下颌运动记录系统及表面肌电图系统,采集患者下颌边缘运动、咀嚼运动的运动轨迹,同时记录双侧咬肌、颞肌表面肌电图,采集患者静息、最大力咬合时双侧咬肌、颞肌表面肌电图。在数字化虚拟模型上观测运动轨迹,并分析下颌边缘运动的幅度和方向。分析患者健、患侧静息,最大力咬合,双侧咀嚼时的咀嚼肌电活动特点,计算不对称指数、活动指数。结果:术前患者最大开口度均值为(35. 20±6. 87) mm,3例患者轻度张口受限,所有患者张口轨迹均偏向患侧。侧向运动中患侧运动平均幅度(10. 34±1. 27) mm,健侧(6. 94±2. 4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最大开口度均值为(30. 65±17. 32) mm,下颌边缘运动特点与术前患者一致。术前患者最大力咬合时,患侧咬肌肌电活动[44. 20(5. 70,197. 90)μV]和颞肌的肌电活动中位数[42. 15 (22. 90,155. 00)μV]略低于健侧咬肌[45. 60 (7. 50,235. 40)μV]和健侧颞肌[63. 30 (44. 10,126. 70)μV],咀嚼时未见异常。术后则出现了个性化的改变,部分患者患侧肌电活动减弱,部分患者患侧肌电活动亢进。结论:良、恶性肿瘤及手术均可造成下颌运动和双侧咬肌和颞肌的肌电活动异常。(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闻悦[3](2019)在《低能量激光治疗咀嚼肌疼痛患者的定量感觉与运动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咀嚼肌疼痛患者的感觉与功能运动分析目的探索咀嚼肌疼痛患者咬肌区的定量感觉以及下颌功能运动特征。方法选择初次就诊的单侧咬肌疼痛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各20名,测量双侧咬肌区及患侧手背部的冷感觉阈值(cold detection thresholds,CDT)、热感觉阈值(warm detection thresholds,WDT)、冷痛觉阈值(cold pain thresholds,CPT)、热痛觉阈值(hot pain thresholds,HPT)、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两组受试者无痛最大开口度(pain-free maximum opening,PMO)以及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手背部的CDT/WDT/CPT/HPT/PPT均无明显差异(P_(手CDT)=0.251,P_(手WDT)=0.997,P_(手CPT)=0.883,P_(手HPT)=0.737,P_(手PPT)=0.513)。两组受试者咬肌区温度感觉阈值CDT及WDT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_(患CDT)=0.206,P_(健CDT)=0.411,P_(患WDT)=0.472,P_(健WDT)=0.965)。患者双侧温度痛觉阈值HPT及CPT较正常人敏感(P_(患HPT)=0.014,P_(健HPT)=0.026;P_(患CPT)=0.001,P_(健CPT)=0.004)。患者患侧咬肌区PPT显着低于正常人对应侧(P=0.001),患者患侧咬肌区PPT低于健侧咬肌区(P=0.011),患者PMO显着低于正常人(P_(PMO)<0.001),NRS评分患者显着高于正常人(P_(NRS)<0.001)。结论咀嚼肌疼痛患者对温度痛觉和机械疼痛较为敏感,患者的下颌自主张口度受疼痛影响较明显。第二部分低能量激光治疗咀嚼肌疼痛患者的感觉与运动功能评价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疗法对咀嚼肌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初次就诊的单侧咀嚼肌疼痛患者20名(年龄:40.6±17.5岁),按照随机双盲的方式分为激光治疗组与对照组。激光组采用波长810nm,功率3W的低能量镓铝砷半导体激光进行照射,对照组仅采用红色指示光进行照射,两组均在受试者双侧面部咬肌区各照射5分钟,每天1次,持续7天。在开始治疗前和结束治疗后分别测量患者无痛最大张口度(Pain-free maximum opening,PMO)和双侧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记录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激光治疗组的患者在低能量镓铝砷半导体激光治疗后,PMO(P=0.026)、患侧PPT(P=0.021)、疼痛感觉(NRS)(P=0.026)均有所改善,健侧PPT(P=0.774)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后PMO(P=0.724)、疼痛感觉(NRS)(P=0.081)、患侧(P=0.272)和健侧(P=0.815)PPT无明显改善。激光或红光照射前,两组的PMO、NRS、双侧PPT均无明显差异(PPMO前=0.717,PNRS前=0.278,P患PPT前=0.838,P健PPT前=0.846),治疗结束后,激光组PMO显着大于实验组(PPMO后=0.005),NRS、双侧PPT差异不显着(P_(NRS后)=0.145,P_(患PPT后)=0.312,P_(健PPT后)=0.488).结论低能量镓铝砷半导体激光能够有效改善下颌功能运动,对缓解短期咀嚼肌疼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有辅助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揭海英,胡艳红,冯彩玲,刘妙玲,黄丽芳[4](2019)在《早期咀嚼运动对外科手术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早期咀嚼运动对外科手术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与保护作用。方法:以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行胃肠术后、股骨及下肢骨折椎管麻醉术后、腰椎手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展开早期咀嚼运动,系统评价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早期咀嚼运动对外科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和保护的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胀程度、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咀嚼运动对外科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和保护患者胃肠道的辅助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李艳丽,李平,张大华[5](2018)在《咬合重建修复对不同类型的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应用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咬合重建修复对不同类型的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0例牙齿重度磨耗患者,根据后牙咬合支持状态进行分组,开展对比实验,其中包括后牙支持完全组(观察1组)与后牙支持不完全组(观察2组),各160例,同时选择15例健康患者与之对照,将其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患者咬合功能重建过程中咀嚼周期变化与咀嚼运动肌电积分值变化情况,分析其对不同类型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影响。结果观察1组与观察2组嚼肌、颞肌前束、颞肌后束咀嚼运动周期在修复前均高于对照组,经过渡治疗1月与永久修复1月水平对比,其咀嚼周期均显着缩短(P<0.05)。修复前,观察1组相较于对照组其咀嚼肌肌电积分值均无明显差异,观察2组其颞肌前束水平低于对照组;经过渡修复1月,观察1组其嚼肌与颞肌后束肌电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经永久修复1月后,观察2组所有肌电积分相较于过渡修复均有明显增加(P<0.05)。结论咬合重建修复针对不同类型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均有明显影响,能够有效改善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循环模式,有效维持咀嚼功能的健康状况,提升其咀嚼肌活动效率与咀嚼强度,值得推荐。(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84期)
郭建军,李文,张素珍,吴子明[6](2017)在《咀嚼运动诱发眩晕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咀嚼诱发眩晕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叁例病人咀嚼运动时眩晕发作时间及眼震特点,同时行前庭功能、听力学检查。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平均为47.7岁,主要特征为患者在咀嚼时发作眩晕,持续数秒到数十秒,出现左向水平眼震及右向水平加逆时针旋转性眼震;一例患者听力学检查示双侧高频听力下降(4、8KHZ)。两例PT正常。叁例均未见自发眼震,其中两例有摇头后水平眼震。视跟踪正常。双温试验存在固视抑制,UW值在正常范围。两例患者VEMP检查显单侧o VEPM低下或不能引出,c VEMP正常。叁例患者MRI:双侧侧脑室旁及基底节区多发脑缺血灶。结论这叁例患者均为前庭外周性眩晕,这叁例病人临床特点类似前庭阵发症,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效果好。(本文来源于《中华耳科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王云,余兰芳,汪萌芽[7](2018)在《偏侧咀嚼模型大鼠叁叉神经运动核的功能可塑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观察偏侧咀嚼模型大鼠的叁叉神经运动核(trigeminal motor nucleus,Mo5)及咬肌H反射的变化,以探讨长期偏侧咀嚼可能涉及的运动中枢功能可塑性机制,本研究取成年Wistar大鼠54只随机分为偏侧咀嚼1月(n=10)、3月(n=10)和16月(n=7)模型组及相应对照组。模型组采用左侧(建模侧)临床牙冠间断磨除法建立偏侧咀嚼大鼠模型。在麻醉状态下进行双侧Mo5生物电活动细胞外记录,同时进行双侧咬肌H反射试验并记录各侧咬肌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实验结果显示:1、3、16月的模型组大鼠建模侧Mo5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均低于非建模侧和相应对照组左侧;给予左侧咬肌神经电刺激在1、3月模型组大鼠建模侧Mo5诱导反应的潜伏期均长于相应对照组左侧;给予左侧咬肌神经电刺激诱导咬肌H反射时,3、16月模型组大鼠建模侧H波幅值低于相应对照组左侧。本研究结果提示,偏侧咀嚼降低了废用侧Mo5神经元的兴奋性,可能是偏侧咀嚼涉及的运动中枢功能可塑性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生理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周欢,吕桂芬[8](2017)在《咀嚼运动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咀嚼运动对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将90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后早期咀嚼口香糖)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腹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腹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恶心呕吐、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进行咀嚼运动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7年22期)
林晨官璐,韩雯斐,苏俭生,孟博[9](2017)在《支配不同咀嚼肌的初级运动神经元在叁叉神经中脑核团和叁叉神经运动核团中的空间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叁叉神经运动核团(trigeminal motor nucleus,Mo5)和叁叉神经中脑核团(mesencephalic trigeminal nucleus, Me5)对小鼠不同咀嚼肌的调控分布。方法:将8~12周龄C57BL/6小鼠分6组,每组3只,分别注射逆行性荧光示踪剂(Fluorogold,FG)到其颧肌、颞肌、咬肌、二腹肌前腹、翼内肌中,并以胸锁乳突肌作为对照组。通过荧光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小鼠的叁叉神经相关核团对于调控不同咀嚼肌群的表达及空间分布。结果:咬肌、颞肌和颧肌标记的初级运动神经元细胞出现在Me5和Mo5,翼内肌和二腹肌前腹标记只出现在Mo5,胸锁乳突肌注射后,在Me5和Mo5中均无标记神经元。结论:Mo5并没有关于升降颌肌群严格的空间分布,Me5并没有标记全部升颌肌群。(本文来源于《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周欢,吕桂芬[10](2017)在《咀嚼运动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咀嚼运动对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法,将90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腹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腹胀、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恶心呕吐、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进行咀嚼运动可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7-09-27)
咀嚼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将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与肌电图相结合,观察单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肿瘤患者术前、术后下颌运动和咀嚼肌功能临床特点,初步探索运动和咀嚼肌功能的相互关系和产生机制。方法:纳入单侧下颌骨体部及升支病变术前患者6例以及下颌骨单侧病变节段性切除及颌骨重建术后患者3例。采用下颌运动记录系统及表面肌电图系统,采集患者下颌边缘运动、咀嚼运动的运动轨迹,同时记录双侧咬肌、颞肌表面肌电图,采集患者静息、最大力咬合时双侧咬肌、颞肌表面肌电图。在数字化虚拟模型上观测运动轨迹,并分析下颌边缘运动的幅度和方向。分析患者健、患侧静息,最大力咬合,双侧咀嚼时的咀嚼肌电活动特点,计算不对称指数、活动指数。结果:术前患者最大开口度均值为(35. 20±6. 87) mm,3例患者轻度张口受限,所有患者张口轨迹均偏向患侧。侧向运动中患侧运动平均幅度(10. 34±1. 27) mm,健侧(6. 94±2. 4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者最大开口度均值为(30. 65±17. 32) mm,下颌边缘运动特点与术前患者一致。术前患者最大力咬合时,患侧咬肌肌电活动[44. 20(5. 70,197. 90)μV]和颞肌的肌电活动中位数[42. 15 (22. 90,155. 00)μV]略低于健侧咬肌[45. 60 (7. 50,235. 40)μV]和健侧颞肌[63. 30 (44. 10,126. 70)μV],咀嚼时未见异常。术后则出现了个性化的改变,部分患者患侧肌电活动减弱,部分患者患侧肌电活动亢进。结论:良、恶性肿瘤及手术均可造成下颌运动和双侧咬肌和颞肌的肌电活动异常。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咀嚼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孔宁宁,杨勇,姜慧涛.香菇多糖益生菌咀嚼片对高强度运动人群肠道的促进功能[J].中国食用菌.2019
[2].王晶,陈俊鹏,王洋,许向亮,郭传瑸.数字化下颌运动记录及咀嚼肌肌电图在下颌骨肿瘤患者口颌功能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闻悦.低能量激光治疗咀嚼肌疼痛患者的定量感觉与运动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9
[4].揭海英,胡艳红,冯彩玲,刘妙玲,黄丽芳.早期咀嚼运动对外科手术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5].李艳丽,李平,张大华.咬合重建修复对不同类型的牙齿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运动模式的应用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6].郭建军,李文,张素珍,吴子明.咀嚼运动诱发眩晕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7
[7].王云,余兰芳,汪萌芽.偏侧咀嚼模型大鼠叁叉神经运动核的功能可塑性[J].生理学报.2018
[8].周欢,吕桂芬.咀嚼运动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7
[9].林晨官璐,韩雯斐,苏俭生,孟博.支配不同咀嚼肌的初级运动神经元在叁叉神经中脑核团和叁叉神经运动核团中的空间分布[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
[10].周欢,吕桂芬.咀嚼运动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研究[C].第叁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7